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汕吧 关注:397贴子:5,884

[年会活动] — [实录]任剑涛:全球化时代的潮汕文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四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于7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隆重举行。来自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46个代表团的千名国际潮汕青年代表,在此间展开一系列的文化、经济交流和联谊活动。 以下为中山大学任剑涛教授演讲实录:
主持人: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潮青大会国际潮青文化论坛。文化与经济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能够推动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反过来文化也能促进和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是每一届年会之所以要举行经济论坛和文化论坛的原因所在。


IP属地:广东1楼2017-03-18 14:53回复
    今天我们年会非常荣幸地请到三位分别在各自的领域有很深造诣的教授、专家、对我们年会提供一份非常丰盛的精神食粮。今天我们所请到的教授、专家有中山大学政务学院院长任剑涛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林伦伦教授;汕头大学陈占山博士。任剑涛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的院长,在中国古代行政文学和行政伦理学上都有很独特的见解。任教授还曾经应凤凰卫视的邀请举行了论坛,而且我们教授在中山大学的演讲很精彩,要听任教授的演讲要排很长的队才能听到。现在请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山大学任剑涛教授为我们演讲。
    任剑涛:谢谢我们陈主席,非常荣幸能够和全世界的潮州地区的青年精英们一起探讨新经济文化,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能够探讨这个问题已经预示着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背景,预示着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背景就是我们所在的五洲厅给我们提示,我们正是在五洲文化、地理、空间、时间等各方面因素都会聚在一起的这样的情况下来讨论,坐在五洲宾馆的所有来自世界各地、当然也来自国际潮州青年、全国各地的潮州青年和精英们,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应对我们曾经在区域发展时代有很好的文化发展促进的中华文化的当代命运,来应对全球化时代给中国文化现代提出的严峻考验?以及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我们的思路。因此我们举办会议的地点和我们今天的议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潮州青年会聚在一起这本身就是文化的盛宴,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IP属地:广东2楼2017-03-18 14:54
    回复
      刚刚我和台下的年轻朋友一起讨论,潮州文化究竟有什么奉献?我本人对潮州文化没有研究,我说潮州人的文化发展、文化适应能力、环境挑战能力、以李嘉诚为代表的现代商业文明和现代学术文化的一代杰出精英,象征着潮汕文化在整个经济文化重要性的。在这里,潮汕文化已经不是简单的地理文化概念,而是在全球化时代解剖中国文化,而是在今天风云聚会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促进的典范和标本。我要简述一下我的基本想法,我的演讲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中国文化促进的现代结构现况做一个简单的表述;第二中国文化艰难重建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现代希望之光;第三是区域文化的挑战促进以及区域文化如何获得主流承认,并且在主流文化发展中乃至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从今天这个时代来看,我们人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所谓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的体现我们通过几个层面足以有一个鲜明的理解:第一个层面就是在经济层面已经有了最深切地体验、最直观的体会,我们第四届潮青大会也举办了经济论坛,我们潮州人经济上的敏锐性和经济发展并继承传统的商业文化的精髓的能力,在华人里堪称典范。我们怎么样适应全球体系的需要?怎么样在全球资本的运作当中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资本运作能力,能够在产业结构变化、能够在后工业时代全球经济运转一盘棋的情况下,来适应我们已经被彻底打翻的传统小农经济,这是全球化在经济层面上对我们中国文化提出的最严峻的挑战。
      在区域经济发展时代,我们中华文化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长达5000年,而五大农业文明中只有我们中华文明没有动摇,而中华文明的迁徙以及由北到南的脱产,潮汕人正好在这个文化迁徙当中作为文化领域的典范。但是在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整个中国文化的区域化促进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因而在经济形态上不再是我们传统社会艰苦的付出劳动必然有收获的农业文明了。面向市场以及经受经济席卷的大潮,一浪一浪向中国大陆袭来,而潮汕人由于地理位置,使他们最先体现在中华文明在经济层面上所面对的一种挑战。而在具体的体制上在政府层面,我们潮汕族群分布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我们融入到当地,实际上就是族群,面对全世界族群相互磨合和我们身上传统的族群政治以及和我们中华民族的政治习性和融入当地政治以及世界民族政治的艰难磨合,今天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的潮汕人和中国人也都能体会到我们的族群政治、我们这个传统、我们的政治习性、我们的族群文化本身已经不是我们的族群,我们的地理、空间和文化中间指的事情。我们的族群如何发展,我们如何与当地族群融汇,这里有复杂的政治事情,不是简单的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政治愿望,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政治行动。因而我们就有良好的政治崇敬,潮汕人在世界各地体会到坚信的政治。


