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君吧 关注:12贴子:912

回复:天道酬萌(同意61君可爱的进来顶一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么既然学派这个概念本来就是被别人后加的,几乎没人主动承认。那么没有自称“我是某某派,我得出啥结论”,这不正常现象么?结果就真成了,接受边际效用的学者,不能得出结论?以为人家搞学术的也是江湖上斗狠比凶,拜山头认大哥呢,某个山头的小弟在那吆喝,你是哪个分舵的?
我就奇怪了,连边际效用都理解不了,还在那掉书包呢?还整个基础,这么初级的东西都理解不了,真牛逼。就这么都得能包括进去的要素都分析不到。还说能算出来,你自己信么?
现在说的就是你根本不可能分析出来要素咋运作的。就算其他学者按照类似方法能分析出来一部分的要素,那也是他们更尊重现实才有可能的。你这边际效用都不知道咋回事只知道掉书包完全回避具体问题的,你跟我说你能算出来?
我们不反对在后验上的量化分析引入数学工具,首先那是后验。其次前提是没有违反边际效用。咱就不说金融学的实证集和经济学并不是重合的,就不指望哲学家能理解了。问题是现在的金融学发展,也早就承认测不准了吧?量化和定量是两回事。
基于之前的演绎结果,继续进行逼近计算这不恰恰是在测不准范围内,减少条件的逼近么?然而全局是开放的。完全俩思路。就单说引入干预就可以无穷无尽,之后的排列组合更是无穷无尽。你的应用本身同样是干预,那么这种干预本身会扰乱原有结果。你用的是原有结果进行干预。加入干预后再观测,折腾出来新结果,再次去应用,又重复了这一过程,以此类推无穷无尽。所以必然是混淆的。这叫内含矛盾。这叫违反哥德尔悖论定理。
就像你观测试管,你还整个扰乱也能算?处理全局容器你是相当于在试管液体内部安装摄像头,摄像头本身就会扰乱观测结果,你继续观测这种扰乱,相当于再在试管内安装二号摄像头。那二号用观测不?三号呢?四号呢?以此类推无穷无尽。那你单独咋用?只有一号和三号在一起啥反应?只有二号和四号呢?排列组合同样无穷无尽。这叫内含矛盾。这叫违反哥德尔悖论定理。
减少条件才能更接近准确,接近时间点之后的逼近计算也一样,近到足够近,连最初始的演绎都确实不需要懂了,就像美联储都能观测到不正常信号了。高盛利用的获得短暂的不确定性盈利,同样是赌。不代表能量化。他要这么牛逼还管巴菲特借个毛的高利贷啊?巴菲特的投资正好是已经发生的那段吧?说好的能算出来呢?能算出来还缺钱?
结果有吹牛逼说要素越多越高兴?
咱先不说单看方法论上的优劣,基于统计来算逆推规律这种“实证统计”只是方法论中的其中之一(芝加哥学派也是其中代表)。你一个先验后验都分不清的,你说能分析出来要素是咋运作的?你说这些狂疯烂闹这么半天,一直在说数学工具,你有说机理解释?哪次不是闪烁其词,啊权威说过,啊跟我没关。都跟你没关系了你反对个毛的别人的机理解释?你一个边际效用这么(自称)初级的基础要素都压根不知道咋回事,你说你能算出来?


