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吧 关注:10,880贴子:320,824

战国时代最惨烈的围城战:秦国与列国的邯郸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长平一战之后的赵国,被推上了灭亡的边缘。邯郸保卫战决定了赵的生死存亡,这一战,牵动着天下所有人的心,众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轮流上演,众多才华横溢的英雄人物被永久铭刻:无论是虞卿说赵王、李同说平原君,还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访楚,以至白起之说,都是那个岁月最永久最的记忆。在邯郸一战,无论是在战国历史上,还是在整个春秋战国里,亦可谓是那最灿烂的一页。



IP属地:湖南1楼2017-03-05 14:47回复
    一、秦的进攻
    1、秦军出发
    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赵孝成王七年,秦昭王四十八年,九月,一只精锐秦军在五大夫王陵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出发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赵国首都--邯郸!其实,他们只是在完成九个月前的本应该完成的“任务”。九个月前?对,九个月前!
    让我们回到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的正月,秦军取得了长平之战的最后胜利,全歼赵军四十五万人,赵国人大震,诸侯国为之惊恐。秦军乘着胜利,分兵两路,一路由王龁率领,东越太行,攻击皮牢、武安,轻松拿下;一路由司马梗率领,向北攻克太原郡,胜利亦不在话下。这个时候,白起上报秦王,希望能运送更多的军粮到前线,以便一鼓作气攻下赵国。
    赵国经过长平一役的沉重打击,哪里还受得了秦军的猛攻,赵国上下一片恐慌。便派出苏代携重币去游说秦相范睢。范睢最后向秦王说:“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秦王本就很听从范睢的意见,就同意了。至于为什么范睢会这样做,很简单,怕白起功大,影响自己在秦的地位。白起本来就是前任宰相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范睢是现任相国,自然和白起有一定冲突,对白起心存戒心。秦王下令撤军,白起也没有办法,只是从此憎恨范睢。
    就这样,赵国得到了喘息,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喘息时间会有多久,不知道如虎如狼的秦军何时会再来。事实证明这个时间是:九个月。


    IP属地:湖南2楼2017-03-05 14:47
    回复
      2、长平之后的赵国
      长平一战,赵国损失了精壮劳动力四十五万之众,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整个赵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间;而战争耗时三年,将赵国的社会财富消耗殆尽。用家家办丧事,户户有哀鸣来形容这个时候的邯郸,应该不算过分,更重要的是--赵国有亡国之虞!
      秦虽然在长平之后,兵锋并未直指邯郸,并退兵而去,但谁也不知道秦国的军队会什么时候出现。其实赵国人心里面很清楚,现在不是秦军会不会攻打赵国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来攻打的问题。
      生死存亡之机,赵国上下同仇敌忾,化悲痛为力量,加紧了对国内的建设和抗战的准备。白起论述赵国战后的情况时说:“长平之事……赵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赵自长平已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战国策·中山策》)。
      一个人在面对危急生命的危险的时候,很可能会爆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一个国家同样是如此。用白起的话来说,就是“耕稼以益蓄积,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治兵甲以益其强,增城浚池以益其固”,经过九个月的苦心经营,赵国“其国内实,其外交成”,赵国的实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复,邯郸的城防也得到了加强。
      但是,我们需看到,赵国的实力与长平大战之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赵国受到的威胁也并没有消亡,秦军是肯定会再次来攻。


      IP属地:湖南3楼2017-03-05 14:48
      回复
        3、虞卿的谋略
        赵国在长平的失败,最终以答应割地六城予秦,而秦退兵。但是,在秦兵退去之后,赵国国内因为是否履行割地的承诺而产生了分歧。
        虞卿对赵王说:秦攻击赵国是因为其自身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如果他有能力攻下赵国,还有退兵的道理吗?你这样把城送给秦,只是秦打不下来的城送给了秦,你这样不是在帮助秦国打自己吗?而赵郝却认为如果不把城送给秦,秦如果来攻,情况不是更紧急!赵王就问他们,如果割城给秦,你能保证秦就不来攻打赵国?他们当然不敢保证,不仅仅是他们,恐怕没有谁敢作这个保证!
        赵王这个时候也有些琢磨不定,于是便问刚从秦国回来的楼烦的意见,楼烦还是偏向于割让城池给秦国。请注意这个楼烦,他在赵国的地位是很高的,之所以从秦国回来,是因为秦国曾经想让他担任秦国的相国,他的意见对赵王来说有很大引导性。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秦国的战略目标是统一全国,它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削弱各个诸侯国,不断的蚕食诸侯国的土地,进行远交近攻。赵魏韩是“近攻”的目标所指。所以说,割让给秦六城,根本就不可能让秦不再攻打赵,甚至不能保证秦在短时间内不攻打赵国--只要秦经得到休整,随时都有可能来攻。而且,把这六个城送给秦国,使邯郸失去了又一个屏障,使秦国的实力加强,这无疑对赵国是十分不利的。赵国如果割城给秦,正应了一个词:抱薪救火!对付强秦的最好办法就是合纵,只有联合起来死命抗秦,这才是保全国土的最好策略。
        其实,秦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损失的确是相当可观,白起说:“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句话虽然有一定的夸张成分在里面,但也足以说明秦的损失之大。秦国的退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回去休整,等到休整完毕也就是下一次进攻的开始。
        在虞卿和赵郝的激烈辩论之后,赵王听从了虞卿的建议,即不把承诺的城给秦国,反而割让城给了齐国。赵王听从虞卿的建议,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虞卿的话实在是有道理,让人无法辩驳;二是,赵王在长平之战时,没有听虞卿的建议,吃了大亏。当初虞卿建议赵王不要派人入秦求和,这样会让诸侯国觉得赵国抗秦的决心不够坚决,所以不会来救赵。正确的做法是,死命抗秦,持重宝到诸侯国声明利害,获得救兵。而赵王还是派人到秦求和,秦把赵派使求和的事情高调宣布,诸侯国果然不来救。长平之后,赵王一定是悔不听虞卿之言,所以这一次,他极为重视虞卿的意见,并最终采纳。
        事实证明虞卿是对的,事实也完全依照着虞卿的策划和预测而发展。齐国得到了赵城,很是高兴,和赵的关系日益亲密,并且和赵一同商议着伐秦的事宜。秦得知这一个消息开始不安起来,立刻派出使者到赵国。而赵国此时也学了秦的做法--把秦使到赵的事情宣扬出去,赵国的威信立刻提高起来,在这个时候,深受秦国攻伐之害的魏国就跑来要求与赵合纵--事情就这样转变对赵有利起来。
        这里有一个问题,虞卿为什么要求赵王把城送给齐,而不是魏、楚、燕等国呢?首先一个,这个时候的魏韩两国已经不能称之为强国了,只有齐国还可以称为强国。在秦对他们的连年征伐中,国土大片沦陷,人口减少。魏要求与赵合纵时,虞卿说“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大王以大国辞其福”,也就是说当时的人已经认为魏国是一个小国了,韩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楚国也吃尽了秦的苦头,而燕与齐比实力差很多,所以齐是赵结盟的首选;其次,就是齐和秦的关系。应该说虞卿是具有非凡战略眼光的,秦的政策是应侯建议秦王的“远交近攻”,远交的主要对象就是齐,那么要粉碎秦的战略方针,争取齐的合纵是必须的。而事实也证明,秦在得知赵齐结盟后虽说不上是恐慌,但也是十分担心的,立刻派人到赵求和。虞卿的战略眼光的确是十分的精准,可以说在整个战国史中,也无人出其右。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回到本文的开头了。


