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吧 关注:4,876贴子:12,257
  • 9回复贴,共1

【红与黑】后拿破仑时代的于连(书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解读于连?这是读过《红与黑》的人们,所碰到的首要问题。当然,评论家早已提供一些答案,比如,一个向上爬的野心家、阴谋家,一个拉斯蒂涅式的人物……这些说法肯定是对的。但我觉得,更应把于连放到所处的年代里,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即把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或是更可取的做法,可望得出更切实际的结论。定下《后拿破仑时代的于连》这个题目,原因便在此了。
何谓“后拿破仑时代”?《红与黑》有一个副标题:“一八三O纪事”。这之前,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年-1794年)、拿破仑执掌法国时期(1799年-1815年),和王政复辟时期(1815年-1830年)。小说中,于连感叹“拿破仑啊!在你的时代……”,鉴于此,将前两个时期合称为“拿破仑时代”,将之后的王政复辟时期称为“后拿破仑时代”。关于这段时期,人民文学版《红与黑》译者张冠尧在该书《前言》中说:“波旁王朝的复辟使被打倒的贵族卷土重来,他们和教会沆瀣一气,把法国又拉回到大革命前的黑暗年月。随着大革命而登上政治舞台的资产阶级,尤其是小资产阶级遭到压制”,“平民青年没有任何出路,只能以教士职业为晋身之阶”。这是“后拿破仑时代”的基本特征。两个时代是如此不同,小说中,连瓦匠都看出来了:“换了‘那一位’的时代,就有意思了!瓦匠能当上军官、将军,这都是见过的事!”
木匠的儿子于连登场时只有18岁,到1830年死时也只22岁,终其一生,拿破仑的影响无时不在。小说中写到一老外科军医,此人堪称于连的教父。他曾随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既是雅各宾党人,又是波拿巴分子”,“甚至站在帝国一边签名反对王政复辟”。老军医退役后来到维里业,教于连学会拉丁文,向他讲述大革命的有关历史,临终前还把一大批书留给他。后来,于连学了三年神学,成为一名年轻的教士。
在老军医的影响下,于连成为拿破仑的狂热崇拜者,最喜欢的书是《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此书为拿破仑侍从所撰,记录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流放生活,还记下拿破仑口述的一生事迹。于连在德·雷纳家当教师时,悄悄将拿破仑的肖像,藏在住处的床垫下。更重要的是,于连决计仿效拿破仑建功立业,梦想像后者那样,“仅凭手中一把长剑便成为天下的主人”。这是可以理解的:大革命就在不远处,前辈在回忆当年,后辈则歆羡不已,并起了模仿之意。然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时过境迁,以前可以得到的东西,现在虽然可望,却不可及。于连必须改弦更张了。
小时候,于连看见身着战袍的龙骑兵,“便发疯了似地想当兵”,及年稍长,却改主意当教士。原因何在?后拿破仑时代,法国社会不再崇尚武功,不再可能“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相反,“有的神甫四十多岁便拿到十万法郎的年薪,三倍于拿破仑麾下名将的薪俸”。穿红色军服?还是穿黑色教士服?从收益上看,二者早已此消彼长,最终造成于连的舍“红”就“黑”。“红”与“黑”,说的其实是于连人生道路的选择。
必须看到,于连是迫于现实作出选择的。即便当了教士,仍怀着一颗出人头地的心,其征服欲和对胜利的渴望,并不因穿了教士服而稍减。如有的评论说,于连是把“情场当作战场”,所作所为,仍是一副军人姿态。我以为,于连征战的不只是情场,还有上流社会;他是把真实的战场,转移到女人的床笫和上流社会的客厅,变征服将士为征服女人、征服上流社会而已。
先说情场之战。于连先后征服两个女人:德·雷纳夫人和玛蒂尔德小姐,前者是市长太太,后者是德·拉摩尔侯爵家的千金。于连是作为家庭教师进入市长家的,给其三个儿子教授拉丁文。虽对上流社会抱着仇恨和厌倦,却不妨碍他决心要将德·雷纳夫人“弄到手”。于连征服德·雷纳夫人,采用的是一种蛮不讲理的打法,利用住在主人家的便利,半夜去敲主妇的门。于连能够得手,与他18岁的年纪、漂亮的面孔、横溢的才华有关,也与德·雷纳夫人的淳朴、母性,和缺乏爱情有关。她“十六岁便嫁到大户人家,一生之中,对爱情没有任何体验”。这是一场遭遇战,并无多少战术含量,适合于连莽撞少年的身份。
征服玛蒂尔德小姐之战则不一样了。于连这次是德·拉摩尔侯爵的秘书,协助后者处理文件,甚至管理田产。之前,已在市长家和神学院历练,感情生活上,也有与德·雷纳夫人的“姐弟恋”,是一个更为成熟的于连。对手玛蒂尔德小姐更非同一般:生于巴黎显贵之家,是个漂亮的金发女郎,身边有三个追求者:克罗兹诺瓦侯爵、凯律伯爵、吕兹子爵,清一色的名门子弟。更要命的是,玛蒂尔德对他们不屑一顾,于连这个外省的木匠之子,能让她正眼相看已属不易,更遑论其他?
