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7,000贴子:1,355,058
  • 14回复贴,共1

靠谱的经济学——神奇的心理账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简述概念
人们会把自己的钱分门别类的存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用户不同的消费。
比如自己吃一顿饭10块到20块。饮食消费。
情人节给爱人几百块的礼物。情感维系账户。
去听一个讲座,提高个人眼界账户
家里装修翻新,家庭开支。
案例一;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音乐会门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实际运用:
巧克力厂家:
你是把巧克力设计成一个日常食用的充饥食品还是,休闲食品。还是情人节礼物可能就会衍生出不同的巧克力和不同的定价策略和利润率。
充饥食品,块大,实惠
休闲:块中,口味,样式,
情人节礼物,外观,内涵,价格等
我们的目的是尽量让消费者在买你的商品的时候尽量把钱送不愿出钱的地方转移到愿意出钱或者愿意出更多的钱的心理账户上去。
因为便宜和贵是相对的
有些时候客户说你东西贵可能是把你的商品放在了他心理比较应该节俭的账户中。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人经济出状况有限的情况下,一般他会节省一部分开支,开阔另一部分开支。节省日常自己的开支,开拓友情关系开支。这样的时候你就要尽量把自己销售的产品向他的需求靠拢。
今天开始学习北大实用经济学原理。尽量每天更新,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1楼2017-03-26 21:00回复
    比例偏见
    比例偏见是指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案例一同一款闹钟,A商店卖100元,B商店卖60元,很多人会选择花10分钟的时间,从A商店到B商店去购买闹钟,来节省这40元。同一款名表,C商店卖6600元,D商店卖6550元,同样10分钟的路程,而且可以省50元,但很多人仍然会在C商店购买名表。案例二场景二:200元的4G内存条,顾客单独购买的可能性很小,附加在电脑上,4G内存电脑4800元,8G内存的电脑5000元,电脑的性能提升一倍,只需多加200元,消费者会觉得特别划算。
    比例偏见的运用:
    第一,商场促销时,价格低的商品建议用打折的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而价格高的商品,可以用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到更直观。一万元的直接降价800元和 打折92折相比反而降价800块来的更加实际。
    第二,用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这样会产生很划算的感觉。通过小产品转移消费者注意力,让消费者在小商品上感觉到便宜,比如买1000元电饭锅可以用1块钱换购50元的商品或者50个鸡蛋等等,一块钱买走100个鸡蛋,相信消费者会很高兴。


    2楼2017-03-27 10:47
    回复
      喔!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27 11:1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3-27 11:52
        回复
          后面的不是忽悠人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3-27 12:11
          回复
            社会处处是套路啊,兄弟,我们面临的不是进不进的套路的问题而是选择进那个套路的问题。这样说能明白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3-27 15:29
            回复
              商业世界的黑客——黄牛
              黄牛就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商业设计的漏洞赚钱的人,就像电脑中的黑客。因为你设计的很多营销方案都可能会有漏洞,黄牛就是检测你漏洞的存在,你应该学会事先设计好你营销方案的补丁尽量防止黄牛入侵。
              案例一;微软公司前期为了推广游戏机吧Xbox低于出厂价销售,结构引来黄牛大量购买之后出售给OEM厂家,厂家不需要生产再次把机器出售给微软,结果导致微软受了不小的损失,消费者反而没有获得好处。
              漏洞一:低于成本价销售,
              漏洞二;没有合理管控出售的商品。
              所以我们在制作任何大的促销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销售方案有没有漏洞。如果有漏洞应该咋即出台之前就避免,因为你的政策一般公布,就很难再次更改。案例二:美团外卖,饿了么外卖,滴滴打车当初为了快速推广对客户进行高额的补贴,导致出现很多空顾客和空商家,每天不要做饭,只需要知足虚假的订单,和虚假的用户用来进行骗取高额的补贴月入几十万。


