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过年那几天开始迷恋德云社的,算是新粉吧。可能写的东西有些“幼稚”,有些初级,请各位前辈勿怪。之前久闻郭老师的大名,但是没正式看过郭老师的作品,觉得他很有范,一看就是艺术家的气质,很吸引人。
第二季《欢乐喜剧人》开始认识郭老师,风趣的主持风格,包袱抖的恰到好处。那季《喜剧人》印象最深的是郭老师唱的《大实话》,其中有两句歌词印象很深:“我劝诸位酒色财气君莫沾,吃喝嫖赌也莫沾身,没事就把这德云社来进,听两段相声就散散心”。是啊,听相声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但是那之后也没再对郭老师有过多关注,只是偶尔在网上看一段。一天下班想放松一下,那就打开手机看些娱乐节目吧,综艺?太吵,我又不了解太多明星,不感兴趣。电视剧?太长,现在的电视剧都拍四十多集,看着太浪费时间。还是看些段子、相声吧,于是就找相声中最火的演员——郭德纲老师的作品吧,恰巧爱奇艺首页有《坑王驾到》,于是听起了《探地穴》,很喜欢那独特的声音和“五味调和”的说书节奏。
半年前的我只是关注郭老师的作品,不算是“真爱粉”吧。《欢乐喜剧人》第三季播出,我开始关注大林,自然的表演中有着“天然萌”的气质。过年那几天,我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过年,休班时间全是在看郭老师和大林的作品,看的多了,对这对父子稍有了解,好奇心也随之而来了。之前网上关于郭老师的热搜也不少,我只是粗略的听说他的成就是自己一步步打拼出来的,于是就看关于郭老师的采访。发现郭老师是一位特别能扛的人,也很直率,走红之前为了自己热爱的相声吃了那么多苦,还是坚持下来了。走红之后,烦事不断,他坚强的保护着相声,坚持着自己的事业,不退缩。这让作为90后的我特别佩服与羡慕,一个人能够为自己所爱的事物去拼,是多么幸福,又能靠自己的努力与坚强把它做好,让它因自己而被发扬光大,是多么充实!
让我成为粉丝的不仅仅是郭老师的作品和他的拼搏,也因为郭氏父子情,郭氏家风。看了大林的许多作品后,发现他是一位特别有教养,谦虚,努力的95后星二代。《十三亿分贝》中,大张伟多次“吆喝”大林与女歌手跳舞,萌萌哒大林始终害羞的没过去;与父亲师父和两位师哥演完《扒马褂》后,绕到父亲身后退场;收徒仪式上,郭老师说跪拜礼免了,改鞠躬礼,这时大林立刻向父亲磕了一个,看到这一幕,对郭氏父子的好感度骤升,现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居然有95后的少年这么的尊敬自己的父亲,跪拜礼早被批判的销声匿迹了,居然还有人记得向自己的父亲跪拜。(在这儿多说一句,我是信仰华夏传统文化的人,跪拜礼只能对天地父母和恩师行,我们的祖先并不是见了当官的都跪拜,行揖礼即可。跪拜礼滥行且变成奴性标志是元朝开始的。)少爷与郭老师同台说《歪唱太平歌词》,郭老师一直没正视少爷,可能是怕给儿子压力吧,但是隔着手机屏幕的观众能看到满满的父爱,温馨的郭氏父子情。
我的手机锁屏是郭老师,壁纸是大林,我的同事看到了,说我的欣赏风格她不懂,哈哈😄,我这么一个“怪人”从小就我行我素习惯了,我是一位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还会穿汉服走在大街上。
郭老师坚持传统相声,让相声回归剧场而茁壮成长,又创办麒麟剧社,抢救戏曲文化,把传统艺术推到海外,这么一位为自己的爱好打拼且成功的人,果断粉了。
祝德云社越来越好!

分社越来越多,来郑州开吧
!
接下来该为工作忙了,发此帖表达一下对德云社的喜爱

!附张郭老师照片


第二季《欢乐喜剧人》开始认识郭老师,风趣的主持风格,包袱抖的恰到好处。那季《喜剧人》印象最深的是郭老师唱的《大实话》,其中有两句歌词印象很深:“我劝诸位酒色财气君莫沾,吃喝嫖赌也莫沾身,没事就把这德云社来进,听两段相声就散散心”。是啊,听相声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但是那之后也没再对郭老师有过多关注,只是偶尔在网上看一段。一天下班想放松一下,那就打开手机看些娱乐节目吧,综艺?太吵,我又不了解太多明星,不感兴趣。电视剧?太长,现在的电视剧都拍四十多集,看着太浪费时间。还是看些段子、相声吧,于是就找相声中最火的演员——郭德纲老师的作品吧,恰巧爱奇艺首页有《坑王驾到》,于是听起了《探地穴》,很喜欢那独特的声音和“五味调和”的说书节奏。
半年前的我只是关注郭老师的作品,不算是“真爱粉”吧。《欢乐喜剧人》第三季播出,我开始关注大林,自然的表演中有着“天然萌”的气质。过年那几天,我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过年,休班时间全是在看郭老师和大林的作品,看的多了,对这对父子稍有了解,好奇心也随之而来了。之前网上关于郭老师的热搜也不少,我只是粗略的听说他的成就是自己一步步打拼出来的,于是就看关于郭老师的采访。发现郭老师是一位特别能扛的人,也很直率,走红之前为了自己热爱的相声吃了那么多苦,还是坚持下来了。走红之后,烦事不断,他坚强的保护着相声,坚持着自己的事业,不退缩。这让作为90后的我特别佩服与羡慕,一个人能够为自己所爱的事物去拼,是多么幸福,又能靠自己的努力与坚强把它做好,让它因自己而被发扬光大,是多么充实!
让我成为粉丝的不仅仅是郭老师的作品和他的拼搏,也因为郭氏父子情,郭氏家风。看了大林的许多作品后,发现他是一位特别有教养,谦虚,努力的95后星二代。《十三亿分贝》中,大张伟多次“吆喝”大林与女歌手跳舞,萌萌哒大林始终害羞的没过去;与父亲师父和两位师哥演完《扒马褂》后,绕到父亲身后退场;收徒仪式上,郭老师说跪拜礼免了,改鞠躬礼,这时大林立刻向父亲磕了一个,看到这一幕,对郭氏父子的好感度骤升,现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居然有95后的少年这么的尊敬自己的父亲,跪拜礼早被批判的销声匿迹了,居然还有人记得向自己的父亲跪拜。(在这儿多说一句,我是信仰华夏传统文化的人,跪拜礼只能对天地父母和恩师行,我们的祖先并不是见了当官的都跪拜,行揖礼即可。跪拜礼滥行且变成奴性标志是元朝开始的。)少爷与郭老师同台说《歪唱太平歌词》,郭老师一直没正视少爷,可能是怕给儿子压力吧,但是隔着手机屏幕的观众能看到满满的父爱,温馨的郭氏父子情。
我的手机锁屏是郭老师,壁纸是大林,我的同事看到了,说我的欣赏风格她不懂,哈哈😄,我这么一个“怪人”从小就我行我素习惯了,我是一位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还会穿汉服走在大街上。
郭老师坚持传统相声,让相声回归剧场而茁壮成长,又创办麒麟剧社,抢救戏曲文化,把传统艺术推到海外,这么一位为自己的爱好打拼且成功的人,果断粉了。
祝德云社越来越好!





接下来该为工作忙了,发此帖表达一下对德云社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