      IP属地:广东3楼2017-03-18 14:54
      回复
        过去,我相信那是中国在全球化当中体现的促进,是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但是确实这中间就有巨大的差异。我们的传统政治是以农业为主,是以艰难的努力为主,所以这里指的政治是及人际关系为主的政治,而不是说争夺国家权力的简单政治。因此只要有众人在一起活动这样的政治形态,传统当中的文化在现代社会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先进促进当中我们如何有一个良好发展的空间,必须通过我们的政治博弈,通过我们当地族群和整个世界民族潮汕的感受我们才能认识清楚,而这一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潮汕族群确实对我们提供了全球化时代政治文化重建的精彩人生典范。不是一种逻辑、不是简单推理乃至我们理性判断,而是来自艰苦努力,我们到全球各地生存,我们提供的政治文化。


        IP属地:广东4楼2017-03-18 14:54
        回复
          第三个问题我们体现到了全球化时代,在我们中华文明,尤其是潮汕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我们都能意识到我们区域的文化这中间尤其是我们区域文化的价值观念,作为我们文化甚至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价值基础,潮汕族群面对艰苦环境而努力应对环境的挑战,在文化价格信念上相信自己发展的强烈信念以族群内部、以团结和谐,以及族群内部成员高度合作一致来建构自己的生活空间的能力确实显示了潮汕组群象征着中华民族应对艰苦环境,而能够努力生活和发展的强大能力。但是今天我们的体会也有了改变,我们分布在世界各地或者是融入到国内其他各区域文化发展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的族群内部认知,我们的文化价值信念,我们的族群团结、我们的族群凝聚,如何与其他族群的自我认知,以及与其他的族群相互协调,以及与其他民族相互协调,提到了我们潮汕人文化生活的价值产业上来。我们学会了或者正在学会将潮汕文化融入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交流。 上个月我去北欧考察,昨天我为了赶回我们的论坛和各位一起探讨,所以今天赶过来。我体会到潮汕人艰苦奋斗这样一种文化生活状态所具有的典范性。在柬埔寨7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潮汕人去了法国,之后他又回到了柬埔寨投资了酒店,他不仅有两地生存能力,而且他还能与柬埔寨政府沟通,他与柬埔寨现任国王关系不错,是现任国王曾经驻法国大使的时候告诉他,能够把这种优良的传统继承下来,告诉他回去。他现在做的非常好,这不仅满足的自己的快感,即使在最艰苦的情况下,也对生活细致感进行把握,对生活细节的领悟确实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都可以称为典范。所以迄今“食”在广东,或者是饮食文化作为日常的代表潮汕也构成主流的结构。我们的全球化这样的形式下是潮汕族群在全球化大潮席卷而来,率先作为中华民族结构性的族群,而又深刻复杂体验的标志和象征。这样的全球化时代进一步拓展的情况下,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尤其是以美国快餐文化为象征意义,我们潮汕人体验这样象征全球化时代对中国文化发出了挑战。 在全球化冲击的情况下,随着潮汕族群走向全世界,也随着中华文化感觉到全球化挑战的时候,我们中国文化当然也包含我们潮汕文化促进会是什么样的?我们用八个字可以形容,这八个字就是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现代促进而要努力复兴中国文化的人的基本主张,一方面在全球化挑战的时候是花泊飘零,也许在我们潮汕地区有很好发展的情况下,潮汕地区有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文化空间,在中华大地上文化生活建构余地的情况下,我们是不会花泊飘落的,包括一大批潮汕的学者,北京大学四大君子除了一个韶关人其他都是潮汕人,以他们为代表的,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他们体会到,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进步,我们的文化空间、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相对在古代社会里面,我们比较从容的发展,和在中华大地内部的自由迁徙不同,我们要适应世界,第一我们再不可能在我们熟悉的经济土壤里面,按照我们小农经济的节拍来从容的展现艰苦朴素的能力。一个农业民族必须进入工业化时代,只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才足以展现我们的经济能力。花泊飘零有很好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空间需要进一步的扩展。花泊飘零就是在政治上不能维持中华民族传统的大一统,以及那样的政治结构,我们要适应现代民族政治,我们潮汕人到全世界各地去无论它的文化发展、无论它的经济发展还是它的政治发展我们都体会到一个讲究秩序的自由民族制度带动我们以传统中国文化,下级服从上级、人们服从皇帝,与这样不同的体制。


