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做行歌陌上人吧 关注:9贴子:350
  • 15回复贴,共1

说阿弥陀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李新义弟的名义,跪在鸡鸣寺佛堂大殿前。
主持取剃刀,把我本就没头发的光头横刮竖刮一气,随后进偏殿,换水青色僧袍,穿六孔罗汉鞋。
再跪回佛前。
说弟子不知。
喊师傅。
低头由主持把佛珠戴在颈上。
头顶点了艾绒。用香点燃。
说不杀生,说不偷盗,说不淫,说不妄语,说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说阿弥陀佛。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2-07 15:15回复
    (我以为我已经将他忘却了。若不是来了一封没有落款的信,里边夹着一支干枯的蓬草。)
    (今年的冬天,我能想象到,苍阔的河面上又结了冰,寒时的车马,沉默的归灯。他是和这幅画面格格不入的人——在我的记忆里,我和他总是相对聒噪。)
    (他所寄来的,也是冬日的萧白,没有温暖的吻痕,檀香袅袅,浸透了素白纸页。三年前的一场大火,没烧尽的蒲苇,连带那些吉光片羽,都在潭柘寺的暮鼓晨钟里湮灭。)
    (纤指折叠着淡黄信封,向对坐的人笑,牵起细细的唇角。)
    “你怎么会,认识这个人呢?”
    (灯烛摇着影,丽人宴,百花开。一场始于沉默的对白。)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2-07 15:30
    收起回复
      “不是有很多人会给我写信。”
      (很奇怪,我并不会问他,为什么不来见我,大抵人各有宿命,我与他都并非强求的人。可是既然相忘江湖已久,又怎么忽然思故人。想必是我读信时的错愕,把信纸掐出了浅浅的月牙,引千里之外,明月之下的人灵犀中失笑。)
      (除了与我相识的这个人,还有谁会去看秋天的芦苇呢。落款不落款,不过是他的又一个小把戏罢了,好像他听相声时,故意去抢的那碗茶。)
      “他还好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2-08 02:17
      回复
        “那位夫人,是个很好的人,是值得他搁笔的。”
        (我听到,一颗枣树。从前的从前,在都善家后墙,与斜街巷的交界,有一棵很茂的枣树,它是属于我额娘的,有了我之后,便是属于我的。青枣是他翻墙摘去了,门后的我抱着一个风车出来,笑眼弯弯,说谁偷了我的杏子,却拦住了要追出去的大人。)
        (人情总是我来做,他不擅长这个。)
        “谢谢你。”
        (他不再提笔,到头来,还是给我写了一封信,我可以说是天天提笔的人了,片语飘蓬,却怎么也凑不出一笺回字。)
        “他可曾有了小孩子。”
        (是我送他的枣子,长成了枣树吧,他在树下乘凉,身边可能有他的小孩子。我听人说,佛经,是消业障,为人积德。)
        (而我有些在意,消谁的障,为了谁呢?终是我追根究底的本性难移。)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2-08 16:20
        回复
          “是啊,兴许是。若是这样的话,我岂不是少喝了一回满月酒。”
          (眉梢有新月的痕迹,清风明月与我,何等风流快活。我嫁给了心上的人,在等他的日子里不辞愁苦,像天上月,圆缺总也惹人眷恋,偶低眸,眼底却有无边寂寞。)
          “我当年做姑娘的时候,在潭柘寺求了一如意锁,你要是再见着他,可否代我告知于他?”
          (你给我写信,我不会回信,就这样吧。)
          “至于这信,宫中有宫中的规矩,我便不回了。”
          (说着不回,却妥善叠好了,收入馨香袖里,像暖香温玉,要呵护对待,纵使檀香的清幽,与金玉华亭本来不符。)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2-08 17:19
          回复
            【手机攥着茶,一杯水端的平稳,连波澜也未泛起一丝。视野里满堂歌舞,伶人水袖飘摇,吟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思绪引着,却不禁低声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其实我知道,那个人并无子嗣,潭柘寺的如意锁,我为他争来这个,想必他更加不会感激。我本不是多事之人,却偶然成了一个故事的执笔者,若尾声写得不好,会被怪罪的。我放下茶杯,手按膝盖,侧或身,认真的看着她】
            您愿意给我讲个故事么?这个故事和我没有关系,和您也没有关系。宫里没有规定不可以讲故事,即便给别人听见,也会很快就忘记。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2-08 17:45
            回复
              “这个故事很短,也许,也没什么趣味。”
              (长眉微纵,眺他面前一眼,是温茶细细响声,是一笼灯火。若说素不相识,怎么有人想听这无疾而终的故事呢。这一点窥探的心意,我不说破,像微微摇曳的烛光。)
              “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的院子里种了一棵青枣树,伸到墙外去的枝头上,长出了果子。有一少年,每天下了学,要绕到那院墙外,扯一个果子边走边吃。”
              “少年以为姑娘从不知道他偷枣的举动,其实姑娘某日登上花墙,早将他容貌瞧了清晰。那之后,姑娘就有了一个小账本,想着满了两百个果子,就见那少年一面,那时候他哪能抵赖。谁知道一百九十九笔记下之后,忽然有一天,他不再来了。”
              (说故事的唇,抿了一口茶。)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2-08 22:26
              回复
                “他们没有相认彼此,在芦苇里相遇的时候,他穿着锦绣华服,说着不在意的话,请她去过他的生日,她却知道他过的不快活。”
                (我也曾想过,若是对坐的人是他,我还能不能平和的说出这个所谓故事,还是笑着同他说别来无恙,然后寥寥几句,又是漫长别离。)
                “可是她不是那个能让他愉快的人,就好像他们从来不曾正经相识。”
                “她没有去她的生日,在那之前,她成了他人妇。”
                (信纸上有淡淡的轮廓,是他戴在手腕上的佛珠留下的压痕,他已归信了佛陀,我要再遇见他,是会想握一握他的手,还是微颤着合十。)
                “也许,是佛祖恩赐,让他见的皈依。”
                (规一,皈依。)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2-08 2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