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大军是在三十年前的一个春日午后被人在乌青乌青的麦苗地发现的。那天阳光正好,温热有余,田里金黄的油菜花香飘四野,大批蜜蜂“嗡嗡”的来来回回,颇有赶庙会的壮观,乌泱乌泱的让人眼花缭乱。
鲜红的小褥子不松不紧的把邹大军捆在里面,人群中有好事者把捆绑邹大军的褥子解开 。
“呀,还是个小伙子啊!”
”小孩生日是某月某日某时,身体健康,因为家庭变故,无法养育,恳请心善之人能给孩子一条活路,不甚感激,并且终生不认。50块钱是家里最后的积蓄,请好心人收下,谢谢!“人群中有认字的把放在邹大军肚子上的纸拿着念了起来。
来来往往的人不多时就把他围的水泄不通,面对着大伙儿的指指点点,邹大军瞪着圆溜溜的眼睛这里扫扫,那里扫扫,偶尔还会给个笑脸。
“那是谁真坏良心啊,这么好个小子不要了,也不说找个好人家,就这样扔在地头,再被恶狗给啃了,就作孽大了!“一位卖豆腐的老大爷一脸慈爱的看着邹大军,一边痛惜的骂着,顺手从自己的挑子上割下一块豆腐,掰碎之后塞进邹大军的嘴里。
”就是啊,这父母真是个缺德货,谁家的儿子不娇贵,只听说扔女孩的,还头一遭见到有扔男孩的,莫不是这男孩有啥病吧?“一位赶集卖菜路过的老大娘说道。
人走一波又来一波,大家伙儿都像看戏一样,看出门道就离开了,没有一个要管的意思。在那个年代,谁家没有两三个孩子,一家老老小小一年到头连个囫囵饭都吃不圆,哪还有精力去养活一个半路来的孩子,而且还是个男娃。
天渐渐黑了,住在地那头的邹家老太太忍不住趟过麦田,把邹大军抱了回去。老邹家有两个光身汉,一个哑巴,一个小秃,都年近30好几了,因家里太穷又长的难看,没有姑娘愿意嫁过去。邹老太太想着趁自己身体还算硬朗,帮弟兄俩养个孩子,在自己百年之后,也放心两个儿子老了有人照顾。
邹大军就这样肩负着奶奶的使命进了老邹家,开始了他幸福又清贫的童年及少年生活。
虽然家徒四壁,可邹奶奶却把自己的一个祖传玉镯给卖了二百块钱,这个原本留给未来儿媳妇的见面礼此刻变成了邹大军的救命稻草。邹奶奶钱到手的第二天,就抱着孙子带上儿子有生以来第一次进了趟城。她先是给爱孙买了奶粉和奶瓶,然后又去县医院给孩子通身检查了一番,确认无恙后,邹奶奶喜滋滋回到了邹庄村。
能得到三个成年人全心全意的爱,这也是邹大军的福气,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却为他留下了一扇比门还宽大的窗户。
邹大军上到初中毕业之后,家里再也无力供他读书了,奶奶早已偏瘫在床,一年到头药罐子没灭过火,父亲和哑巴叔叔大字不识一个,除了会死下力气,也没有别的来钱门路。
已年满18周岁的邹大军在和家里商量之后,拎上铺盖卷就和同学南下广州去投靠同学的亲戚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年里,邹大军把家里的土坯房给换成二层小楼,然后娶上了媳妇,送走了奶奶,完成了他从一个少年向男人的角色转变,并且彻底的承担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近几年,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叔叔,邹大军和媳妇就没有出门打工了。两口子把村子东边百十亩河滩地承包起来,春季种沙瓤西瓜,秋季种一部分大棚蔬菜和应季蔬菜,一年下来,风调雨顺的话,也能挣个十几万。
人都是越有越干,家底渐渐丰厚的邹大军因前些年在广州打工颇长些见识,知道钱存银行不划算,他和媳妇商量之后,迅速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说是为儿子长大结婚准备的。
看着老邹家是最先在村里盖楼房的,现在又在城里买上了房子,这让左邻右舍和知道他身世的人无不感慨,悔恨自己当初怎么没把他捡回去,放眼整个邹庄村,能有几个人像他那般有情有义而且能干的?
这天,正在大棚里给蕃茄浇水的邹大军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说是家里来人找他,让他赶紧回去。
回到家里的邹大军弄清楚了来人的底细之后,一句话没说转身又要回到地里。
”爹,你做点儿饭叫他吃了走吧,再给他三千块钱,算是对我的生育之恩,以后别让他来了,过去这些年了,现在没必要再来这一出,恶心人!“
走到半路的邹大军放心不下,又给父亲回了个电话,交待交待他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想起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邹大军忍不住流下泪来。自己活了三十年了,一声”妈“也没有叫过,幼年每当听到别的孩子叫妈的时候,自己的心里有多么的羡慕,奶奶看自己难过,就让自己背着人问她叫妈。还有上小学三年级那年,因为跟同村的鑫娃打架,而被他骂作没有人要的野娃的时候,自己明明打赢了,却哭着跑开了。因为自己不是亲生的,这种自卑感整整伴随了自己整个童年及少年时代,一听到谁说没人要或野种的时候,都是自己最痛苦的时候。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没有管我,现在我自力更生了,有能力了,你想起我来了,晚了,太迟了;在我想上高中、想考大学的时候,你没有出现;现在你看我过的好了,想来认亲,不觉得可笑吗?自私之极的人,不配为人父母。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奶,只有父亲和哑巴叔是我的亲人,再加上我的媳妇和孩子,其他一概都不相干。从哪儿来,滚回哪儿去吧,坏良心的东西们!“
邹大军在心里默念完这些话后,头也不回的去大棚地里了。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竹林倩影已随风”发布,已获得授权转载,感谢作者。
鲜红的小褥子不松不紧的把邹大军捆在里面,人群中有好事者把捆绑邹大军的褥子解开 。
“呀,还是个小伙子啊!”
