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力扬 - “不是明星也不想当偶像,我只想做喜欢的事”
2016-09-21Lil'D&ZXZJUMP电音媒
采写、插图:Lil'D&ZXZ
刘力扬绝对属于大姐那一型的,见面前我以为公众人物多少会“端着、拿着”,也会因为这种包袱不会吐露任何内心的真情实感,但事实情况是 - 统统都没有(大写的)!无论是吐槽脑残粉、还是抱怨行业现象,刘力扬分享了不少她的真实感受,言语里无不透露着真诚。
采访结束之后的一次Workshop,与刘力扬再次相遇,看得出她的认真与诚意 - 带着纸笔认真笔记,下课向授课者请教。她说自己演出后未久睡便赶来上课,虽与她接触尚少,对曾经的“超女”我也知之甚少,但对于谦虚、诚恳的的人,我真的钦佩和欣赏。
下面,则是JUMP电音媒与刘力扬的对话,她与我们分享了许多真实而有趣的想法、以及感受。
从主流艺人转型独立音乐人,有怎样的尝试和努力?
主要做的是努力尝试”全程把控”,把自己原来唱片公司的工作都做了。比如这次音乐节,我们把“小心我撒野”这首歌做了一个新的编曲,Program加入电子元素,和我的乐队“电气女战士”一起来演绎,演唱部分我运用了人声效果器。
乐队成员来自不同的领域,可能有的人以前是做重金属的,有的人又是做流行的,所以在磨合的过程中,要彼此不断的沟通,尝试些新颖的东西。通过磨合,大家能更好的协调成员间彼此的差异,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摸索和进取的过程。
虽然我来自主流,大家对我的定义也是流行艺人。但我觉得自从这两年把身份转变成独立音乐人后,反而觉得跳出了曾经的框架,变得能更好的做自己。主流商业唱片公司的体系在慢慢没落,很多歌手渐渐失去自我,这是件挺可悲的事。
作为公众人物,可能你的受众与你个人的真实喜好相悖,这个问题如何权衡?
我觉得之前已发表的个别歌曲已经很自我,没有考虑太多市场因素。像“Take A Ride”就很洒脱舒服的Disco Funk;“Set You Free”则是注重韵律和节奏,想纯粹就不能太考虑市场。不过早期的“Runway”和“世界看我”则是比较EDM的尝试,因为当时Dubstep比较火,所以也做了这样的尝试;单曲“I Can't Live Without You”,它的Remix版本就比较EDM -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都在摸索,没有刻意的做商业流行,也没有刻意小众独立,自己喜欢就好。音乐就应该是没有边界的,我也不是很希望所有的音乐都标签化。
接下来在个人音乐层面有什么计划?
尝试和不同风格类别的音乐人跨界合作 - 从做音乐到选择合作对象,到过程的探讨、制作、后期乃至宣传,所有的这一切都将由我自己把控。像之前王力宏和Avicii以及张靓颖与Tiësto的合作,这些是公司行为或者品牌力量促成的合作,对于歌手来讲这是很便捷、少走很多弯路让大家听到你作品的一种方法、方式,不过在这种彼此互不了解的情况下,会不会产生化学反应还要视作品而定。
我没有特指谁的东西好坏与否,像虾米牵线的吴莫愁与90后音乐人的跨界合作我觉得就非常好,虾米与她的经纪公司做了我一直想做也在做的事情 - 相比之下艺人就省出很多时间专注在表演和录音上,但作为独立音乐人就必须亲力亲为,我自己挖掘好的电子音乐人,聊音乐、磨合,融合彼此特性做些作品,这是个慢长且有趣的过程。
你似乎对录音质量和后期都十分看重,但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这似乎不是他们所追求的极致。
当然能兼顾内容与质量是最好的,但可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自己也一样没办法兼顾所有。
在音乐中,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对于一部分独立音乐人,我认为唱的不好没关系,因为先天的“乐器”就这样了我们不能做任何评价,但我不能容忍的是一些粗制滥造的歌曲还能大火,吉他弦都没调准就去录音,结果市场还接受认可了这样的作品,导致部分人一夜变爆红。我觉得这就该反思一下了,这也是我没办法接受的事情。
可以理解成你和独立音乐人合作是一种能力与资源的优势互补么?