        IP属地:湖南4楼2017-03-05 14:48
        回复
          二、邯郸鏖战
          1、邯郸
          讲邯郸之前,顺便讲一讲赵的其他两个政治中心,这对我们了解赵国的发展和全面把握赵国的历史脉络有一定的帮助。
          ⑴晋阳
          赵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以及发展的需要,曾经有过三个都城。首先第一个是晋阳。在迁都邯郸以前,晋阳对于赵氏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关系到赵氏的生死存亡。早在春秋末年,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就开始在修筑晋阳城,他采用板夹夯土这种即简便又先进的建筑技术来圈筑城墙,城内建筑用铜柱替代木柱,用丈余高的荻蒿等坚韧植物主竿做墙骨,这样就保证了晋阳的武器装备,铜柱战时可以炼成兵器,荻蒿可以做弓煎。
          晋阳作为赵氏的政治中心大概有一百五十年,这比中牟的时间都要长许多,与邯郸差不多。同时,晋阳也曾经多次拯救过赵氏,第一次是赵氏内部出现分裂(事情的经过因为过于复杂,牵涉太多,与本文题目关联不大,所以不作介绍),导致了范氏、中行氏攻打赵简子,赵简子走晋阳,利用晋阳坚固的城防和六卿的关系挫败了范氏、中行氏,并最终联合其他知氏、韩氏、魏氏吞并了范氏、中行氏,赵氏的实力大涨。第二次,知氏同赵氏发生矛盾,联合韩氏、魏氏攻打赵氏,赵襄子走晋阳,同样利用城防抗拒三军达三年之久,被晋水浸泡近三年而不垮。最终赵反而联合韩赵灭了知氏。此一役可谓惊天动地,古人在评论春秋战国的战事的时候,认为最为惨烈的当为晋阳一役和长平血战。晋阳之战,赵分获得知氏的部分势力范围,实力大增。
          两次晋阳战役,最终的结果是每次都让赵氏化险为夷,并且每一次都得以增强实力,晋阳真可谓赵之福星。公元前二百四十六年,晋阳被秦国占领,赵国也就大势已去,亡国指日可待。
          ⑵中牟
          中牟作为赵的首都的时间并不长,只能说是一个过度,并且关于中牟的具体位置,现今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结论(有鹤壁、中牟、邢台等三说)。中牟虽然作为一个都城,但是在迁都邯郸之后,地位大降,被用来和韩国交换土地。
          ⑶邯郸
          邯郸作为都城是在赵敬侯时期,至此以后邯郸就成为了赵国的象征。邯郸作为首都一共达到了一百五十九年(公元前386年到公元前228年),全盛时期的赵国,邯郸可以被认为是仅次于临淄的战国第二大城市。邯郸对于赵国的重要性其实我不必要多讲,在前面之所以花那么多篇幅去介绍晋阳,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说明赵国的城防在整个战国都是首屈一指,邯郸作为首都被赵苦心经营了一百五十多年,其城墙的坚固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在赵成候二十一年(前334年),邯郸被魏围,第二年,城破。我们不得而知魏国是如何攻破邯郸的,但在邯郸之难结束之后,邯郸为了避免再次沦陷,城防得到了更大发展,城墙更加坚固。这就是秦军在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面对的邯郸,一个以坚固著称的邯郸。