所以,这绝对是一场苦战。于连能够一战,固然因自身实力:聪明有才华,谈吐和见识皆不凡,办事能力极强,为此,德·拉摩尔授给他一枚勋章。玛蒂尔德的崇拜英雄情结,也助了于连一臂之力。她认定于连是个丹东式的人物,敢作敢为有魄力,唯一不足的是出身低微。但她马上想到:“敢于爱一个社会地位与我有霄壤之别的人,这已经是伟大果敢的举动。”两人一番亲密接触后,率先表白的居然是玛蒂尔德,用的是书信方式;第三封信,竟邀于连半夜去她的闺房!
但此战的难度,是于连占领几个高地后,仍难言有胜算。那天夜里,于连架着梯子爬进玛蒂尔德闺房,让后者委身于他。第二天,玛蒂尔德却冷若冰霜,对于连爱理不理,而此时,于连疯狂地爱上玛蒂尔德,“玛蒂尔德知道他爱自己,反倒瞧不起他了”。失意的痛苦,让于连铤而走险,一天夜里,他主动架起梯子再进闺房,两人共度春宵。玛蒂尔德似乎又被征服,她说:“我太高傲,太狠心,你惩罚我吧。”又说:“你是我的主人,我是你的女奴,我想违抗你的命令,应该跪下请求你的宽恕。”甚至剪下一缕头发给于连,作为永远顺从的表示。可是再过一天,玛蒂尔德剪下头发的地方掩盖起来,言语态度复如从前:她“对爱情感到腻烦了”。面对两度委身的玛蒂尔德,于连竟无计可施,心里痛苦极了。
恰在这时,德·拉摩尔给于连派了一个活:跟随自己参加一秘密会议,作好会议记录之后,将记录压缩成四页,然后背下来,通报给一位公爵。之所以用脑而不是用纸,是因去往公爵府沿途的驿站,都有敌对方设置的检查岗。借着这份信使工作,于连暂时摆脱对玛蒂尔德的苦恋。藏身斯特拉斯堡时,于连巧遇熟人俄国克拉索夫王子,后者得知于连的苦闷,授给他三个锦囊妙计。俄王子的计策,说起来就两点:一是再见玛蒂尔德时,一定要“绷着”,谁“绷”不住谁输;二是声东击西,假装移情寡居的元帅夫人,激起玛蒂尔德的妒忌心。
自此,征服玛蒂尔德之战开打下半场:再回德·拉摩尔府上,玛蒂尔德去花园,于连不跟着去;玛蒂尔德坐到元帅夫人旁,于连就在一侧也不看她,反而向元帅夫人大献殷勤;又将俄王子交给的信,一封封抄给这位夫人。玛蒂尔德也没闲着,答应了克罗兹诺瓦侯爵的求婚,以致后者一天跑两次德·拉摩尔府上。两人就这么交战着,就于连来说,这场“艰苦表演”竟长达六个星期。
一天早上,于连在图书室看元帅夫人的回信,玛蒂尔德来了,一把抢过信,说:“我受不了……我是您的妻子,您却把我忘个一干二净。您这样很不像话,先生。”说完眼泪汪汪,扑到于连的怀里。于连不敢松懈,想起俄王子的的告诫:“一字之差会功亏一篑。”便仍然“绷着”,直到玛蒂尔德跪倒到在面前:“没有你的爱,我再也活不下去了。”
即便如此,于连仍认为,大战只是“赢了一半”,坚持去元帅夫人的包厢看戏,以此来折磨玛蒂尔德。他发誓:“要她害怕!”当玛蒂尔德说要与他私奔时,于连仍装作不愿拥抱她。最终,玛蒂尔德发现自己怀孕了,高兴地告诉于连,并决定给德·拉摩尔写信,告诉父亲“是我首先爱上了他,诱使他也爱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想,这就是被追的穷寇,被痛打的残敌吧?