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彼此的资源和能力都有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作品上。对于完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很多时候我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可能到了录音时我已经因为忙其他事情不在状态了。为什么我的很多歌录了好多遍,就是因为我总觉得不满意,但可能我重录的效果还不如最初的那个状态,我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要顾虑的事情太多了 - 最原始、最有趣和最有感染力的那份情感已经流失了,再想追回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我只能在其他事情的细节上,尽可能的追求完美,在自己财力、精力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做好。合作的对象都是我自己在聊、挑选的,私下我们的关系也都是朋友,我想这样才能在音乐上有真正的契合,这样最后呈现的作品才不会那么快餐,至少我把端正对待音乐的态度摆在这去做音乐。所以歌迷总在追问,怎么还不发新歌、什么时候出新歌,其实有灵感时我也在写、在摸索,但无奈真的精力有限,要谈合作还要兼顾演出另外还要筹备自己的服装品牌等。
你现在面临着的很多问题都是独立音乐人所要面对的 - 他们需要自己参与完成从制作到宣传之中的每一个环节。
是这样,从2012年年初开始,我的作品创作、制作、发行以及你能想到的所有,甚至专辑封面,都是我全程在盯。
可能我是从传统唱片公司体系出来的,所以我觉得独立音乐人非常不好做,但同时我也觉得这种状态是一种可以比较完整表达音乐人想法的方式。我觉得每一个做音乐的人都应该有独立的精神和态度。
我自己其实不想成为偶像、明星。因为偶像、明星是被包装、美化的,就像过度修图磨皮后的效果。独立音乐人的身份相对来说更真实、自我,音乐也更真诚一些。所以我不定义自己是明星、也不是偶像,我只想做我喜欢做的事,这种想法也会直接决定了我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在与他人合作的时候,哪些部分是你希望能参与和把控的?
除了人声之外,在歌词、以及编曲、音色,还有后期,我其实全程都在参与提出意见,甚至觉得不够还会自己再去修改。
这会不会显得你与合作对象的关系不平等?
其实我是非常平等的,无论合作的音乐人是谁、有没有名气、或者年龄大小,我都会非常尊重对方的建议。我觉得只有通过这样的合作才会产生应有的“化学反应”,合作需要两个人的音乐理念合理融合,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有意思,也更有意义。
合作对象的个人风格过于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统一、和突显你自己在合作中的价值呢?
我反而觉得要的就是别人的特色,具有鲜明特点的部分。比如接下来我会和Maximilian Hecker合作,他之前一直是唱情歌的,非常的小清新,个人作品风格明显,我上学的时候睡不着觉就总听他的作品,这和我的风格就非常不一样,所以我就会想,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完成这次合作,这需要一个探讨的过程。
我们都要思考,怎样才能让两个作品风格迥异的人,恰到好处的把他们最好的部分完美融合。像我与丹麦的Bryan Rice合作的一首暂定名为“战士”的歌曲,有中英文双版本,他负责英文歌词,我负责中文,现在我还在揣摩这个中文部分。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我们对这个主题都很喜欢,然后也确认了整首歌的主题、调性,我和他的制作人也都有交流,我也会百般嘱咐。一个好的合作作品没那么容易诞生,需要一个很长的沟通、交际过程。
对于电视节目“盖世英雄”看法。
录完这个节目,录了几期之后就不太敢也不太想去了,并不是因为节目不好,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在于这档节目的标签话问题,如果我觉得只是一档单纯的节目,没有打着“电音“的噱头,我想节目的评价反而会更好,撇去噱头,其实这是一档非常好看的节目。
其实在我眼里,我觉得这档节目对于电音在中国的推广普及是件好事,但我觉得不好的一点就是用电视节目的手段去呈现是不对的,因为电视节目的受众本身就具有局限。你要去迎合大部分受众的喜好,做着做着就成了一档晚会节目了。
但毕竟“盖世英雄”的定位就是电视节目,节目制作层面自然要考虑很多电视媒介层面的东西,但好的一面是至少这档节目已经开始关注到90后,关注到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并且敢于放在电视媒介尝试,我觉得初衷还是很棒的。
我觉得任何人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平白无故的,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铺垫。我觉得我们要用一个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所有的事,合理客观的去做评价。
在这从业的这十年中,有没有迷茫的时刻?