IP属地:辽宁92楼2017-03-16 10:58
收起回复
    那么刚开始就采用先验的逻辑演绎加后验的工具采样,明摆着更省事吧?是上帝规定的不允许后验的时候使用其他的逻辑工具?
    高盛雇佣的学者不承认边际效用了?他们也能扯出来边际效用有矛盾?接受边际效用的学者就是啥都没说啥都没研究过?更何况高盛是经营个体,干的事是逼近计算,高盛本身不会直接影响整个全局容器。就算他们的基础演绎有问题,足够近了也很少影响逼近计算。你盖楼需要懂量子力学么?然而研究量子力学本身的,就必须考虑测不准。速度和位置没法同时准确同时定量。要定量只能割裂出一部分要素进行定量。全局仍然是测不准的。
    结果哲学家怎么扯的?定量化和量化是一样的,现实世界全都是定量模型。指出来没有定量,连量化都不能用了?你不用量化就肯定错了(确实),你用量化就是用定量。你们语文也是哲学家教的?就这还想分析要素呢?
    更何况,混淆先验后验。那你还怎么指出干预因素和响应因素中的作用机制,进而分离耦合影响?就这还吹要素越多越高兴呢?你有一丁点谈机理解释?是先有运作规律,后有后验的概率统计,这样统计学才有意义。否则干预因素和响应因素之间,很可能是全不相干的。
    像网上的段子,人死前都喝过水,死亡率100%。触目惊心!为了家人敬请转发!这多符合概率分布啊!用事实打脸啊!自己脑子有病就成别人打脸了。
    如果统计人类死亡最可能的杀手,很可能会把医生宰了,因为九成九的病人临死前,接触过医生。没病的去接触的也不少。这多符合概率分布啊!
    还有导致死亡的不良习惯。九成九的人都死在床上。这多符合概率分布啊!所以你搂着你老婆在床上啪啪啪肯定是想谋杀。
    如果你设计个其他实验,剥离某种要素的耦合,比如不在床上,也会死。快断气了,把人搬下来,发现也会死。那是不是本身同样涉及机理解释?这不就是我们刚开始就在做的么?结果你跟机理解释较劲?先提出来机理解释的人就是啥都没说没研究啥都没有?哎我就奇了怪了人家那著作也不少吧?你就算指出来逻辑错误也行吧,结果你整个啥都没说?
    不能用错误的分析工具=不能用工具?这是俩集合。哲学家就这么偷换集合。
    先有运作规律分析,后有后验的概率统计,个案不具有统计意义。如果暂时只能后验统计,那就尽量剥离要素。问题是剥离要素这恰恰是机理解释的强项,“实证统计”的弱项吧?你连这都能颠倒?就这都理解不了还跟别人掉书包呢?自己的矛盾能成为别人的遮羞布,连主谓宾都分不清的,还吹牛逼说可以剥离要素呢?你连已经确定存在的要素,边际效用都没整明白,回头还要分析更多更复杂的?还吹牛逼说要素分析是你的强项,你们自己信么?
    退一万步讲,就算先不看观点对错,先验的机理解释+后验采样,这种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这种拥有无穷无尽的要素(个体价值观本身是测不准的),以及同样无穷无尽的排列组合、要素耦合,这个范围内,比纯凭后验要简单得多吧?结果你们反复在那扯,不能用错误的分析工具=不能用工具?


    IP属地:辽宁93楼2017-03-16 11:50
    回复
      结果哲学家指出来的“逻辑错误”是:
      你们总说不能定量。但是量化就是定量化。你不还是定量化了么?所以你自相矛盾啊!遮羞布遮羞布!
      咱们能正常点不?


      IP属地:辽宁94楼2017-03-16 11:57
      回复
        能够量化的大趋势=能够定量化?
        定量只是量化的一个子集,能看懂啥叫子集不?定量的肯定能量化,但量化的不一定能定量。能看懂这层关系不?集合的概念初中就教了。到底谁的矛盾?又分不清主谓宾了。
        而且你们的问题是拿后验代替先验。这个问题更大。
        就你们这样的还动不动掉书包呢?还是说你所谓的主流只能这样回避矛盾了?遮羞布这个词也是分不清主谓宾啊。


