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提醒:本文是一篇提升建筑师即时战斗力的千字长文
导语:我们国家提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所以怒怼甲方的行为不值得鼓励。以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对号入座。
相爱相杀,怼甲方我们身不由己
1.什么仇什么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筑师和甲方开始变了两个势不两立的敌对阵营。他们的每一次的方案交流和观点意见的交换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当然,事实上甲方和建筑师并没什么不共戴天深仇大恨,甲方没有杀父,建筑师也没有夺妻,我们只是各司其职,各为其主。
作为建筑师,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思考这个问题,既然大家打根上无怨无愁,为何不和甲方冰释前嫌,大家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共创和谐新时代呢?答案是

2.两种甲方
首先甲方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挥家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恨不得自己披挂上阵。这种多半是建筑师华丽转型,对建筑设计余情未了,方虽有设计基础,但是已经离开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已久,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他们对设计理念,思路,构造以及法规,旧的已经遗忘,新的或不了解。所以对于他们各种无理的要求,该不该怼回去?

第二种是放养型,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绝不干涉你的想法。听起来很nice对不对,那么你就太年轻了。这是比第一种还要丧心病狂的存在,因为第一种甲方至少知道自己心里要的是什么,否则等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把方案推进到白热化阶段,他们突然心血来潮,让你推翻重做,绝对会让你憋出内伤,分分钟想问候他家人。所以,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甲方,但可以怼醒他。

由此可见,和甲方适当合理的意见交换(好吧,其实就是互怼)是必要的,是我们顺利推动工作进程的催化剂,也是提升自己工作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无用功,给自己争取时间和利益的武器。所以,亲爱的甲方们,怼你真的是身不由己。
屡战屡败,我们真的是战五渣?
甲方由于特殊的人设和游戏背景,自带战斗属性加成。建筑师要想在和甲方的斗智斗勇中,凯旋而归,实属不易。实际上,建筑师在交锋中也总是节节败退,战绩惨不忍睹。
这里讲两个我自己的故事,恰巧,故事的“反派”分别属于以上提到的两种甲方
故事1.0 一个阳台引发的血案
那时候在设计院,初出茅庐的我第一次被委以重任,负责一片住宅小区的立面设计,并且直接和甲方进行工作对接。
一开始,对方的这名甲方,本着友谊第一,工作第二的态度,与我先礼后兵,让我先按自己的思路出一套方案。我心想暗暗窃喜,甲方哪有业界传说的那么不可理喻,这不是挺通情达理的,都是刻板偏见,迂腐! 事实说明,我还太年轻。等我屁颠屁颠出了第一版方案后,这小子狐狸尾巴总算露出来了。在对我的方案进行一番无情批判之后,他竟然顺理成章的提出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波浪状阳台方案。类似下面这种

小伙儿很有想法,冲着你这点对立面韵律感的追求,我就舍命陪君子。于是,花了两天时间,我建好了模型。
”曲线幅度不够平滑自然,有点生硬”,卧槽,哥你不知道我一层一层的拉这个模型要多长时间吗,你才生硬,你们全家都生硬。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第二遍,又一个下午时间
”好多了,但是凹凸变化能再大一点吗,感觉会更好“ “凹凸变化太大,空间可能就不太好用了。”“阳台空间没那么多要求,不是主要活动空间,立面对住户的第一印象影响最大,要多花点功夫在上面。”老子信了你的邪,两句话就唬得我一愣一愣的,要么怎么你能当甲方,我还是画图狗呢?

第三遍,到晚上12点多。
很好,这次甲方没有意见了,组长找我谈话了。阳台凹凸变化是大了,但是最小进深不足0.8m,不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最宽进深超过1.8,按规定阳台要被计算全面积,得不偿失。于是 第四遍,周末加班赶出来的。
。。。

故事2.0 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
设计院其实不总高高在上,偶尔还是会深入基层,接一些小企业的非正式约标。通常这时候,就是锻炼新人的好机会,而我“有幸”参与了这种锻炼。
某中药化妆品公司新园区设计,老板百分之一百纯天然门外汉,对我信任度满分。除了中式风格的要求以外,别无他求。
你给我一片绿荫,我还你一片森林。
两个多星期,我从园区整体规划,做到到单体细化,甚至简单景观的布置,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上级也是对我高度信任,让我撸起袖子就是干。