          IP属地:广东5楼2017-03-18 14:55
          回复
            从19世纪以来,我们正在艰辛的开创着。再一个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散布各地,但是另一方面散布各地的实际生活是伴随着我们到世界各地萌生的艰辛。因为我们的文化生活秩序实际上虽然显示了艰难困苦当中的顽强生命,但是在文化生活方面也显示出了我们花泊飘零的现实,我们不能不去适应全世界各地那样的日常生活,那样的经济方式,那样的组织方式。比如说在柬埔寨的华人、泰国的华人我们潮汕族群是重要都体现到华人促进和世界促进的优良传统;在马来西亚尤其是印度尼西亚,甚至是70年代的越南,我们的华人族群,尤其是潮汕族群会体会到我们生存的艰辛。这个艰辛一方面展现我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战时我们中华文化的花泊飘零,我们在根深叶茂的传统上直接散发出来的现代气息而开花结果,但是在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中华文化的促进还有四个字也可以形容,那就是“灵根之子”,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种心灵之根,这样一种慧根,这样一种中华民族生存能够战时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顽强性和适应全球化时代、适应现代化艰辛的环境能力,我们需要自己种下现代之树。
            我们不会依靠别人,所以我们无论生存在世界哪个地方,无论生存在中华大地的哪个空间,潮汕也好、中华民族也好,乃至整个世界也好,确实是如此,我们要显示中华民族5000年优良文化,在现代挑战中顽强的生存能力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自己种下灵根之树,一方面确实要求我们要继承传统。无论在世界各地潮汕族群对传统文化的捍卫和保护,族群内部对族群共同的历史记忆社会经历和族群促进的记忆确实是捍卫传统的、继承传统最重要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础。这一点潮汕堪称典范,因为潮汕的语言、文化,在中华文化各族群当中特殊性非常强,这给带来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文化记忆、族群记忆的高度一致性。


            IP属地:广东6楼2017-03-18 14:55
            回复
              我认为潮汕文化在这一方面体现了分散到世界各地而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强烈的认知和记忆的文化样本。同时我们需要在继承传统的时候光大传统、适应现代而超越现代。这使“灵根之子”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自己种下有慧根的文化之树,不仅仅是我们捍卫中国文化,不仅仅是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仅是讲“君君臣臣”。我们讲这些人文的同时,我们怎么样把我们重视的人文资讯,重视的族群资讯,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从而开放中华文化在这样的促进当中,它适应现代、甚至是超越现代,而能够预示着全球化崭新的出路和促进这样的强势文明。 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与日本最出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佐在20世纪末期展开面向21世纪的对话,出了书叫《展望21世纪》,这本书他们认为,虽然基督教提出了最新的文化样本,而且也提供了以千禧年的追求来显示基督教理想的完美。但是有一个人认为只有中华文化才能够真正刻画出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前景,因此他认为中国人所讲的大统、和谐、平和确实给世界各民族爱好和平的人类建立社会共同体,注意不仅仅是我们族群共同体,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共同体,我们潮汕人超越族群共同体而进入中华民族共同体,而我们中华民族超越民族共同体而进入世界共同体给我们带来了能够使人类大统未来的光明前景。他们有这样的期望,绝对不仅仅是外国人的友好,也是让绵延5000年的中华文化,尤其是体现在我们潮汕族群身上既继承传统又融入当地更迎接现代挑战而能够将全球化的体现转化成文化创新的艰苦努力。显示了我们“灵根之子”的现实希望,当花泊漂零的时候。我们又再找“灵根之子”。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转化到第三个方面,我们如何在全球化促进当中通过我们对花泊飘零来找到对的“灵根之子”的希望。潮汕人的艰苦努力、潮汕人的杰出代表我们举出两点:那就是我刚才提到把传统学术和现代学术相结合的尧先生,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李嘉诚先生,以及社会各界的人,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族群如何把展现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灿烂的前途。一方面我们确实恢复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现在已经能承认西方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月亮圆。这样在现代花泊飘零中,已经丧失了文化的扭曲心理。


