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嬴稷
身份: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秦国四雄主之一(孝公、惠文、昭襄、始皇)。
本剧背景,大约为战国中至后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两位成功的秦王形象,即《裂变》中的秦孝公和《纵横》中的惠文王。这二位着实是雄主明君的即视感,可以看做古代人才们梦寐以求的圣王——志存高远,目光长久,慧眼识才,任人唯贤。
两位君主无论能力还是自身作风,也都是出类拔萃,几乎无可挑剔,更重要是让人感觉,追随他们简直是世界上最光荣有前途的事(所有成功的创业之君几乎都是如此,比如华盛顿,仅仅凭借极具号召力的演说,造就了一个国)。
于是他们收揽到了商鞅和张仪这样的大才,同心同德,君臣一体,使得秦国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国力迅速提升,最终以国富兵强,君明臣贤的形象傲视诸侯。
那么到了《崛起》,不少人也就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个秦王肯定也是个孝公、惠文王一样内圣外王的君主。开场的表现,善良天真又任性不羁,似乎也和预期中的秦昭王形象不谋而合。
但是看着看着,有点不对劲了……我想不少人肯定会大呼上当——这人最后怎么就变成了一个虎狼之君?
回顾当初那个纵情任性的嬴稷,他为了和母亲舅舅赌气,就作出绝楚盟齐,害死楚王这样荒唐的事,使得各国合纵伐秦有名。
他也曾把自己国家的安危寄托在别国身上(类似的蠢事二战时期波兰也干过),天真的以为,自己与楚国交恶,齐国一定会与自己结盟,如此即可安枕无忧。
他排斥自己的舅舅,认为魏冉比不上孟尝君这样的贤士,不过是凭借外戚身份和手中的兵权才坐到这个位置。他欣赏田文,以为自己真心待人,也一定会像祖父和父亲一样,找到自己的“商鞅”和“张仪”,成为一代雄主。
事实证明,他的自以为是,给他的国家一次次带来了麻烦。而他也在教训中看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相当远,沉溺在理想中,现实可能是国家倾覆,千古罪人。
在不断地自我磨练中,嬴稷抛却天真,开始真正成为了王,完成了理想到现实,任性到铁血的蜕变。
成长之后的秦昭王,带着《纵横》第一名嘴张仪的影子(随便向喻恩泰的张仪致敬,日后再有张子,恐怕也无喻恩泰得其神韵了)。他成了秦国的外交大使,脸皮够厚心够黑,颠倒黑白,使浑耍横,口才之好,恐怕当时无人能及。
他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和各国胡说八道,耍赖不认(比如白起被困大梁,与赵王燕王交涉),各国君王在他面前都是唯唯诺诺,不敢出声,好像他真的是会吃人的虎狼。
他不再欣赏如田文那样美名仁义播于天下的“贤人”,也不再考虑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他铁血无情,谈笑间就能铲除权倾朝野的舅舅,逼死自己的母亲。面对母亲痛失儿媳长孙,悲绝泣下的责问,他回答:“为了秦国,何人不可舍?何人不能弃?”让能言善辩的宣太后无话可说,深感大势已去。
他对信任重用,忠心耿耿的白起痛下杀手,不想背负杀降的恶名,不仅逼迫白起背锅,还要把他的妻子送到前线,亲眼看着他杀死二十万降卒,完全不顾对方刚刚打赢长平之战的不世之功。
白起的声声追问,他一句:“武安君,你的忠信仁义皆放在寡人之前?”让原本不甘不忿的白起也哑口无言。
“寡人用你范雎,便是为了今日”,淡淡道来,令人不寒而栗。
“范叔啊范叔,你之长处虽悦寡人之心,可有时却令寡人不安。”状似玩笑,却吓得范雎赶忙表明心迹:我为求名利,不求权力,不要怀疑我想篡权误国,我甘愿为你做小人,背黑锅。(如果白起像范雎一样愿意心甘情愿给他背锅,估计也不会死,可惜白起宁折不弯)
最后,嬴稷更在列国君王面前,公然喊出“我不要做名义上的天子,我要的是灭了六国,真正一统天下”这样的惊天之言。
从角色塑造方面来说,本剧秦昭王的形象还算成功,基本还原了真实的秦昭王。如范雎所说,他“既为英雄,又为小人”,他雄才大略,也阴险狠毒。他是王座上的现实主义者,如同他的国家一样强横有力的君王。
但是莫名冒出个魏伶优,和秦昭王来了一段生硬的感情戏,不仅让人看的发窘,而且大大拖慢了剧情进展的节奏,完全搞不懂弄这么个女人是为了什么?难道就为了让嬴稷也来一段感情戏?