        IP属地:辽宁95楼2017-03-16 14:09
        回复
          锁定条件追加计算来逼近,举个例子。炒股票。股市同样类似量子力学,没法定量。
          前阵子顺丰借壳上市。股价疯长了一阵子。
          很多人都有这个预期,顺丰要是上市,肯定得连着几天大阳线。那这个大阳线啥时候出现啊?出现几天啊?前些年顺丰老总还说不上市呢。你上哪测得准去?
          后来决定借壳上市,这已经限制了涨幅,对出现时间也有预期了,不是遥遥无期。
          再后来手续办妥,具体怎么上上多少,都定下,范围更小了。
          然后换名字的时间也确定了。消息灵通的提前几天就买进了。
          最后借壳上市成功,也确实猛涨,这事妥了。然后实时跟进消息。自负盈亏的逃顶。
          这个随着时间推移,实时跟进追加限定条件的过程,到底是逐渐砍掉(边缘化)全局中其他要素的干扰,还是全局所有要素全都能搞定?结果你把这种割裂的后验统计,当成先验的规则?
          要真能定量,都不用高,只要51%即可,就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这些都是逻辑演绎可以证明的事情。要是真的有51%的正确率的话,加一点杠杆做期货投资,半年下来索罗斯们都只能叫金融小鳄了。滚几次模型就越来越准确,越滚概率越高,都固定的么,你炒股票去啊。为什么不呢?
          上帝规定的,接受边际效用的个人,以及采购这种知识咨询服务的公司、集体,不能买股票之类的投资理财?那为啥连我也赚到钱了?前年的股灾我躲开了。去年年末的反倒没躲开。但是和年初比也没赔,只是下半年白干了。你这么牛逼掌握着传说中的测得准的工具,自己开户炒股得每次都能躲开吧?
          人家西方学者拜山头认大哥的风气不多了,所以几乎没有自称哪门哪派的,就成了没有接受边际效用的学者做预测?不能定量等于不能量化?
          问题不仍然最终挂靠到,你用到哪去?你不还是为了应用到整个经济体?那就必然面对测不准。


          IP属地:辽宁96楼2017-03-16 15:16
          收起回复
            你作为个人投资者,账户也就几万十几万几十万。这个相对于全局容器完全是扔到海里连个水泡都没有。比高盛作为个体投资者要更小,对全局容器的扰动更小。投资的计算量小得多的多。所以就算理解不了投资个体和干预整个经济体乃至全局的区别,在这方面你也是站在比高盛更有利的位置。
            而且你作为个人肯定比高盛还得内部交流评估审核开会,要简单得多。有空的时候可以实时盯着大盘操作,没空的时候预测波段做几个趋势也没问题吧?


            IP属地:辽宁97楼2017-03-16 15:41
            收起回复
              而且你要图省事,割裂一部分要素进行计算也行。最高点的时间在哪,和最高点多少钱,这是俩结果。你只要算出来一个进行定量就可以。现在股票客户端都可以提前输入指令。准到能稳定这份上,都不用实时看着。你要能算出来最高价,就上班前在你认为的最高价挂上,完全不影响工作。能算出来时间,比如开盘以后42分钟左右是最高点,那就在那个时间点,用手机客户端直接卖,都不用仔细看,反正提前算好了。上个厕所的时间就够了。
              如今个人用客户端甚至还能提前符合操作,那个我也没用过。我水平低么。你们肯定能用上。


