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吧 关注:15贴子:118
  • 6回复贴,共1

浅谈怎样解除语文课堂的沉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浅谈怎样解除语文课堂的沉


1楼2008-11-12 22:03回复
    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讲者滔滔不绝、口干舌燥,听者却 
    如坠雾烟、呵欠连天。这种状况怎样解除?这里略谈一二。 
    一、调动感官 
    无数科学实验证明,手、脑、口、耳、鼻配合使用,频率越高,对人的学习越有利。教师上课,若让学生大脑想、嘴上说、耳朵听、手上写。或者让学生坐一会儿、动一会儿、想一会儿、说一会儿、写一会儿、读一会儿,甚至唱一会儿、跳一会儿,学生各种感官均处兴奋状态,学习起来定是轻松愉快,乐中学、学中乐,将不是一句空话。


    2楼2008-11-12 22:04
    回复
      二、引入竞争 
      我们培养的人要走向充满竞争的社会,再加上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竞争意识、好胜心都很强,老师若有机利用到课堂上,课堂气氛一定活。具体做法有: 
      1、分组竞赛 分男女生或自然组进行,回答对者计分。竞赛结束统计各组得分情况。若再规定得分少者表演节目.竞赛过程中,学生更是情绪昂然、乐不思蜀。 
      2、奖励实物 如讲《哨子》一文,谁讲清了哨子的真正含义,奖给谁一只口哨。 
      3、设计答题 特别是当课文讲完后,老师有意设计一些必答题和抢答题,有意检查授课效果和听课情况。这种办法可激发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3楼2008-11-12 22:04
      回复
        三、激发情感 
        利用多种手段,制造一定的氛围,让学生进入老师设置的境界。具体有: 
        1、老师入情入境 慷慨激昂地表达、低沉缓慢地诉说、抑扬顿挫地读、和风细雨地讲、欢快激动地说、悲壮激越地念,都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最后一次讲演》、《这不是一颗流星》、《济南的冬天》、《春》、《海燕》,朗读这些课文,从整体看都应分别把握以上感情。这种教学能以情感人。 
        2、让学生进入课堂的情和境 如上完《送元二使安西》播放《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的歌曲,能调动学生体会王维送元二使的复杂感情。 
        3、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和境 如讲《看潮》一课,先让学生读,接着老师读,然后让学生听配乐读,最后让学生体会读。还可让学生大声读、轻声读;快读、慢读;男生读女生听、女生读男生听,以领略大海的美景。


        4楼2008-11-12 22:04
        回复
          六、设置悬念 
          1、老师故作惊疑 如,讲鲁迅的《故乡》时师述,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可也有写错字的时候,不信请大家在文中找。学生找出“那、哪”后,老师顺着这两个字讲述本文。 
          2、老师故意设难 如《狼》一文配有四幅挂图,老师出示挂图时,有意打乱,让学生对照课文理顺,然后再让学生讲述图中故事,理清作者思路,提示中心。 
          3、猜读 老师一板书课题,就让学生猜,本文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最后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思考之缜密,安排之巧妙,尝试“匠心独运”之意味。


          6楼2008-11-12 22:05
          回复
            七、火力侦察 
            举手回答问题已成惯例,老师则不让其举手,随意点名回答,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或当课讲完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当堂出题测试,“逼”学生用心听,用脑想,用口说,用手写


            7楼2008-11-12 22:06
            回复
              八、装点插花 
              在你平静的讲述中,或说一句幽默话,或讲一则笑话故事,或做一个滑稽动作,或来一场小游戏,都能使沉闷的语文课堂变得愉悦详和。好似在平静的湖面上投进一颗小石,激起一朵朵浪花。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切做法是老师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而创设的活动手段。它必须建立在以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之上,决不是不顾学生的驾空式教学.同时,在使用时还要考虑到它对学生的阅读、思考、练习是不是有干扰和破坏。


              8楼2008-11-12 2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