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376f9521cce36d3a20483380af23a24/55357209c93d70cf7304af85f1dcd100bba12b42.jpg)
梁漱溟熟悉金刚碑的一草一木,他曾在这座小镇度过前后10年时光。先生的学问,他的理论和实践,不像大多数历史名人那样,始于历史,也停留于历史;而是在21世纪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有学者指出,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贡献,对农民问题、对乡村建设问题的探索与实践,将随着时间的检验,得到更高的评价。而到那时,我们相信在他曾生活过的土地上,将会有更恢宏的纪念碑,让人祭拜他,缅怀他。无疑,梁漱溟是座丰碑。
因为有了这座丰碑,金刚碑名声远扬。北碚更显其曾经作为“抗战陪都之小陪都”的优越地位。在北碚,在西南大学,2012年12月成立了“乡村建设学院”,名称与当初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名称相同。卢作孚、晏阳初、梁漱溟被称为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三杰”,三人都曾长期生活在北碚。这里,需提醒前往金刚碑的游客们,务必得去勉仁书院遗址,瞻仰那座使得金刚碑华光闪耀的“梁漱溟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