本来看到嬴稷登基时,那个孩子被母亲藏在箱子里,还以为长大之后会成为一个反抗秦王的boss。结果弄到最后,居然是这样的人设,当时就觉得高估了编剧的能力,这么生硬突兀的感情也是醉了……
于是影迷对他的评价,远不如前两部的孝公和惠文王。
原因并不是这个秦昭王演的不好,而是人物本身的格局,不如他的祖父和父亲。
秦孝公和惠文王都是先国后家的大公之人,他们不在乎自己,他们在乎的是秦国如何。所以孝公可以举国托付商鞅,惠王可以忍痛驱逐爱人。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家庭,家族,都不重要,只要于国有利,有什么不能舍弃?于是公而忘私,任何人都很难说出他们有什么不是。(兴一家还是兴一国,其实都是理想,区别只有格局高低罢了。)
但是嬴稷不同。他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首先在乎的是自己心里舒坦,然后才是秦国有没有实际好处。他对付赵国更像是意气用事,因为赵国毁约,惹他不高兴,就直接发话“攻下邯郸,杀了赵王”。也是因此,他一再要求臣子,先忠于自己,再谈忠于秦国(所以范雎得志,白起得死)。
路易十四的名言——朕即国家,在这里送给他是再恰当不过。
孝公和惠王心中,国家利益至上;秦昭王嬴稷心里,个人意志为先,格局首先就输了先人一大截。至于信用范雎,驱逐母舅,冤杀白起,更加让人打心眼里嫌弃,虽然没有完全用个人意志代替国家利益,却也很明显的把公心放在了私心之后。所以收不到多少正面评价,这也是意料之中。
但是,这样的秦昭王,才是真正的秦昭王。
秦昭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在位56年,是历史上为数不多享国近一甲子的君主;他治下的秦国繁荣昌盛,将山东诸国杀得血流成河,无力还手,正式奠定独霸天下的地位,六国时时刻刻都要看着咸阳的脸色。秦昭王也因而叱咤风云,成了当时华夏最有权势的人物。
秦昭王的威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课本教材里,《将相和》以及《完璧归赵》中赵国君臣的反应——以城易璧,不敢不应;邀约渑池,不敢不去,临去时君臣诀别:王若不归,请立太子为王。似乎不是赴会,而是赴死。几句话能让一个国家如此胆战心惊,足见秦王在当时是多么可怕的存在。
于是秦昭王从此留下了一个极坏的第一印象:持强凌弱,言而无信,多行不义。
事实上秦昭王确实不是什么好人,准确来说,他真的是一个坏人,一个无赖,一个狼心狗肺的魂淡,甚至还可能是个色鬼(喜好yin声)。从他骗了楚怀王,将其幽禁而死,到强行索要和氏璧,使赵国君臣惶惶不安,如履薄冰,都可以看出秦昭王的寡廉鲜耻,无信无义。历代史家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是嗤之以鼻,口诛笔伐,秦昭王几乎没有什么正面形象。
如果作为个人,这样的品行简直要受千夫所指;但是作为乱世之中一方强国的君主,我认为这样的品行反而是必不可少。为什么?因为这样,他才会在治国时尽可能多的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可以用尽手段削弱敌国的力量。世人不会想到,堂堂一个国君,居然会用这种无赖手段,于是也会在不防之下中了秦王的阴招。
更何况,大争之世本来就是实力说话,在现实和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无力的。试想一下,如果秦昭王是他那个时代最善良,最仁慈,最有信义的君主,那么秦国是否还能在他死后数十年间,完成统一大业?