              IP属地:广东7楼2017-03-18 14:56
              回复
                但是在另一方面,当我们重复着文化自信的时候,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复兴,必须有三个群体,而三个前提都需要我们艰苦的努力才可能具备:第一个前提我们必须在经济活动形式下有崭新的、整体的创造力。李嘉诚确实作为华人商业文明的代表,但是我们整个华人群体在整个潮汕族群如何告别小规模经济、如何告别家族式经济、如何告别仅仅在满足生存之上的小康需求经济活动需要的这样一种状态的情况下,给我们带来了大规模的集成化的、高技术的、人性化的。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不分彼此、能够在族群和民族内部高度一致的达成某些活动的体系这样的状态。才能够开创出中国文化活动的新天地。 我们体现了亚洲地区的民族政治能力,第一民主政治是什么?民主政治是强调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而我们潮汕人和中华民族是强调个人媒体,是强调个体和集体互动,而使个人和集体得到兼顾的状态。因此在中华大地各个空间、各省区域,在世界各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怎么样发挥我们聪明才智极聚财富,如何把传统的政治和现代的政治结合起来,怎么超越民族政治的崭新政治形态,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播。因为现代经济活动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现代经济活动叫政治经济活动,也就是潮汕人所认知的那种想法,只要我艰苦奋斗就一定有所获得的朴素意识要在现代复杂的政治认知中要重新结构,结构的这种新型的政治结构要求我们足迹政治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在这样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把生活形态、如何把给我们生活的当地有一个冲突,而不是内卷化的冲突。我们认为潮汕的生活方式最好,其他的方式我们看不惯,但是想想,在现代社会日益麦当劳的情况下,我们潮汕的文化如何更高、更快、更强?这是我们在生活秩序的建构上要显示一个族群文化到民族文化在整个世界文化中的生命力最典型的表现。 只有具备了这三个前提,通过我们的艰苦努力,我相信,潮汕的族群文化,也就是说族群文化象征着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感受到有一个花泊飘零和“灵根之子”,我们会发现,中华文化近代以来的危机就是机会,因而危机会显示出我们今天潮汕人初步显示出来中华文化复兴的蓬勃生机。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任教授对潮汕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精辟的见解,请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进行感谢。


                IP属地:广东8楼2017-03-18 14:56
                回复
                  “花果飘零,灵根自植”!


                  IP属地:广东9楼2017-03-18 14:59
                  回复
                    “花果飘零,灵根自植”!我们自己人独立特行发必不局限于中华文化;花果飘零,灵根自植,我们潮汕人家已确实着保持海纳百壤,灵根自植!


                    IP属地:广东10楼2017-03-18 15:06
                    回复
                      ——《铜钵盂——侨批局演义》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热议作品创作


                      IP属地:广东14楼2017-03-18 15:10
                      回复
                        迈 著名军旅作家、《欧阳海之歌》作者
                        参加《铜钵盂》首发式有感
                        今天,郭小东教授的长篇小说《铜钵盂》首发式开启,我视力衰退,老眼昏花,吃力地读完了这本大作,在祝福小东的同时,我更是对潮汕人有一番新的感慨,几百年前,众多潮汕人漂洋过海外出打工,有的不幸客死他乡,有的凭着自己的胆识与智慧发财了,这些幸存者虽然人在国外,但心里时时装有家乡,一心想回报家乡,他们通过侨批局,把钱捎回来,虽然当初寄过来的只是一些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但他们对家乡的那一份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再后来,他们帮家乡修房子、建祠堂、办学校,做慈善事业,他们从来不问这一笔钱落向何处,他们只知道,家乡人需要这些钱,家乡人需要家乡人的帮助、支持、发展,这就是潮汕人!
                        对潮汕人的这种高贵品格,我格外欣赏与赞美,这是一种文明精神、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什么叫助人为乐,就是助人可以从中得到快乐,潮汕人事事处处以助人为乐,把助人得到的乐趣当成最高的享受。当今社会,中国正处于转型与改革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的是人文精神,最需要的是和谐的力量,最需要的是人心的凝聚力,我希望有更多人像潮汕人一样,有一股潮汕精神,自强不息,乐善好施,厚德载物,传承永远! (节选)
                        蒋述卓 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用文学手法展现忧伤、焦虑和乡愁


