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吧 关注:1,933贴子:84,251

【珍爱永驻】 《珍妃和她的娘家》一书相关内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祭珍主


1楼2017-03-14 01:36回复
    细想了想,还是觉得把这本书的内容再打上来一遍,因为内容比较多,我本想对着书敲完一次性发上来,但考虑到内容较多,怕被度娘误为刷贴。。。所有决定内容分段分时间发上来。没看过的亲可以补一下,久前看过的就当重温。全部手打,有错字勿见怪。
    对于珍主的娘家的消息和一些历史料记载实在太少,甚至可以说寥寥无笔,所有这本书是内容是相当珍贵的资料。
    《珍妃和她的娘家》这本书相对来将讲叙述较严谨,脉络清楚,又有第三方整理,也有不少料。
    虽然同样是自家后人阐述历史,但是比起某些打着所谓要还原真正历史,但叙述混乱,而书中又尽是见缝插针踩他人的,严重偏离书中心主题的那些,要可读性真实性强太多。
    书的作者是唐小曼,嫡亲侄孙女,也就是珍主的哥哥志锜是他的祖父。珍主家族他他拉氏民国后改汉姓唐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7-03-14 01:42
    收起回复
      前言
      珍妃、瑾妃-我的五皇爷和四皇爷-这两个称呼似乎同我与生俱来。很小的时候起,便经常听到珍妃、瑾妃.......。
      随着我的成长,更从各方面:书中、报纸上、电影中、戏剧中、听到他们的称呼,尤其是珍妃。
      现在,在最盛行的传播媒介-网络上,我竟发现了“瑾妃吧”;知不少年轻的女孩子们喜爱珍妃。这使我出乎意料。使我高兴。
      但也有个别文章歪曲了事实,印因此我愿将自己了解的珍妃情况,提供给大家,我并非只是直观见解,而是参考了资料。尽量还原历史真面目,这是我写作的目的。绝不混淆历史,误导他人。
      希望读者喜欢!
      唐小曼


      6楼2017-03-14 01:43
      回复
        下面是两篇文章的序言

        清康熙帝好学崇儒,常有日侍左右的南书房学者像词臣高士奇等得到赐第西安门的荣誉。臣子住近大内,有机会赐游禁宫花园。高士奇就其中殿阙阁楼,亭台花木,乃至奇峰怪石,一一记录,成书《金鳌退食笔记》。其中,对辽道宗宣懿萧皇后有一些掌故。按萧皇后在《辽史·后妃传》中,原文是“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后人读史每对萧后才艺斐然,多舛遭遇寄语同情和惋惜!在高士奇笔下记载,太液池(今北京北海)中琼华岛高处右殿。曾悬“广寒之殿”匾一方,相传就是萧后“梳妆楼”。据高士奇所见前人记载,这里曾是辽、金、元皇帝游宴之所。随高士奇之笔,附件建筑如“缐珠亭”、“荷叶殿”、“脂粉亭”、“浴室更衣殿”等等,仅从这些命名,一副历史风采齐力长卷,已突出在读者眼前。“梳妆楼”铺陈出当年的时代气氛,包括了萧后楼内生活婉丽风姿,才艺双绝的气韵。而今的琼岛,日夕游客千万。不再只是欣赏萧后的文采,而是凭吊遗址,兼有了哀怜萧后被害死含冤而死。荣华与盛衰,能不掩卷唏嘘!
        诗人墨客留下名句不少:
        “苑西辽后洗妆楼,槛外方湖静不流...........”
        “艳粉香,脂佩环声”;“悲呤惹人辞赋”;...........
        怀古之声不断。