在我突然成名之后,大家对的我过度关注让我感到不适,公司让我开演唱会我拒绝了,当时所有在天娱旗下的艺人都开了演唱会,而当时我们都没有个人作品。
那时候感觉就像在一个文工团,每天做的事就是跟着大家一起唱团歌,但我的理想不是在文工团唱团歌,我的理想是做自己的音乐。在这期间发生了骨折做了两次手术,就借此机会修养段时间,也是这一时期我决定要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之后便去了华研国际。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和音乐接受度的提高,同时每个人的音乐品味也在改变,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决定尝试着自己做厂牌。
我觉得现在没有“市场”这个说法,做自己就对了,现在不像过去,做音乐还要遵循一个套路。我觉得做音乐就该有些独立精神,做自己想做的,在现在这个时代,肯定会有受众,不用太在意市场。
针对你正在筹备的厂牌,你是如何给它归类定性的?受众又是哪些人群?
就是当下潮流的年轻人,我觉得我这个厂牌会比较“平衡”,我想挖掘更多好的独立音乐人,同时我想和这些有潜力的音乐人合作。因为我挺怕做艺人经纪,所以我想我不想签很多艺人,当然也可以尝试,再者就是这个厂牌会做很多的活动。
接下来我想把我的服装品牌融入进去,厂牌涉及时尚、音乐,也会有派对活动,也可以扶持有想法的年轻人,希望这个厂牌能变成一个小的生态。
听起来就像Andy Warhol的艺术工厂。
我当然希望能做成这样,但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在生活中结识这么多有意思的人,现今社会大家也很难有乌托邦的信念,因为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太多。
所以我希望这个厂牌是一个据点,一个在现实之外的艺术家乌托邦。中国有这么多的年轻人,我们要用艺术改变我们的生活,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对于你目前的尝试,你考虑过你曾经的粉丝受众么?
我其实掉了很多粉,哈哈!不过我不太在乎这件事。要是我希望所有粉丝继续追随我的话,我只需要继续签公司就好了。但事实上我没有续约,很多来找我的公司我也没有签,因为聊过之后我觉得换汤不换药 - 而且卡啦OK我已经唱烦了,去二三四五线城市商演,站在一个又大又丑的背景板前铺的红地毯上唱卡拉OK,现场音响质量也很糟糕,这太可怕了。并不是说我嫌弃这些,而是这种状态离我自己的理想、想做的事越来越远。
从何时开始有这种意识的?
一直如此,从超女比赛开始,我记得所有的超女第一站是飞到深圳,那时还未到总决赛,当时我的人气很高,所以一出来,就有大量的粉丝在外面尖叫,我真的被吓坏了 - 我其实是一个很害羞的人,喜欢躲在“角落”,不太喜欢被太多人关注,也不想任何人管我,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
所以你也忍受不了作为公众人物一举一动暴露在外的感觉?
对,我特别不喜欢这种感觉。有段时间我对歌迷特别“不好”,就是不会聊天儿、不会说好听的话,跟很多偶像把粉丝哄的花枝乱颤的相比,我做的太差了。当然我真的不是故意这么做的,只是不知道如何回应,虽然很感激粉丝喜欢我,但希望他们能多关注我的作品而不是我的生活。
还在天娱旗下的时候,所有粉丝团都比着赛的拉着横幅死命喊,很多次都是这样。这让我首先感到害怕,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我何德何能?为什么要让大家这样?粉丝团之间就像是场没硝烟的战争,我经常看到粉丝间的互掐,特别幼稚可笑。
你怎样看待“脑残粉”?
如果真的是“脑残粉”那可能很多是“黑粉”他们经常有意无意的就把你给“黑”了。对待这样的粉丝,我会“鸡汤”他们,鸡汤不成我也会没耐性,就骂他们:“能不能好好念书,能不能?”
