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新城吧 关注:52贴子:259
  • 9回复贴,共1

泉港历史上的一些大事件,你知道多少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肖厝开发办时期(1978-1992年)
●1978年8月福建炼油厂项目获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1958年初,福建炼油厂筹建处第一次成立,厂址选择在三明市沙县城关。1960年福建炼油厂筹建处撤销。1975年,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来福建考察,建议福建省建一个炼油厂。1976年4月至8月,福建省又一次大规模地进行炼油厂选址工作。从闽东宁德的三都澳到闽南厦门的东南沿海各个海湾勘察了40多个厂址。11月,由5个地市编写厂址报告:罗源湾大官坂、文山厂址;福州南屿、快安、魁岐及马尾厂址、福清兴化湾江阴岛厂址;莆田秀屿厂址;泉州肖厝、惠安“五一”、“七一”围垦厂址、晋江蚶江厂址、厦门海沧厂址。
1978年8月,福建炼油厂筹建处第二次成立,在全省沿海地带进行踏勘,共选了44个厂址。同年,国家计委批准了《福建炼油厂的计划任务书》,同意福建建设250万吨/年加工原油的炼油厂。1980年1月1日,因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整,福建省人民政府以闽政[1980]001号文件撤销福建炼油厂筹建处。
1984年6月,福建炼油厂筹建处第三次成立,从44个侯选厂址中推出厦门海沧、湄洲湾南岸、福州快安三个选址上报国家计委。1984年10月,国家计委批文,同意福建省会同中国石化总公司对恢复建设福建炼油厂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1985年2月由时任福建省副省长蔡宁林、莆田市代市长王文泰带队,一行18人赴港商谈并签订了由西班牙TRC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协议。1985年4月,福建石油化工股份有限总公司成立,替代福建炼油厂筹建处功能,进行福建炼油厂建设前各项准备工作。
1985年7月至9月,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程序、省计委主任沈着及福建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泰分别带队,共26人赴西班牙参与编写可行性报告,商谈贷款、工程总承包、分包、总投资及建设进度安排等问题。1985年10月至12月,在北京完成了合作协议书的起草工作。同时商谈并签订各生产装置、全厂公用工程总承包、分包及建设进度安排的具体事项,完成了总投资最后文本。
1985年12月6日,国家正式批准福建炼油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85年12月底,福建炼油厂与西班牙TRC公司洽谈合资建设250万吨炼油项目,但由于总投资预算偏高,中方无法接受,双方同意终止谈判。1986年4月,省石化厅停止了以“中外合作建设250万吨炼油项目”为导向的筹建工作,撤销福建石油化工股份有限总公司。
●1984年4月肖厝开发办成立运作
为加快湄洲湾建设步伐,尽快发挥肖厝良港优势,从1978年开始,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家学者来肖厝调研。80年代初,肖厝港就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国际深水中转港。1984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福建省开发湄洲湾领导小组”。同年4月,晋江地委决定成立湄洲湾肖厝区经济开发委员会(晋地委[1984]综058号文),下设办公室,同时赋予对肖厝经济开发实行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牵头组织和引导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投资办厂、开发建设项目的洽谈、联系和手续报批等职能。1985年1月,晋江地区行政公署[(1985)综038号文]确定湄洲湾肖厝区经济开发委员会下属机构除保留办公室外,增设综合开发公司、规划设计处三个部门。1985 年5月,泉州市《湄洲湾地区城市规划方案》报省政府审批。1986年8月至10月,开发办完成了《肖厝石油化工基地规划方案》、《泉州湄洲湾南岸供水总体规划设计》、《湄洲湾肖厝区水厂设计》和《南埔火电厂可行性初步报告》等诸多研究报告,为肖厝的前期开发建设和港口石化项目上马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开发办接待了前来肖厝视察的近百位包括委员长、总理、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同时有中外数十家科研、高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前来参与肖厝港开发调研、勘探、规划、设计工作。肖厝开发办自1984年成立以来,对湄洲湾南岸相关区域规划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1996年4月,随着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泉州市委决定撤销湄洲湾肖厝经济开发委员会办公室,其职能划归肖厝管委会。