                        IP属地:广东15楼2017-03-18 15:11
                        回复
                          郭小东的小说借写潮汕地区最有特色的商业文化和礼仪文化,第一次用文学的手法展现了潮汕地区的忧伤、焦虑和乡愁。如果说郭小东最早是以知青小说而彰显他的青春才华的话,而如今,则是他动用他从儿时以来所积攒的文化储藏与记忆,展现他人书俱老的绚烂与成熟。顺着他流畅的叙述与跌宕起伏的情节展现,你会有一种步入瑶宫的体验,觉得处处精彩;又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此时,我很难表达我心中的诸多感受,只能对郭小东说:正如六月的潮汛,该来的都应该来了——因为季节到了。
                          黄树森 省人民政府原参事,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名誉主席
                          《铜钵盂》是一本奇书、痛史
                          《铜钵盂》是一本奇书,写得银钩铁勒,彻髓洞筋;是一部痛史,写来穷微阐奥,细劲柔和;也是一束笔蓄霜断、字挟秋严的乡愁。
                          小说以自元代以降,历经千年历史之经,以十七万封侨批存在于世,上至精英下达草民芸芸众生生存和命运为纬,累积层叠,泊于近世,这段波澜壮阔的归侨历史,尽管为现代人不知、陌生和遗忘,但它融入血液根生原质的元素遗响犹存,所传递的中华文化“信者,天下之大本”(《宋史·赵师民传》)、“至诚为神”(《礼记·中庸》)的圣火,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信用经济。人与人关系,就是一种信用关系。无以为信,就什么价值都是虚幻、荒诞的。
                          在铜钵盂,在潮汕,许秀才说的,一语中的:人们购买的,依托的不外就是家什的“忠诚笃信”,嘛文成所期许的:开个侨批馆,不仅光宗耀祖,更是家族“吉言”,“伟大梦想”。侨批在铜钵盂,被江湖操开,被命运左右,不被洪流裹挟,不论战争、革命,抑或和平年代,虽搅得它周身寒彻,但仍然屹立于世,圣火长传。
                          如果说,珠海徐润的“荣记丝绸”成就了上海世博会的资格申请;那么,十七万封侨批的存在,价值若何,恐怕是个天文数字。
                          铜钵盂,就是在历史作为转折点的小城,像滑铁卢、凡尔登、台儿庄那样的小城。
                          范若丁 原花城出版社社长、著名作家
                          在邮票大的小镇挖一口深井


                          IP属地:广东16楼2017-03-18 15:11
                          回复
                            当我翻开长篇小说《铜钵盂》的第一页,瞽师忧伤的琴声和遥远的穿越历史的谣曲,就把我拉进无尽的乡愁之中,虽然我不是潮汕人,我的家乡在豫西,距离潮汕数千里,但乡愁往往是相通的。
                            “打起包袱过暹罗,赚有钱银多少寄,好返唐山娶老婆……”
                            一段悲凉的谣曲立即将我带入潮汕人向南再向南的奋斗历程,与渊源数百年的侨批生活。虽然小说用很大篇幅写了侨批局的肇起与发展,写了水客的诚信与道德高低,但小说的意义绝不局限于侨批这一特定的事物。
                            这一部波澜壮阔的长篇小说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烘托出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比如小说副题标识的“瞽师·水客·革命党”;它把侨批与宏大的历史结合起来写,把小小的铜钵盂和辽阔的中国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洋结合起来写,并且结合得那么自然和流畅,没有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我对小东非常敬佩。
                            小说着墨最多的是那个叫做“铜钵盂”的村庄,这个村庄也许在地图上无法找到,但我相信这里必是小东的深井。福克纳说,他要在他那个只有邮票大的小镇挖一口深井,结果挖出来多部世界名著,我期望着小东的深井。
                            宋剑华 暨南大学教授、博导、著名评论家
                            一部艺术化的潮汕近现代史
                            郭小东终于走出了热带雨林的“知青部落”,回到了他所熟悉的潮汕文化母体,并以穿越历史和连接现实的宏大气魄,写出了这部带有史诗性质的长篇小说。