幸运的是,我的脑残粉不多。
哈哈,在网上的各家粉丝还会挑事互撕。
对,网上很多。我觉得他们很多都是好心办坏事,不用脑子考虑问题,我真的很反感。有段时间我常说尽量不要来接机,不要送我礼物。那时候我家里的礼物多到不知如何安放,贵重礼物全部让工作人员
2016-09-21Lil'D&ZXZJUMP电音媒
采写、插图:Lil'D&ZXZ
刘力扬绝对属于大姐那一型的,见面前我以为公众人物多少会“端着、拿着”,也会因为这种包袱不会吐露任何内心的真情实感,但事实情况是 - 统统都没有(大写的)!无论是吐槽脑残粉、还是抱怨行业现象,刘力扬分享了不少她的真实感受,言语里无不透露着真诚。
采访结束之后的一次Workshop,与刘力扬再次相遇,看得出她的认真与诚意 - 带着纸笔认真笔记,下课向授课者请教。她说自己演出后未久睡便赶来上课,虽与她接触尚少,对曾经的“超女”我也知之甚少,但对于谦虚、诚恳的的人,我真的钦佩和欣赏。
下面,则是JUMP电音媒与刘力扬的对话,她与我们分享了许多真实而有趣的想法、以及感受。
从主流艺人转型独立音乐人,有怎样的尝试和努力?
主要做的是努力尝试”全程把控”,把自己原来唱片公司的工作都做了。比如这次音乐节,我们把“小心我撒野”这首歌做了一个新的编曲,Program加入电子元素,和我的乐队“电气女战士”一起来演绎,演唱部分我运用了人声效果器。
乐队成员来自不同的领域,可能有的人以前是做重金属的,有的人又是做流行的,所以在磨合的过程中,要彼此不断的沟通,尝试些新颖的东西。通过磨合,大家能更好的协调成员间彼此的差异,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摸索和进取的过程。
虽然我来自主流,大家对我的定义也是流行艺人。但我觉得自从这两年把身份转变成独立音乐人后,反而觉得跳出了曾经的框架,变得能更好的做自己。主流商业唱片公司的体系在慢慢没落,很多歌手渐渐失去自我,这是件挺可悲的事。
作为公众人物,可能你的受众与你个人的真实喜好相悖,这个问题如何权衡?
我觉得之前已发表的个别歌曲已经很自我,没有考虑太多市场因素。像“Take A Ride”就很洒脱舒服的Disco Funk;“Set You Free”则是注重韵律和节奏,想纯粹就不能太考虑市场。不过早期的“Runway”和“世界看我”则是比较EDM的尝试,因为当时Dubstep比较火,所以也做了这样的尝试;单曲“I Can't Live Without You”,它的Remix版本就比较EDM -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都在摸索,没有刻意的做商业流行,也没有刻意小众独立,自己喜欢就好。音乐就应该是没有边界的,我也不是很希望所有的音乐都标签化。
接下来在个人音乐层面有什么计划?
尝试和不同风格类别的音乐人跨界合作 - 从做音乐到选择合作对象,到过程的探讨、制作、后期乃至宣传,所有的这一切都将由我自己把控。像之前王力宏和Avicii以及张靓颖与Tiësto的合作,这些是公司行为或者品牌力量促成的合作,对于歌手来讲这是很便捷、少走很多弯路让大家听到你作品的一种方法、方式,不过在这种彼此互不了解的情况下,会不会产生化学反应还要视作品而定。
我没有特指谁的东西好坏与否,像虾米牵线的吴莫愁与90后音乐人的跨界合作我觉得就非常好,虾米与她的经纪公司做了我一直想做也在做的事情 - 相比之下艺人就省出很多时间专注在表演和录音上,但作为独立音乐人就必须亲力亲为,我自己挖掘好的电子音乐人,聊音乐、磨合,融合彼此特性做些作品,这是个慢长且有趣的过程。
你似乎对录音质量和后期都十分看重,但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这似乎不是他们所追求的极致。
当然能兼顾内容与质量是最好的,但可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自己也一样没办法兼顾所有。
在音乐中,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对于一部分独立音乐人,我认为唱的不好没关系,因为先天的“乐器”就这样了我们不能做任何评价,但我不能容忍的是一些粗制滥造的歌曲还能大火,吉他弦都没调准就去录音,结果市场还接受认可了这样的作品,导致部分人一夜变爆红。我觉得这就该反思一下了,这也是我没办法接受的事情。
可以理解成你和独立音乐人合作是一种能力与资源的优势互补么?