          IP属地:湖南5楼2017-03-05 14:48
          回复
            2、秦赵初战
            公元前二百五十八年二月,王陵率领的大军来到了邯郸城下--其他凌散的地方赵国抵抗力量根本就没有被放在王陵的眼里,也根本阻挡不了秦军的前进。
            艰苦卓绝的邯郸保卫战就此拉开帷幕。
            王陵到达邯郸之后,就把邯郸城团团围住,命令士兵奋死攻城,但邯郸让他们的进攻吃尽了苦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其一、秦军从秦国到邯郸花费三个月,精力有一定的消耗,而邯郸军民以逸待劳;其二、邯郸城坚固无比,居高临下,此所谓地利;其三、邯郸军民自长平一战,痛恨秦军,上下齐心,同仇敌忾,抱必死之心,抗战热情空前高涨,此所谓人和。此三点,秦军虽然装备精良,人数众多,且有乘胜追击之势,但想要在短时间内攻克邯郸简直是痴心妄想。王陵数次攻城,却毫无进展,并且自己损失惨重,有五名校级军官官在战斗中丧生,一校大约为八百人左右,也就是说,秦军死了四千多人,这样的损失对王陵来说还是能承受的,但他不能承受的是他对邯郸没有一点办法。他面临的情况是,只要自己发动进攻,结果就只有一个--加大自己的损失,而邯郸还是牢牢的控制在赵军手里。
            秦军不能这样耗着,耗着就意味着士气一天比一天的低落,耗着就以为着后勤保障工作的一天比一天的艰巨。


            IP属地:湖南6楼2017-03-05 14:49
            回复
              3、白起的拒绝
              秦王在国内同样的着急,当然,一局的输赢他并不是很在乎,因为他还有一张王牌没有打出来--白起。每到关键时刻,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总会为秦国立下惊世之功,长平打了两年多没见成效,白起一上任,几个月就解决了赵军年四十万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准备进攻邯郸之时,白起生病,秦王所以派王陵出征,现在白起病已经痊愈,正可以派上用场。秦王正准备下令,白起出征!哪知,白起居然拒绝了,白起对秦王建议:“邯郸实在是不好攻打,诸侯国的救兵就要到了。虽然去年我们在长平取得大胜,但我国的损失也实在是不小,我军劳师去攻打邯郸,赵军在城里应战,诸侯军在城外攻击,里应外合,内外夹击,秦军的失败是必定无疑的。”白起的话主要就是认为攻打邯郸不为明智之举动,原因有三:一、邯郸路途遥远;二、诸侯救兵;三、邯郸军民死命抵抗。
              白起不愧为一代名将,一下就道出了战争的形势,分析出了战争的结果。我们同时也可以来为秦王谋划一下,做一回事后诸葛。
              邯郸距离秦国路途遥远,中间相隔众多并不为自己所控制的郡城,长途跋涉去进攻,后勤保障拉长,损耗较大,而且容易受到赵军的袭击,事实也证明了在其后的战争中,赵军对秦军补给线的袭击让秦吃尽了苦头。秦军之所以会在邯郸受到挫折,原因无非就是灭赵的时机还不够成熟,秦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攻打里秦国较近,而毫无还手之力的韩魏二国,吃掉自己能够确切能够吃掉的,而绝不打自己毫无把握之战,这才为上上之策。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话题,白起的拒绝是秦王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秦王不明白自己的常胜将军、王牌统帅居然回拒绝自己的命令,他下令让白起为将的命令成了一纸空文。秦王怒火中烧,但还是派应候范睢去请白起,应侯就问白起:“楚国方圆千里,士兵百万,而将军仅仅带者几万人马,就攻下了楚国的首都;在与韩魏的战斗中,你的士兵不及他们的一半,却斩首二十四万,使得韩魏至今都是秦国的属国。您的丰功,诸侯无人不晓。现在赵国的士兵死伤十之有七、八,我军数倍于赵军。您以少击多,获胜如神,何况现在以强攻弱,以多攻少呢?”
              看来范睢把胜利的原因归功于军队的人数和白起的个人能力。此二者对于秦军来说,的确是相当的重要,有了此二者,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胜利。于是,白起说道:“楚王仗着自己国家大,不理朝政,重用阿谀之臣,不重用贤良。楚国虽然很大,但是城防建设落后,士兵各自想着自己的家。楚国的局面是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所以我能获得胜利。而韩魏两国虽为联军,却不齐心协力,相互推脱让对方出战,被我抓住机会,大败他们,这有什么神奇的呢?现在秦国在长平打败了赵军,不在当时趁机会灭掉它,却有所顾虑。使他们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赵国上下利用一年的时间修缮兵器,增高城墙,修浚护城河,其民努力耕作,同心协力。现在如果攻打赵国邯郸,赵国必定拼死坚定,必然不可能取胜,而诸侯国的救兵随时都有可能会到,我认为攻打赵国必定会失败”。
              白起的一席话说得范睢惭愧而去。虽然白起因为长平之战后是继续攻打赵国还是撤军问题上发生分歧,并产生可矛盾,但是白起的一席话却说得头头是道,让人无法反驳,并不是因为对范睢的嫉恨而不愿为将,但是范睢对白起大概就没有这么客气,在秦王面前把白起不愿意为将的事情说了一遍,其实他用不着过多的添油加醋,秦王就已经发怒了。秦王就不明白白起到底是怎么了,但是秦王作为一国之君,又岂会屈服于白起。秦王怒恨的说了一句话“难道没有他白起,我就打不下赵国?”秦王下令,任命王龁代替王陵为将,并带领着大量援军增援火速赶往前线。


