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此身泰山重,勿作鸿毛轻
我站在文字外把他的人生走了一遍又一遍,想着纵渡九百八十年去到他身边,看看他少年时独树一帜的满腔豪情,看看他在坎坷流离中的豁达,看看他留着赤壁之上磊落的影子。却与他相望不相识,不闻亦不念。
五千多年的时间里,朝代更替了一轮又一轮,烽火燃起又熄灭,宫阁坍圮又建起。唯有文字中的世界亘古不变,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辉煌着。
有人说,什么样的人便会有什么样的文字,的确。李白的像水,或桀傲奔放,或温润平缓,却都离不了浪漫灵动的基调;晏殊的文字是繁花,有丁香的忧愁,有桃花的媚人,总是雍荣华美的;但苏轼的笔下,有的是万里江山,豪气时便如峰峦般磅礴,孤寂时便如明月般凛冽。那如画的江山,总能隔着时光和笔墨迅速地唤起我落寞的灵魂。
青年时期的苏轼,驻足朝廷为国效力,满腹才华并未被其父苏洵的盛名掩盖。他写词,与辛弃疾、柳永类相较;他执笔、作画,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共担“宋四家”的名号;他识人,提携了秦观、张耒、晁补之……
我站在文字外把他的人生走了一遍又一遍,想着纵渡九百八十年去到他身边,看看他少年时独树一帜的满腔豪情,看看他在坎坷流离中的豁达,看看他留着赤壁之上磊落的影子。却与他相望不相识,不闻亦不念。
五千多年的时间里,朝代更替了一轮又一轮,烽火燃起又熄灭,宫阁坍圮又建起。唯有文字中的世界亘古不变,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辉煌着。
有人说,什么样的人便会有什么样的文字,的确。李白的像水,或桀傲奔放,或温润平缓,却都离不了浪漫灵动的基调;晏殊的文字是繁花,有丁香的忧愁,有桃花的媚人,总是雍荣华美的;但苏轼的笔下,有的是万里江山,豪气时便如峰峦般磅礴,孤寂时便如明月般凛冽。那如画的江山,总能隔着时光和笔墨迅速地唤起我落寞的灵魂。
青年时期的苏轼,驻足朝廷为国效力,满腹才华并未被其父苏洵的盛名掩盖。他写词,与辛弃疾、柳永类相较;他执笔、作画,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共担“宋四家”的名号;他识人,提携了秦观、张耒、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