历史的真相告诉我们,凡是有所作为,能够威震天下的君王,美名再响,称颂再多,也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因为好人是当不了君主的。只不过秦之历史毁誉参半,甚至可以说是毁多誉少,以“暴秦”之名著称于世,历代秦王都会被人有意无意的戳上虎狼之君的标签。鲜少有人为他们歌功颂德,肯定他们的个人优点。
所以《崛起》中的秦昭王,乍一看不尽人意,可是站在秦国的角度,君王的角度,他很合格,甚至让人有些惊喜——终于有一个足够清楚的秦昭王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了。
关于演员
对于秦昭王饰演者张博,我不太熟,好吧后来知道他是新三国里的孙权,可惜我也并没有看新三国,所以这里的嬴稷是他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
不过要夸一句,这演技蛮有担当的,尤其是他的王者之威,确实慑人。他把前期嬴稷的天真任性演的像模像样,又把后期秦王的深沉狠毒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不多说,只说细节——后期的秦昭王喜欢半眯着眼,垂眸不语,默默听别人阐述争论;但是他一旦睁开眼睛,立刻气场强大,无论老谋深算的魏冉,还是战功赫赫的白起,乃至他的亲娘宣太后,都会面有惧色,老实听话。
他大多数时候面无表情,目光锐利之余,眼中闪烁着无情和冰冷。他与范雎之间的不少对话,也是堪称经典。
英明果决,残忍无情,喜怒无常,阴晴不定,这样一个秦昭王嬴稷,可以说是对张博演技的挑战和提升,而他也确实把嬴稷演的很像嬴稷了,即使与富大龙对戏,竟然也不落下风。
但是有一点可惜,张博对角色的把握力还不够,又或者是他太年轻了,要演出一个从盛年到迟暮,各个阶段不同心态不同模样的秦昭王,对他来说确实很不容易。也是化妆造型的不细致,有时候根本看不出他到底是年轻还是年老,究竟有多大,以至于从30岁到60岁的嬴稷,居然是几乎没有变化的。按说长平之战时他已经年近古稀,居然还是满头黑发,意气风发……(对比白起,人家真是苍老的可怜)
然后一个很小的细节,或许由于台词比较长,一口气说出来会有唾液分泌,所以很多地方,张博说完台词会慌忙抿嘴(咽口水),几乎看起来成了习惯,有时候看着会觉得囧囧有神。
但是能把如此复杂的人物,演绎的并不脸谱,而且渐渐游刃有余,他的演技也值得肯定了。
人物形象★★★★☆
选角正确率:★★★★
角色扮相:★★★
演员演技:★★★★
经典指数:★★★★☆
最得意事:六国君王尽换,独我稳若泰山
最大败笔:何必伶优情戏,全是画蛇添足
身份: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秦国四雄主之一(孝公、惠文、昭襄、始皇)。
本剧背景,大约为战国中至后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两位成功的秦王形象,即《裂变》中的秦孝公和《纵横》中的惠文王。这二位着实是雄主明君的即视感,可以看做古代人才们梦寐以求的圣王——志存高远,目光长久,慧眼识才,任人唯贤。
两位君主无论能力还是自身作风,也都是出类拔萃,几乎无可挑剔,更重要是让人感觉,追随他们简直是世界上最光荣有前途的事(所有成功的创业之君几乎都是如此,比如华盛顿,仅仅凭借极具号召力的演说,造就了一个国)。
于是他们收揽到了商鞅和张仪这样的大才,同心同德,君臣一体,使得秦国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国力迅速提升,最终以国富兵强,君明臣贤的形象傲视诸侯。
那么到了《崛起》,不少人也就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个秦王肯定也是个孝公、惠文王一样内圣外王的君主。开场的表现,善良天真又任性不羁,似乎也和预期中的秦昭王形象不谋而合。
但是看着看着,有点不对劲了……我想不少人肯定会大呼上当——这人最后怎么就变成了一个虎狼之君?