              IP属地:湖南7楼2017-03-05 14:49
              回复
                4、秦军的困惑
                王龁来到前线,首要任务当然是进攻。他临行前,秦王嘱咐他无论如何也要拿下邯郸,他也深深的明白,只要自己拿下邯郸,就是前人所未有之功,自己在秦国的地位一定会跟白起一样让高贵,而且,白起已老,自己迟早会成为秦军的统帅。但是,如果拿不下邯郸,自己很有可能会被秦王治罪。所谓成败在此一举。王龁下令,猛攻邯郸,无论如何,要给我拿下邯郸!
                邯郸危急,战争开始向不利于赵的方向发展!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秦军的援军赶到,而邯郸孤城一座,外无援军,这样的条件如果仅仅用“艰苦”来形容,的确有点把邯郸的形势说得太好了点。真实的情况是,邯郸城市内,军民无粮可吃,树木都被吃个精光,饿得实在不行了,大家一看,自己身边就只剩下人了,那就吃人吧!吃谁呢?大人还要打仗,当然是吃小孩子,自己的孩子不能吃,那就拿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交换,我吃你的孩子,你吃我的孩子--这种凄惨大概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邯郸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但军民根本就没有投降的意思,这就是白起杀降的结果--投降保不了命,不投降还有一博,谁还会去干投降的事情,即便死了也是为国捐躯,死得值!王龁的猛攻的结果只是增加了双方的伤亡,而赵军的士气依旧如故,秦军面对高大的城墙,死伤比赵军多出不少。王龁陷入了王陵的困惑,进退亦不能!秦王只得益兵助前线加大攻击的强度。
                在这个时候,应侯向秦王举荐一人:郑安平!应该说,范睢举荐郑安平是信得过郑安平的,不然他也不会断然如此--因为秦法规定,举荐之人出现了重大问题,是要诛灭三族的。当然,范睢举荐郑安平也是为了报恩,在范睢最危难的时候,是郑安平救了他,可以这么说,没有郑安平,就没有范睢的今天。但郑安平确实也并非什么良将,自然不能与白起相提并论,即便是与王龁相比,也逊色不少。但秦王给了范睢十足的颜面,任命郑安平为前线总指挥,秦王大概忘记了临阵换将是两军交战的大忌,也许秦王还在憎恨白起,他不能在白起的拒绝下输掉这一仗,他无论如何也要打赢这一仗--人都会有意气用事的时候,无论是庶人还是君王。当然我不是在说秦王完全在是意气用事,只不过,到这个时候,这样的苗头已经在秦王身上慢慢显现出来。


                IP属地:湖南8楼2017-03-05 14:49
                回复
                  5、赵胜
                  秦军很难受,赵军比秦军更难受,秦军打不下邯郸大可退军而去,等机会再来攻;而若赵军守不住,那么对于赵来说就是赵国这个称号从此在中国的历史版图中永远消失。无论赵军如何的勇敢,如何的齐心;无论邯郸的城墙有多坚固,想要以己之力打退秦军几乎是不可能。原因很简单,秦军众多,即便是不攻打,围着邯郸不打,邯郸城的粮食耗尽,城破指日可待。可以说,邯郸城内易子相食,可谓危急万分。
                  这个时候,邯郸的最高统治者把希望寄托在诸侯身上,他们当然是遍发救书到诸侯国,声明厉害,请求救兵,当然,这件事情肯定不是这个时候才做,在秦军来袭之日救书已经在各个诸侯王手里了,只是,只是,到了现在,仍然没有救兵的出现!赵王定不会忘记长平孤军作战的教训,这一场战争让他明白,仅以赵国之力,想要打败虎狼之秦,用痴心妄想来形容大概不算为过。诸侯国的救兵不至,战况日益危急,上下都在商议对策。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赵胜站了出来!
                  赵胜,赵宗室中的权威人物,辅佐过惠文王和孝成王,在赵国内属于是除赵王之外的二号人物。其实,在这个时候,去诸侯国求救也只有他有资格。派其他人去?不早就这么办了吗?使者去了无数,结果都还一样;赵王去?那谁主持邯郸的防务,如果消息走漏,被秦军活捉怎么办?这样看来,平原君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当然,这个任务也非同寻常,成则存赵;若不成,赵胜又有何脸面去面对地下的赵氏的先祖?