              IP属地:辽宁98楼2017-03-16 15:53
              回复
                统计的结论,是不可以用单个的事案反驳的,个案不具有统计意义。这是统计学常识。到这一步很多人对这个没有异议。
                科学体系的完善,科学的方法论本身,先验的逻辑演绎(抽象建模)+后验的案例观察分析(统计)。完全兼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然而社会科学,和(大多数)自然科学体系,从规则运作上来看,关键差别是不存在常数。这才是不相同的地方。以及哲学天才们争论的焦点。因为测不准原理,导致整个社会根本就没有这个固定的常数。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由于逻辑能力欠缺所以滥用数学凑数的哲学天才们理解不了的问题,那就是在社会科学涉及到的这个全局容器中,他们欠缺抽象建模的抽样统计(限定外界条件),本身会统统变成个案。因为他们连分析耦合要素都做不到,同时作用前提是测不准的。根本不具有实证意义。
                热衷做统计实验的,有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学派。这都是弱点。
                芝加哥学派源自承认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定律”广泛适用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也在金融领域大放异彩。变现概率是(风险权重+不确定性)的倒数。成功的金融产品,在所涉及领域进行机理分析之后,尽量剥离风险和不确定性。剥离出可确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后,就可以针对风险进行产品包装和经营。但是这个过程因其复杂,就容易搞诡辩式的上下其手;同时也容易出错。次贷危机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是把不确定性忽悠成了风险,当成可控风险打包成金融衍生产品,实际上不确定性因为印钞票而扩大了;这里还可以插一句,印钞票的效果,也同样是测不准的。讲哲学的高材生肯定以为,好比美联储加息、增发,我比例数是固定的,那效果不也是固定的么?还真就不固定。
                部分设计错误的保险产品、期货合约产品,也属同样的例子。大体上,出售者倾向于把不确定性要素偷换概念为确定性风险要素,卖给风险责任承担者。因此这一类的市场分析,要尽可能叙述得明白易懂,不然,人家不买!
                这里就能看出来,哲学天才们的故弄玄虚。从应用角度是多么奇葩。他们到底是站在什么角度,成天掉书包。
                风险权重怎么测,这在产品应用上,是保险公司的强项。单看医疗保险,治疗方案流程化(机理确定)之后(这是现代医学的基础),这里的风险权重,就是治疗风险。也就是治疗效果是治疗预后×1/(治疗风险+不确定性)。
                那么这个对治疗风险的分析,就是双盲测试的由来。三重双盲临床实验是美国的医疗方案注册要求。都成了惯例了。这里就能看出来保险这种发明的天才之处。大病医疗很贵的,然而不是谁都需要治疗,是一项大数偶然的概率事件;要令个案患者能够以可控的风险看得起病,那么买一份保险,均摊到买保险的人头上就很便宜了。保险公司需要算的就是这个概率,治疗效果能到达消费者满意,多少钱,评估一下;发生这种疾病的比例,多少人中会有一例病案,评估一下;这些人其中买保险的比例,评估一下,就能估计出一份保险卖多少钱。不准也没关系,只需要逼近,自己也有得赚就完了。注意是逼近就够了。这就是保险业的机理。中间各个环节的信息调整,也是决策者自负盈亏的选择。这些方案自负盈亏才有意义(这是博弈论天才们说啥都理解不了的问题,因为单纯看博弈论里面没有人权产权)。
                其他的保险,同理。所需要考虑的都是(所在领域的内部风险+不确定性风险)。
                问题是这是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风险评估,双盲测试评估的是能够确定的治疗风险。不确定性怎么评估?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个例子,日本的地震保险。日本是地震频发国。保险公司也有地震保险,根据(房屋坍塌风险+不确定风险)当然也自负盈亏的鼓捣出来一个比例。每一级地震的比例都不一样。但他的比例,也主要是考虑内部风险,如今这个建筑相关规定下,所建的房子,碰到这个级别的地震,塌了的概率是多少,这是房屋坍塌风险。大致是这个思路。然而地震啥时候发生,发生多大的,这是不确定风险,没法考虑。按照现在主流研究,根本谈不上预测地震。如果连这个都能测,那肯定会在地震发生前调高保险费。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他不想么?
                所以很多日本人吧,基本上不投保九级以上地震的保险。因为他们也知道,都九级以上了,到时候保险公司都赔破产了,投了有啥用啊?
                这是个体投资者,在全局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他不需要征服不确定性,只是大致划出来个范围,就能应用。
                不确定性概括说,就是一个边界内敛的黑箱。最常见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是时间。
                针对可控的风险运营出利润的,是投资;针对不确定性操作的,是投机。完全针对不确定性的“投资”,那是赌搏。
                对于个体投资者来讲,风险相当于是可以量化的业务模型;而不确定性,就是一个黑箱体。金融专业人士的工作,就是不断地使用可以量化验证的业务模型,减少黑箱体的覆盖范围。
                这也是金融学、管理学,并不排斥经济专业的原因。因为那是个体投资者。
                问题是你要对整个经济体极限应用的话,不确定性到底是多少,怎么测?
                这样新的问题又来了:“经济学统计实验”将耦合和时滞都归入不确定性后,它的结论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了,难以分析出来某项要素咋起作用。
                如果是其他要素起作用呢?如果时间滞后的原因是,在这段时间内,其他要素也起作用了呢?我过年时吃了个地瓜,我今天拉肚子了。是因为吃地瓜么?咋确定?那又如何作为实证呢?这又不符合科学要求的他证性(可测量性)要求了。这个问题,催生了“理性人的假设”,诸如此类的乱七八糟的假设模型。注意是假设。以希望以模型仿真,减少不确定性产生的偏差。但是也就失去了微观经济学的实证性。用于对经济现象的观察分析,挖掘实证并非不可,但如果作为实证使用,用于“看得见的手”理由,就变成了伪科学。因为别说模型假设,就算是实例,也不构成统计学上的实证。
                所以说这时候的统计,转变成个案了。个案不具有统计意义。
                更别说那些边际效用都不知道是啥的哲学天才能整明白。
                要的是定量的话,(后验统计的)概率分布,要是真能固定,那就必然存在常数,比如说一个比值。问题是价值观测不准,因为边际效用的作用,根本没有常数。


