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豚的小窝吧 关注:4贴子:715
  • 8回复贴,共1

爱过的证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3-14 23:12回复
    入春之后的北京又恢复了它的美好,天空高而深远,冬天的酷寒和霾仿佛是过去的一场梦境。
    女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换上了薄外套,雪地靴都已经收起来了,满大街都是球鞋、单鞋和白皙的脚踝。
    我的植物们也开始抽新芽了,嫩嫩的绿,一小点一小点,几乎不可触碰,但你知道,那就是新的生命。
    我去了一趟雍和宫,没有想到工作日的上午也有很多人,香火缭绕,喇嘛们偶尔从墙角一闪而过,玛尼杆上挂着的经幡在风中翻飞。
    同行的朋友说:“我还没去过西藏。”忽然又说,“我记得,你好像去过吧?”
    嗯,是啊,我去过,在很久以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3-14 23:12
    回复
      直到现在,我还经常会收到私信,看到类似这样的留言,“舟,今年暑假,我想去西藏”,或者是“我在攒钱,毕业后要跟好朋友一起去西藏”。
      前两年做签售会,也在现场遇到过刚从藏区回来的读者,编着小辫子,皮肤晒黑了,神采奕奕地笑着跟我讲,我旅行刚结束就来看你了。
      每次看到或者听到这样的留言,我心里总会有什么东西动一下,像波浪一样慢慢荡开。
      在这些只言片语里,我好像拼凑出了一个年轻时候的自己。
      我只去过两次西藏,第二次是三年前,第一次是七年前。
      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或许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它深深的影响了我在之后岁月里的每一次出行。
      我以为我认真写过这一段,然而,事实上,这是我记忆的偏差。
      它一直都只是一些碎片,穿插在别的旅途随笔里。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3-14 23:12
      回复
        我从前的生活圈子并不比现在大,只有一两个亲密的闺蜜,三五个周末会凑在一块儿吃饭的哥们,有时候我们会在深夜,吃吃路边摊,喝点儿啤酒。
        那时候我还没有决定来北京生活,也还没有生过大病,虽然看起来常常是闷闷不乐的样子,但细想起来,人生并没有遇到过什么真正的难关。
        我可能就是不会太开心的人吧,好像缺乏某种能使自己快乐的基因。
        有时候回忆起那些日子,我觉得其中有某些东西闪耀着金色光芒——但绝不是青春——我反而觉得现在的自己更有力量,那我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觉得,大概是怀念那种原始的好奇——对广阔的、陌生的、自己从来没有见识过,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能够见识到的事物的好奇心。
        除此之外,还有热烈而充沛的感情。
        那段故事当然早已经尘封了,在电脑硬盘角落的某个文件夹里,一些碎不成章的文字,一些风尘仆仆的照片,还有几段录音。
        勉强可以说是爱过的证据吧,虽然从头到尾都是单方面的——像一盆水泼过去,对方一个闪身,轻巧地避开了大部分,只有少许沾湿衣袖,那也是被迫的接受。
        起初还有些遗憾和不甘,到后来,我对自己说,该长大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3-14 23:13
        回复
          做出任何重大改变之前都会有一段茫然,犹豫和迟疑。
          我从来都不擅长确立一个清晰的大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维持着落落寡欢的状态,感觉一切都糟透了,我没法跟任何人说。
          谈恋爱也好,写小说也好,跟朋友们待在一起也好,我总是心不在焉,像是有一缕魂怎么都归不了位,我感到巨大的压抑,可是却发不出声音。
          我的脑子里长久地回荡着一个声音,一个念头:
          也许我应该回到那个属于我记忆里的地方,再次呼吸到那片土地上的稀薄且珍贵的空气,我就不用再活得这么窒息。
          第二次去西藏跟第一次去中间隔了四年。
          第一次去的时候,我还没怎么出过远门,从成都直接飞到拉萨,长途旅行对于我是很新鲜的体验。那时候我并不太会拍照,可是整天挎着一个小单反,不会化妆,连一支口红都没有。
          第二次,我已经有了周详的计划,除了衣服、围巾、墨镜、帽子之外,还准备了一堆可能会用上的药品,感冒药、创口贴、止泻药、胃药和预防高反的红景天。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3-14 23:14
          回复
            我飞到西宁,又从西宁买了卧铺票乘火车进藏。
            同车厢的两个大哥非常好笑,他们拎了两个泡沫盒,里面时不时传来细碎的声响,为了让我不害怕,他们主动告诉我,里面装的是大闸蟹。