              7楼2017-03-27 15:32
              回复
                行为经济学:
                有句话叫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
                比如一个人刚买了个宝马总是坏,就对宝马有意见,逢人就说宝马不好,结果周围的人都对宝马有了负面的认识;另外一个人买了个夏利用了几年都不坏,就到处说夏利好,结果周围的人都觉得夏利好。而实际的统计数据却是:宝马的差错率远远比夏利低。这就像是一个人买了保险理赔不满意,就到处说买保险不好,结果周围的人都不愿意买保险。而实际上买保险得到满意理赔的是主流,不满意的是少数,但经过媒体放大了后,就给人保险理赔难的印象(实际寿险行业理赔率超过95%)。 结果偏见反应的心理就是以偏概全,以个案推及群体的非理性判断,是一种情绪的国度表达。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中国电视剧里常出现的台词: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这都是被男人伤害过的女人说的)。
                但说这种话的人犯的错误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严重违背统计常识。我开玩笑的说法是:你又没跟我交往过,怎么知道我不好?又或者,一个人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获得了商业的成功,之后到处宣扬他在巧合之下获得成功的学问。然后我们又因为你获得成功。就人文这个人说的全部都对。信服了他的商业之后如果你运用到实际商业中可能会死的很惨,因为这个猫可能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案例:一个销售团队其中一个平时散漫的张三忽然这个与业绩非常好得了第一,另外一个工作很勤恳,非常有套路章法的人这个月表现并不好,作为老板你应该奖励谁呢?我们能不能完全因为抓到了耗子而奖励这只猫呢?答案是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看这个人是不是有运气的成本。
                还有经典案例阿里巴巴的成功是因为他雇佣了全中国最好的人才吗?答案似乎是正确的如果我是马云有时候可能也会认为是因为最好的人才。这个是成功人士经常的座右铭,因为人们成功以后往往忘记了当初没有成功时候的狼狈。试问阿里巴巴初期大部分认为是骗子,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你是什么公司会有很多高级人才加入吗?显然没有,反而是期初创业时候的元老通过正确的判断,努力的工作得到的初期的成功。心得生活中应该避免结果偏见,避免那运气当实力,避免以偏概全。


                8楼2017-03-27 21:41
                回复
                  供需理论
                  供求经济学指的是,一个商品的价格主要由一个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供大于求,商品稀缺性消失,价格降低。
                  供小于求,商品稀缺,价格上涨
                  曾经有人批评淘宝的比价机制,导致了所有淘宝商家和厂家无法赚钱。
                  但是实际情况是,中国经济的特点导致,只要一个东西赚钱大家一窝蜂的扎进去全部生产,导致供大求,价格下跌,商家只能打价格战,最后头皮血流。
                  互联网时代把很多商品和服务放在了网上易通竞争,想要生存就必须创造你商品的稀缺性,
                  可以是内容稀缺性
                  可以使体验稀缺性
                  可以是帮助用户节省时间。等等
                  有人说淘宝抢走了实体服装店的生意,但是实际上淘宝是改变了现在商业的部分规则而已。实际上网上购买体验真的没有实体店好,第一不能试穿,第二不能马上拿货。第三退货麻烦。等等问题。
                  实体店有这么多优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29 12:21
                  回复
                    不买好的只买贵的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中高档品牌的服装店,销量一直不好,可以尝试提高产品价格,直接后面价格零。然后在配以相关的装修升级方案和广告宣传方案。让自己的产品品质和品牌感突出。
                    主要要让顾客炫耀他的阔气。可以是有钱


                    13楼2017-03-30 21:44
                    回复
                      鸡蛋理论:
                      人们对于自己参与过的事情往往会高估,或者提高这个商品的价值。宜家的半成品家具。小米需要组装的路由器。小米早起的MIUI设计,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UI的设计,让用户有参与感,形成固定的粉丝,之后再进行二次传播。DIY蛋糕竟然比普通蛋糕贵。各种自己DIY商品的商业逻辑。
                      应用,尽量让用户有参与感,包括有限度的制作,投票,选择没搭配,提意见等。让商品定制上用户亲自参与的光环。问题的关键是顾客 付了钱还要让顾客感觉这个恭喜好,因为他全称参与了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一点也不重要。凡是感受很重要。
                      当你的产品出现滞销或者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尝试让顾客的思路考虑进来,结果可能反而更好。


                      14楼2017-03-30 21: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