老话说得好,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就在我恨不得把整套图纸都完成的时候,老板召集了第三次碰头会。这次会议上,老板亲切会见了我以及他一个风水师朋友,而大师在看过我的图纸后,高度肯定了我在这次设计中所做的努力,但对我的设计风水布局不当的问题表示了遗憾,并提出要以风水布局为核心的修改计划。对此,我表示强烈谴责,严正抗议——当然,只是在心里。而脑子里原本无数关于历史文化,设计美学,通风采光方面的反驳在老板懵懂的脸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回公司,一脸懵b求助领导。领导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非拍马屁):方案若完全按照大师风水要求修改,就肯定会和防火规范存在冲突。换句话说,我错过了一个可以当场反驳老板和大师,从而树立自己高大威猛形象的机会。同时,我也失去了亡羊补牢和他们再次交涉的机会,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的方案也有很多细节不满足规范。
这一次,真是输人又输阵。

后来,由于老板对风水的执念,和更重要的工作安排(因为没有正规邀标,上级认为这个项目不值得再浪费时间),当然不排除一部分对我的失望,这个项目就不了了之了。
时过境迁,如今每回忆起这段伤心往事,我都会像个孩子一样哭出声来。
痛定思痛,你有一百个对甲方说不的机会
难道我们真的就这样不堪一击吗?其实,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原因,只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致命硬伤——准备不够充分。
设计规范是我们应该捡起的武器
我们把自己的设计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然而我们不能只带着对“孩子”的宠溺和自信来作为和甲方沟通的筹码。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每一句观点只有带着充分的理论规范为依据,才能结结实实的打在甲方的身上,让他们对你的话心服口服 。
审美在因人而异,设计思路各有所爱,社会和市场的规律每个人理解不同,唯有法规也会改变,但对于每一个人每一栋建筑来说都具有唯一性。倘若一开始你就对一切相关规范了如指掌,那么在整个方案的推动过程中你一定能游刃有余,从而利于不败之地。
关于两个故事的思考
【故事一】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人,如果我能提前摸透阳台相关的那些规范,是否心中就有了一把标尺,在外形上就可以把控大概的标准范围,也就不会给甲方指手画脚的可乘之机,就算甲方脑洞突破天际,也能让我怼得服服帖帖。
【故事二】如果我能在做方案的时候就对每个细节的规范都做到滴水不漏,是不是结局就会好一些。即使我避免不了风水大师的神兵天降,我也能在当时舌战群儒,为自己赢得信任。毕竟,项目因为规范问题无法通过建造,更何谈风水布局了。
纵观古今中外,回首风云往事,建筑师本有多少机会可以横眉冷对甲方的千夫指,而到头来却甘为甲方的孺子牛。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对那个甲方说出那三个字——看规范!
随时随地,让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很庆幸你们已经看到这里
也请为自己鼓鼓掌,因为你们已经成功解锁了怼甲方最有效的姿势
九字口诀——用规范 摆事实 讲道理

现在,泼一盆凉水
你们知道建筑设计涉及到多少本相关规范吗?
(强烈建议不要看完)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而且,以上还只是其中一部分
于是脑补了以下场景
某建筑师第二天要去与甲方讨论方案
他相信只要充分做好准备
把和讨论内容相关的规范都查好 并且记录下来
就可以应付甲方一些莫名其妙的要求
于是 他开始准备
...
当晚,建筑师卒
然后你又想到,难道就不可以当场查阅吗?
友情提示,我们最常用的规范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它大概是这么厚

于是我又脑补了一下你拿着它和甲方对峙的场面

你以为你是哈利波特吗? ...
难道就这样走投无路了吗?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命运给你们关上了一个门
张小龙就给你开了一扇窗
而我们把它变成了——落地窗
一个可以查规范的微信小程序