                IP属地:辽宁99楼2017-03-16 23:30
                回复
                  如果说芝加哥学派的滥用数学,至少还有自知之明,承认测不准:芝加哥学派自己的学者,都说过,现在经济学的发展,对数学的应用,就好比在宴会里面跟人谈话,周围噪音太大,只能喊过去,然后对方以更大的声音喊回来。那新制度学派的博弈论就从最开始靠假设模型来回避矛盾。
                  测得准是你们忽悠的东西,有逻辑演绎就已经能演绎出来加一起能占主要影响的要素,是咋运作的了。为啥反倒要别人负责?一套体系只需要为体系内的逻辑前提负责,边际效用的体系自然对边际效用负责。而边际效用是现实世界的基础规则,你再怎么讲哲学他也是基础规则。为啥不能对现实负责,非得对你们的根本不存在的假设负责?
                  有趋势就能算出来,是你们说的。那是你们负责的东西,为啥要别人算?更奇葩的是反过来用,能算出来才有趋势?趋势都推演出来了为啥非得算出来才能用?你们为啥连因果关系都分不清?
                  是你自己断言能算出来的,仅仅是断言。然后呢?退一万步讲就算能算出来,意味着算不出来的,逻辑演绎也不能用了?算不出来是你们的事啊,你们非得算全局的。边际效用刚刚开始就指出来算不出来了。
                  也是,没有机理解释的,逻辑能力也就这样了。


