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拿俄罗斯和中国来对比。可是我认为根本不能够相比,情况完全不同。
俄罗斯是所有争议领土,都是他控制之下。所以战略上是守势。为了掌握主动而在中东主动出击。
中国正好相反,几乎所有争议领土都被别国控制。中国要想拿回来必须处于战略攻势才行。然而不可能四面出击,必须要有主要攻击方向。所以次要方向上就形成了攻不成攻,守不成守的尴尬情形。这都是毛留下的地缘包袱。可悲的是,毛送了这么多领土给周边国家,却没有交到几个好朋友,拿得出手的就一个巴铁。
在印度方向上相持都非常困难。因为投入的军力对比处于劣势。不要小看人数。印度投入那么多的人,意味着他必须在基础设施上要更完善,所以我们看到他的道路哨所等,都比较完备。他才能在边境咄咄逼人。我方人少,左支右出就不够用了。而且人少了,很多基础设施就跟不上了,因为有投入效费比的问题,从常理讲,国家会为人多的地方修路还是为人少的地方修路呢?这两年修通往边境哨所的道路,估计也是受到印度蚕食的压迫才被迫做出的,所以总是慢一拍两拍。
主动进取是需要前瞻眼光的,而被动防守往往就会慢一拍。
俄罗斯是所有争议领土,都是他控制之下。所以战略上是守势。为了掌握主动而在中东主动出击。
中国正好相反,几乎所有争议领土都被别国控制。中国要想拿回来必须处于战略攻势才行。然而不可能四面出击,必须要有主要攻击方向。所以次要方向上就形成了攻不成攻,守不成守的尴尬情形。这都是毛留下的地缘包袱。可悲的是,毛送了这么多领土给周边国家,却没有交到几个好朋友,拿得出手的就一个巴铁。
在印度方向上相持都非常困难。因为投入的军力对比处于劣势。不要小看人数。印度投入那么多的人,意味着他必须在基础设施上要更完善,所以我们看到他的道路哨所等,都比较完备。他才能在边境咄咄逼人。我方人少,左支右出就不够用了。而且人少了,很多基础设施就跟不上了,因为有投入效费比的问题,从常理讲,国家会为人多的地方修路还是为人少的地方修路呢?这两年修通往边境哨所的道路,估计也是受到印度蚕食的压迫才被迫做出的,所以总是慢一拍两拍。
主动进取是需要前瞻眼光的,而被动防守往往就会慢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