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燕山吧 关注:115贴子:10,603
  • 1回复贴,共1

美元加息的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几个小时前,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公布的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超预期,就业人数达到29.8万,而市场预期18.7万,上个月的前值是24.6万。
这个好看的数据,又给下周美联储加息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受消息的影响美元指数短线拉升,冲破102关口。
数据公布后,这次金融市场的反应跟上周的打嘴炮不同,美债收益率跳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12月以来新高2.563%。现货金短线下挫,跌幅扩大至0.4%,报1211.59美元/盎司。
这样下去的话,美联储3月加息的概率是100%。
但是,更叫人吃惊的是后面的一句:6月加息概率同样是100%。
这绝对不是小事。
从2014年美联储传言加息以来,全球市场就像得了痉挛症一样,不断地猜测,不断地等待,在预期之下,全球资本抽离新兴市场回归美国,让一些国家饱受冲击之苦。但真正的加息却到2015年底才有第一次。然后又等了一年,才有第二次。
而这次呢?竟然只隔了一个季度,就来第三次。可怕的是,可能再过一季度,可能会有第四次。
为什么加息这么紧迫?
加息为什么会来得这么快?这也许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很显然,笔者看来,有三大因素在推动美联储加息:第一,特朗普的政策预期。特朗普其实到现在,没有干什么,但他的政策方向已经改变了市场,股市大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大涨。为什么?因为他要搞万亿的基建,这会改变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推动经济的好转。这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发生的明显变化。
第二,大宗商品大周期的到来。当年2014年预期加息为什么加不起来?很大的原因在于油价开始跌跌不休,一直持续了2015年一整年,直到2016年2月才跌到20多美元的谷底,然后开始反弹。而今,油价的反弹不仅仅让许多依赖石油的新兴经济体窜口气,也正在推高全球的通胀预期。美国也不例外。基建推动需求旺盛预期,经济复苏,通胀开始,加息是自然的。
第三,中国因素。去年下半年,中国的PPI在持续40多个月负数之后开始转正,并且像吃了药一样被暴拉。这推动了企业效益好转,和下游企业被动补库存。因而,中国2月份的进口猛增,量也增,价也涨,尤其是挖掘机大卖的传闻让市场以为,中国的基建这味药很重很猛。有中国这个火车头和大买家,再加能源型的新兴经济体翻身,通胀怎能不起呢?
所以,这么多因素加在一起,美国经济数据也显示欣欣向荣,怎么能不加息呢?
全世界又要慌了
如果美联储连续4次加息的话,整个美元世界的利率将回归常态,将挤压各国的低利率政策,如果你不跟随加息,那么全世界的钱就会都往美国跑。这就会逼迫全世界央行纷纷开始升息操作,包括我们的央行。
而美国快速的连续的加息之后,必然引发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我们看到10年美债收益率已经到了2.56%,按照格雷厄姆的理论,股票市场的盈利收益率,也就是市盈率的倒数,要大于10年美债收益率的两倍才有安全边际,那么现在标普500的市盈率已经达到了23倍,盈利收益率只有4.3%,显然不够5.12%安全边际。所以美国股市压力已经不小,连续升息后,美国股市向下调整的概率很大。
而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差不多3.3%,沪深300指数的盈利收益率略高于7%,上证50盈利收益率还在10%左右,所以说对于中国股市,就目前来看,美国加息还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以后出现。沪深300市盈率被压下去了,全市场的指数估计也就不涨了。市场资金可能重回中小创,抱团取暖!
此外,美国加息会引起的全球加息潮,商品是由美元计价的,美元走强,商品价格就会下跌。最近一周伦铜跌了不少,已经说明市场在对加息感到担忧了。所以商品这条路如果非要选,那么最好还是选黄金,因为黄金第一涨幅不大,基本在底部。第二兼具货币属性。可以对冲通胀风险,所以短期可能受压制于美元,但下跌空间有限。一旦在加息过程中出现任何的经济混乱,都是黄金表现的机会。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3-09 12:22回复
    美联储加息在即,中国经济会遭殃吗?