                  IP属地:辽宁100楼2017-03-19 11:00
                  回复
                    “有趋势”也只是“能算出来”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有趋势是能算出来的(充要条件),这是一句断言。就算假设它是正确的,有趋势的情况仍然有趋势。能算出来也只是后验的定量过程,换句话说趋势判断,根本不依赖于算出来。所以说你说连趋势判断都做不到,这叫自相矛盾。
                    你一边说连趋势判断都做不到,一边说承认趋势,但是没法定量?这叫自相矛盾。
                    你断言有趋势就能定量的算出来,这是自指。然而在系统内没法证明系统本身的一致性。问题是确实算不出来啊。博弈论本身就是个假设模型,假设建模的重点是“假设,断言的要素”,假设个体的行为符合概率分布,能把行为进行定量化。所以才扯囚徒博弈,囚徒困境是割裂人权之后的博弈,人权不完备所以选择根本不完备,刚开始就锁死了几个选项之内。所以公有制社会存在囚徒困境,我信。问题是我们刚开始就支持人权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吧?最终不还是得看用到哪去么?你当都跟你们一样用来成天讲哲学?不用考虑民生,成天研究怎么大炼钢,过把瘾就死的那些折腾?
                    基于这种假设来回避不确定性,通过假设来回避无穷无尽的排列组合,所以整体也符合概率分布了。假设模型和抽象模型是两回事。抽象模型才是要素分析,剔除边缘要素,抓主要要素。结果你还算“知道”这里的矛盾,也知道那些博弈论大师们自己都承认是假设,就故意装傻,啊其实不是假设。你说不是就不是了?现实是确实是测不准的啊,前面谁自己都承认每个个人、民族、国家的边际递减率都不一样的?其实不光每个主体之间不同,同样的主体,在不同的时间上,边际递减率也是不同的。这叫自相矛盾,这叫违反哥德尔悖论定理。
                    结果你们以为继续外包更多的形式逻辑,就能回避了?本身违反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你们自己自相矛盾,成了别人的遮羞布,就你们这连主谓宾都分不清,成天哈哈哈的疯,疯完了就能战胜客观规律?
                    哪个把个体的测不准,往全局容器上挪的时候,试图导出来定量,不是这么砍要素?结果你断言,个体算不出来,整体就能定量,这同样是自指。没给出逻辑演绎过程。“能算出来”为啥是对的?我规定他是对的。那算不出来咋办?继续算呗。肯定不是算不出来,因为我规定他是对的啊!这是封闭的自证循环,本身违反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也是根本无法证明的断言。
                    一套体系的基础逻辑前提,必须从外部体系引入实证,而不能靠自己自指来封闭自证。
                    一会扯博弈论一会扯统计学。你告诉我博弈论扔开人权产权,哪个不是封闭自证,哪个不违反哥德尔悖论?
                    “每个人的最优方案,是其他人对他的预期”本身既是一个逻辑自洽的循环,可以无穷无尽的去套外延逻辑。我知道他的方案,我设计个解决方案。他根据我这个方案,他再设计个解决方案;以此类推无穷无尽。是不是违反哥德尔定理?是不是同时也是一个无法证实的断言?
                    统计学是建立在实证统计上才有意义,换句话说是后验统计。否则的话同样是自证循环。九成以上死去的人都躺床上,床不是杀手么?这叫封闭自证。
                    在系统内部不可能证明系统本身的一致性。
                    诶我就奇怪了你们自己不知道啥叫自相矛盾,成了别人的遮羞布?新一代哲学家们拿数学当成哲学来用,当成新的遮羞布,又分不清主谓宾了?


                    IP属地:辽宁101楼2017-03-19 13:23
                    收起回复
                      我提醒过好几次,无穷无尽了吧?用过好几次了吧?逻辑基础靠自指,然后无穷无尽的去推,你们看不出来矛盾?
                      我举试管的例子你连匹配的是啥都看不出来就在那算呢?观测在系统内观测,换句话说你是把摄像头深入试管里面,而且你在一直都存在的这个测不准的没有常数的系统里面,是截取一个时间点,你只是自己截取一个自己圈出来的平静时刻的水面,而你回头用到全局容器,根本不知道全局容器平静时候啥样,被干预啥样(无穷无尽的排列组合),装多少水都不知道,晃动幅度都不知道。你告诉我你能算出来?然后截取时间点读出来一个数,瞎猫碰死耗子跟之前你截取的平静水面一样的,你就能算出来了?你算啥了?你算概率你到底算啥了?你算这个东西的实证集是啥,是以什么标准在算,你成天连机理解释都没有,成天算看晃动你多么高兴,多么折腾老百姓,多么祸害死人以后反倒不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了,跟主题有关系么?你用到哪去了?你到底用到哪去了?那说明你们只是爱做数学描述算着玩儿啊,你算去呗自己疯去呗哈哈哈去呗,去聪明人的避难所讲哲学去呗,然后呢?跟现实没关系,我们要解决现实的问题。
                      凯恩斯主义已经折腾了半个多世纪了吧?到现在主流承认,金融萧条本身就是印钞票印出来的了?现在早就不是金本位了,银行挤兑怪不到金本位头上。谁承认印钞票印出来的了?自己捅刀子把人给捅伤了,回头说诶我料事如神,我早就预见到你会受伤?是不是有病?这叫有用?那刚开始就别捅刀子,行不行?那也不会受伤了,在哲学家那里反倒没用了?追加限定条件的过程,本身就是已经临近发生,所以完全排除测不准要素,已经不用考虑机理了。跳大神的看一位病患因为重病在床上摊着,马上要断气了,也能忽悠说唉就是因为我们没发功,所以你看症状这么严重了吧。得出这结论他们还用得着清楚机理?用清楚这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意外,是内科还是外科,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疾病?因为已经发生了,只需要锁定明摆着的倾向,然后决策人就能逃顶,只要在此之前说中了,都算赢。
                      你告诉我就这么瞎猫碰死耗子,是上帝规定的接受边际效用的学者,不能拍脑瓜?
                      结果这种锁定条件之后的“平静水面”,你们说全局容器也是这么运转的是么?