涵盖建筑师常用的几乎所有规范

品种齐全 分类清晰

内含目录 方便查阅

如假包换 童叟无欺
从此以后
不管你怼或者不怼甲方
这个方便快捷的查规范小程序都在微信里
不离不弃
让你告别厚厚的纸质书
随时随地 随心所欲 方便快捷
甲方们,你们颤抖了吗?
导语:我们国家提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所以怒怼甲方的行为不值得鼓励。以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对号入座。
相爱相杀,怼甲方我们身不由己
1.什么仇什么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筑师和甲方开始变了两个势不两立的敌对阵营。他们的每一次的方案交流和观点意见的交换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当然,事实上甲方和建筑师并没什么不共戴天深仇大恨,甲方没有杀父,建筑师也没有夺妻,我们只是各司其职,各为其主。
作为建筑师,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思考这个问题,既然大家打根上无怨无愁,为何不和甲方冰释前嫌,大家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共创和谐新时代呢?答案是

2.两种甲方
首先甲方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挥家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恨不得自己披挂上阵。这种多半是建筑师华丽转型,对建筑设计余情未了,方虽有设计基础,但是已经离开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已久,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他们对设计理念,思路,构造以及法规,旧的已经遗忘,新的或不了解。所以对于他们各种无理的要求,该不该怼回去?

第二种是放养型,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绝不干涉你的想法。听起来很nice对不对,那么你就太年轻了。这是比第一种还要丧心病狂的存在,因为第一种甲方至少知道自己心里要的是什么,否则等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把方案推进到白热化阶段,他们突然心血来潮,让你推翻重做,绝对会让你憋出内伤,分分钟想问候他家人。所以,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甲方,但可以怼醒他。

由此可见,和甲方适当合理的意见交换(好吧,其实就是互怼)是必要的,是我们顺利推动工作进程的催化剂,也是提升自己工作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无用功,给自己争取时间和利益的武器。所以,亲爱的甲方们,怼你真的是身不由己。
屡战屡败,我们真的是战五渣?
甲方由于特殊的人设和游戏背景,自带战斗属性加成。建筑师要想在和甲方的斗智斗勇中,凯旋而归,实属不易。实际上,建筑师在交锋中也总是节节败退,战绩惨不忍睹。
这里讲两个我自己的故事,恰巧,故事的“反派”分别属于以上提到的两种甲方
故事1.0 一个阳台引发的血案
那时候在设计院,初出茅庐的我第一次被委以重任,负责一片住宅小区的立面设计,并且直接和甲方进行工作对接。
一开始,对方的这名甲方,本着友谊第一,工作第二的态度,与我先礼后兵,让我先按自己的思路出一套方案。我心想暗暗窃喜,甲方哪有业界传说的那么不可理喻,这不是挺通情达理的,都是刻板偏见,迂腐! 事实说明,我还太年轻。等我屁颠屁颠出了第一版方案后,这小子狐狸尾巴总算露出来了。在对我的方案进行一番无情批判之后,他竟然顺理成章的提出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波浪状阳台方案。类似下面这种

小伙儿很有想法,冲着你这点对立面韵律感的追求,我就舍命陪君子。于是,花了两天时间,我建好了模型。
”曲线幅度不够平滑自然,有点生硬”,卧槽,哥你不知道我一层一层的拉这个模型要多长时间吗,你才生硬,你们全家都生硬。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第二遍,又一个下午时间
”好多了,但是凹凸变化能再大一点吗,感觉会更好“ “凹凸变化太大,空间可能就不太好用了。”“阳台空间没那么多要求,不是主要活动空间,立面对住户的第一印象影响最大,要多花点功夫在上面。”老子信了你的邪,两句话就唬得我一愣一愣的,要么怎么你能当甲方,我还是画图狗呢?

第三遍,到晚上12点多。
很好,这次甲方没有意见了,组长找我谈话了。阳台凹凸变化是大了,但是最小进深不足0.8m,不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最宽进深超过1.8,按规定阳台要被计算全面积,得不偿失。于是 第四遍,周末加班赶出来的。
。。。

故事2.0 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
设计院其实不总高高在上,偶尔还是会深入基层,接一些小企业的非正式约标。通常这时候,就是锻炼新人的好机会,而我“有幸”参与了这种锻炼。
某中药化妆品公司新园区设计,老板百分之一百纯天然门外汉,对我信任度满分。除了中式风格的要求以外,别无他求。
你给我一片绿荫,我还你一片森林。
两个多星期,我从园区整体规划,做到到单体细化,甚至简单景观的布置,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上级也是对我高度信任,让我撸起袖子就是干。

