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钢琴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觉得非常好,所以打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练琴的时候......是这样的
准备工作
自己处于较佳的状态(思维清晰,对钢琴没有反感情绪等),环境保持安静、舒适,指甲剪短,磨光,手洗干净,琴键擦干净(在干净的桌上吃饭特别香)。我坐得比较低,最多坐满前1/2座位,坐得太高太满影响发力,声音不容易弹实。基本上以手肘略低于白键面4-5CM左右,大臂与身体约成30度角。
手指热身
挑选一些正在练习的乐曲中的技术片段,进行集中训练,既能活动手指,又能提高技术。我个人不太喜欢练音阶、琶音以哈农等机械化练习,一来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在乐曲中找到(本来它们就是为了弹好乐曲中的技术片断而写的),二来过多的机械化练习容易导致音乐性的丧失——有几个人会在弹音阶的时候来个渐强渐慢并且注意音色?如果是大冬天,就先把手在热水中泡泡,然后再练习。
学习新曲
先用脑子熟悉乐谱,再用手指练习——意识永远走在动作之前。多分析旋律、和声以及节奏等的结构与变化,尽量找到规律,要有非常的耐心。只要你相信你用的乐曲是正确的,就必须严格的按照谱子上所有的连、断、顿、跳和分句等标记来演奏,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能马虎。听唱片可以熟悉作品,但是也可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受到限制。
练习作品
练习是建立在对乐谱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的,千万别翻开谱子就弹,熟练掌握作品是练习的基本目的。大多数技术已经解决了的片段,可以双手练习,当然把各个独立的声部与层次单独研究一下也绝对有好处。对于比较困难复杂的片段,单手、单声部或层次,慢速练习(我指的慢速可以慢到令人作呕,记得自己练习肖邦第一和第四首叙事曲的尾声时,整整三四天把Presto con fouco弹成Adagio)。分段练习的效果往往比从头到底练习好,尤其是大型作品,守住一个,吃掉一个,一口一口吃,不能心急。另外,要避免演奏中的错音,做到每一遍练习都100%正确。
音乐处理
尽情地用钢琴展现自己的审美观,表达自己的感情吧——前提是演奏要符合音乐的风格与要求(刻意标新立异家伙的除外)。另外技术上做到没有负担,每次完整的、投入的演奏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灵感,以至产生不同的效果。可以用心比较并留住这些瞬间的火花,让以后的音乐处理有一个大体的框架,便不会有“找不到感觉”的时候了。
大家都说说,你们练琴的时候,是怎样的呢 ???
我练琴的时候......是这样的
准备工作
自己处于较佳的状态(思维清晰,对钢琴没有反感情绪等),环境保持安静、舒适,指甲剪短,磨光,手洗干净,琴键擦干净(在干净的桌上吃饭特别香)。我坐得比较低,最多坐满前1/2座位,坐得太高太满影响发力,声音不容易弹实。基本上以手肘略低于白键面4-5CM左右,大臂与身体约成30度角。
手指热身
挑选一些正在练习的乐曲中的技术片段,进行集中训练,既能活动手指,又能提高技术。我个人不太喜欢练音阶、琶音以哈农等机械化练习,一来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在乐曲中找到(本来它们就是为了弹好乐曲中的技术片断而写的),二来过多的机械化练习容易导致音乐性的丧失——有几个人会在弹音阶的时候来个渐强渐慢并且注意音色?如果是大冬天,就先把手在热水中泡泡,然后再练习。
学习新曲
先用脑子熟悉乐谱,再用手指练习——意识永远走在动作之前。多分析旋律、和声以及节奏等的结构与变化,尽量找到规律,要有非常的耐心。只要你相信你用的乐曲是正确的,就必须严格的按照谱子上所有的连、断、顿、跳和分句等标记来演奏,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能马虎。听唱片可以熟悉作品,但是也可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受到限制。
练习作品
练习是建立在对乐谱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的,千万别翻开谱子就弹,熟练掌握作品是练习的基本目的。大多数技术已经解决了的片段,可以双手练习,当然把各个独立的声部与层次单独研究一下也绝对有好处。对于比较困难复杂的片段,单手、单声部或层次,慢速练习(我指的慢速可以慢到令人作呕,记得自己练习肖邦第一和第四首叙事曲的尾声时,整整三四天把Presto con fouco弹成Adagio)。分段练习的效果往往比从头到底练习好,尤其是大型作品,守住一个,吃掉一个,一口一口吃,不能心急。另外,要避免演奏中的错音,做到每一遍练习都100%正确。
音乐处理
尽情地用钢琴展现自己的审美观,表达自己的感情吧——前提是演奏要符合音乐的风格与要求(刻意标新立异家伙的除外)。另外技术上做到没有负担,每次完整的、投入的演奏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灵感,以至产生不同的效果。可以用心比较并留住这些瞬间的火花,让以后的音乐处理有一个大体的框架,便不会有“找不到感觉”的时候了。
大家都说说,你们练琴的时候,是怎样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