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吧 关注:175贴子:9,493
  • 0回复贴,共1

【倚天】在张无忌眼里,何太冲似乎稍逊法王级高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着篇幅展开,金庸小说中武林高手是越写越强、越写越多的。比如《笑傲》中,自宫前的岳不群在五岳剑派数千人中最有可能武功第二,但恐怕强不过不戒。临近结束时,日月神教出手的八名黄衣长老,按照旁白武功都与不戒伯仲之间。
  一战三渡时,闯阵八人的整体实力与难以配合下的三渡相若,参考二战三战,八人组如果没有联手加成,他们的平均实力差不多有灭绝的档次。这并非不合理的事情,毕竟《笑傲》中都随便写出八个与不戒伯仲的“无名高手”。
  修订版、新修版中张无忌认为闯阵八人“实不在何太冲夫妇之下”,参考旧版,张无忌眼里何太冲只是似乎不及法王级高手,“似乎”是指可能是法王级,可能是稍逊。
  (旧版)『无忌只看得暗暗称奇:「这八个人的武功,都是足可与韦蝠王相颉顽。只比灭绝师太稍逊,【却似在何太冲之上】。但这八人的来历,除了三个是青海派外,其余五人我一概不知。可见天下之大,草莽间卧虎藏龙,不知隐伏着多少默默无闻的英雄好汉。」』
  (修订、新修)『张无忌暗暗称奇:“这八人的武功着实了得,【实不在何太冲夫妇之下】。除了三个是青海派外,其余五人的门派来历全然瞧不出来。可见天下之大,草莽间卧虎藏龙,不知隐伏着多少默默无闻的英雄好汉。”』
  旧版的这段独白虽然被删改,但是原文也能论证出在张无忌眼里,何太冲只是似乎不及法王级高手。
  『少林三僧奋力御敌,心下都不禁叫苦,与这八人相斗,再久也不致落败,只须黑索再缩短八尺,【便组成了“金刚伏魔圈”】,别说八名敌人,便是十六人,三十二人,也攻不进来,可是这圈子之中却隐伏着一个心腹之患的强敌,这少年倘若出手,内外夹攻,立时便取了少林三僧的性命。』
  当时三渡没有开启金刚伏魔圈。在与闯阵八人交手时,三渡认为『只须黑索再缩短八尺,【便组成了“金刚伏魔圈”】』,言外之意是金刚伏魔圈现在还没有形成,前面与之交手的张无忌,自然也不会知道金刚伏魔圈这一存在。
  『更拆数十招,寻思:“再斗下去只有徒自送命。今日且自脱身,待去约得【外公、杨左使、范右使、韦蝠王,咱们五人合力,定可胜得三僧】,那时再来营救义父。”』
  『他心下大惊:“原来三僧联手,有如一体,这等心意相通的功夫,世间当真有人能做到么?”……他又想:“这样看来,【纵然我约得外公等数位高手同来,亦未必能攻破他三人心意相通所组成的坚壁】。难道我义父终究无法救出,我今日要命丧此地?”』
  察觉到三渡心意相通前,张无忌认为:
  自己、殷天正、杨逍、范遥、韦一笑联手>三渡。
  察觉到三渡心意相通后,张无忌认为:
  自己、殷天正、杨逍、范遥、韦一笑联手≈三渡。
  张无忌自认为不敌空闻、空智、成昆联手,但胜过玄冥二老,在张无忌眼里,法王级×3≥自己>法王级×2。如果把这些判断综合下,张无忌、殷天正、杨逍、范遥、韦一笑联手,某种意义上也算六七个法王级联手了。
  闯阵八人合力能分别缠住三渡,使三渡苦战,实战能力也未必比张无忌所预想的,自己与四个法王级高手联手要差。何太冲可能不及法王级高手,闯阵八人最弱的一位,也有几近法王级的实力,这有什么问题?
  如果不接受他前面的独白,认为其判断不靠谱,为什么要接受闯阵八人“实不在何太冲夫妇之下”的独白。
  张无忌对人物实力的判断很混乱,不止是经常高估或低估,更厉害的是诸多误判之间根本对不上。他对人物实力的判断,某某与某某差不多,都不应该取用的。同样的问题还发生在射雕郭靖、令狐冲身上,实力骤然上升,对人物实力的判断能力并没有跟上。


IP属地:浙江1楼2017-02-24 00: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