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561,801贴子:41,417,311

2018年中传文化产业学硕专业课复习经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两年中传文化产业专业招生人数为8人,其中包含保送生2人.从这方面来说,中传文化产业硕士招生量比较少,考研竞争较大,但是中传考研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聚英 考研 网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文化产业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中传文化产业学硕有两门专业课:728文化产业基础,817综合考试艺术学。
  一、817综合考试[艺术学]
  这门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学术型硕士的专业公共课,包括文化产业、广播电视艺术学、设计艺术学、动画学、数字媒体艺术、戏曲戏剧学等10多个艺术类专业在初试时都要考这门课程。言下之意是,任何跟艺术有关的知识都有可能会考到,复习内容多而杂。官方公布的参考书是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和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两本。
  复习阶段基本分为四大阶段:
  1、跟着辅导书熟悉考点,整理自己的复习框架;(重点是要有宏观的学科把握)
  2、补充整合,深入熟悉,加深印象;(重点是对知识点的微观掌握)
  3、按专题或题型分类突破,整理热点与真题;(重点是对会考到的题目和专题的熟悉)
  4、预测考题,自我模考。(重点是动笔写,融会贯通)
  二、728文化产业基础
  728文化产业基础相对比较麻烦一些,任何与文化产业有关的知识都可能考到,所以一方面可以通过联系考上的学长学姐咨询及购买,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整理复习资料。自己整理的话,按照13-17年的题型和行业热点,以及导师论文进行。并且要多关注研招网和导师动态,论文,和学界前沿问题,保持专业敏感度。自己系统整理一遍复习资料,也能让你加深知识点,并更快熟悉学科框架。此外,对历年真题要熟透,重考的可能也是有的。
  初试不提供参考书目,复试有提供,所以复习时直接参考复试书目,研招网上有公布。近几年针对参考书有一些调整,17年最新公布的是:
  ①《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范周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②《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Ⅱ》范周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③《言之有范:指尖上的文化思考》范周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
  ④《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5)》范周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
  ⑤《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报告》范周、卜希霆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⑥《中国文化产业年鉴》范周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⑦《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齐骥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⑧《文化产业概论》韩骏伟、胡晓明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
  ⑨《文化市场营销学》赵润泽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
  ⑩《中国文化产业杂志》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看书的目的只有一个:总结答题素材。此外,参考书,顾名思义只起参考之用,因此还要额外补充一些。推荐:
  国外: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弗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等;国内:胡惠林《文化经济学》、《文化政策学》;《文化产业学》;厉无畏《创意产业:文化发展的新引擎》;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等。选自己感兴趣的看,多多益善,看完一定要提炼答题素材,否则看书也是一场空。
  复习时,名词解释保持敏感度,做到博观,保证看到题目时答得出来即可,答题字数以150-250字为佳。(举个栗子,今年艺术学考到名词解释:闫肃;如果你知道他是一位歌唱家而不是乱写一个画家的话,那这一切就好编多了。)简答论述题分值重,要重点突破,答题时以列出三至五小点为佳,每小点突出核心观点,然后可举例说明,简答题字数一般控制在800字左右,论述题一般控制在1000字左右,视具体情况斟酌。答题内容以导师论文观点为主,学界其他学者观点为辅,再加上自己的观点和内容就更妙了。一定保证语言精练,观点突出!
  复习阶段基本分为四大阶段:
  1、搜集导师论文,真题,整理考点专题;(重点是要有宏观的学科把握)
  2、补充整合,深入熟悉,加深印象;(重点是对知识点的微观掌握)
  3、按专题或题型分类突破,整理热点与真题;(重点是对会考到的题目和专题的熟悉)
  4、预测考题,自我模考。(重点是动笔写,融会贯通)
  我的做法是将所有的考点和专题按重要程度整理出来,结合导师论文、政策法规,学界热点等等观点,按照初试的答题标准写自己的答案,然后不断改不断熟悉,直至上考场的那一刻。这样做的目的是考到任何题目你都不会太惊讶,如果你已经将所有考点囊括进来的话。
  三、2013年-2016年的文化产业学硕初复试真题

  需要这部分初试、复试真题的童鞋可留下邮箱,方便发给大家!
  四、真题趋势
  近几年专业课考试比重:导师论文>文化政策法规>产业热点>参考书目>学界动态。关键是都要有所了解,培养专业敏感度才是关键,这样对待任何题目都不怕。近几年的真题趋势是:《文化产业概论》与《文化市场营销学》至少会出一道简答或论述。另外,上一年的复试考题成为下一年初试考题的可能性非常大,一定要重视!
  此外,中传文化产业的考试侧重点也体现在几个重要专题上,也就是导师近几年主要的研究领域:
  1、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
  2、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3、文化立法与文化政策研究;
  4、区域文化发展研究;
  5、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6、文化产业跨界融合;
  7、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轮驱动等,注意总结。
  五、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
  1、对付应试还是得用应试的办法;
  2、学会结合他人的观点整理自己的答案,包括题目,答题框架,大标题,小标题,结尾等;
  3、备考阶段做任何努力的目的都是为了12月底的那一场考试服务的;
  4、写答案时多想想导师会喜欢什么样的答案,或许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5、掌握信息的能力和把握趋势的能力比多背几道名词解释有用太多;


1楼2017-02-22 16:10回复
    981696129@qq.com 谢楼主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2-28 21:14
    收起回复
      楼主,你是考的学硕吗,不是专硕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3-04 10:16
      回复
        1164430780@qq.com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3-04 10:24
        收起回复
          543963424@qq.com 楼主好人!


          9楼2017-03-08 21:35
          回复
            1416338787@qq.com楼主,谢谢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08 23:56
            回复
              2044771534@qq.com楼主大好人!(⁎⁍̴̛ᴗ⁍̴̛⁎)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3-10 00:22
              回复
                827519558@qq.com 楼主大好人非常想考中传文产~~


                12楼2017-03-12 13:02
                回复
                  354967250@qq.com谢谢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3-13 17:13
                  回复
                    1126967060@qq.com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3-23 20:19
                    回复
                      1039605451@qq.com谢谢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7-03-26 10:21
                      回复
                        623951455@qq.com
                        万分感谢楼主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3-28 15:38
                        回复
                          522106351@qq.com,谢谢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4-06 00:07
                          回复
                            865896205@qq.com.谢谢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7-04-11 16:54
                            回复
                              1126674083@qq.com 多谢楼主


                              23楼2017-04-12 16: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