        7楼2017-03-14 01:46
        回复
          “昔”与“今”更替,由耶律氏之辽到爱新觉罗之清,八百年间,萧后被害后,辽经天祚帝一代而亡;珍妃死于井之后,也经宣统一帝而清覆灭。萧后、珍妃同具才华、同人深宫、同有抱负、怀恨而无所为,红颜遇早折之厄,国祚临将尽之颓,又何其相似,伤古者,往事懊恼,能不感慨!所以,一听唐小曼新著《珍妃和她的娘家》即将付梓,为之称庆不已,乐见继宏儒高士奇之后,又一咏叹之作问世,所以愿为之序。
          同时,晚清宫廷故事,充斥坊间,道听途说者有之,杜撰编造者更是不一而足。尤以珍妃事迹,如众盲摸象,各说异端。本书作者系珍妃嫡亲侄孙女,其身世与经历,回头研究记写自己家族史事,笔触所及,包括了当时官宦权贵门庭的生活各态,家风的绵延,以亲见亲闻谨慎追述。作者在国外多年,东方、西方文化的冲激、新潮与传统文明的消长,把即将为时间尘沙磨埋的真相,做一个纠谬与澄清。作者也许会有“吾生也晚”的遗憾,那并不是因为没赶上祖辈的风光岁月,而是惋惜自己太幼小,没能记忆的更周全而已。
          写到此,想起作家李伯宏,他曾撰文推介《俄罗斯纪行》这本书:“是位作家斯坦贝克和摄影家卡帕在20世纪40年代几经波折,一同访问苏联。他们没有什么宏大的写作计划,只想能了解那里的普通人吃什么?穿什么?唱什么歌?跳什么舞?结果,这本书成了记载历史。”
          唐小曼书中就多方汇集写下在北京她老家老宅的故事,其先人所以选择与禁苑为邻,因为难舍两个爱女同时被选入宫中。想起一旦二姝想念请人,登楼即可瞭望宫墙外自宅中的家居动态、这种难割舍的亲情,用心之凄苦,读来使人神伤!
          不过,再读到私人笔记中提到:“德宗在瀛台以涵元殿为寝殿,香扆殿与之相对,为皇后所居,非太后命不得往来,德宗偶或登楼远眺,宫监即报太后,一举一动皆有人密启也。”
          按瑾、珍二妃在光绪十五年进宫时,瑾妃十五,珍妃只十三岁,如果珍妃于光绪廿六年不死于井中,日后与光绪同幽于瀛台,能否获取登楼远眺的机会?其先人的怜幼亲情痴梦,思之泫然。


          8楼2017-03-14 01:46
          回复
            作者也参阅了不少的前人著作,并有所驳正。像《文廷式传》:“始瑾珍随父任,居广州,从廷式受学。甲午,大考翰詹,上亲擢廷式第一,由编修迁侍读学士,二妃力也.....”就不符合事实。按古《吕氏春秋》有:“尝一脬肉,而知一钁之味,一鼎之调。”所以,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句警后学:“传闻与指实不同,悬算与临事有异”,指实是实际接触,悬算是臆测与猜度。如果一书中发现小疵属于上述者则全书尽墨。
            作者选取素材,表现主题,并没有因与传主是嫡亲而全成私情,辜负了历史。古愿以上述几句,向贝满校友小曼女士致敬!
            张之宇


            9楼2017-03-14 01:47
            回复
              《珍妃和她的娘家》读后
              清末,有志改革政治以挽回国势颓败,而被巨大沉重的守旧势力压垮失败的光绪帝,是近代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一个有志不能伸的皇帝。他虽然无力拯救中国,却赢得人们的同情与尊重。与他志同道合辅其推行新法的妃子-珍妃,以她的政治见识及其惨烈的结局,和光绪帝一道,屡被写入文艺作品中。
              珍妃短暂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有幸的。
              她生活在封建保守旧势力把持帝位,掌握实权的清末宫廷中。以她的才志、勇敢,肯定是颖出又必受摧折的。但是,她有奋发图强的皇帝知己,她是以她的才识为皇帝所赞赏而有所作为,她的历史地位不同于一般后宫专宠的女子,又是她的有幸。这种志同、互爱的婚姻是难得的幸福。她从不屈服,不改志,她是挺立的秀木,明亮的珍珠,虽死犹荣的光辉形象。
              珍妃的娘家嫡亲侄孙女唐小曼,以亲闻、亲历做家史追述,介绍了珍妃的家门及有关她的一些故事,写作立意,宗旨明确,家史性质,不容虚构;遵守道德准则,真实可信。对于历史来说,说史家记载于史论之外,最有价值、可资凭信的资料就是三亲的实录。因此,这本《珍妃和她的娘家》就有了参考价值。这其中写了珍妃家中长辈关心着亲人在宫内喜或忧的消息之真实记述,有着家里人刻骨切肤的担惊与哀痛之感情表露。从记述中可以听到在风云变幻中担心亲人安危的心跳,可以看到触目惊心的宫中廷杖肉刑.......作为一个嫡亲后人的记述,更多传达出的是真实的感情,凡涉及历史事件,作者均以审慎的态度查取确切有据的史书记载和论证。