●1985年1月民族村开始认定
在惠安县北部区域内有畲族、回族和蒙古族三个少数民族。1985年1月,惠安县政府批准并恢复涂岭小坝等村479户2733人的出姓人氏为蒙古族成份。1985年9月,经惠安县政府批准,辖区内所有钟姓人氏恢复了畲族成份。畲族主要分布在山腰乡的鸢峰、钟厝村,居民共计1008户5842人。1986年1月,惠安县政府确认后龙乡郭厝村、山腰乡龙山村共2580户12585人的郭姓居民为回族成份。2006年3月,市民宗局确认后龙镇柳亭村为民族村。自此,区域内共有6个民族村,居民共计4067户21160人。
●1986年8月福建炼油厂选址确定并投建
1986年8月,福建省石化厅第四次成立福建炼油厂筹建处,选择泉州市境内湄洲湾南岸肖厝为炼油厂厂址,并着手编制“以国内技术建设250万吨炼油项目”的方案。
1987年2月,由时任福建省石化厅厅长施性谋带队,一行10人赴京商谈建设福建炼油厂合资原则,并初步确定立足于国内的加工工艺技术路线。同年,福建炼油厂250万吨炼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上报。
1987年8月,在福州召开福建炼油厂可行性评审会,并通过了评审。
1987年10月,国家批准“250万吨炼油项目设计任务书”。
1987年12月15日,国家计委以计原[1987]2359号文通知福建省政府和中国石化总公司,国务院批准了该项目设计任务书,并要求按国家计委[1987]2259号文实施。
1989年1月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签订了合资建设协议书,正式成立了福建炼油厂,任命周纯富为福建炼油厂厂长,龚明铨、路佩恒为副厂长。
1989年11月20日,国家计委批准福建炼油厂为预备项目。
1990年6月1日,国务院批准为正式开工项目。
1990年6月17日,福建炼油厂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开始了正式建设。
●1987年 革命老区乡、老区基点村全部确认
惠北地区是闽南地区从大革命时期起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地区。1987年省政府按照划定革命老根据地的有关标准,经过对惠北地区革命老根据地(简称老区)进行调查摸底和审核,在先前认定部分村为老区村后,最终认定土地革命时期的老区基点村有现涂岭镇的涂岭、松园、小坝、前欧等21个行政村,现前黄镇的三朱村,现后龙镇的土坑村、东山村及后墘、后田自然村;抗日时期的老区基点村有现后龙镇割山村,现南埔镇先锋村;解放时期的老区基点村有现前黄镇前黄村、后张村、北坑自然村和古县村,现山腰街道的普安村、钟厝村(包括普安、金山、后亭、下莲、店仔等自然村)、鸢峰村、海滨村崇福自然村、埭港村后楼自然村,现后龙镇的上西村,现南埔镇凤翔村,现界山镇鹅头村沟口自然村。同时确认原涂岭乡为全县唯一的革命老区乡。原属惠安县1955年划归仙游县管辖的东坪、义路、岭北、六户等4个村也被认定为老区基点村。
●1988年11月万吨级杂货码头建成投入使用
1985年9月,肖厝港万吨级杂货码头开工建设, 1988年11月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该码头是福建炼油厂建设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设计能力为年吞吐量34万吨。投产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货物经此港转运,福建炼油厂大中型机械设备在此码头上岸。1991年12月,肖厝万吨码头首次对外通航,“晴川”7号轮启航驶往日本大阪。1993年3月,肖厝港首次通航俄罗斯。
●1992年3月塘头220KV变电站竣工投产
1992年3月,投资4300万元的全省最大的枢纽变电站——塘头220KV变电站,在经过一年二个月的紧张施工后竣工投产。变电站向福炼厂及肖厝其它区域提供最大穿越功率达1000兆瓦的电量,有效缓解了企业生产和居民用电的紧张局面。
●1992年5月 10万吨级油码头建成投入使用
1992年5月,位于后龙上西村鲤鱼尾的福建炼油厂重点配套工程10万吨级原油码头,经过三年建设正式交付使用。该码头属炼油厂专用码头,岸线长0.25公里,引堤437米,主引桥231米,水深10-20米,总投资12亿元。油码头的建成使用,为福建炼油厂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促进福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航道疏通是码头运作的必备条件。全长30公里的湄洲湾10万吨级的航道,经过两年多的疏浚于1994年11月开通,同时还建有5公里的支航道,总投资2000多万元,确保10万吨级油轮全天候顺利停靠码头。
●1992年5月肖厝二级公路竣工通车