”小孩生日是某月某日某时,身体健康,因为家庭变故,无法养育,恳请心善之人能给孩子一条活路,不甚感激,并且终生不认。50块钱是家里最后的积蓄,请好心人收下,谢谢!“人群中有认字的把放在邹大军肚子上的纸拿着念了起来。
来来往往的人不多时就把他围的水泄不通,面对着大伙儿的指指点点,邹大军瞪着圆溜溜的眼睛这里扫扫,那里扫扫,偶尔还会给个笑脸。
“那是谁真坏良心啊,这么好个小子不要了,也不说找个好人家,就这样扔在地头,再被恶狗给啃了,就作孽大了!“一位卖豆腐的老大爷一脸慈爱的看着邹大军,一边痛惜的骂着,顺手从自己的挑子上割下一块豆腐,掰碎之后塞进邹大军的嘴里。
”就是啊,这父母真是个缺德货,谁家的儿子不娇贵,只听说扔女孩的,还头一遭见到有扔男孩的,莫不是这男孩有啥病吧?“一位赶集卖菜路过的老大娘说道。
人走一波又来一波,大家伙儿都像看戏一样,看出门道就离开了,没有一个要管的意思。在那个年代,谁家没有两三个孩子,一家老老小小一年到头连个囫囵饭都吃不圆,哪还有精力去养活一个半路来的孩子,而且还是个男娃。
天渐渐黑了,住在地那头的邹家老太太忍不住趟过麦田,把邹大军抱了回去。老邹家有两个光身汉,一个哑巴,一个小秃,都年近30好几了,因家里太穷又长的难看,没有姑娘愿意嫁过去。邹老太太想着趁自己身体还算硬朗,帮弟兄俩养个孩子,在自己百年之后,也放心两个儿子老了有人照顾。
邹大军就这样肩负着奶奶的使命进了老邹家,开始了他幸福又清贫的童年及少年生活。
虽然家徒四壁,可邹奶奶却把自己的一个祖传玉镯给卖了二百块钱,这个原本留给未来儿媳妇的见面礼此刻变成了邹大军的救命稻草。邹奶奶钱到手的第二天,就抱着孙子带上儿子有生以来第一次进了趟城。她先是给爱孙买了奶粉和奶瓶,然后又去县医院给孩子通身检查了一番,确认无恙后,邹奶奶喜滋滋回到了邹庄村。
能得到三个成年人全心全意的爱,这也是邹大军的福气,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却为他留下了一扇比门还宽大的窗户。
邹大军上到初中毕业之后,家里再也无力供他读书了,奶奶早已偏瘫在床,一年到头药罐子没灭过火,父亲和哑巴叔叔大字不识一个,除了会死下力气,也没有别的来钱门路。
已年满18周岁的邹大军在和家里商量之后,拎上铺盖卷就和同学南下广州去投靠同学的亲戚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年里,邹大军把家里的土坯房给换成二层小楼,然后娶上了媳妇,送走了奶奶,完成了他从一个少年向男人的角色转变,并且彻底的承担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近几年,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叔叔,邹大军和媳妇就没有出门打工了。两口子把村子东边百十亩河滩地承包起来,春季种沙瓤西瓜,秋季种一部分大棚蔬菜和应季蔬菜,一年下来,风调雨顺的话,也能挣个十几万。
人都是越有越干,家底渐渐丰厚的邹大军因前些年在广州打工颇长些见识,知道钱存银行不划算,他和媳妇商量之后,迅速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说是为儿子长大结婚准备的。
看着老邹家是最先在村里盖楼房的,现在又在城里买上了房子,这让左邻右舍和知道他身世的人无不感慨,悔恨自己当初怎么没把他捡回去,放眼整个邹庄村,能有几个人像他那般有情有义而且能干的?
这天,正在大棚里给蕃茄浇水的邹大军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说是家里来人找他,让他赶紧回去。
回到家里的邹大军弄清楚了来人的底细之后,一句话没说转身又要回到地里。
”爹,你做点儿饭叫他吃了走吧,再给他三千块钱,算是对我的生育之恩,以后别让他来了,过去这些年了,现在没必要再来这一出,恶心人!“
走到半路的邹大军放心不下,又给父亲回了个电话,交待交待他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想起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邹大军忍不住流下泪来。自己活了三十年了,一声”妈“也没有叫过,幼年每当听到别的孩子叫妈的时候,自己的心里有多么的羡慕,奶奶看自己难过,就让自己背着人问她叫妈。还有上小学三年级那年,因为跟同村的鑫娃打架,而被他骂作没有人要的野娃的时候,自己明明打赢了,却哭着跑开了。因为自己不是亲生的,这种自卑感整整伴随了自己整个童年及少年时代,一听到谁说没人要或野种的时候,都是自己最痛苦的时候。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没有管我,现在我自力更生了,有能力了,你想起我来了,晚了,太迟了;在我想上高中、想考大学的时候,你没有出现;现在你看我过的好了,想来认亲,不觉得可笑吗?自私之极的人,不配为人父母。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奶,只有父亲和哑巴叔是我的亲人,再加上我的媳妇和孩子,其他一概都不相干。从哪儿来,滚回哪儿去吧,坏良心的东西们!“
邹大军在心里默念完这些话后,头也不回的去大棚地里了。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竹林倩影已随风”发布,已获得授权转载,感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