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721贴子:6,157,380
  • 20回复贴,共1

一些读书时的摘句,与妹子分享一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我根本就怀疑“培养”这句话
凡·高谁培养他?
齐白石谁培养他?
严格地说,我与每位学生不是师生关系
不是上下级关系,不是有知与无知的关系
而是尽可能真实面对艺术的双方
这“双方”以无休止的追问精神
探讨画布上、观念上、感觉上
以至心理上的种种问题
那是一种共同实践,彼此辩难的互动过程
它体现为不断的交谈,寻求启示
提出问题,不求定论
有如禅家的公案,修行的细节
——清华辞职美术教师陈丹青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3-22 19:06回复
    新手一枚,单身汪一只,不会说一些恭维话,如“大哥大姐,帮帮顶一个,谢谢了”,“求顶了兄弟们”,“我是新手给的鼓励,支持一下嘛”等等,但我还是想说…你懂的 ,开玩笑的,本人只是想找一个平台,与大家分享一下,教一些朋友,仅此而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3-22 19:44
    回复
      欢迎个人在评论区写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同时希望大家也发一些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者体会新颖的句子,让我们共同建楼,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22 19:52
      回复
        两年前的今天,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我今天正好在纽约,感慨万千。两年,经历了很多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事情,一直在践行两年前的信任之旅,一直在信任和误解中挣扎,一直在相信相信。感恩所有给予阿里信任的同事和朋友们。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因为信任,唯恐辜负;因为信任,才有勇气;因为信任,还会不断折腾自己。。。
        ——马云的信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3-22 19:53
        回复
          黑格尔说的所有这些都是对的,对不对不在于某个观点,而在于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建立起来又摧毁了这个过程本身,这就是绝对认知。所有我们相信某一个观点,都不要迷信,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不要以为这才是我唯一的标准,然后我就用它来衡量一切,很可能你那个观点是错误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3-22 20:03
          回复
            记忆是某种更为有效的反抗,某种等待时机的态度,以及高于同情的坚韧不拔。
            ——朱令事件【图片】【图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3-22 20:03
            回复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楼主的帖子标题是“与妹子分享一下”,我是男的不能看嘛?Absolutely!只要你愿意,看过红楼梦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贾宝玉只喜欢和妹子在一起玩耍,因为他觉得妹子都是水做的,是纯洁无暇的,男人都带着世俗的怪味,但本人并无此意,只是随便瞎掰了一个标题,仅此而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3-22 20:05
              回复
                对于应试教育的学生,三分之二以上的人付出了宝贵的青春于知识的灌输中,然而,最后被淘汰掉。剩余三分之一的人成功获得了某种学历、证书或文凭,走人社会,甚至用不了一个月,他们便流入了世俗,脑袋里的过剩知识不断流失,而且没有新的知识补进去,他们的精神活力衰退了,他的成长能力枯竭了,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出现了,然而他也是个筋疲力尽的人了。最终,过上了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的平庸生活。
                ——《乌合之众》勒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3-22 20:05
                收起回复
                  “学术行政化”和“大学衙门化”是畸形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严重影响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调介入大学事务,并空前强化行政控制,在数字化管理明目下,高校被迅速拖入了评审学术、数字学术和大学结构衙门化的泥潭。学生由于处在“衙门”结构的最底层,受影响最为严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22 20:07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3-23 13:52
                    回复
                      文化就像是精神感染或是寄生虫,而人类就是毫不知情的宿主。寄生虫或病毒就是这样住在宿主体内,繁衍、传播,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夺取养分,让宿主衰弱,有时甚至丧命。只要宿主能够活着让寄生虫继续繁衍,寄生虫就很少关心宿主的情形。至于文化,其实也是以这种方式寄生在人类的心中。
                      (未完待续) 《人类简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3-23 14:29
                      回复
                        他们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有时候让宿主变得衰弱,有时候甚至让宿主丧命。任何一个文化概念(像是基督教在天上的天堂),都有可能让某个人毕生致力于传播这种想法,甚至牺牲生命。于是,人类死亡了,但想法持续传播。根据这种说法,文化并不是某些人为了剥削他人而设计出的阴谋,而是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所出现的心理寄生虫,从出现之后就开始剥夺所有受到感染的人。
                        《人类简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3-23 14:30
                        回复
                          我认为任何一个人,若是被人为难、被人训斥了,心情肯定不好。对我而言,发怒的人类那狰狞的面孔就是一只令人极为恐惧的动物暴露出的本性,远远赛过狮子、鳄鱼、恐龙的恐怖。这种本性本来就是被遮掩住的,但是一定会在什么情况下暴露出来。就像正在草原上安分睡觉的牛,突然用牛尾猛地击打腹部,抽死了吸血的牛虻。每当我看到人类因为愤怒而不经意间暴露出的狰狞面目就毛骨悚然。如果说这本性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本能,那么,我对自己绝望了。
                          ——《人间失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3-23 14:34
                          回复
                            本人某宝买的绿萝,第一次自己照料一个小植物,每天都盼着他长大,有时候痴迷地看着它,努力寻找它身上的每一个成长的变化,就像舍友笑话我“你儿子长大没”,这鲜活的小生命让我感受到了生命,时间,与季节的变化…让我们停下急促的步伐,静静的看待身边的变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3-23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