我读于连征服玛蒂尔德之战,感觉前半场是拉锯战:于连胜一场,玛蒂尔德必扳回一场;于连两度得手,都只获得身体,未俘获其心。后半场是攻坚战:于连一点点进攻,玛蒂尔德一点点退却,退守中又有还击;于连不敢半点懈怠,因稍有松懈,必招致反攻,致前功尽弃。所以一直强迫自己“绷着”,终让“绷”不住的玛蒂尔德认输。这场交战,比之征服德·雷纳夫人的兵不血刃,可谓艰苦卓绝。我读这段,仿佛看到刀光剑影,听到金戈铁马!简直太刺激、太过瘾了。
有意思的是,小说本来就将于连的情事,当作战事来写,一直用“第一次决斗”、“我打赢了一仗,但必须乘胜追击”、“苦战得胜”……等等来描述。特别是写玛蒂尔德的这段:“在即将进行的这场战斗中,因出身而产生的骄傲就像一座高山,横亘在她与我之间的一个碉堡。必须在此部署兵力。”这哪里像是谈恋爱?分明就是战争了。如此看来,身着黑教士服的于连,依然是个红衣将军。
再来说上流社会之战。在德·雷纳市长家,于连不但是拉丁文专家,还可将整本《圣经》背下;他的优异表现,总让市长疑心他另谋高就,不断给他加薪。在德·拉摩尔侯爵府上,于连处理往来信件,根据侯爵批语草拟复信,后者几乎都签字照发。同时,还管理两地田产,经常要去巡视。跟随侯爵参与秘密会议那次,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将会议内容装进脑海,转达给公爵。完成使命归来,侯爵夫妇真心称赞他、祝贺他。他的出色才干,获得王公贵族的首肯,克拉索夫王子、阿塔米拉伯爵成了他的好友,元帅夫人甚至爱上他。
但于连终归是个悲剧人物。他赢了德·拉摩尔家的小姐,却输给德·拉摩尔本人。侯爵力阻女儿嫁给于连。他可以给于连金钱、地产、甚至贵族头衔,就是不允诺婚事。一方面,他安排于连做轻骑兵中尉,一方面,暗中派人调查于连,以致发现后者与德·雷纳夫人的私情。待德·雷纳夫人受人蒙骗,写信控诉于连,于连见信大怒,疯狂中枪杀德·雷纳夫人,终于铸成大错。
系狱之后的于连,只求一死。其实,他可以不判死刑的。其一,德·雷纳夫人只受轻伤,醒悟后非常后悔,亲笔给陪审员写信求情,说于连是“精神忧郁症发作”。其二,玛蒂尔德亲自找到弗里莱神甫,这位可对于连案施加影响的人,与之私下达成交易:如神甫能让于连免死,她将设法让他当上主教。神甫甚至夸下海口:“小姐,我要使一个人被判无罪不费吹灰之力……”
但于连决意赴死。审判前再三说自己是谋杀,被判死刑后又不肯上诉。为什么?于连的梦想是当大人物,不甘于仅仅是活着,过庸常人的生活。来德·拉摩尔侯爵家之前,他本有两次过平静而富贵生活的机会:一是娶德·雷纳夫人的侍女,后者刚得了一笔遗产;一是与发小富凯合伙做生意,每年有四千法郎的收入。于连都拒绝了。顺便说一句,正因为拒绝疯狂爱着自己的侍女,于连才被后者告发,以致与德·雷纳夫人的恋情败露。
小说中写到,于连三次用梯子爬进女人卧室,最先一次是德·雷纳家。梯子是一个隐喻,是“向上爬”的最好诠释。于连出道以来,每遇贵人,一直顺风顺水,征服玛蒂尔德,更让他看到实现梦想的希望。当上轻骑兵中尉后,于连不知是计,“心里已在盘算,要想最迟三十岁便成为司令官,像所有伟大的将领一样,二十三岁的官阶就必须在中尉以上”。哪知道,一直往上爬着,爬着……接近顶端时却摔下来!于连怎么甘心?在他看来,不英雄,毋宁死啊!