    看商界
    03-09 09:33
    作者:孙骁骥。
    美联储加息如今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据路透社称,在上周五耶伦表达了若数据符合预期近期加息可能合适的言论后,美联储3月加息概率一度超过了90%。在上周五的公开讲话中,耶伦认为,美联储加息操作,是严格遵从充分就业和维护物价稳定这两个重要目标。而1月美国的失业率保持在4.8%,已经接近充分就业水平,通胀水平也明显提高,接近2%的管理目标。看上去,在加息问题上患有“拖延症”的耶伦女士,这一次应该不会再把加息时间表向后拖了。
    而市场对此的即时反应是:此前,2月份美元指数已经大涨1.78%,上周站上102,非美货币多数回调,人民币同样承压逼近6.9关口,贬值压力上升。当然,更加引发人们忧虑的事情在于,美联储这一次的加息,配合着新任总统特朗普的“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政策,很可能会比以往形成对于新兴市场更强烈的冲击,而对于中国的直接影响,似乎也会比以往更加明显。
    面对耶伦大妈的货币政策和特朗普大叔的经济政策,我们可能会受到哪些影响?引发我们担忧的一件事情在于,根据很多文章的观察来看,历史上美元的升值以及美联储的加息政策,通常会对于新兴经济体造成直接打击。那么,今天的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当中体量最为庞大的一个,是否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冲击会最大呢?
    我们先来简略了解从1980年代到现在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在此期间主要有三次,分别在1980年代,1990年代,以及2004到06年。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奉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策士发现过去屡试不爽的凯恩斯主义已经不好使了,美国的经济停滞,陷入滞胀。为了控制货币膨胀,美联储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于是在1980年,美联储启动了加息周期。而当时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随即出现了资本流向波动,原本净流入的资本变为流出,这对于拉美经济造成了打击。
    第二次加息发生在90年代。1994到1995年美联储连续7次加息,同期拉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总流入从1158亿美元回落到643亿美元.联储加息对于拉美地区的市场影响非常明显且迅速。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原因在于当时拉美国家资本的流动以银行贷款为主,因此对于利率非常敏感,一旦银行信贷收缩,资本便会大举外逃。而且这些资金当中,有不少是属于我们所谓的“国际热钱”,都是短期的投机性资金。例如拉美的墨西哥,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墨西哥吸收的外资有70%都属于短期证券投资。因此,只要联储一加息、美元一上涨,投机性过强的拉美经济就会立即出现动荡。
    我们可以看下根据CEIC数据公司的经济数据制作的表格,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在每一次的美元加息周期,拉美经济体的资本都倾向于流出(或者形成资本波动,造成金融动荡),然而,亚洲地区的情况就不太一样。每一次美联储加息周期内,亚洲地区的资本流向基本都是正向而稳定的。比如,在美联储加息期间,1992到1993年亚洲市场的资本净流入平均增长8.6%,而1994到1995年美联储加息期间亚洲资本的平均增速反而提高到26.6%,也就是说,不管美元如何强势,亚洲市场对于国际资本仍然有很强的吸引力,投资不会单纯因为加息而轻易撤出亚洲。
    这显然是由于亚洲国家更好的经济基本面,更稳定的市场。亚洲经济1980年代以来至今平均增速为6.2%,高于拉美国家,因此国际资本的投机性要低于拉美,有不少属于中长期资本。因此,不会出现只要美联储一加息,资本就大举变现美元,从而实现跨国自由流动的这种现象。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至少这份表格中显示的是,90年代以来,每次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彻底结束以后,亚洲市场会出现都出现资本流向的逆转以及经济危机。这又是为何?
    我们可以用国际资本的“剪羊毛”手段来解释此现象。美国自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跃升为世界第一强国,对外投资也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一直到去年,来自美国的国际资本,仍然是在世界上流动最频繁、总量最大的资本。根据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投资报告,美国对外投资为3370亿美元,为全球第一,而国际资本投资流入最高的地区,在亚洲来看,分别是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等地。
    占有这样一个重要的经济优势,美国自然要善加利用。美国通常的套路是,当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外汇储备达到了令美国不安的程度时,它就会以各种经济压力迫使该国货币升值,然后国际投机资本会进入该国的股市楼市等投资市场,制造资产泡沫。一段时间以后,资产价格会因为热钱的涌入而被拉高到令民众不满的程度,社会会出现动荡。这时,美国就会反手做空,大量将资产套现为美元,并且回流美国。这必然会造成该国(或地区)的资本净流入减缓,甚至逆转变为资本净流出。今天人们担心的所谓资本外逃现象,起带头作用的,实际上就是国际资本。
    1997年的亚洲金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3-09 18: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