              10楼2017-03-14 01:48
              回复
                读者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晚清时期一个开朗的满族官宦大家的走向与实况。本书用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介绍了珍妃的娘家-他塔拉氏(唐)家族,可以了解珍妃在她未入宫前接受教育的情况,她的亲支近脉的关系等等。作者还给我们写出了在这个家门中走出去的几代女性精英,都映衬出珍妃所具的品格、教养不是偶然出现的。
                中老胡同32号这个使作者深爱与怀恋的大宅,是他塔拉氏四代居住之所,宅在珍、瑾二妃入宫后,家人于此购置的,为的是离(故)宫近,可以使深宫中的亲人能够在登楼远眺之时看到自己的家和家人。仅此一个择地而居的举动可以看出家有亲人入宫是多么使家属牵肠挂肚。
                作者介绍这座宅院怀着极深的感情。通过对这所大宅的格局以及居住分别的情况,读者会看到大家门庭的规矩,礼法秩序。从她们的生活习俗看出,这个大家庭有着长期在南方(志锜,珍妃之兄,作者之祖父,供职上海;珍瑾二妃十岁以前随伯父长善在广州大将军任上)生活的影响,已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这是一个在当时思想开明的大家庭。对于对子女培养一律平等,在唐氏家族中又出现了唐梅、唐石霞、唐舜君姐妹等新型知识妇女的代表人物。这一代女性或敢于冲破礼教束缚自主婚姻,或事业有成就,她们身上都表现出自尊、自强、自决命运、奋斗自立的精神。至于唐门女性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自创事业,坚持拼搏的人才,更是在后辈中不断出现。这个家族的优良传统之由来与表现,是应该颂赞与研究的。
                在作者介绍下,这个大家族的和睦气象被表现出来。它体现着礼法、祥和、宽松的和谐,给成长与其中的作者,留下了温馨的回忆。
                更主要的一点是这个家庭显现出了时代的特点,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这本书为我们写了发生在这里的几件大事。首先是与这个家门息息相关的珍妃与光绪、慈禧之间的故事,在变法中,珍妃因为支持光绪而遭受慈禧的几次处罚,和她投井及而后安葬的经过,这些与历史有关的实际,都是不可变移的伤心沉痛的记叙,标志着那一特殊是历史时代。再如记叙瑾妃在民国时那次省亲(为母祝寿),也是一个标志出时代的特殊事件,记录着清逊位后,在民国所享受的待遇,不改帝号,清宫小天下依然存在的事实。1924年已是民国13年,而瑾妃省亲的排场、威仪,仍然显示着皇家制度的森严等级秩序、我们试与《红楼梦》中记载全盛时期的元妃省亲相比,其行事、礼仪、内外限制全都是一样,只是规模大小不同。令人惊奇的是:即使已经改成民国了,作为皇贵妃的瑾妃,平生只有这一次按礼安排的省亲回娘家。这段纪实与近日经常在搬演清代故事的影视剧中看到的,视宫禁如儿戏般的设想描写,自是局外人以自己经验推此及彼的虚构而已。


