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马虹架吧 关注:26贴子:372
  • 9回复贴,共1

陈式秘传太极拳内功——丹田内转论。(马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86年12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性太极拳学术研讨会上,有
人发言反映:在日本有人向中国太极拳教练提出一个课题:”太
极拳为什么能嫩肤?”
这个课题提得好。它正好涉及到了我国太极拳的奥妙所在、
精华所在。太极拳,尤其是陈式太极拳,以它那独特的轻沉兼
备、刚柔相济、开合相寓、动作螺旋、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内
外兼练的运动形式,熔武术与养生术于一炉,使长年从事这一运
动的人,不仅可以健身、护身,而且可以健脑、嫩肤、健美。所
以人们都说大极拳是我们祖国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构思特异的
一颗明珠。
为什么太极拳可以起到健脑、嫩肤、健美的作用?除了上述
它那些运动方式上的特征之外,其奇妙的内功——丹田内转法,
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关于“丹田内转”,在顾留馨、沈家帧著的
《陈式太极拳》及顾著的《太极拳研究》等书中,都曾提及“气
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但其功法如何具体运用到拳术之中,
其机理的依据是什么,均未详述。作者自1972年至1980年从师
陈照奎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深得老师口传身授的太极精义。现
将陈式秘传有关丹田内转功法之要点简介如下。


IP属地:北京1楼2017-03-30 09:51回复
    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
    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
    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它又是“炼
    精化气”、“还精补脑”的重要养生功法。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那么养生大道
    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炼精”。没有“炼精”的功夫,也就
    谈不上“化气”、“化神”和“还精补脑”。当然炼精也离不开真
    气的带动。炼精、化气是相辅相成的。但炼精毕竟是养生的筑基
    功。梁代医学家陶弘景云:“养生之道,以精为宝。”《性命圭旨》
    把炼精列为“首关”,有云:“初关炼精,为动静兼用之功。”一
    些炼功的人往往只讲练气、养气、运气等等,而很少谈及炼精之
    法。无精,气从何而来?触及到“精”字,也是多讲“保精”、
    惜精”、“戒欲”、“节欲”、“禁欲”、以及“上士分床,下士
    异被”等控制性生活诸法。只讲“节流”,不讲或很少讲“开源”。
    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何谓精?这里讲的精是指人体的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的分泌
    物,即激素(荷尔蒙)。这种激素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随
    血液循环到身体各处,以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
    织器官的活动。按“炼精化气”的原理,它可转化为真气、顺经
    络循环到身体各处,充盈周身,维持和增强人的生命力。这种激
    素过多或缺乏,都会引起各种疾病。产生这种生命要素的主要部
    位在丹田,即小腹。
    丹田,向来是为养生家所重视。道家养生家认为丹田是练功
    的“根”,为“安炉立鼎。炼金丹的地方。《黄庭经》的“黄庭”
    二字即指此处,认为此处是“积精累气”之所。《胎息经》所言
    胎息的部位也指此处,认为此处为人体生命之源(人体力学家认
    为此处是人体重心、中心所在)。前人讲:“抓住丹田练内功,哼
    哈二气妙无穷”。太极拳家则把丹田称为“太极点”,系太极拳运
    动的轴心,故又称“太极核”。由此可知,太极拳的创编人陈王
    庭遗词所云:“一卷《黄庭》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
    ……”(《陈氏太极拳图说》),当时造拳也是参照《黄庭经》,抓
    住了这个炼功的关键部位,而提出了“气沉丹田和丹田内转相结
    合”,作为太极拳的内功功法,从而使太极拳成为一套内功、外
    功兼练的拳种。
    丹田,一般都指脐内向里斜下一寸三分(又称一寸半)处。
    即小腹之内,骨盆之中,膀胱之后,骶椎之前,气功家称此处为
    储藏真气的“夹室”。其实,此处是人体许多重要脏器所在之地。
    尤其是生殖器官聚集的地方。由外及内进行剖析,首先是腹肌,
    腹肌是牵动人体腰部及下肢力量的关键,它并对小腹内的脏腑起
    保护作用。其内部则是生殖腺聚集的部位。如精囊腺、前列腺、
    女性的卵巢等性分泌腺。科学家认为增强这些内分泌脏器的机
    能,是增强人体生命活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些性机能的增强,
    可以保证人体产生自身所需要的性激素。这些激素是促进人体各
    器官生长、发育,并持久地维持其正常状态,延长寿命的极其重
    要的生命原素。运动这个部位,即某些运动家提倡的“腹部体
    操”、“骨盆体操”等,也就是太极拳运动强调的“丹田内转”之
    内功功法,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增强性功能,培养真
    气,增强内分泌,产生性激素,从而达到健美、健脑、嫩肤。这
    种丹田内功与整体运动(外功)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祛病延年
    健康长寿的境域。
    从技击角度分析,这种丹田内转功法,则是太极拳所特有的
    螺旋型的松活弹科劲的动力源泉。拳论所谓“主宰于腰”,实质
    上就是主宰于丹田。太极拳运动发劲时,丹田内部潜转活动的离
    心力和向心力表现在:发,则放射到四肢,即气贯四梢;卷,则
    从四梢收到丹田,即气聚丹田。但这种力量的收和放,都不是直
    线的,而是通过人体所特有的一系列的螺旋动作、节节贯穿地来
    实现。平素的套路锻炼,推手、单式锻炼,一招一式都着眼于丹
    田内转,着眼于丹田内转带动四肢乃至周身,不断发挥丹田内转
    这种人体的枢纽作用,对于增强人体的自卫、技击能量,无疑是
    十分重要的。拳论中所谓: “周身柔软似无骨,忽然放出都是
    手,”即这种丹田爆发力的形象描述


