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藕又名:地参、地瓜儿、地笋子、虫草参、地蚕子、水三七、旱藕、银条菜、泽兰根。是名贵的中草药,且具有提神醒脑、开胃化食、补肝肾两虚、强腰膝筋骨之效。地藕,唇形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药兼用,具有百年历史。全身都是宝,春夏可采摘嫩茎叶,凉拌、炒食、做汤均可,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洁白脆嫩的环形肉质参。地参根茎观之洁白如玉,食之清爽脆嫩,可炒食、蒸煮、做汤、腌渍、醋泡、糖浸、蜜饯、做酱菜均可,尤其香酥油炸地参,风味独特、脆香无比,堪称菜中一绝,食之口味清香,与一般油炸食品不同,这道菜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上火,反而祛火。且具有提神醒脑、开胃化食、补肝肾两虚、强腰膝筋骨之效。《中草药大辞典》、《本草纲目》等权威资料记载,地藕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其茎叶晒干后即是名为名贵中草药。 全草入药,具有活血、利尿、通经、滋阳、润燥、调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等功能,主治腹痛、水肿、产后瘀血、跌打损伤等症。《中华本草》详细介绍地藕不但能作为蔬菜食用,而且晒干后入药,功能与冬虫夏草相当。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地藕含有人体所需的20多种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酚类、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适合妇女产前产后做为蔬菜食用,保健功能极其显著,宋.《嘉佑本草》详有记载。此外,经常食用地参有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减肥的特殊疗效,因此享有“蔬菜珍品”的美称。
繁殖方法:将种参截成5厘米长的小段,北方于3-5月份栽植,南方四季即可栽植。最好整参繁殖。按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深度8厘米定植,栽后10天出苗。幼苗期及时松土、除草。苗高10厘米时追肥1次;在生长过程中如遇干旱及时浇水,在我处种植几年,未发现病害。适应性:地藕适应性广,喜阴、耐湿、耐寒、不怕瘠薄、生命力极强,无论田间、地头、庭院、河边、树林行间均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