                11楼2017-03-14 01:48
                回复
                  省亲之后,所记家中另一件大事就是1942年珍、瑾二妃的嫂子志锜夫人(作者祖母)逝世。作者赶上这桩丧事,因此记忆犹新。那个场面之大,作者也予以描述得真切。在1945年前后,笔者在故都街头还见到过几次64杠的大殡行列,那方形如轿顶的高高棺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有一篇记录皇姥姥丧事出殡的文章,所记的盛事也是民国时期。这样的实在记录。可提供对当时风俗的认识。
                  在老宅中发生的最后一件大事,就是中老胡同32号在1943年被日本兵强占的事实。在日本侵略中国的统治之下,中国人哪儿有生存的自由与保障!侵华日军罪行累累,这又是一桩罪证。当我们读到院内的八角亭被野蛮的日本兵拉倒时,似乎那亭坍的一声巨响,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永远留在耳边、心中。老宅,文物的被毁占,是使人扼腕痛惜的真实记录。
                  总之,这些发生在唐氏老宅中的大事,具体而清晰地给读者勾勒出一个时代的缩影,虽然记叙的一个家庭的变迁,却告诉我们这是发生在中国百年来的情况。大到维新变法,帝制消失,小到一个家族的变化,甚至作者自己温馨童年的回忆,都是既真实又吸引人的故事,可读性很强。


                  12楼2017-03-14 01:49
                  回复
                    为什么笔者再三强调本书的真实性呢?
                    因为清亡距现在不过百年,关于清代的许多历史、人物、事件均已由演义、影视作品等演绎的面面俱到、花样翻新,其中不乏想象和臆测,虚构有时远胜事实。特别是具有壮烈或哀艳色彩的故事更为创作者所喜爱猎取,光绪帝和珍妃的故事,就是其一。目前,许多充斥读者天地中的作品,其虚构大胆和不合情理,也已超出常理,荒谬离奇,混肴视听了。文艺作品犹可自说,而所谓的史、史论也存在着很大的主观随意性。那么,这个时候,读这样一本书,对于澄清历史是有功用的。
                    作者笔下所记的家门往事,是以爱护、审慎的态度对待的,如果某个细节有所模糊,宁可付之阙如而不阑入书中,这既是珍爱自己家门的感情,也是对读者、对历史负责,是一种文德、笔德的表现。她看到有些作品写的太离谱儿近乎荒谬了,也曾对一些杜撰的故事和细节,或较武断的定论(如珍妃并没有被慈禧逼迫投井,而是病女子死于病的说法)在书中做了批判。不过她以敦厚温和的语气,有理有据地予以辩证,使人信服,让那些臆想或歪曲事实的虚构或伪造,不攻自破。作者不仅是凭着亲闻纪实,而是认真地查阅了许多有关的书籍、资料。所持观点也是史学界有定论的,如对于戊戌变法,慈禧与光绪政治上分歧的性质等。
                    由此,就涉及一个采用史料的问题。有点作者找到一个恰合已意或传奇有趣的说法,不多做些检验考察,不问其确切详实的程度如何,就据为实证,据以发挥,进而夸大虚构程度,写作出似有据而实非的作品。譬如有一个自翊为在宫内生活过的知情者曾经讲了(或造了)一些故事,言之凿凿。便使的一些作者信以为真。其实,若多些调查考证,就会知道此所谓深知底细者,在宫中日浅,所见多浮光掠影,所言不实,有极大片面性,仅仅是自抬身价,招摇而已。那么这个来源出处的资料,就不能称之为有确实的价值,可资采用其说了。若据之以论史,就不仅是小说家言,而是把历史弄成真假难辨,鱼目混珠了。幸而时有识者指破,扫清迷雾。但是,没有被指出的,仍所在多有。
                    引用史料有误区,有时候,在论断上也有问题。譬如同样应该用太医诊治病案而所下断语结论却与事实大相径庭,如本书中写到珍妃被杖责后的医案,若秘去杖责事实,则看上去珍妃患病确实不轻。至于依此推理,甚至无视故宫内“珍妃井”妃存在,又提新论,说什么珍妃病死,似全没有慈禧相逼之事实,未免令人吃惊与愤怒,主观随意性竟到如此地步。
                    我读了这本书,觉得它在当前是一本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它是真实的传述,真挚的情感表现。写作目的明确,立场鲜明,它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可以澄清有关珍妃故事中的混乱。它虽是散记,却通篇完整,脉络清晰;语言朴素亲切,娓娓而谈,平淡自然;分析明白清晰,且具有鲜明形象。那种深挚的感情令人共鸣,很少偏激论辩,可以见出作者的敦厚持重的风格。书中还插了不少图像,有人物图像,有建筑平面图,有器物,有花木,优美真实,非常生动。至于作者写到的各种情趣、铁事,过年过节的习俗,情景,都为记这所老宅中的种种增添了趣味性、真实性。
                    我与作者曾于北平培元小学、贝满女中同校求学,她与上世纪80年代旅居美国。书写成之后,嘱我为她写个序,我惶愧无以当,但还是以尊重与信服的态度写出了我的读后感。有误会作者原意之处,自负文责。
                    李爱冬