                  IP属地:湖南9楼2017-03-05 14:49
                  回复
                    6、毛遂
                    平原君报着必成之心,他在动员大会上说:“如果能够通过谈判取得赵楚的合纵,那最好不过,如若不能,就算是遍洒热血、丢掉性命也要取得合纵的成功。”当然,他还要在自己的门下挑选可以陪同自己一起去的助手,可是,人不能去得太多,太多也没有太多的用处,是去求救,又不是去打仗!那么就挑选二十个人,当然这二十个人当然必须是文武双全,实力超群之人。平原君作为战国末期有名之四公子,手下门客数千,选二十人出来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怪事发生了,选来选去,只选出来十九人,还差一人,不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战国历史最精彩的片段之一上演了!
                    一个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荐于平原君,想与平原君同去,但是平原君一瞅这个人,好象没有见过,就问他:“先生在我这里几年了?”
                    毛遂有也简单,直接回答:“三年。”
                    平原君也不拐弯,就说:“贤能的人,就好比是锥子在口袋之中,其锋利的锥尖立即凸现。那么如果先生贤能的话,在长达三年的时间内,为什么没有听见左右赞扬你的贤能,而且我也没有听说过先生。先生还是留下来”
                    毛遂坚持:“我今天才请处于口袋之中,如果早将我放在口袋中,早就脱颖而出了,哪里只有锥尖凸现!”
                    平原君见毛遂如此坚持,也就带者他出发了。即便毛遂不才,还有十九个人,关系不大。
                    其实,十九人之说,应该是太史公的文笔所至,未必真实。毛遂自荐为真,但先前只选出十九人的事实确实值得探讨。平原君手下三千人,不至于选二十个人也选不出,而且更不会巧到选了十九个就无论如何也选不出来了,这难道不是为了毛遂的上场而作的一个巧妙的铺垫?
                    平原君一行该出发了,至于他们如何突破秦军的包围圈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成功的来到了楚国。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平原君会到楚国?诸侯国还有五个,为什么选中楚国?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魏国因为先前与赵国合纵和信陵君的坚持,救兵已经发出来了。而燕齐两国未受秦国之害,还没有切肤之痛,很难打动;而韩国被秦国打得早已经没有了力气,惟独楚国实力稍强,而且与秦有着深仇大恨,深受秦国之害,顾更容易说服。也就是说平原君选择的对象是既面临着秦的巨大威胁,且有相当实力的国家,楚国自然上上之选。
                    毛遂既入选,但其他十九人并不把他放在眼里,他们都是平原君手下有些名声的人,肯定没少给冷嘲热讽,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得到了改变。毛遂与他们讨论和商议的过程中,经常有独到和非常有说服力的见解,令同行之人不得不佩服,渐渐的,在前往楚国的短短时间内,毛遂已经在二十人中位于主导地位--当然,这依旧是铺垫。
                    平原君到楚国之后,平原君急不可待,即刻就见到楚王,商议请求救援的事情,但是从早上太阳一升起就开始谈,到了正午还谈论不决。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站在楚王的立场想一想:救,赵国旦夕不保,秦国益强,楚国危险;救,得罪强秦,后果难以估量,而且救兵能否取胜还是个问题,即便是取胜,自己也要损失相当的兵力。也是被求救一方的正常心理,那个时候,形容求救与被求救商议的情况,用一个词语,“冠盖相道”,意思就是说,来往使者坐的车辆把道路都给遮住了,但仍然没有结果。毕竟,现实灾难并没有降临在自己的身上,自己没有必要去干这一趟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楚王在犹豫中挣扎,那么赵国就要在战火中挣扎!
                    该赵胜带来的二十人出场了,哦,不对,该毛遂上场了,十九人谓毛遂:先生上。所谓英雄,此时不上更待何时。毛遂按剑走到平原君跟前问:“道明厉害,几句话就说完了,然而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结果,怎么回事情?”楚王诧异,就问平原君:“这位是谁?”平原君以实相告,楚王怒,呵斥毛遂:“还不下去,我跟你主人谈话,你有什么资格插嘴。”如果说毛遂先前的举动的确有些不礼貌,有点出格,那么毛遂接下来的表现就可谓“惊世脱俗”了。毛遂按着剑,走到楚王面前:“王之所以敢呵斥我,不过是依靠楚国人多。然而我与你现在不及十步,你的手下也来救不了你,您的性命就全系在我的手上。”毛遂接着说:“汤以七十里而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地而让诸侯臣服,哪里是靠的士兵的多少。今天楚国地方五千里,兵力百万,这是称霸天下的资质。以楚国之强,天下没有能抵挡得了的。然而白起一个小混蛋,率领区区几万人,就打败了楚国,打下了楚国的都城,毁坏了楚王的先人的陵寝。这些事情让楚国世代受辱,连我们赵国都为此深深感到羞辱,而王却无所谓,没有一点报仇的意思。”楚王立刻答应了合纵的要求,即可调动,救援赵国。
                    毛遂的这一番话可谓精彩万分,但是,只有毛遂明白这个道理?其实,平原君、楚王谁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平原君在与楚王的谈话中又岂会不说出这些道理,平原君难道不会说'赵灭,下一个就是楚国''此时正是楚国报仇雪恨之机'之类的话,楚王就真的不知道赵灭对楚而言意味着什么?我看未必。那么毛遂为什么一说这些话,就立刻打动了楚王,无非两个字:气势!平原君一行,有求于楚,理应态度谦卑。但毛遂上场,气势盖过楚王,并无求救之言。直接就威胁楚王的性命,并没有说唇亡齿寒之类的话,也没有谈救兵,而直指楚王的痛处,道出白起攻打楚国之事。以此激楚王,楚王受此,所以合纵。
                    但是其中有个问题,楚王是因为生命威胁才答应合纵的吗?肯定不是,因为合纵无论成与不成,毛遂都不会伤害楚王,因为伤楚王,不但合纵不成,赵反增一劲敌,亡国成必然。楚王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楚王之所以答应合纵,完全是因为毛遂狠狠的击中了楚王的要害。楚国受此大辱,只有两次,一次是吴国打下楚都,伍子胥辱平王之墓,但吴国已灭,此仇可消;但白起辱楚,刚发生不久,楚国上下深以为耻。毛遂以此为根据,加上不为人下的气势,遂说动楚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其中,春申君黄歇没有出场,但是,他作为楚国的权贵,必定是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黄歇作为援军首领出征,至于其后得到赵国一座城的重谢,此城市应为此时平原君私下对其的许诺,那是后话。
                    黄歇带着援军出发,他并无十足的把握取胜,但,幸好,他不是一个孤独的救援者,因为还有魏无忌。