1992年5月,与国道324线即福厦公路相接的福建炼油厂主要交通干线——肖厝二级公路竣工通车。该公路长12.59公里,总投资3200万元,1991年5月开工。支线至炼油厂码头5公里,连接沙格万吨杂货码头和上西鲤鱼尾油库区以及厂区、生活区。作为主干道,1998年,在原二级公路基础上进行拓宽改造,截至2008年共约投资1.2亿元,建成长10.8公里,路基宽50米,主车道宽22.5米,并设置绿化隔离带的通港路,是区内除国道外第一条较高等级公路,为加快福建炼油厂和10万吨级油码头的建设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1楼2017-03-12 22:04回复
    二、肖厝镇时期(1992-1996年)
    ●1992年9月肖厝镇成立并运作
    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快肖厝开发建设,配合福建炼油厂的各项建设, 1992年9月,惠安县肖厝镇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辖山腰、后龙、南埔、涂岭四个乡(镇)和山腰盐场,四乡(镇)改为办事处。
    ●1993年11月福建炼油厂全面建成正式投产
    福建炼油厂1986年6月正式动建,占地面积243公顷,征地3371.27亩,共搬迁民宅214户,民房319幢计4.72万平方米,涉及到南埔镇的外厝、先锋村,后龙镇的上西、田里等四个村,农转非7000人。1993年11月,总投资22亿元、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的福建炼油厂正式建成投产。
    从1978年8月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到建成投产,福建炼油厂的上马经历了“三上两下”的曲折过程。福建炼油厂的投产,填补了福建省石油加工业的空白,结束了福建不产油的历史。1995年9月,福建炼油厂顺利完成改制工作,正式成立福建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995年3月肖厝南山公路建成通车
    1994年初,成立肖厝镇南山(南埔至山腰)公路建设指挥部。同年3月,南山公路全线开工建设,该公路长4.7公里,路面宽17米。总投资1030万元,于1995年3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公路成为南埔与山腰相连接的一条捷径,是区内早期重要


    2楼2017-03-12 22:06
    回复
      泉港大事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12 22:10
      回复
        竟然有44个侯选厂址!据说当时的省长向莆田家长承诺,福炼一定落地在莆田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3-13 10:58
        回复
          开发湄洲湾,振兴大莆田是80年代莆田街头巷尾的标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3-13 10:58
          回复
            泉州对湄洲湾开发一直消极怠慢,泉港区的成立并非泉州的初衷,而是省里为了开发湄洲湾提出的。泉州的态度也导致了湄洲湾管理局的出台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3-13 11:00
            回复
              北岸的向莆铁路、湄渝高速等通道,使莆田从交通远落后泉州大大实现弯道超越。湄洲湾港口局的架构更使南北岸原先的港口功能和发生翻转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3-13 11:04
              回复
                泉州市泉港区钟厝村钟山彬1976年出生,以前(经泉州市边防支队长钟某某介绍)在云峰拍卖行上班,钟山彬无恶不作同时在钟厝交了几个女朋友在石狮、泉州等地交了几个女朋友,导致钟厝一个女朋友叫钟某某多次怀孕打胎和龙岩女朋友吴东金(现在叫前妻)多次怀孕打胎,霸道无理喝酒躺在公司门口睡觉被老板开除,他前妻当时又怀孕就跑到泉港钟厝他家里找他父母,他父母不同意又知道怀孕过不了多久就结婚了。2004年到他堂哥公司上班,期间在公司无理取闹霸占公司几十万元把公司搞垮2010年被公司开除,多次非礼强奸身边妇女(包括他老婆闺蜜)得呈好几次,2010年和别人合伙开公司不到一年因人品问题黑公司钱财散伙了,经常骚扰身边妇女和他老婆闺蜜、非礼他老婆闺蜜,结婚期间经常家暴殴打他老婆,他老婆多次提离婚他不肯,最终于2016年离婚,2017年42岁在晋江池店找他情人(开服装店)出来骑电动车在晋江池店路口暴死街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5-06 21:03
                回复
                  去死吧严志忠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9-05-24 00:02
                  回复
                    v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21-09-27 0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