                      IP属地:辽宁102楼2017-03-19 13:49
                      回复
                        你列举这么多经济学加上具体细分研究点的子集,或者跟其他领域的交集,除了证明你仍然理解不了集合的概念,还能证明啥?
                        好比生物学的实证集是生命的结构、功能、运作机理,那在这个大的集合里面的子集,以及跟其他学科(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的交集,好比古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心理学、遗传学、生态学,这些统统涉及到生物知识的学科,是不是都有跟{生命的结构、功能、运作机理}这个集合要么相交用到一部分生物学知识;要么加上限定条件的从属关系,是生物学的细分的子集,所以才能成为生物学的一部分?哲学家们跳大神咋不算生物学呢?
                        那经济学是研究利益损益的学科。你就算给定义成分配,使用这个定义(刚接触的人没精炼自己的语言确实很多人这么用。当然哲学家这辈子都理解不了啥叫精炼语言注重名词解释,他们只会背诵权威说过某句话,把理工科当成文科来学。然后书太厚背诵不下来的他们就当没研究过了,真牛逼)。也是涉及到分配利益,关键还是利益,那才跟经济现象的运作规律挂钩。
                        然后呢?你列举出这一长串XX经济学,是不是都是{利益损益}的子集或者交集?这些子集或者交集是经济相关问题,那么经济学本身反倒不是经济学了?就你这理解能力还成天扯统计呢?你连人话都看不懂你还成天扯啥?


                        IP属地:辽宁103楼2017-03-21 22:47
                        回复
                          啊对是啊,你可以说它们都是经济学相关,这些不都是涉及到利益损益的研究?如果不涉及,就像哲学家们拿数学跳大神,那跟经济学毛的关系都没有,当然就不是经济学。
                          这里的观点涉及到集合的概念,哲学家够呛能理解。


                          IP属地:辽宁104楼2017-03-21 22:53
                          回复
                            那你到底想表达啥?就像谈生物学,你列举一堆生物学的交集和子集,你想表达啥?是想说生物学这个大的集合,是研究生命的运作规则,这些交集子集就不是了?还是说这些这些交集子集也是生命的运作规则相关,所以生物学这个更大的集合就不是了?那你想表达啥?就像我说数学是定量的逻辑工具,你在那扯,那几何算不算数学?代数算不?函数算不?哪个正常人这么提问题?你到底想表达啥?好几遍了啊,疯好几遍了,狂疯烂诈,疯起来没够了,自己还有脸说呢。就这逻辑能力你还扯集合呢?你能听懂人话么?