                    13楼2017-03-14 01:50
                    回复
                      发到序言,就先这些,天亮继续,免得度娘抽贴


                      14楼2017-03-14 01:53
                      回复
                        顺便说一句,
                        经常有人误将瑾妃和珍妃说成是同父异母。现在都还有看到。。。。
                        她们两姐妹是一个妈生的,不是同父异母。包括哥哥志锜,他们三兄妹一母所生。


                        15楼2017-03-14 02:05
                        收起回复
                          天降之意 焉知祸福
                          引言
                          一百余年前,一位天真活泼的女孩做梦也未曾想到十三岁时被选入宫为妃。从此开始在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般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她未屈服,也未阿谀奉承,而是坚强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一面自寻生活乐趣;一面辅助患难的夫君-光绪皇帝开拓振兴清王朝的维新变法之途径。
                          他们的壮志未成,美好的愿望未能实现,却双双饮恨死于非命,他们赢得了世人的同情及爱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7-03-14 15:21
                          回复
                            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皇帝十七岁,太后及朝廷决定为其选后、妃,完成大婚之礼。
                            按朝廷规定,选秀分两种:
                            一为每三年一次选八旗秀女,由户部主持:
                            一为选内务府所属各旗之秀女,由内务府主持。
                            八旗秀女极为严格,因是皇帝、皇子、皇孙、亲王和郡王们物色婚姻的对象。并非所有八旗家庭之女均可参选。参选家庭分为在京和外任官员,并分文、武职。具体区别如下:
                            在京文职需七品以上;武职需六品以上;
                            外任官员:文职需五品以上;武职需三品以上。
                            被选女子之年龄范围为十二岁至十七岁;
                            自身无残疾、未曾缠足、方可入选。
                            参选之日,秀女们由神武门至贞顺门等候。然后由太监按名册次序引入。名册上注有归属佐领者姓名、旗籍、生辰、年岁、姓氏;还需呈上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的官职。还标有与皇族的关系。通常是五人一排进行初选,并再经过复选。复选中被选之秀女,优秀的留在宫中为后、妃之候选人;其余人赐于皇室王公或宗亲之家。
                            选秀女非轻松之事,有时要从黎明等候至傍晚。假使被选中,在宫中便无言行自由,并无法再与家人见面。同时,此时,西太后已掌权数十年,她的为人早已被人们议论纷纷。故不少八旗官员不为自己家的女孩报名。


                            17楼2017-03-14 15:22
                            回复
                              珍、瑾之父早逝,而由堂兄志锐做主,为她们私下报了名,从而使其二人有人不同寻常的一生。
                              叶赫那拉·根正所诉,他人记录的文章中却说珍妃之父母为使其能入宫,而用大量银两贿赂李莲英.......。真是无稽之谈。


                              19楼2017-03-14 15: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