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村吧 关注:13贴子:40
  • 0回复贴,共1

共享经济或引发多领域变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社交网络生态的日益成熟,共享经济这一全新的商业潮流已获得快速发展,众多的共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享经济正以摧古拉朽之势成为时下热点。目前,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已广泛渗入了从消费到生产的各类产业,有力地推进了传统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新的经济形态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颠覆着旧有的思维模式,势必带来商业领域的巨大变革。
重构未来商业模式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共享单车承载着人们解决城市交通“痛点”的期望,成为共享经济和“互联网+”时代里创新创业的又一鲜活案例。对许多上班族来说,从家到地铁站或从地铁到单位的“最后一两公里”,因共享单车的出现而发生了变化。
“从地铁站到单位走路要20分钟,等公交车时间上又不确定。用1秒钟扫一下车子上的二维码就能搞定一辆单车,骑上只要几分钟就能到单位,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在北京公主坟附近上班的卢雨还不忘向记者调侃一下,“现在上街,不骑个共享单车都不好意思出门。”卢雨的一番话道出了许多人相同的感触。
截至去年年底,正式上线运营不满8个月的摩拜单车已有10万辆规模。除了摩拜,在北京街头还有ofo等多个平台的共享单车可供选择,几乎一夜之间,橘红色和黄色单车就风靡北京的大街小巷。
“用手机即可完成借车、还车、缴费等全过程;全国通用、车辆动态GPS定位;可预约用车、可随时随地借车还车;设置信用制度,建立良好的用户监督机制。”研究城市出行多年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一口气列出了共享单车平台对传统公共自行车服务的诸多“颠覆”。
公共自行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有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打通“最后一公里”等优势。近年来许多城市建立了公共自行车体系,但办卡才能租赁、找到车桩才能骑行等传统难题让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跛了腿”。吴洪洋表示,摩拜单车、ofo等“无桩”共享单车的面世不仅解决了这一难题,更打通了城市出行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便利了市民出行。
或引发多领域变革
随着消费力的提升和社会资源的丰富,“占有”不再是人们最看重的价值指标,共享才是当下的主旋律。共享经济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和资金、劳动力、知识等生产要素再利用,也把熟人之间的分享关系扩大到陌生人群体。回首2016年,国家对共享经济的支持从鼓励性信号逐步落地为具体的政策扶持,共享经济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而在巨头的示范效应和国家级利好政策鼓励下,共享经济领域未来还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创新机会。
在预测2017年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时,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有超过7亿网民,当前“人口红利”正逐步减弱,可以用共享经济更多地释放“网民红利”,国内共享经济领域将继续拓展。
近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发布报告《共享经济的现状和未来》(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共享经济将在未来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等各个领域。
《报告》称,随着人们对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愈发频繁以及互联网商业模式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业绩,人们对共享理念认同度不断提高,这些因素带动全球共享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未来,人们可以获取的共享服务将会越来越多,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劳动力、短期贷款、零售等各个领域。
此外,医疗等相对“不易共享”的传统行业也将会被共享经济渗透。《报告》称,数字平台的发展将使得非急救性医疗和医疗护理等领域在共享式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报告》认为,共享经济将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共享经济所支撑的商业单元将贡献更多税收;在共享经济下,兼职将会越来越普遍,“没有雇主”的工作也将越来越多;社会就业情况需要被重新评估,新就业模式将获益于共享经济。
推动法律法规建设
共享经济使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进而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活。对于共享经济当前的境遇,《报告》表示,共享经济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包括政策法规的滞后、社会公共服务的欠缺,以及部分人群的“入门屏障”等。因此,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增强社会培训服务,将会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表示,分享经济作为创新的商业实践,相关部门需要给创新留出试错空间,对于已经阻碍分享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应积极主动地进行修改和完善。
观察员郎立斐认为,共享经济关键的问题是,现有的管理法规是不是能够放行,城市居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说,共享是互联网最大的魅力所在,共享经济代表着节约型社会、极简生活理念。作为管理部门的确面临新的考验。此外就是大众的观念问题,比如不买而租是观念的改变。”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认为,与传统循环经济相比,分享经济的进程和效率明显提高。“人口量这么大,出行领域如果能从买到租就可以降低保有量,提高服务量,最终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预计这一领域市场未来10年会出现指数级增长。”


1楼2017-02-14 10: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