                    IP属地:湖南10楼2017-03-05 14:50
                    回复
                      7、魏无忌
                      魏无忌,称信陵君,为人敦厚,谦而有礼,重情重意,较其他几君而言,城府较浅。有一事可以说明,他有一次与王在一起,有人报王:赵军入侵。无忌对王说:这不过是赵王在打猎,不必担心。一会儿,使者在报:是赵王在打猎,不是入侵。魏王大惊,问无忌,无忌回答:我有人在赵王身边,所以知道,魏王遂不重用无忌。岂止是赵王,恐怕没有哪个王愿意重用这样的臣下,你想啊,赵王身边都有他的人,那我的身边,他的人不就更多。赵国的事情他了如指掌,那魏国又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如此之臣,魏王自然会感到威胁。所以说,公子比较诚恳,不知道隐藏。但这样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赵国的求救信自然不会掉了魏国,何况,无忌的姐姐还是赵胜的妻子,求救信频频发往魏国,魏国派大将晋鄙带兵十万,救赵。秦王闻之:使人告魏王:如果你敢救赵,等我打下了赵国必定移兵攻打魏国。魏王害怕了,就派人让晋鄙停下,驻扎在邺这个地方,这就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了,因为这个邺地距离邯郸大概就一天的路程,说白了,就是在这个地方观望。
                      魏王为什么一听到秦王的恐吓,就吓得如此紧张?堂堂一国之君,就如此胆小!魏国深受秦之害,秦军动不动就攻打魏国,魏国土地多为秦所夺,大梁也遭到了秦军的攻击。魏王胆小多疑是实,但秦王却不完全是在恐吓,秦王在十月的时候是将军张唐攻打打了魏国的。但由于秦军主力在赵,对魏的危害不是很大。
                      魏军的停止急坏了魏无忌,他派人说魏王,理由万般,道理讲尽,魏王始终不同意继续救赵。无忌明白魏王是决不肯救赵的了,于是,他发动手下的宾客,一同前去救赵,誓与赵国同存亡。还是那句话,好戏刚刚开始!
                      无忌带着手下,经过夷门之时。碰见了候生,就把自己欲与赵共存亡的事情告诉了侯生,哪里知道这个侯生只是说了些道别的话,并无多大反应。无忌离开之后就很郁闷,搞不明白侯生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侯生,原本是一个卑微的看门人,无忌听人说他很贤能,就礼贤下士,亲自去见侯生,而且置家中众多客人不顾,为侯生驾车,侯生要求到市场中见一朋友,无忌也快意而从,礼愈恭。可以说,公子待侯生,已经到了让其他门客又嫉妒又羡慕的程度。那么现在到了公子危难的时候,侯生如此对待,公子又岂能平静。公子越想越不对,于是调头回来问候生,侯生笑着说:“我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公子待我,天下无人不知,而我如此对待公子,而公子忠厚仁爱,所以我知道公子一定会回来。公子现在这样去赵国,不是羊入虎口,怎么能成事?”侯生果然有话要说,公子与侯生单独商议,侯生说:“我听说兵符在魏王的卧室内,而如姬最受宠幸,能顺利进入卧室,能够拿到兵符。而如姬的父亲为人所杀,如姬欲报仇,三年都没有完成。公子如果为她杀掉仇人,如姬必报公子,公子再使她去拿兵符,必可成事。再去救赵击秦,此乃五霸之伐。”公子通过候生之计,顺利得到兵符。
                      这里我有一个疑问,如姬既然为魏王所宠幸,那么如姬为什么不直接个魏王来点枕头风,让魏王为自己报仇,还搞得三年没有成事,让无忌为自己报了仇。这样分析,如姬肯定是向魏王请求过为自己报仇,但仇仍然没有报,说明魏王没有去办,那么如姬的仇人看来也是权贵之人,必定为魏王之宗室或者魏王之宠爱之臣,所以魏王不为其报仇,其他人也没有办法为其报仇。此为合理推测,但不任何证据证明。
                      无忌既然拿到兵符,就去救赵,侯生送行:“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晋鄙如果到时候见到兵符还不肯把军权交给公子,事情就危急了,我有一友,朱亥,是个大力士,可以帮助你杀了晋鄙。”公子落泪:“晋鄙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定不听我,那么肯定就只要杀了他,因此怜惜而泣。”魏王派兵就赵,与强秦作战,自然派的是国内最顶尖之名将,晋鄙必为老将,为国南征北战,现在公子因此而泣,可见其仁。
                      公子与朱亥行,侯生因年老不能跟从,遂计算公子到晋鄙军的时间,大约到了晋鄙军,侯生北向而自刎,送公子。为信陵君窃符救赵划上了最浓墨的一笔,也是最为悲壮慷慨之一笔,而让后来人感叹!
                      晋鄙在邺紧密关注着交战双方的态势,无忌赶到,出示兵符,要求晋鄙交出军队。晋鄙怀疑,朱亥用四十斤的大锤杀死了晋鄙。侯生可谓周密,晋鄙乃沙场之将,如果是一般之人,单独搏斗肯定不是对手,让大力士朱亥攻击他,成事的几率就更大了。
                      无忌拿到兵权,深知此战乃恶战,胜败未可知,于是下令:“父子都在军中,父亲回国;兄弟都在军中,哥哥回国;家中只有一子者,回国。”得到士兵八万人,公子带着这八万人,加入了惊天动地的邯郸保卫战,他来得正是时候,因为他参加的是决战!