回顾当初那个纵情任性的嬴稷,他为了和母亲舅舅赌气,就作出绝楚盟齐,害死楚王这样荒唐的事,使得各国合纵伐秦有名。
他也曾把自己国家的安危寄托在别国身上(类似的蠢事二战时期波兰也干过),天真的以为,自己与楚国交恶,齐国一定会与自己结盟,如此即可安枕无忧。
他排斥自己的舅舅,认为魏冉比不上孟尝君这样的贤士,不过是凭借外戚身份和手中的兵权才坐到这个位置。他欣赏田文,以为自己真心待人,也一定会像祖父和父亲一样,找到自己的“商鞅”和“张仪”,成为一代雄主。
事实证明,他的自以为是,给他的国家一次次带来了麻烦。而他也在教训中看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相当远,沉溺在理想中,现实可能是国家倾覆,千古罪人。
在不断地自我磨练中,嬴稷抛却天真,开始真正成为了王,完成了理想到现实,任性到铁血的蜕变。
成长之后的秦昭王,带着《纵横》第一名嘴张仪的影子(随便向喻恩泰的张仪致敬,日后再有张子,恐怕也无喻恩泰得其神韵了)。他成了秦国的外交大使,脸皮够厚心够黑,颠倒黑白,使浑耍横,口才之好,恐怕当时无人能及。
他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和各国胡说八道,耍赖不认(比如白起被困大梁,与赵王燕王交涉),各国君王在他面前都是唯唯诺诺,不敢出声,好像他真的是会吃人的虎狼。
他不再欣赏如田文那样美名仁义播于天下的“贤人”,也不再考虑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他铁血无情,谈笑间就能铲除权倾朝野的舅舅,逼死自己的母亲。面对母亲痛失儿媳长孙,悲绝泣下的责问,他回答:“为了秦国,何人不可舍?何人不能弃?”让能言善辩的宣太后无话可说,深感大势已去。
他对信任重用,忠心耿耿的白起痛下杀手,不想背负杀降的恶名,不仅逼迫白起背锅,还要把他的妻子送到前线,亲眼看着他杀死二十万降卒,完全不顾对方刚刚打赢长平之战的不世之功。
白起的声声追问,他一句:“武安君,你的忠信仁义皆放在寡人之前?”让原本不甘不忿的白起也哑口无言。
“寡人用你范雎,便是为了今日”,淡淡道来,令人不寒而栗。
“范叔啊范叔,你之长处虽悦寡人之心,可有时却令寡人不安。”状似玩笑,却吓得范雎赶忙表明心迹:我为求名利,不求权力,不要怀疑我想篡权误国,我甘愿为你做小人,背黑锅。(如果白起像范雎一样愿意心甘情愿给他背锅,估计也不会死,可惜白起宁折不弯)
最后,嬴稷更在列国君王面前,公然喊出“我不要做名义上的天子,我要的是灭了六国,真正一统天下”这样的惊天之言。
从角色塑造方面来说,本剧秦昭王的形象还算成功,基本还原了真实的秦昭王。如范雎所说,他“既为英雄,又为小人”,他雄才大略,也阴险狠毒。他是王座上的现实主义者,如同他的国家一样强横有力的君王。
但是莫名冒出个魏伶优,和秦昭王来了一段生硬的感情戏,不仅让人看的发窘,而且大大拖慢了剧情进展的节奏,完全搞不懂弄这么个女人是为了什么?难道就为了让嬴稷也来一段感情戏?
本来看到嬴稷登基时,那个孩子被母亲藏在箱子里,还以为长大之后会成为一个反抗秦王的boss。结果弄到最后,居然是这样的人设,当时就觉得高估了编剧的能力,这么生硬突兀的感情也是醉了……
于是影迷对他的评价,远不如前两部的孝公和惠文王。
原因并不是这个秦昭王演的不好,而是人物本身的格局,不如他的祖父和父亲。
秦孝公和惠文王都是先国后家的大公之人,他们不在乎自己,他们在乎的是秦国如何。所以孝公可以举国托付商鞅,惠王可以忍痛驱逐爱人。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家庭,家族,都不重要,只要于国有利,有什么不能舍弃?于是公而忘私,任何人都很难说出他们有什么不是。(兴一家还是兴一国,其实都是理想,区别只有格局高低罢了。)
但是嬴稷不同。他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首先在乎的是自己心里舒坦,然后才是秦国有没有实际好处。他对付赵国更像是意气用事,因为赵国毁约,惹他不高兴,就直接发话“攻下邯郸,杀了赵王”。也是因此,他一再要求臣子,先忠于自己,再谈忠于秦国(所以范雎得志,白起得死)。
路易十四的名言——朕即国家,在这里送给他是再恰当不过。
孝公和惠王心中,国家利益至上;秦昭王嬴稷心里,个人意志为先,格局首先就输了先人一大截。至于信用范雎,驱逐母舅,冤杀白起,更加让人打心眼里嫌弃,虽然没有完全用个人意志代替国家利益,却也很明显的把公心放在了私心之后。所以收不到多少正面评价,这也是意料之中。
但是,这样的秦昭王,才是真正的秦昭王。