            “我们有个项目在格尔木那边儿,到了格尔木还要坐五个小时车,兄弟们都在项目上赶工回不了家,我们就带点螃蟹给他们尝尝,这东西机场不让托运,只能坐火车。”
            本来是有点儿感人的故事,到了晚上,情节忽然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一个大哥突然坚定地说:“这些螃蟹要死了,来,我们拎到餐车去全蒸了得了。”
            我劝了一会儿,没劝住。他笃定地说:“就是要死了,死了就不能吃了,不如蒸熟了带给兄弟们,反正高原上温度低,坏不了。”
            他付给餐车的工作人员一点钱,拿一个巨大的不锈钢盆装着所有蒸熟的螃蟹,大方地发给餐车里其他旅客,每人都有一两只,包括我。
            剩下的那些,他拿塑料袋装好,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在格尔木下了车。
            那些兄弟们最后应该都吃上了吧,我想。
            在那个飘着螃蟹香味的半夜,我仿佛受到了某种感召,从睡梦中醒来,趴在车窗上往外看。
            眼泪不受控制地落下来。
            在绰绰影影的群山之上,是满天繁星。
            “我想把这种感觉告诉你,此时此刻。我在前行的火车上,无意间抬头,看到了浩瀚的星辰和半个月亮。
            “你知道天空有多么干净,连一丝云也没有。
            “我的嘴唇干裂着,鼻腔里疼,喉咙也疼,说不出话,但我想把这种感觉告诉你,此时此刻。”
            这是我在那个时候写在手机备忘录里的句子,但我最终都没有发给他。
            我们之间并没有经历任何一个有仪式感的片段。从开始到结束,从生日到圣诞,从情人节到白色情人节。那些世俗的甜美的节日,离我们很远很远。
            只是,在那个仰望星空的瞬间,我想到了未来的生活,我将要长时间待下去的地方,和我能够在脑中构建的场景及画面。
            一切都变得那么具体而清晰。
            人生有很多事情,其实早就已经结束了,为什么会一直念念不忘,走不出来,或许是因为我们从前没有好好告别过吧。
            因为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节点,所以总是尚存一息,在每一个软弱和孤独的时刻,又再死灰复燃。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3-14 23:15
            回复
              我在那个故事结束的四年后去做了一个彻底的告别。
              那个地方也变了许多,从前八角街上像集市一样密集的摊位都不见了踪影,有了新的商场,里面开了面包新语和ZARA,布达拉宫的门票涨了一点价,工作人员对我说,以后还会涨。
              我在网上看过一些帖子,嘲笑那些想去西藏的人,尤其是女生,她们被人说幼稚,装X,想去白给别人睡。我也看过一些朋友去完之后回来说,大失所望。
              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那里的感情,和我对过去的岁月的爱。
              一个人,一些事情,某个地方,只要你自己知道其中的意义,也就够了。
              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一个妹妹发微信给我说自己在一段不知道该不该继续的感情里左右为难,问我该怎么办。
              我其实很避讳拿自己的感情观去影响别人,但那天,我想了想,回她说: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有机会不遗余力地去爱一个人,就去爱吧,因为随着人事更迭,你的心会慢慢变冷,能够付出的感情也越来越有限,能遇到可爱又有趣的人也要看运气。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份转变,你要关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现实,现实不是什么贬义词,但它是你摆不脱的束缚……
              总之,往后能够全身心投入一场爱情的可能,是少之又少了。
              所以,遵从你的心吧,它是最诚实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3-14 23:16
              回复
                也许你也有过这样隐秘的心事,或者是只震撼了自己的爱情,或许你收获了快乐、幸福,并且与他一起成长为彼此都很确定的人。
                但愿我们都有回得去的地方,那里或许有丰盛的植物,或许有宁静的湖泊,或许仅仅是干净的空气,随着呼吸,抵达你心灵的最深处。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3-14 23:16
                回复
                  (白色情人节。我想,该写点儿什么,就是我们越来越少谈论的那个东西,叫做爱情。)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3-14 2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