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吧 关注:1,380,028贴子:24,881,060

回复:关于歼10的抄,用个扬基的老文回击一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除了改用DSI进气道之外,歼-10B/C气动上变化不大,但为了满足相控阵雷达的安装、散热和供电等要求,机头结构进行部分重新设计,AL-31FNM1增推型发动机完全抵消了增重问题;而“看不见”的飞控性能和信息化作战能力提升更是彰显杨伟总师的领域专长。


34楼2017-02-11 23:44
回复

    杨伟更多的才华还是体现在其真正的开山之作——划时代的歼-20上。歼-20总体气动设计概念和发表于2001年(当时歼-10还在紧张试飞)的《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有密切关系,而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正是宋文骢,足见宋老思谋之深远。


    35楼2017-02-11 23: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作为发展存在时间重叠的型号,歼-10在飞控软件和数据传输协议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对歼-20相关领域的研发十分重要;而为歼-20攻关的诸如有源相控阵雷达、自适应型光传飞控、新一代空空导弹等高新技术也在歼-10C上得到了应用,大大提升了性能指标。


      36楼2017-02-11 23:45
      回复

        歼-10C的服役,意味着歼-10家族终于达到了当初立项时“性能接近F-16”的目标(考虑到多用途能力的差距,这倒实在也不是谦虚)。在歼-20技术稳定投入大批量生产之前,歼-10C将和歼-16共同成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空军歼击机部队更新换代的重点装备。


        37楼2017-02-11 23:45
        收起回复

          从1986年开始详细研制到2004年设计定型,从1998年原型机首飞发展到今天,各自走过了18年;而宋老领军的这支研发团队将中外军机水平差距所缩短的,又何止是18年。更重要的是,在高强度的历练中,他们本身也已经跻身世界顶级飞机研制团队之列。


          38楼2017-02-11 23:45
          回复

            从2011年验证机首飞到2016年即将进入小批量生产试用,歼-20的进度反而即将超越首飞更早的俄罗斯T-50,这支团队展现出的能力和效率已经毋庸置疑。而作为他们的导师,宋老却没能看到即将到来的人民空军某飞行训练基地歼-20测试大队正式成军的日子。
            P.S:能在2016年3月23日说出:某飞行训练基地歼-20测试大队,有趣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楼2017-02-11 23:47
            收起回复

              即使取得了很多设计师终生难及的成就,宋老接受采访时仍表示他只是为国家做了一点应做的、微小的工作;但世人皆知,他的“猛龙”早已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功勋象征。宋老的追悼会将在明天举行,本期《铸剑》由记者高卓特别出品,寄以哀思和最崇高的敬意!


              40楼2017-02-11 23:48
              回复
                老文就用个老资料
                关于歼-10的数量(不包括BC):
                J10基本型:86架,14试训中心+空军3*24
                歼10Y/YS:14架,八一表演队,
                J10A:160架,空军6*24+海航16,
                J10AS:76架,空军A团9*4+B团3*8+C团8+海航8,AS个人估计至少还要装3个C团,应该还在生产中
                拿这些未服役的抵消掉已经坠毁的吧,所以86+14+160+76=336,所以说基本型+A型应该超过330不是随便说说


                42楼2017-02-12 00: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