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拜单车吧 关注:12贴子:173
  • 3回复贴,共1

共享单车,越来越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不觉间,共享单车在人们生活中变得随处可见,例如小区门口、超市门口、写字楼门前、地铁口……共享单车最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短途代步。例如,从某小区门口到地铁口仅有1.5公里左右的距离,但是走路太慢,等公交车太费时间,打车又太费钱,坐私人运营的"三蹦子"又不安全,而共享单车既省时间又省钱,充分显示了其便利性这一主打优势。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共享单车的"铁粉"。与此相应,共享单车也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时下最火热的领域,展现出资本热捧、竞相入局的热闹景象,一时间共享单车App的数量超过了20个,并且在各大应用商店独领风骚。例如,摩拜单车App在上个月的苹果应用商店排行榜中即超越了滴滴出行、铁路12306等热门应用,在旅游免费类应用中位居首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例如随意停放、安全隐患等,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变得更好。事实上,刚刚过去的2016年才只是共享单车的发展元年,真正的竞争和格局划分将出现在2017年,届时的共享单车服务无疑将变得更加成熟。那么,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共享单车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这一市场的角逐,比拼的究竟是什么?


1楼2017-02-27 09:23回复
     技术:智能锁PK机械锁
      如果说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的大战还将继续,那么在共享单车关键技术领域——智能锁上,业界也将展开诸多比拼。
      作为知名智能共享单车平台,摩拜单车大力研发智能锁。摩拜单车CEO王晓峰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早在2015年摩拜单车就已经开始研制智能锁,目前车上使用的圆形锁扣集中了多种通讯模块,几乎相当于一部手机。用户每次扫码开锁实际上就是通过“窄带物联网”将信号传输到智能车锁的SIM卡上,收到命令后车锁才会自动打开。正是得益于这个智能锁,使得摩拜单车能够对每一辆车进行精准的定位,同时可以将更多与用户有关的数据收集起来。
      共享单车平台ofo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为了以更低成本抢占市场,ofo共享单车主要采用机械锁,这使得每一辆共享单车的成本变得非常低,有利于在短期内投入大量单车以快速抢占市场。但是,不具备智能定位功能的机械锁正在暴露出诸多的隐患,如车辆无法定位,车辆较容易解锁从而被匿藏等。
      在共享单车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用户认可的今天,共享单车的数据价值正在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平台认识到,用户在使用单车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为未来优化共享单车用户提供参考,同时还可能催生其他的商业模式。因此,研发适合自身产品的智能锁正在成为各大共享单车平台的重要目标。
      “未来所有的共享单车必定都选择使用带有GPS功能的智能车锁”,对于智能锁的战略意义,王晓峰作出了这一判断。我们有理由相信,2017年共享单车的智能锁之争将愈演愈烈。(黄鱼)


    2楼2017-02-27 09:24
    回复
      创新:让单车更加个性化
        共享单车,仅仅是满足代步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除了代步之外,骑行体验、炫酷外观、特色功能等更能彰显个性化的要素,逐渐成为新的竞争力,也开启了全新的共享单车2.0时代。
        共享单车不好骑,这恐怕是其最初面世时遭遇的最大诟病了。例如,某位“长腿欧巴”就吐槽:“共享单车的车座那么低,骑着太费劲了”。面对这些跟骑行体验有关的问题,共享单车参与者正在积极解决,进而打造出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其中,通过自行设计单车而不是集中采购的方式来解决的厂商越来越多。例如,小蓝单车和优拜单车。优拜CEO余熠表示,公共自行车应该具有易维护、少维护的特点,因此免充气胎、车架、油漆、坐垫、车把手、脚踏等都需要耐久性较高的材料;同时,还要满足“骑行起来非常轻便,外观相对时尚”的要求,因为“一些高端人群更在意骑行体验和外观炫酷的效果,而对一两块的租车费并不敏感。”与他的这一理念匹配,优拜单车走在了个性化的前列。
        为了让共享单车更加具有个性化,优拜单车在去年12月中旬发布了“火星(Mars)”最新款单车,不仅内置了三级变速系统,而且率先将碳纤维皮带传动系统引入了共享单车之中。其中,碳纤维皮带传动比链条传动传动效率更高,不会发生“掉链子”的情况,而且也不会出现链条润滑油弄脏裤脚的尴尬,让骑行变得更轻便;三速变速功能设计,则能够使用户在不同的路面情况下找到最舒适的骑行节拍,即使身材娇小的女生,也能应对不同路况。(鸽子)


      3楼2017-02-27 09:24
      回复
        安全:规范及保护迫在眉睫
          这些身轻如燕的“小黄”“小绿”们在给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屡屡“受伤”,这究竟是为什么?如何规范它们,又如何保护它们“健康成长”?
          共享单车屡遭厄运早已不是新闻。有将单车轮胎割掉,“探究”轮胎是不是实心的;有将单车扔在路边,堆积成山的;有将单车GPS系统破坏,带回家的;甚至还有将单车从楼上摔下,或者“大卸八块”的……这些对单车满满的恶意究竟从何而来?
          首先,部分人的素质较低是不可否认的原因。割轮胎、带回家等行为无疑反映了这部分人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极为低下;其次,很明显,共享单车已经动了某些人的奶酪。传统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及与其相关的行业视共享单车为“眼中钉”,极力阻挠和破坏单车正常发展,他们不允许单车从他们的碗中分一杯羹,所以单车越是给人们带来方便,越是会遭到他们的嫉恨;最后,有一点原因不能忽略,就是那些看起来合理的理由,他们声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用城市道路开展经营活动”,于是不由分说地将共享单车统统收走。
          正因为如此,规范及保护共享单车迫在眉睫。乱停乱放及占用机动车道都是事实,这除了破坏者故意为之,还有就是使用者素质不高造成的,因此使用者应该遵守规则,切实维护单车的形象,才能保证自己今后还能有单车“享用”;对于缺少停车位的问题,管理者可以划出合法区域供单车停放,其所占空间不比机动车大。规范单车的同时,要严厉打击违法破坏行为,鼓励单车平台向破坏者索赔,形成法律威慑力。今天,规范单车及保护单车,就是保护每位公民明天方便出行的权利。


        4楼2017-02-27 0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