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交了7大建议,其中《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尤为引人关注,这是马化腾首次关注未成年人上网的相关议题。
而在这份建议案之前,腾讯于2月16日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平台旨在协助父母对孩子进行网络游戏的监护管理。马化腾的建议案则在此基础之上,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范围由游戏拓宽至互联网,其中有着他对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全面系统的考虑。他表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与互联网企业共同行动,相互配合。
此前“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的推出,曾引发社会与行业的广泛讨论,同时也呈现出两极化观点。一方面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点赞,为腾讯表现出的企业责任感表示支持和肯定;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质疑,平台的功能未必能完全实现。今天,马化腾选择在两会这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时间再次提出建议,必然会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保护未成年人上网提出新挑战
不论是观察最近的大数据,还是从被社交媒体所热议的个案来看,迅速建立对未成年网民的保护体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社会工程。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达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而在移动互联网新增网民中,19岁以下人群占45.8%,互联网向低龄用户的渗透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在这样的趋势下,游戏终端设备也在向更加便携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转移,令未成年人可以随时随地玩游戏。根据《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对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络音乐、游戏、视频、文学等的使用率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
可以说,来势汹涌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令家长、老师对未成年网民的保护与监管面临新的问题,并已成为涉及每一位家长与未成年人的全社会议题。围绕未成年人玩游戏、上网的负面话题始终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如“背着父母给游戏充值几万元乃至几十万”、“杨永信及其戒网瘾诊所采取的电击治疗”等事件,一直充斥着各种观点的交锋。
但客观来看,随着主流媒体与社会舆论对游戏、对互联网正向作用的认知,眼下已不再是将电子游戏看成“电子海洛因”的年代。游戏、上网在本质上,与其它正常的娱乐方式、信息获取方式并无不同,对其完全禁绝既解决不了问题,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解决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使用互联网问题时应采用“堵不如疏”的原则,已成为社会共识。马化腾在记者沟通会上说到:“游戏确实也有它的好处,但是不能过度、沉迷,时间要管理好。”他的这番话可以说体现着当下的主流观点。传统刻板的观念,简单粗暴的断网、禁网等“一刀切”手段,也容易导致未成年人的逆反心理,对其成长造成伤害。摒弃过往的错误之后,全社会都在寻求如何保护未成年网民的科学的有效方法。
在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后,马化腾又在两会进一步提出“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把这两件事连起来看,腾讯保护未成年网民的急切心理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并率先推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这个产品,马化腾还亲自体验,他看到设计师设计的是孩子在周六周日可以玩游戏,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对,我们一般是周五晚就可以玩了,但是周日晚不能玩,因为你要考虑到第二天上学和不上学的问题。”
除了直接参与“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的产品改善,马化腾还在记者沟通会上提出了采用前沿技术保护未成年网民的思路:“在内容方面,有些新闻和视频成年人看着还可以,但是孩子看了就不太合适。如何利用现在很流行的个性化技术,让我们在未成年人阅读资讯的时候能够做一些识别,更精准地避免一些不适合的信息出现,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由此可见马化腾与腾讯对于未成年网民问题的重视程度。马化腾表示:“互联网在客观上促进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开展,也培养了青少年的全球眼光和多元知识结构,但伴随而来的也有未成年人遭受网络犯罪、网络欺凌、网络不良信息侵害以及因个人信息泄漏等诸多社会问题。在这种趋势下,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需求愈发急迫。”
腾讯的举措并非“自断财路”
腾讯因其平台特性,及推出的产品属性,积累了大量未成年用户。不论是从市场地位还是体量来看,其态度与举措,将直接影响未成年玩家、网民与中国游戏行业、中国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而在这份建议案之前,腾讯于2月16日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平台旨在协助父母对孩子进行网络游戏的监护管理。马化腾的建议案则在此基础之上,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范围由游戏拓宽至互联网,其中有着他对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全面系统的考虑。他表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与互联网企业共同行动,相互配合。
此前“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的推出,曾引发社会与行业的广泛讨论,同时也呈现出两极化观点。一方面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点赞,为腾讯表现出的企业责任感表示支持和肯定;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质疑,平台的功能未必能完全实现。今天,马化腾选择在两会这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时间再次提出建议,必然会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保护未成年人上网提出新挑战
不论是观察最近的大数据,还是从被社交媒体所热议的个案来看,迅速建立对未成年网民的保护体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社会工程。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达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而在移动互联网新增网民中,19岁以下人群占45.8%,互联网向低龄用户的渗透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在这样的趋势下,游戏终端设备也在向更加便携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转移,令未成年人可以随时随地玩游戏。根据《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对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络音乐、游戏、视频、文学等的使用率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
可以说,来势汹涌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令家长、老师对未成年网民的保护与监管面临新的问题,并已成为涉及每一位家长与未成年人的全社会议题。围绕未成年人玩游戏、上网的负面话题始终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如“背着父母给游戏充值几万元乃至几十万”、“杨永信及其戒网瘾诊所采取的电击治疗”等事件,一直充斥着各种观点的交锋。
但客观来看,随着主流媒体与社会舆论对游戏、对互联网正向作用的认知,眼下已不再是将电子游戏看成“电子海洛因”的年代。游戏、上网在本质上,与其它正常的娱乐方式、信息获取方式并无不同,对其完全禁绝既解决不了问题,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解决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使用互联网问题时应采用“堵不如疏”的原则,已成为社会共识。马化腾在记者沟通会上说到:“游戏确实也有它的好处,但是不能过度、沉迷,时间要管理好。”他的这番话可以说体现着当下的主流观点。传统刻板的观念,简单粗暴的断网、禁网等“一刀切”手段,也容易导致未成年人的逆反心理,对其成长造成伤害。摒弃过往的错误之后,全社会都在寻求如何保护未成年网民的科学的有效方法。
在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后,马化腾又在两会进一步提出“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把这两件事连起来看,腾讯保护未成年网民的急切心理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并率先推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这个产品,马化腾还亲自体验,他看到设计师设计的是孩子在周六周日可以玩游戏,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对,我们一般是周五晚就可以玩了,但是周日晚不能玩,因为你要考虑到第二天上学和不上学的问题。”
除了直接参与“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的产品改善,马化腾还在记者沟通会上提出了采用前沿技术保护未成年网民的思路:“在内容方面,有些新闻和视频成年人看着还可以,但是孩子看了就不太合适。如何利用现在很流行的个性化技术,让我们在未成年人阅读资讯的时候能够做一些识别,更精准地避免一些不适合的信息出现,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由此可见马化腾与腾讯对于未成年网民问题的重视程度。马化腾表示:“互联网在客观上促进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开展,也培养了青少年的全球眼光和多元知识结构,但伴随而来的也有未成年人遭受网络犯罪、网络欺凌、网络不良信息侵害以及因个人信息泄漏等诸多社会问题。在这种趋势下,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需求愈发急迫。”
腾讯的举措并非“自断财路”
腾讯因其平台特性,及推出的产品属性,积累了大量未成年用户。不论是从市场地位还是体量来看,其态度与举措,将直接影响未成年玩家、网民与中国游戏行业、中国互联网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