                            IP属地:辽宁105楼2017-03-21 23:09
                            回复
                              先有产生趋势的现象,才有可能能算出来的描述。你算不算他都是先有趋势。这是先有蛋还是先有荷包蛋的问题。你的手艺能不能做出来荷包蛋,你就算真能作出花来,能用荷包蛋摆模型,也是先有蛋。结果你在那扯,得先有荷包蛋,才能有蛋?为啥非得算出来,才能判断趋势?为啥啊?机理解释呢?
                              就你这理解能力哎呦喂,连因果关系的逻辑概念都没有,还在那哈哈哈呢,也是哲学家狂疯烂诈起来才特有理论自信。
                              听过奥卡姆法则没?没有实体就不要引入完备体系论,没有实证就不要引入讨论。这是专门去切哲学家的宏论的。哲学家成天研究冥冥中某种神秘学领域的真理。现实中的机理解释连个毛都说不出来。了解量子力学的很容易理解这种诡辩,你不按照已知的要素去搭建,你还扯啥?量子潮汐当然是测不准的。这里哲学家可以YY出来无数的未知要素,号称能够有影响。然后呢?现在不知道啊,你就当成一个黑箱,在黑箱外的运作规律,是不是能看清?不就结了么?整个科学体系是建筑在对已知世界的实证观测基础上的,至于在不能观测的环境中“绝对真实”是什么样的,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命题。海森堡当年这样陈述物理学和量子力学中的科学原则。爱因斯坦不让上帝掷骰子的时候同样是晚节不保的讲哲学。当时的养猫实验是个假设模型,拿假设模型当成抽象模型,是常见的哲学错误。量子力学描述微观视界的规律,薛定谔的猫这种思想实验偷换的是微观和宏观。这个实验翻译一下:你说微观视界才会发生那些测不准的现象,宏观视界不会发生。那么如果宏观视界也发生了这种测不准现象,那么宏观视界还不会发生么?
                              哲学家就这么抬杠。爱因斯坦是晚年偶尔犯了,哲学家们是一辈子一直在犯。像前面硬是要测得准的问题,你说测不准的,但如果社会运作是测得准的话,那不就能测出来了?你说测不准不就错了?
                              你告诉我正常人谁这么思考问题?如果不是讲哲学讲得不正常了,谁这么思考问题?
                              对未知要素还要扯淡的那是你们,你们非得算出来的,非得极限应用,没有机理解释以为靠事后统计凑数就能碰上了。你们连每一项要素咋运作的都不知道,现有的都不知道,你们还扯未知的呢?
                              现有的要素你们都靠拍脑瓜,凯恩斯主义用博弈论,哪个不是拍脑瓜?靠假定来假定出来某一类行为人“最大可能性”的行为;而微观经济学就将个体可能性,作为一个微分的因子,按预期的权重(占人口的比例)积分得到累积,就作为宏观博弈的依据。凯恩斯主义的三大流动性定律,简而言之就是假定“大多数人偏好流动性资产”,比如假定是80%,假定偏好比例是80%(注意是一个断言,还要两个假设),积分起来,确定宏观调控货币政策,需要增发多少钞票。然后呢?他们印了这么多年钞票,谁承认滞涨本身就是货币增发印出来的了?凯恩斯主义都折腾半个多世纪了吧?谁承认了?那是美联储自己一个不承认?就这逼样还说越滚模型越准确呢?糊弄傻子呢?
                              就算真有“未知”要素,符不符合边际效用?符不符合?你就说符不符合,是不是也遵循成本原理,这项要素在成本原理的影响下,咋运作。不就完了么?同样可以纳入边际效用的体系啊。比如老一辈被划为奥派的没研究过社区自治,别说奥派,整个西方都没多少社会学者研究这个课题,基督教文化把反户籍当成进步。那你社区自治是不是也有边际的?不限制移民,移民效果是不是也是边际递减的,反应在成本要素上比如是不是会推高富裕社区的房价?那样移民自己的民生效果是不是就变差了?这有什么不能研究的?
                              老一辈被划为奥派的也没研究过自卫,这条要素。那也看看,自卫这项要素,是不是也需要成本?为了自卫付出的成本,无论是纯个人行为,还是对所在社区的自卫武力的倾斜,是不是也是边际递减的?那有什么不能研究的?


                              IP属地:辽宁106楼2017-03-21 2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