    IP属地:北京2楼2017-03-30 09:51
    回复
      二、丹田内转功法的基本特征
      怎样“抓住丹田练功夫”?各种功法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方
      法,有的取站桩功,有的持静坐法,有的则配合以简单动作,称
      为动功,还有更简要的方法采取揉腹法、揉肾囊等,方法各异。
      陈式太极拳则与众不同,它是在复杂的拳势演练过程中(第一路
      83式,近400个动作;第二路71式.近300个动作),意注丹
      田,以意领气,气沉丹田,然后取逆腹式呼吸法,以真气带动,
      调动丹田内转,丹田内转又带动全身的螺旋式运动。形之于外则
      为“顺逆缠丝”、“胸腰折叠”诸形式。而且强调丹田内功与四
      肢、躯体动作完全协调一致,叫做“一气贯穿,周身一家”。拳
      论云:“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打起拳来,
      小腹内部内气鼓荡,翻江倒海:外形则转臂旋腕,旋腕转背,旋
      踝转膝,以丹田内转为核心(原动力),贯串整体一系列的螺旋运
      动,非圆即弧。这种丹田内转功夫,可以使腹部脏器,特别是盆
      腔内的脏器,通过自我摩荡,自我按摩,而增强其机能,生精化
      气,有益于打通前后三关,舒通经络,通任督二脉。
      丹田内转,是陈式太极拳拳理拳法有机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
      分,要了解丹田内转的功法,必须与了解太极拳的整个拳理拳法
      相结合。现在,只能从这套拳艺的一个侧面来阐述一下关于其内
      功(丹田内转)的一些特征。


      IP属地:北京3楼2017-03-30 09:51
      回复
        (一)意注丹田,气沉丹田,丹田真气充盈,是发动丹田内
        转的基础。打拳时,先入静片刻,洗心涤虑,壹志凝神,检查全
        身放松状态,引真气下行,意注丹田,感到真气充盈丹田(发
        热)之后,再由丹田内转启动周身。而且是以外呼吸引动内呼
        吸,以真气带动小腹内的诸脏器取螺旋形式转动起来。所以,我
        主张上场打拳起动之前,要适当延长预备式的时间。


        IP属地:北京4楼2017-03-30 09:52
        回复
          (二)由外及内,由内及外,内外结合,促使丹田内部转动
          起来。即拳论中讲的胸腰折叠与丹田内转结合。丹田内转、与其
          他功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孤立的动,不是静坐中求内动,
          而是内部与整个躯体一起动,动功与静功相结合。从打拳讲,打
          拳强调走身法,在身法端正的基础上,胸腰走螺旋劲,“刻刻留
          心在腰间”,以腰为轴,以太极核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带动全身,
          走立体螺旋劲,从腰到四肢,都是顺逆缠丝劲,所有动作都是
          圈,这种周身的螺旋运动是丹田内转的实质。整套拳的大小动作
          都要与丹田内转相协调一致。如拳论所述:“内不动、外不发”、
          “腰不动,手不发”,“出肾入肾是真诀”,“节节贯穿,周身
          一家”。而且强调以这种内动作用为主、为先。同时又注意内动
          与外动(内功外功)相结合。丹田内转的方式,包括前后、左右、
          上下、斜向、横向等多种立体螺旋方式。但都要与外形协调一
          致。如丹田走前后圈时,外形也走前后卷放、开合、蓄发,如
          “左冲”“右冲”等式;丹田走左右圈时,外形也要走左右螺旋,
          如“掩手肱锤”、“三换掌”诸式;丹田走斜圈,外形动作也是斜
          向旋转,如“白鹤亮翅”、“六封四闭”等拳式。