老话说得好,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就在我恨不得把整套图纸都完成的时候,老板召集了第三次碰头会。这次会议上,老板亲切会见了我以及他一个风水师朋友,而大师在看过我的图纸后,高度肯定了我在这次设计中所做的努力,但对我的设计风水布局不当的问题表示了遗憾,并提出要以风水布局为核心的修改计划。对此,我表示强烈谴责,严正抗议——当然,只是在心里。而脑子里原本无数关于历史文化,设计美学,通风采光方面的反驳在老板懵懂的脸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回公司,一脸懵b求助领导。领导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非拍马屁):方案若完全按照大师风水要求修改,就肯定会和防火规范存在冲突。换句话说,我错过了一个可以当场反驳老板和大师,从而树立自己高大威猛形象的机会。同时,我也失去了亡羊补牢和他们再次交涉的机会,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的方案也有很多细节不满足规范。
这一次,真是输人又输阵。

后来,由于老板对风水的执念,和更重要的工作安排(因为没有正规邀标,上级认为这个项目不值得再浪费时间),当然不排除一部分对我的失望,这个项目就不了了之了。
时过境迁,如今每回忆起这段伤心往事,我都会像个孩子一样哭出声来。
痛定思痛,你有一百个对甲方说不的机会
难道我们真的就这样不堪一击吗?其实,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原因,只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致命硬伤——准备不够充分。
设计规范是我们应该捡起的武器
我们把自己的设计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然而我们不能只带着对“孩子”的宠溺和自信来作为和甲方沟通的筹码。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每一句观点只有带着充分的理论规范为依据,才能结结实实的打在甲方的身上,让他们对你的话心服口服 。
审美在因人而异,设计思路各有所爱,社会和市场的规律每个人理解不同,唯有法规也会改变,但对于每一个人每一栋建筑来说都具有唯一性。倘若一开始你就对一切相关规范了如指掌,那么在整个方案的推动过程中你一定能游刃有余,从而利于不败之地。
关于两个故事的思考
【故事一】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人,如果我能提前摸透阳台相关的那些规范,是否心中就有了一把标尺,在外形上就可以把控大概的标准范围,也就不会给甲方指手画脚的可乘之机,就算甲方脑洞突破天际,也能让我怼得服服帖帖。
【故事二】如果我能在做方案的时候就对每个细节的规范都做到滴水不漏,是不是结局就会好一些。即使我避免不了风水大师的神兵天降,我也能在当时舌战群儒,为自己赢得信任。毕竟,项目因为规范问题无法通过建造,更何谈风水布局了。
纵观古今中外,回首风云往事,建筑师本有多少机会可以横眉冷对甲方的千夫指,而到头来却甘为甲方的孺子牛。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对那个甲方说出那三个字——看规范!
随时随地,让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很庆幸你们已经看到这里
也请为自己鼓鼓掌,因为你们已经成功解锁了怼甲方最有效的姿势
九字口诀——用规范 摆事实 讲道理

现在,泼一盆凉水
你们知道建筑设计涉及到多少本相关规范吗?
(强烈建议不要看完)

而且,以上还只是其中一部分
于是脑补了以下场景
某建筑师第二天要去与甲方讨论方案
他相信只要充分做好准备
把和讨论内容相关的规范都查好 并且记录下来
就可以应付甲方一些莫名其妙的要求
于是 他开始准备
...
当晚,建筑师卒
然后你又想到,难道就不可以当场查阅吗?
友情提示,我们最常用的规范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它大概是这么厚

于是我又脑补了一下你拿着它和甲方对峙的场面

你以为你是哈利波特吗? ...
难道就这样走投无路了吗?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命运给你们关上了一个门
张小龙就给你开了一扇窗
而我们把它变成了——落地窗
一个可以查规范的微信小程序

涵盖建筑师常用的几乎所有规范

品种齐全 分类清晰

内含目录 方便查阅

如假包换 童叟无欺
从此以后
不管你怼或者不怼甲方
这个方便快捷的查规范小程序都在微信里
不离不弃
让你告别厚厚的纸质书
随时随地 随心所欲 方便快捷
甲方们,你们颤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