                      IP属地:湖南11楼2017-03-05 14:50
                      回复
                        8、秦军的阻击
                        诸侯的军队已经开拔,向邯郸而来。但这并不意味着邯郸的危险就已经化解,相反秦军仍然紧紧的围着邯郸,事情很简单,秦军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强大到他可以分兵而拒之,实际上,这件事情一直在进行着。可以这么想,秦军的决策层会头脑简单不提防诸侯国的救兵,真的就认为诸侯国不敢救援?事实上,秦国在数十年的时间里,面对诸侯的合纵已经是家常便饭,所以只要是重大的军事策略,秦军就不得不考虑敌人的援军的问题。事实上,在邯郸的围攻战之中,始终有那么一只军队并没有投入到邯郸的战斗,只是零星的参加了一些对郑国的战役,随着战事的发展,这一只军队的人数在不断的得到扩充--这就是秦国用来防止诸侯过救援的后备部队!秦昭王五十年,这只由将军张唐率领的部队驻扎在汾城的旁边,而王龁在没有攻下邯郸的情况也移兵汾城旁,在这里,他们将和诸侯国的救兵进行一场阻击战。情况有点不同的是,他们的阻击战也是在攻城--汾城。
                        这样,秦军就等同于在两线作战,当然,秦军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信心,不过,这个信心也开始在动摇。在邯郸,赵王派出了小不份的精锐部队,不停的骚扰着秦军的补给线,秦军苦不堪言,如果派重兵保护,就会减少前线在邯郸的部队;如果不派兵,或者派少部分的兵,又不能保证补给。秦军的做法是,派重兵保护,因为不仅仅是赵王的偷袭部队会袭击他们,而且就是一般的地方武装势力有会这么做。
                        那么,到现在,可以给秦军的分布来个整体的把握了:秦军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肯定是攻打邯郸的部队,那是主力部队,关系到此次战争的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其二,是秦军阻击诸侯国援军的部队;其三,是保卫补给线的部队。后两只秦军都是实现此次战争的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这个地方,还得注意,攻打邯郸的部队和阻击援军的部队相隔并不是很远,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相互支援。
                        秦军这样的分布可以算得上是中规中矩,是按照战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合理布局,但几线作战是却是最大的弊病,我在这里有一个设想:如果,邯郸攻打不下,是不是可以设想将赵军引诱出来!具体可以这样来考虑,当诸侯国救援军将要到达之时,撤去对邯郸的包围,佯装全力去对付诸侯的军队,赵军必出救,由此再图谋歼灭。当然,这也是事后诸葛,久经沙场廉颇是否上当,还很难说。不过,这种方法是在中国历史上演过无数次的破城良方。
                        但即便是仅仅是围着邯郸的军队,也是足已让邯郸够凄惨的了。因为诸侯国的军队已发但还没有到,秦国也是知道诸侯国来救的消息,所以就加紧了对邯郸的围攻,想要在诸侯过赶到之前打下邯郸。邯郸的情况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此时定是比之前艰难百倍,这个时候,邯郸城内出现了投降的声音,这也是正常的,死伤无数,无任何东西可以吃,我在想,这个时候,那二百四十个从长平前线被放回来的人,是否在在难过被放了回来,而受此煎熬。邯郸城到了最危机的时候,因为邯郸之所以能坚守到现在,无非就是靠的大家同心协力,上下团结,死命抗敌,而现在邯郸内出现了投降之声,而且秦军攻击强度也达到最高--邯郸危急!
                        赵胜听到了投降的声音,心中大为恼火,却不知道如何是好,一个叫李同的门客就对平原君建议:“邯郸此刻可谓危机重重,旦暮将亡,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您何不将家里所有的物品发给士兵享有,士兵就会感恩戴德。”平原君同意了李同的意见,把所有物品发放下去,并选出了精兵三千人,决定以死博秦,以鼓舞邯郸城的士气。李同就率领着这三千人出城正面攻击秦军,秦军根本不会想到赵会正面进攻,以前赵军都是派小分队偷袭秦军的后方和侧翼,而像这样的进攻是秦军无论如何都料想不到的。李同的进攻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秦军为此退后三十里,当然,三千人是不可能打跨秦军的,这三千人并无生还的希望,李同血染沙场,死而无憾。更重要的是,邯郸的战略目标成功的实现:鼓舞了邯郸城内的抗战人民的士气,投降的声音绝迹,邯郸又成了铁板一块。
                        李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鼓舞了士气,这也是在为最后的大反攻吹响号角。
                        在这个时候,诸侯国的军队也赶到了,当然,他们暂时还来不到邯郸--因为秦军的阻击军队已经列好了阵势等待着他们。


                        IP属地:湖南12楼2017-03-05 14:50
                        回复
                          9、决战
                          魏楚的援军已经赶到,但是秦军却没有撤走的意思。秦昭王岂会罢休,甚至他还想利用这个机会,掂量一下诸侯国到底还有多少斤两,秦昭王明白,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如果这一次失败,他就再也没有统一六国的机会了,因为上天给了他很多很多,再也不能给他更多了,尤其是时间--他老了。秦王下令,阻击援军。
                          魏楚援军的实力自然不可小视,带兵的信陵君和春申君也绝非泛泛之辈。当然,秦军又岂是缩头缩尾之流,双方在离邯郸城不远的地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一战亦可谓是血战,实际上,诸侯国同秦国的每一场战斗都可谓是凶险万分,秦军的战斗力是其他诸侯国军队不可比拟的。现在在秦军中与援军相对的将领就是先前攻打邯郸的王龁以及将军张唐。双方一交战,魏军先损失了六千人,而后魏楚联军仅仅是掉在黄河淹死的就多达二万多人。当然,秦军的损失也是相当的可观,双方并没有决出胜负,但这并不意味着战局就会这样僵持下去,因为,他们也许忘记了,这场战争的主角是--邯郸。
                          在这个决战时刻,我们有必要来分析一下现在邯郸的实力。根据前文所说,秦国在长平之后给了赵八个多月的喘息机会,赵国也明白秦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也很好的利用了这几个月的时间,那么赵国在秦军达到之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但经过两年多的围困和秦国持续不间断的长久攻击,并且秦军是在不断的增兵,邯郸却是在不断的增加伤亡。那么现在的邯郸实力到底还存下多少?个人认为邯郸城的实力不强,遭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这是无可争议的事情。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小瞧了邯郸的实力,让我们回到长平之战,在最后关头,赵括待援四十六天,而赵并没有大规模救兵前去救援,但这并不意味着赵没有兵力去救援。赵王不可能将赵国的存亡全系在长平一战,而且,赵即便派兵援救,胜算也不大,赵还需要军队来保卫邯郸:因为赵国的敌人并非之有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燕国,还有齐国也很有可能乘机报燕赵伐齐之仇。所以邯郸的军队并没有派到长平前线,而在现在的邯郸保卫战上派上了用场,同时在秦给赵的几个月时间内,赵国的精壮劳动力大多也转移到了邯郸城内,邯郸城内的人数远远多于和平时期,这也是为什么邯郸城内粮食消耗得如此之快的重要原因。我认为,在最后决战时刻,邯郸派出二十万正规武装力量应该不是问题,(此为我估计,无任何史料证明,但赵军最后包围秦军,致使两万秦军投降,以及不久以后的燕赵之战,打败燕国四十万,都说明赵依旧有很强的战斗力)。
                          但秦军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低估了邯郸城内赵军的实力,王龁带领大量部队前去阻击魏楚援军,在这个时候,秦军的进攻重心就由邯郸转往了魏楚援军。那么包围邯郸的军队的实力大为下降,由郑安平所率领的部队根本不足以有效的控制住邯郸,甚至,不能防住邯郸军队的反攻。邯郸军民听到援军的消息,士气大振,冲出城外与秦军决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场面,邯郸城内的军队冲出城外定是将压抑在心中长久的怒火全部撒在了秦军的头上,秦军被打得个措手不及,招架不住,溃败而去,而郑安平率领的两万余人却成了瓮中之鳖,被赵军成功包围。真实世事难料,造化弄人,刚刚还在包围赵军,现在却反被赵军包围。
                          郑安平根本没有料到被围困长达两年的赵军会如此的凶猛,以至于连自己撤退的机会都没有,当然,他还是很明智,经过短时间的抵抗,知道回天乏力,也便率领两万秦军投降了赵国。这对郑安平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这样有些对不住范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郑安平是否可以坚持到秦军援军的到来?秦军主力被分为两只,较强的一只与魏楚援军正在激战,当然不可能派出部队来救;而包围邯郸的这一只已经被赵军打败,溃败而去,自然也不会来救,即便来了,也无济于事。这样看来,郑安平虽不是什么良将,但还不是很傻。
                          消息传到王龁和张唐的军中,军心动摇,而且战略上也处于被围攻的局面,也就无心作战,于是引兵而去。邯郸之战,最终以诸侯联军的胜利而落下了帷幕。