          IP属地:北京5楼2017-03-30 09:53
          回复
            (三)以提肛、松胯和两臀翻沉为特征的骨盆动作。陈式太极
            拳的丹田内转法,是呼吸运动、腹部运动、骨盆运动三结合的一
            种锻炼方式。拳论强调“裆走下弧”、“提肛、松胯”、“吸气收
            腹,呼气突腹“,“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等等。这些措
            施实质是增强骨盆运动。人体骨盆及骨盆肌正好象一个保护盆,
            从左、右、后、下几个方面来保护人体小腹内重要的脏器,手臂
            和脚腿则可以从前方保护它。打拳时经常提肛、松胯、沉翻左右
            两臀、会阴处一提一松,骨盆处髋关节立体螺旋式的上下转动,
            即斜向走“∞”字形的运动,都可以使人注意会阴穴,增强人体
            下部的活动,从而使大脑皮质与下部内脏器官关系密切起来(即
            气功中讲的心肾相交),以调节内分泌机能。并且可以使腹肌、
            骨盆肌,以及下部器官的各种括约肌、提肌、竖立肌等等,保持
            良好的弹性,这对增强性机能和增加性激素有积极作用,有助于
            取得“炼精化气,还精补脑”之功效


            IP属地:北京6楼2017-03-30 09:53
            回复
              (四)外呼吸与内呼吸相结合,呼吸与动作相结合。丹田内
              转,其实质就是一种丹田呼吸法,它与肺呼吸、体呼吸谐调一
              致,故称为内呼吸。所谓呼吸与动作相配合,主要是指这种以丹
              田呼吸为核心的鼓荡之内气与拳架动作相随,所形成的人体特有
              的一种“周天开合呼吸法”。同时,陈式太极拳的呼吸法注重呼
              气。这种注重呼气的练拳方法,是许多武术门派所重视的,它既
              有利于呼净肺部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又有利于导引真气下
              行。根据现代医学家分析,常常注意呼气有利于肌体放松,对神
              经系统有好的影响。从丹田内转的功法考虑,注意呼气可以使真
              气顺任脉下行,气聚丹田。(关于内呼吸与外呼吸、呼吸与动作
              如何相配合,见作者另文《周天开合论》)


              IP属地:北京7楼2017-03-30 09:53
              回复
                (五)动功、静功和辅助功相结合。陈式太被拳是动功静功
                相结合的一个拳种。这种动功静功兼练还含有双重意义:一是指
                打拳过程中,达到动(体)静(脑)相结合;二是打拳之外要单
                练静功。打拳时怎样使大脑得到平静?这其间有微妙的道理。因
                为两套拳有155个式子,700多个动作,为了节节贯穿、连绵不
                断、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打起拳来只能壹志凝神,循规蹈矩。
                脑子一点也不能“走私”。每次运行,大脑都要专注于那些复杂
                而又已熟悉的动作,从而使大脑得到平时难以得到的平静。而四
                肢和躯体,则在进行难度较大的运动。即“以一念代万念”,使
                人体“司令部”在肢体运动中得到休整。正如艺术理论家温克尔
                曼所讲述的一种状态,“就象大海的深处永远停留在寂静里,不
                管它的表面多么狂涛汹涌”。陈式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比某些
                动作简单的运动方式效果好就好在这里。因为跑步、简易体操等
                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大脑往往可以“开小差”。


                IP属地:北京8楼2017-03-30 09:54
                回复
                  关于太极拳的静功,其功法与真气运行法基本相同。关于辅
                  助功法,可以因人而异(有的是为了提高技击功夫,有的则是为
                  了健身的需要),比如拧太极尺,抖大极杆,百把气功桩等等功
                  法,都可以与丹田内转功法结合练习。此外,练功的人,还要重
                  视道德修养(养性功夫)。如此,持之以恒,必然会使你的精气
                  神得到全面锻炼。


                  IP属地:北京9楼2017-03-30 09:5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30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