嘉兴律师吧 关注:30贴子:102
  • 0回复贴,共1

为什么要请律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遇上官司后,不少人觉得请律师没有必要。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律师作为专业法律服务工作者,接受委托后,至少从三个方面给你以帮助。
首先,在你需要的时候,律师会运用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清楚、准确地告诉你你的什么权益受到了侵害,应当采取什么保护措施,必然或可能出现的结果;你的过错属于何种性质,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如何制定周全的诉讼计划等等。
其次,诉讼需按规定程序展开,如果当事人把所有程序都了解清楚再去实践的话,往往会贻误战机。有了律师的帮助,你会大大提高效率,把必要的事情事先作出妥善安排,并能保证文件齐备、程序规范,通过他们参与这些工作,可以有效降低诉讼成本,减少讼累。
第三,法律规定公民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但在实践中,对方当事人一般只会要求你履行义务,而律师更了解你的权利,他会时刻为自己的当事人着想,当你的权益被侵害时,律师会帮助你寻求快捷、便利、省时省力的法律救济渠道。
请律师的误区
误区1、拍胸脯。寻求律师对案件结果的保证,谁敢拍胸脯包赢就选谁。
除了少数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不存在争议(这类案件律师的作用其实也不大,主要是走个程序),大多数案件都是有争议引起的,有争议就说明各有各的道理。这就是风险。因此,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二十六条规定:律师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客观地告知委托人所委托事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不得故意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不恰当的表述或做虚假承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请律师客观地分析案件,不仅要听胜诉的可能,也要听败诉的可能。
误区2:找关系。打探律师跟法官的关系,谁有关系就找谁。
现在法律已经不可能出现个别人能够一手遮天的情况。在双方都有律师的情况下,法官颠倒黑白的代价将会很高。而且,关系都是要靠金钱来体现的,当事人必须得为此多付出代价。当然,不否认在有些案件中,确实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但这类案件往往是一些法律规定不明确、对当事人利益影响非常重大的案件,这类案件的比例并不高。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考察律师的专业能力为主。
误区3:比价格。 一类是谁价格低就选谁。
较近几年律师队伍发展很快,人数成倍增加,还有很多“黑律师”无法统计。价格战不可避免,但过低的价格可能存在较高的风险,毕竟律师费相对案件的标的来说是一个小数目,就象买东西一样,价格大大低于正常水平,不妨多些警惕。 另一类是谁价格高就选谁。理由是大牌律师的价格高。其实律师很清楚客户的心理,有些律师会利用这个心理专门开高价。
误区4:看头衔。
头衔多的律师有:一类是钱挣够了,转向社会活动或者参政议政;一类是虚假头衔, 比如挂名合伙人或只是应邀到某高校去讲过课的所谓客座教授。
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四十四条规定:律师不得在名片上印有各种学术、学历、非律师业职称、社会职务以及所获荣誉等。
正确的认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律师属于专业人士。要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律师。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04 11: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