秦昭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在位56年,是历史上为数不多享国近一甲子的君主;他治下的秦国繁荣昌盛,将山东诸国杀得血流成河,无力还手,正式奠定独霸天下的地位,六国时时刻刻都要看着咸阳的脸色。秦昭王也因而叱咤风云,成了当时华夏最有权势的人物。
秦昭王的威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课本教材里,《将相和》以及《完璧归赵》中赵国君臣的反应——以城易璧,不敢不应;邀约渑池,不敢不去,临去时君臣诀别:王若不归,请立太子为王。似乎不是赴会,而是赴死。几句话能让一个国家如此胆战心惊,足见秦王在当时是多么可怕的存在。
于是秦昭王从此留下了一个极坏的第一印象:持强凌弱,言而无信,多行不义。
事实上秦昭王确实不是什么好人,准确来说,他真的是一个坏人,一个无赖,一个狼心狗肺的魂淡,甚至还可能是个色鬼(喜好yin声)。从他骗了楚怀王,将其幽禁而死,到强行索要和氏璧,使赵国君臣惶惶不安,如履薄冰,都可以看出秦昭王的寡廉鲜耻,无信无义。历代史家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是嗤之以鼻,口诛笔伐,秦昭王几乎没有什么正面形象。
如果作为个人,这样的品行简直要受千夫所指;但是作为乱世之中一方强国的君主,我认为这样的品行反而是必不可少。为什么?因为这样,他才会在治国时尽可能多的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可以用尽手段削弱敌国的力量。世人不会想到,堂堂一个国君,居然会用这种无赖手段,于是也会在不防之下中了秦王的阴招。
更何况,大争之世本来就是实力说话,在现实和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无力的。试想一下,如果秦昭王是他那个时代最善良,最仁慈,最有信义的君主,那么秦国是否还能在他死后数十年间,完成统一大业?
历史的真相告诉我们,凡是有所作为,能够威震天下的君王,美名再响,称颂再多,也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因为好人是当不了君主的。只不过秦之历史毁誉参半,甚至可以说是毁多誉少,以“暴秦”之名著称于世,历代秦王都会被人有意无意的戳上虎狼之君的标签。鲜少有人为他们歌功颂德,肯定他们的个人优点。
所以《崛起》中的秦昭王,乍一看不尽人意,可是站在秦国的角度,君王的角度,他很合格,甚至让人有些惊喜——终于有一个足够清楚的秦昭王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了。
关于演员
对于秦昭王饰演者张博,我不太熟,好吧后来知道他是新三国里的孙权,可惜我也并没有看新三国,所以这里的嬴稷是他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
不过要夸一句,这演技蛮有担当的,尤其是他的王者之威,确实慑人。他把前期嬴稷的天真任性演的像模像样,又把后期秦王的深沉狠毒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不多说,只说细节——后期的秦昭王喜欢半眯着眼,垂眸不语,默默听别人阐述争论;但是他一旦睁开眼睛,立刻气场强大,无论老谋深算的魏冉,还是战功赫赫的白起,乃至他的亲娘宣太后,都会面有惧色,老实听话。
他大多数时候面无表情,目光锐利之余,眼中闪烁着无情和冰冷。他与范雎之间的不少对话,也是堪称经典。
英明果决,残忍无情,喜怒无常,阴晴不定,这样一个秦昭王嬴稷,可以说是对张博演技的挑战和提升,而他也确实把嬴稷演的很像嬴稷了,即使与富大龙对戏,竟然也不落下风。
但是有一点可惜,张博对角色的把握力还不够,又或者是他太年轻了,要演出一个从盛年到迟暮,各个阶段不同心态不同模样的秦昭王,对他来说确实很不容易。也是化妆造型的不细致,有时候根本看不出他到底是年轻还是年老,究竟有多大,以至于从30岁到60岁的嬴稷,居然是几乎没有变化的。按说长平之战时他已经年近古稀,居然还是满头黑发,意气风发……(对比白起,人家真是苍老的可怜)
然后一个很小的细节,或许由于台词比较长,一口气说出来会有唾液分泌,所以很多地方,张博说完台词会慌忙抿嘴(咽口水),几乎看起来成了习惯,有时候看着会觉得囧囧有神。
但是能把如此复杂的人物,演绎的并不脸谱,而且渐渐游刃有余,他的演技也值得肯定了。
人物形象★★★★☆
选角正确率:★★★★
角色扮相:★★★
演员演技:★★★★
经典指数:★★★★☆
最得意事:六国君王尽换,独我稳若泰山
最大败笔:何必伶优情戏,全是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