                          IP属地:湖南13楼2017-03-05 14:51
                          回复
                            10、白起之死
                            赵军取得邯郸包围战最后胜利的时候,白起已经死去多时,一代名将,也会有死的时候?
                            秦昭王在邯郸之战的决战时刻,渐渐的感觉到了失败的阴影,因为前方不利的消息几乎每天都在传来,秦王在恼怒之余,却干了一件让后来君王不齿却不断效仿的事情--驱逐白起!白起无奈只得离开咸阳,但他已经不能安全的离开,范睢在秦王面前数言,白起就得到了秦王命他自杀的剑。能让白起死的人只有一个--秦昭王,但某种程度上来说,白起的死也不是昭王想要的结果,应该有三个人为白起的死负责:
                            第一个就是白起。白起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自己在找死,将的功劳再大,即便是万万人之上,也不过是王的一个奴仆。秦王让你出战,你抗命,那么你就失去了你存在的最大意义,你不出去打仗,你还是秦王的大将么?秦王留你何用!秦王是给够了白起的面子,但白起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不出战。白起不出战的理由可谓充分,事实也证明白起的说法是正确无疑的,但古往今来的许多英雄好汉也许忘记了:正确的却不一定会是成功的。如果,白起带命出征,即便是失败,秦王也不会怪罪于他,而这样做对白起来说,可能会毁了他名将的声誉。
                            其二是范睢,范睢是不能容忍白起。前文说过,白起是由前任相国魏冉一手提拔,而范睢与魏冉有仇,自然是对白起特别的防范,而白起对范睢也没有什么好感。范睢陷害白起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三是秦昭王,在当时所有的诸侯国中,只有他才可以让白起死,而他也完成了这个只有他才能完成的“任务”。
                            白起死得时候也可谓凄惨了,当然,他死的时候,所说的并不是自己有多少多少的战功,为秦国立下了多少多少的功劳,而是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士兵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
                            这位战国最伟大最成功的将领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为自己最大的战功所造成的伤害而忏悔,这是不是就所谓的落叶归根--最伟大的生命也得回归最平凡的尘土。


                            IP属地:湖南14楼2017-03-05 14:55
                            回复
                              三、胜利和失败
                              赵国成功的保卫了邯郸,取得邯郸保卫战的胜利,邯郸却是悲喜交集,喜的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悲的是死去的同胞和破碎的家园。赵国赢得了最后的的胜利也赢得了一片废墟,邯郸经此一劫,又得需要几代人时间来恢复元气,但是,秦国并不准备给他们这么长的时间。在邯郸保卫战以后,秦国向东方进攻的重心实际上已经移向了赵国,赵国面队猛攻而疲于抵抗,早已经没有机会来恢复实力。
                              胜利对赵国来说是迫切的,但是,胜利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赵王在邯郸一役之后为了感谢楚魏的救援,又把几座城送给了信陵君和春申君,这样,赵国的领土在经过长平一战之后实际上是发生了的萎缩,这也就意味着赵国的实力的削弱。
                              而我们反观秦国,在邯郸一战中,在敌国的领土上作战,损失的只是部分士兵,而且也只是在最后的时候遭受了一定的打击,这对秦国来说,只能算是一种正常的损失,并不能影响到秦国进攻的策略,当然就更不可能使秦国的失去战国第一强国的地位。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邯郸之战并没有改变秦强赵弱的根本局面,也没有成功的遏止住秦国进攻势头。
                              胜利者不胜,失败者不败,这就是邯郸之后的秦赵。


                              IP属地:湖南15楼2017-03-05 14: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