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哈德森是最稳得分手,所以得分高没问题,关键在于是否过高,是否球队过于依赖他。
今天对山东,很容易看出哈德森得分高的原因
每次郭艾伦正面高位持球,都是后卫站住位置防一边放一边,而山东大个外援汤普森拉到高位三分线位置协防,这种搞法,纵使郭艾伦,突破也成问题。第一节比赛我看得相对仔细,只有一次快24秒了郭艾伦才有一次硬上的突破,而且,即使是顶级速度和转身脚步,仍然被汤普森追身给帽了,很明显这都是山东队有意的战术布置。一般来讲,这样非常冒险,但是大韩脚步不算快,汤普森有能力回追防守,避免郭艾伦吊内线后毫无防守能力,而弹跳和弹速极好的汤普森对郭艾伦还有相当的防守压力,这还不考虑横向移动速度,因为主要是让郭忌惮被直接断球而不敢玩空接,甚至干脆放弃直接连接内线,相当于特殊形式的绕前防守,一箭双雕。
上面讲的是汤普森的积极跑动和协防使得郭艾伦大韩组合内外被割裂,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郭士强战术考量。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韩德君和郭士强怒了,这是看起来很出人意料的情况。但是,作为站在球场上,对空间和空中球路非常敏感的韩德君肯定是不满意上半场的不佳赛况的,无论他持有哪种观点。而郭士强为何不索性使用另一阵容?后面确实用了!效果非常好,那就是兰多夫杨鸣哈德森廉明刘志轩(后郭艾伦)的阵容,主要是内线兰多夫的“小”,拉到外线能投能突,而且能反复拉,体能速度都跟得上,山东局部的小联防起不到针对作用。
但是,郭士强没有一开始就换阵,即使第一节布置战术时韩德君就已经有意见了。为啥呢?因为辽宁想夺冠就必须有韩德君郭艾伦组合,而且必须打好韩德君郭艾伦组合。几乎是上韩就有郭,没韩德君,郭艾伦马上换下。所以,根本在于辽宁队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导致郭士强必然选择硬着头皮打一个不成熟的或者说不算完美的套路。
既然说韩德君郭艾伦套路不完善,那么其他完善的套路呢?
哈德森外线三分,所谓浪头,其实是个套路,相对而言,或者某些局面无奈受限情况下,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不说完美,也算成熟了,毕竟得分是实在的。
哈德森突破套路,相对赵继伟和郭艾伦突破后的得分能力要稳定得多,所以算一个,但也是单打,辽宁还指望着哈神降临呢,不会像当初杜峰死曹阿联那般用,没体力了三分容易失准。
兰多夫韩德君加三小阵容,也是个套路,不是非得三小,关键是锋线两员大将赛季报销,即使锋线比后卫高大,也不能弥补球员硬实力之间的差距,所以这个套路纯粹是加和球员硬实力优势的方法。
这里特意说下兰多夫,兰多夫反正只用两节,万金油的球员,怎么用都有道理,除非遇到布拉切或者高个且灵活球员防守,布拉切差不多能攻守两端完爆他,哈达迪或者身高速度够用的两个国内球员能在防守端困扰兰多夫,其他情况,哪怕阿联鹰王布泽尔等等一干好手都容易被兰多夫的综合能力打到下风。为啥只用两节,一是外援限制,三是哈德森体力允许,再说第二位,二是哈德森整体作用大于兰多夫,篮球虽是巨人的运动,但不要忘了速度更快控球更强的后卫,也属于某种意义上的巨人了,他们仍然有着190左右的身高啊。而节奏上的争夺,一旦失衡,容易出现碾压的局面,比如08姚明领军的奥运男篮,阵地战能碾压立陶宛,但对方寄出全场紧逼和小个炮轰战术,立马崩盘,几乎是几分钟之内的事情。而辽宁不容易崩盘,却有很大机会利用节奏碾压对方,这等战略一级的优势不会不用,更不会不在平时演练和适应的。
兰多夫单打套路,说过了,看情况,一般球队一般对位能完爆对面,但顶尖球队都有基石级别的中锋,轻则受限,重则被打爆,一个大前想利用其内线技术优势在内线打出名堂,起码在季后赛是很难的,而纯粹拉到外线就是贺天举级别的角色球员了,哪怕很强势。所以兰多夫算是辽宁中流砥柱,但对于志在夺冠的辽宁肯定不算是强点。
