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改变人们生活状态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们都在谈创投,新闻上到处都在报道今天某某公司又拿到了某某基金的千万投资。但是当拿到融资之后,其公司的股权应该怎样分配?分配多少?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还没有明确的方向,正如李青东老师所说:股权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攻城略地,用不好割地赔款。具体怎样控制分寸,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控制好股份的“量”
这里的“量”简单说来就是股权的数量,在其下又可以分为“总量”和“个量”,总量就是我们总共要拿出多少来做股权激励,一般我们建议不要超过总股权的百分之二十;个量就是我们分配到每一个个体的股权数量,个体分配的多少背后也有一些相关的细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没有什么硬性规定。

掌握好股权的“时”
“时”就是我们要掌握好股权的分配时间,在什么时间去做股权激励。这里的“时”包含了我们的时机,就是我们授予股权的时机,也包含了员工或者投资者的时,就是员工什么时间需要激励或者公司什么时间适合融资。
在授予股权之后,我们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授予期、锁定期、检索期。在锁定期里员工或者投资者会拿到分红,锁定期一般为3年,检索之后可以分几次去兑现,当然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转化为我们的实股,这就是我们的时间。
管控好股权的“规”
正如足球有足球的规则,篮球有篮球的规则一样,股权激励同样有其相关的游戏规则,那就是我们需要考核、调整、推出。认购股份需要考核,分红也需要考核,未来从我们的期股模式转为实股同样需要考核!

考核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公司层面,考核周期一般为一年,考核指标一般会考核销售、利润关联,指标的权重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预期的战略目标来确定。另一个是个人层面,公司也会对其个人表现的各个方面进行考核,如果连续两年他的考核指标没有达标,公司有权收回给他做的股权激励,收回他的期权。所以我们会发现在这样一整套的体系当中,有很多技术性含量会比较高一点。
股权涉及到的元素非常多,我们要慎重对待股权,股权的力量展现并不是要去完完全全搞明白股权这个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方案呈现出来,并把方案应用到公司的实际管理当中,激励员工把钱投到公司,和公司一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