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陵晚秋吧 关注:32贴子:1,239
  • 2回复贴,共1

一个感人的故事,不知能否做素材....(中2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炼狱般的血战
    2月29日下午,大战即将打响。叛军在发动进攻前,其野战司令部指挥官伊德里斯和阿布·瓦利德特意通过无线电向叶夫秋欣营长喊话:“我们在这里的兵力是你们的十倍,指挥官,不要让你的人白白地用生命去冒险了!要知道夜晚密林的大雾中谁也看不到谁……”。至于叶夫秋欣的回答,恐怕所有人都能猜到……
    776高地上的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由于6连徒步强行军时没有携带重火力,只能依靠轻武器和掷弹筒向叛军射击。从2月29日到3月1日早上,唯一能给6连提供支援的就是团属自行火炮营的火炮。与侦察排同行的火炮校正军官维克多大尉总计引导炮兵营向前沿阵地发射了1200发炮弹。虽然营长叶夫秋欣中校向后方呼叫了航空兵火力支援,但浓重的大雾和遮天蔽日的树木,加上异常惨烈的战斗,以及双方的胶着状态,使得俄军的武装直升机在飞临阵地后,总是怕误伤友军而只能无功而返。  占据着兵力优势的叛军逐渐对据守776高地的第6连完成了包围,6连完全陷入了孤军奋战的险境。6连侧翼阿尔古河对岸第104团的兄弟连队,曾多次企图强渡阿尔古河前来增援,但由于叛军牢牢封锁着河面,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仍然无法渡过河,直到3月2日早上才赶往776高地。
    叛军从2月29日下午开始对776高地发起强攻,直到3月1日凌晨3点到5点钟才逐渐停顿下来,但是叛军的迫击炮和狙击手却并未停止攻击。利用战斗间隙,营长叶夫秋欣中校向团长汇报了当前的战况,同样焦急的团长不但牵挂着6连的安危,也牵挂着自己儿子的生死,但此时他除了命令6连官兵继续战斗,等待后援外,再也想不出其它良策了。
    随后几个小时的战况越来越恶化,6连官兵的弹药也快要告罄,面对敌人连续不断的进攻,这可是致命的。营长叶夫秋欣中校情急之下,通过无线电向他的营副营长阿列克少校求救,此时副营长正率领一个排共计15名士兵在距776高地不到2公里外作战。阿列克少校得知6连的处境之后,立即率领15名士兵开始向776高地靠拢。2个小时后,阿列克少校冒着叛军疯狂的火力压制,竟然带着几个战士奇迹般地冲上了776高地。一时间,6连的阵地沸腾了,虽然兄弟部队只有14名战友赶来救援,但是他们在心理上的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他们很清楚地意识到6连没有被放弃也没有被抛弃……他们要坚持战斗下去! 
   


1楼2008-11-23 13:54回复
    下午5点,叛军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这时叛军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白色天使”敢死队。两个营的“白色天使”敢死队将776高地彻底包围起来。狗急跳墙的叛军敢死队拼命进攻,也将部署在阵地前方未及撤回的侦察排分割包围了。团侦察排此时弹药已经告罄,幸存的士兵们在阵地上一边和叛军展开厮杀,一边在阵亡的战友身上收集剩余的弹药。侦察兵们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们拿起所有能够战斗的东西和叛军进行搏斗,枪械、伞兵刀、石块甚至牙齿都成了战斗的武器。枪械此时已经不能用来射击,侦察兵们便挥舞着枪械冲向“白色天使”,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白色天使”的衣襟、染红皑皑的积雪。侦察排排长、第104团团长的爱子阿列克谢伊·瓦拉别耶夫上尉虽已在地雷爆炸中被弹片击中双腿,但他拒绝撤出前沿阵地,仍留在火线指挥战斗。在随后的战斗中他的腹部和胸部分别中弹,仍凭着惊人的毅力进行反击,在最后时刻将叛军情报侦察部门的首脑、叛军指挥官哈塔卜的朋友伊德里斯准确地击毙,造成叛军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了指挥。


    2楼2008-11-23 13:57
    回复
      2025-05-11 19:47:13
      广告
      3月1日深夜,侦察排所在的705高地传出了凄厉悲壮的呼喊声,营长叶夫秋欣中校清醒地意识到6连的全军覆灭已在顷刻之间。此时,不时有空降兵和叛军同归于尽坠入峡谷。营长叶夫秋欣中校平静地将目光转向火炮校正军官维克多大尉,维克多大尉这时已浑身伤痕累累地躺在前沿指挥部的地面上,他的腿部中弹后自己又用止血带缠绕着。叶夫秋欣中校向他低沉而坚定地说道:“来吧,呼叫火力覆盖我们吧!”。维克多大尉此时已快失去了意识,他挣扎着拿起无线电话机向团炮兵连报告了自己的方位,要求提供最后的火力覆盖。  


      3楼2008-11-23 1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