所以兰多夫姑个人的能里能外拉开单打且算半个套路。
今天对山东,很容易看出哈德森得分高的原因
每次郭艾伦正面高位持球,都是后卫站住位置防一边放一边,而山东大个外援汤普森拉到高位三分线位置协防,这种搞法,纵使郭艾伦,突破也成问题。第一节比赛我看得相对仔细,只有一次快24秒了郭艾伦才有一次硬上的突破,而且,即使是顶级速度和转身脚步,仍然被汤普森追身给帽了,很明显这都是山东队有意的战术布置。一般来讲,这样非常冒险,但是大韩脚步不算快,汤普森有能力回追防守,避免郭艾伦吊内线后毫无防守能力,而弹跳和弹速极好的汤普森对郭艾伦还有相当的防守压力,这还不考虑横向移动速度,因为主要是让郭忌惮被直接断球而不敢玩空接,甚至干脆放弃直接连接内线,相当于特殊形式的绕前防守,一箭双雕。
上面讲的是汤普森的积极跑动和协防使得郭艾伦大韩组合内外被割裂,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郭士强战术考量。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韩德君和郭士强怒了,这是看起来很出人意料的情况。但是,作为站在球场上,对空间和空中球路非常敏感的韩德君肯定是不满意上半场的不佳赛况的,无论他持有哪种观点。而郭士强为何不索性使用另一阵容?后面确实用了!效果非常好,那就是兰多夫杨鸣哈德森廉明刘志轩(后郭艾伦)的阵容,主要是内线兰多夫的“小”,拉到外线能投能突,而且能反复拉,体能速度都跟得上,山东局部的小联防起不到针对作用。
但是,郭士强没有一开始就换阵,即使第一节布置战术时韩德君就已经有意见了。为啥呢?因为辽宁想夺冠就必须有韩德君郭艾伦组合,而且必须打好韩德君郭艾伦组合。几乎是上韩就有郭,没韩德君,郭艾伦马上换下。所以,根本在于辽宁队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导致郭士强必然选择硬着头皮打一个不成熟的或者说不算完美的套路。
既然说韩德君郭艾伦套路不完善,那么其他完善的套路呢?
哈德森外线三分,所谓浪头,其实是个套路,相对而言,或者某些局面无奈受限情况下,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不说完美,也算成熟了,毕竟得分是实在的。
哈德森突破套路,相对赵继伟和郭艾伦突破后的得分能力要稳定得多,所以算一个,但也是单打,辽宁还指望着哈神降临呢,不会像当初杜峰死曹阿联那般用,没体力了三分容易失准。
兰多夫韩德君加三小阵容,也是个套路,不是非得三小,关键是锋线两员大将赛季报销,即使锋线比后卫高大,也不能弥补球员硬实力之间的差距,所以这个套路纯粹是加和球员硬实力优势的方法。
这里特意说下兰多夫,兰多夫反正只用两节,万金油的球员,怎么用都有道理,除非遇到布拉切或者高个且灵活球员防守,布拉切差不多能攻守两端完爆他,哈达迪或者身高速度够用的两个国内球员能在防守端困扰兰多夫,其他情况,哪怕阿联鹰王布泽尔等等一干好手都容易被兰多夫的综合能力打到下风。为啥只用两节,一是外援限制,三是哈德森体力允许,再说第二位,二是哈德森整体作用大于兰多夫,篮球虽是巨人的运动,但不要忘了速度更快控球更强的后卫,也属于某种意义上的巨人了,他们仍然有着190左右的身高啊。而节奏上的争夺,一旦失衡,容易出现碾压的局面,比如08姚明领军的奥运男篮,阵地战能碾压立陶宛,但对方寄出全场紧逼和小个炮轰战术,立马崩盘,几乎是几分钟之内的事情。而辽宁不容易崩盘,却有很大机会利用节奏碾压对方,这等战略一级的优势不会不用,更不会不在平时演练和适应的。
兰多夫单打套路,说过了,看情况,一般球队一般对位能完爆对面,但顶尖球队都有基石级别的中锋,轻则受限,重则被打爆,一个大前想利用其内线技术优势在内线打出名堂,起码在季后赛是很难的,而纯粹拉到外线就是贺天举级别的角色球员了,哪怕很强势。所以兰多夫算是辽宁中流砥柱,但对于志在夺冠的辽宁肯定不算是强点。
所以兰多夫姑个人的能里能外拉开单打且算半个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