判决于连死刑的是华勒诺,德·雷纳夫人的追求者,于连的情敌。此人口袋里揣着省长委任状,敢把弗里莱神甫不放在眼里。华勒诺确有携私报复之嫌,也遂了大部分贵族的心愿。于连崇拜拿破仑,几乎人尽皆知。德·拉摩尔尽管赏识于连,却也感觉到,“在他的性格里,我发现隐藏着某些可怕的东西”。玛蒂尔德的哥哥干脆说:“如果再发生革命,他会把我们都送上断头台的。”
1830年,是法国7月革命爆发的那一年。这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身处外省的德·雷纳夫人也能感知:“与她来往的人都一再说,罗伯斯庇尔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刚到巴黎的德·拉摩尔府,于连就感到:“他们太害怕雅各宾党人了!在每道篱笆后面仿佛都看见罗伯斯庇尔带着囚车来,惊恐之状令人捧腹”。前述于连参加的秘密会议,就是贵族们讨论“在各省建立起一支由五百死党组成的队伍”,以“打败雅各宾派动员起来的青年队伍”。
在法庭上,于连有一番告别演说,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死因:“即使我罪不该死,我看到有些人,他们并不认为我还年轻而值得同情,反而想杀一儆百,通过惩罚我来吓唬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出身下层阶级,备受贫穷的煎熬,却又有幸受到良好教育,敢于混迹于有钱人引以自豪的上流社会。先生们,这就是我的罪行……”很明显,于连不见容于封建贵族,不见容于这复辟的时代,真的是“生不逢时”!
塑造于连这个人物,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司汤达出生于一个非贵族家庭,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17岁便投笔从戎,随军远征意大利,尔后又转战各地,横扫欧洲各国封建王朝。波旁王朝复辟后,他一度苦闷、彷徨、消极。我猜想,司汤达一方面对现实强烈不满,一方面无比怀念过去。写下《红与黑》,是将两个时代作比较,并以于连的遭际,来否定后一个时代。于连是一粒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就会长成大树;种在贫瘠的土地,只能长出歪脖子树。换句话说,于连就是拿破仑,区别只在是否生错时代:身在1815年以前,他就是拿破仑;身在1815年以后,他就只能是于连。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从来需凭借时势。有了特定的时势,于连可能成为拿破仑;没有特定的时势,拿破仑也只能是于连。总之,于连的命运告诉我们:在后拿破仑时代,是出不了拿破仑的!
也许,置身后拿破仑时代,回望辉煌而英雄遍地的往昔,于连们只能感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前朝。

可扫码关注公众号,每周一、四更新,还有更多书评、影评哟~


1楼2017-03-13 13:09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3-15 06:08
    收起回复
      厉害,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写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4-03 23:35
      回复
        牛🐂


        7楼2023-04-04 14:24
        回复
          写的真好


          IP属地:广东8楼2023-12-07 1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