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彼此的资源和能力都有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作品上。对于完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很多时候我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可能到了录音时我已经因为忙其他事情不在状态了。为什么我的很多歌录了好多遍,就是因为我总觉得不满意,但可能我重录的效果还不如最初的那个状态,我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要顾虑的事情太多了 - 最原始、最有趣和最有感染力的那份情感已经流失了,再想追回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我只能在其他事情的细节上,尽可能的追求完美,在自己财力、精力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做好。合作的对象都是我自己在聊、挑选的,私下我们的关系也都是朋友,我想这样才能在音乐上有真正的契合,这样最后呈现的作品才不会那么快餐,至少我把端正对待音乐的态度摆在这去做音乐。所以歌迷总在追问,怎么还不发新歌、什么时候出新歌,其实有灵感时我也在写、在摸索,但无奈真的精力有限,要谈合作还要兼顾演出另外还要筹备自己的服装品牌等。
你现在面临着的很多问题都是独立音乐人所要面对的 - 他们需要自己参与完成从制作到宣传之中的每一个环节。
是这样,从2012年年初开始,我的作品创作、制作、发行以及你能想到的所有,甚至专辑封面,都是我全程在盯。
可能我是从传统唱片公司体系出来的,所以我觉得独立音乐人非常不好做,但同时我也觉得这种状态是一种可以比较完整表达音乐人想法的方式。我觉得每一个做音乐的人都应该有独立的精神和态度。
我自己其实不想成为偶像、明星。因为偶像、明星是被包装、美化的,就像过度修图磨皮后的效果。独立音乐人的身份相对来说更真实、自我,音乐也更真诚一些。所以我不定义自己是明星、也不是偶像,我只想做我喜欢做的事,这种想法也会直接决定了我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在与他人合作的时候,哪些部分是你希望能参与和把控的?
除了人声之外,在歌词、以及编曲、音色,还有后期,我其实全程都在参与提出意见,甚至觉得不够还会自己再去修改。
这会不会显得你与合作对象的关系不平等?
其实我是非常平等的,无论合作的音乐人是谁、有没有名气、或者年龄大小,我都会非常尊重对方的建议。我觉得只有通过这样的合作才会产生应有的“化学反应”,合作需要两个人的音乐理念合理融合,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有意思,也更有意义。
合作对象的个人风格过于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统一、和突显你自己在合作中的价值呢?
我反而觉得要的就是别人的特色,具有鲜明特点的部分。比如接下来我会和Maximilian Hecker合作,他之前一直是唱情歌的,非常的小清新,个人作品风格明显,我上学的时候睡不着觉就总听他的作品,这和我的风格就非常不一样,所以我就会想,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完成这次合作,这需要一个探讨的过程。
我们都要思考,怎样才能让两个作品风格迥异的人,恰到好处的把他们最好的部分完美融合。像我与丹麦的Bryan Rice合作的一首暂定名为“战士”的歌曲,有中英文双版本,他负责英文歌词,我负责中文,现在我还在揣摩这个中文部分。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我们对这个主题都很喜欢,然后也确认了整首歌的主题、调性,我和他的制作人也都有交流,我也会百般嘱咐。一个好的合作作品没那么容易诞生,需要一个很长的沟通、交际过程。
对于电视节目“盖世英雄”看法。
录完这个节目,录了几期之后就不太敢也不太想去了,并不是因为节目不好,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在于这档节目的标签话问题,如果我觉得只是一档单纯的节目,没有打着“电音“的噱头,我想节目的评价反而会更好,撇去噱头,其实这是一档非常好看的节目。
其实在我眼里,我觉得这档节目对于电音在中国的推广普及是件好事,但我觉得不好的一点就是用电视节目的手段去呈现是不对的,因为电视节目的受众本身就具有局限。你要去迎合大部分受众的喜好,做着做着就成了一档晚会节目了。
但毕竟“盖世英雄”的定位就是电视节目,节目制作层面自然要考虑很多电视媒介层面的东西,但好的一面是至少这档节目已经开始关注到90后,关注到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并且敢于放在电视媒介尝试,我觉得初衷还是很棒的。
我觉得任何人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平白无故的,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铺垫。我觉得我们要用一个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所有的事,合理客观的去做评价。
在这从业的这十年中,有没有迷茫的时刻?