                            IP属地:广东17楼2017-03-18 15:12
                            回复
                              曾令存 嘉应学院文学院院长、著名评论家
                              盘错于正史与传说中的乡村中国
                              作为一部以家族为叙事原点的小说,对《铜钵盂》意义的把握,很难绕开解析类似作品的一些关键词。但作品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有关家族兴衰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常态性话题,同时还有由明清以来潮人仰赖为生的侨批银信引带出来的悲欢人生与家国情怀,那种不同于子曰诗云的民间道德理想与伦理契约,由瞽师、盲妹吟唱的以扬善抑恶为内容的潮州歌册展现的醒世良言。从效果上看,郭小东显然是在最大限度地调动民间资源,用一种通俗谕人的方式讲述铜钵盂的“真人伪事”或“伪人真事”,以“尽可能重拾家族的文明史线索”,同时藉此把控一个古老家族与现代国家、民族建构关系故事的讲述张力,追求一种有距离的悲剧效果。正是这些,使《铜钵盂》区别于其他家族叙事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盘错于正史与传说中的乡村中国,成为一个关乎潮汕民系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人文的独特文本。
                              袁向东 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秘书长、教授、硕导
                              找到了潮汕乡土的记忆
                              每当和郭小东畅饮之时,每当读到他的新作之际,总觉得郭小东与小说有着某种宿命。要么是小说这一文体是缪斯为他而设,要么就是他为小说而生。带给我这种感觉的首先是他把汉字汉语运用得忒娴熟,啧啧,那是把话说得精美与精致的技术。其次是他从生命的体验中结构略带魔幻故事的那份从容与智慧。还有,就是他非创作时的创作状态:他善饮酒,前些年喝酒时多是谈论黎母山的鱼茶、尖峰岭的黄花梨。那时他的小说也多是写“知青部落”,其间有风一样的“南方的忧郁”。近年他的下酒菜是腌蟹,偶尔还用自己腌制的小菜,把酒之间,讲古的段子多是潮汕平原上侨批水客的诚信,仁记巷和光德里的“驷马拖车”。读了《铜钵盂》后我几乎何以确信,他在喝下自己泡制的灵芝红景天烈酒的时候,借着侨批和“驷马拖车”,确实找到了潮汕乡土的记忆,那是在中国文字中消逝了很久的记忆,是和上海等现代都市不一样的记忆图式。这记忆,让中国的现代过程丰满了。
                              不知其乡,何能爱乡。不能爱乡,何能爱国?诚哉斯言。
                              林继昌 省作协会员、著名画家、诗人、评论家
                              作家收获硕果后的精神还乡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王杏元《绿竹村风云》开启了潮汕乡土的现实书写后,潮汕半个世纪的耐心,似乎就是在等待《铜钵盂》这种对地域人文以史诗式描写的长卷问世。著名作家郭小东这部以家族史为蓝本,跨一个世纪、衔接潮汕—上海时空中的家族人物描写展开的画卷,恰好满足了这种期待。
                              这种等待是双向的。郭小东活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思潮、启蒙运动风云际会的中国文坛,以《诸神合唱》与《知青部落》等著作奠定其写作地位,集批评家与小说家身份于一身,在个人文学馆落成并22卷本文集出版之际,倾情创作家族史长篇小说,当可看做是一个作家收获硕果之后款款深情的精神还乡。青壮时期的理想主义及其精神出行,可以义无反顾如网撒天,而最终血管里流淌着的家族的血液才是支配着情感历路的精神原点。
                              一部潮汕家族史带出众多民国著名人物,由是构成民国史的一个枝节,百年家族的枯荣跌宕起伏的梳理描写,折射出晚近潮汕的人文流变。


                              IP属地:广东19楼2017-03-18 15: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