在我突然成名之后,大家对的我过度关注让我感到不适,公司让我开演唱会我拒绝了,当时所有在天娱旗下的艺人都开了演唱会,而当时我们都没有个人作品。
那时候感觉就像在一个文工团,每天做的事就是跟着大家一起唱团歌,但我的理想不是在文工团唱团歌,我的理想是做自己的音乐。在这期间发生了骨折做了两次手术,就借此机会修养段时间,也是这一时期我决定要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之后便去了华研国际。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和音乐接受度的提高,同时每个人的音乐品味也在改变,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决定尝试着自己做厂牌。
我觉得现在没有“市场”这个说法,做自己就对了,现在不像过去,做音乐还要遵循一个套路。我觉得做音乐就该有些独立精神,做自己想做的,在现在这个时代,肯定会有受众,不用太在意市场。
针对你正在筹备的厂牌,你是如何给它归类定性的?受众又是哪些人群?
就是当下潮流的年轻人,我觉得我这个厂牌会比较“平衡”,我想挖掘更多好的独立音乐人,同时我想和这些有潜力的音乐人合作。因为我挺怕做艺人经纪,所以我想我不想签很多艺人,当然也可以尝试,再者就是这个厂牌会做很多的活动。
接下来我想把我的服装品牌融入进去,厂牌涉及时尚、音乐,也会有派对活动,也可以扶持有想法的年轻人,希望这个厂牌能变成一个小的生态。
听起来就像Andy Warhol的艺术工厂。
我当然希望能做成这样,但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在生活中结识这么多有意思的人,现今社会大家也很难有乌托邦的信念,因为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太多。
所以我希望这个厂牌是一个据点,一个在现实之外的艺术家乌托邦。中国有这么多的年轻人,我们要用艺术改变我们的生活,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对于你目前的尝试,你考虑过你曾经的粉丝受众么?
我其实掉了很多粉,哈哈!不过我不太在乎这件事。要是我希望所有粉丝继续追随我的话,我只需要继续签公司就好了。但事实上我没有续约,很多来找我的公司我也没有签,因为聊过之后我觉得换汤不换药 - 而且卡啦OK我已经唱烦了,去二三四五线城市商演,站在一个又大又丑的背景板前铺的红地毯上唱卡拉OK,现场音响质量也很糟糕,这太可怕了。并不是说我嫌弃这些,而是这种状态离我自己的理想、想做的事越来越远。
从何时开始有这种意识的?
一直如此,从超女比赛开始,我记得所有的超女第一站是飞到深圳,那时还未到总决赛,当时我的人气很高,所以一出来,就有大量的粉丝在外面尖叫,我真的被吓坏了 - 我其实是一个很害羞的人,喜欢躲在“角落”,不太喜欢被太多人关注,也不想任何人管我,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
所以你也忍受不了作为公众人物一举一动暴露在外的感觉?
对,我特别不喜欢这种感觉。有段时间我对歌迷特别“不好”,就是不会聊天儿、不会说好听的话,跟很多偶像把粉丝哄的花枝乱颤的相比,我做的太差了。当然我真的不是故意这么做的,只是不知道如何回应,虽然很感激粉丝喜欢我,但希望他们能多关注我的作品而不是我的生活。
还在天娱旗下的时候,所有粉丝团都比着赛的拉着横幅死命喊,很多次都是这样。这让我首先感到害怕,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我何德何能?为什么要让大家这样?粉丝团之间就像是场没硝烟的战争,我经常看到粉丝间的互掐,特别幼稚可笑。
你怎样看待“脑残粉”?
如果真的是“脑残粉”那可能很多是“黑粉”他们经常有意无意的就把你给“黑”了。对待这样的粉丝,我会“鸡汤”他们,鸡汤不成我也会没耐性,就骂他们:“能不能好好念书,能不能?”
幸运的是,我的脑残粉不多。
哈哈,在网上的各家粉丝还会挑事互撕。
对,网上很多。我觉得他们很多都是好心办坏事,不用脑子考虑问题,我真的很反感。有段时间我常说尽量不要来接机,不要送我礼物。那时候我家里的礼物多到不知如何安放,贵重礼物全部让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