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水木年华其实已经有些时候了。
在刚进大学的时候,在看到北京下第一场雪的那个晚上,我第一次看到水木年华,听到水木年华的歌。当《一生有你》那熟悉却不知道歌名的旋律响起时,我突然很想了解一下他们的音乐。
后来就去买了一张,也是我买的唯一的一张水木年华的专辑,《3》。我想那之后我开始喜欢他们了,因为他们的歌里充满怀念。而我,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恋旧的人。
然后我开始看歌词,记歌词,抄歌词。他们的歌词和朴树不一样,朴树的歌词很安静,而他们的歌词却是躁动的。朴树的歌词让人莫名忧伤,而他们的歌词却很直接地在哭。
过度的怀念对现实是不好的,疯狂听他们的那段时间,我觉得整个生活的颜色开始改变。于是我开始听陶喆听JAY。而当他们出了新专辑《7080》之后,我发现已经鲜有我所怀念的音色了。所以,我暂时放下了他们,直到现在。
昨天晚上第二次看到水木年华,那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可以叫做演唱会的东西。坦白说,很失望。或许是我自己的期望太过理想吧,我所想象的水木年华的歌唱,应该是忘我的,忧伤的,像是急速的水流冲刷岩石的感觉。但是,商业化的成果却让人感到反胃。我并不是讨厌鼓声,但是电子鼓的节奏却让淡雅的《小爱人》变成了恶俗的酒吧曲目。作为词曲作者,卢庚戌唱这样的《小爱人》的时候,有没有感到一丝悲哀?或者说,为了吃上更好的饭,他可以抛弃曾经喜欢过的那些东西?
我不可能知道。再次戴上耳机听听从前卢庚戌的声音,对我来说才可以得到一点抚慰。
你总喜欢 照着镜子 问我哪里长得美
我总摇头 让你生气地嘟起了嘴
你总问我 你在我心中 有多重要有多重要
我总笑着 说我现在 还不知道
你歪着头 看着我 要我说出那个字
我总不说 让你偷偷地哭泣
你紧靠在 我的怀里 说着未来有多美
我该怎么 去说永远 有多累
我怎么在你面前 忍不住哭了
你怎么会知道我的脆弱
我很想告诉你 我已经离不开你
离不开你
-----《小爱人》
从演唱会的开始到最后,身边的人都一直在喊“一生有你!一生有你!”
我并不讨厌这首歌,应该说正是它引导我认识了水木年华。但是我不觉得它是水木年华校园民谣的代表作,因为它并不能算是纯正的校园民谣。我想听《中学时代》,想听《墓志铭》,但是他们没有唱,大概因为现场演唱应该唱一些富有激情的歌吧。卢庚戌一直做着夸张的调动现场气氛的动作,我觉得滑稽,也觉得可悲。一个歌手最重要的应该是用歌,用歌声来打动观众,所谓“现场表现能力”,那种纯粹为了赚钱而衍生出来的东西,却被人赋予过多的重要性。更可悲的是,规则只能由出钱的人来制定。
或许我对某个歌手的喜欢,是因为我的想象中存在着完美的他,所以当我面对现实的时候,我才会觉得如此失望。而当我看到现场演唱有些手足无措的朴树,我反而会会心地笑。
我有两次生命
一次是出生
我有两次生命
一次是遇见你
我爱这世界
因为我爱你
我爱这世界
因为你爱我
-------《墓志铭》
到了倒数第二首,才听到了我期待了很久的《再见了最爱的人》。
那不只是对爱情的感伤而已。对理想,对人生,都是。
我也开始忘情地唱。配乐声音太大听不到自己唱的是什么,但是我还是要唱。我所追求的是气流经过喉咙的那种发泄式的爽快,好象自己在哭一样,但是我哭得很开心。
卢庚戌和缪杰走了下来,和台下的学生握手。一群警卫和整个环境很不协调地把他们和学生隔开。看着下面的混乱,我忽然有点真的想哭。他们唱着“再见了最爱的人啊/最爱的人啊/你是我静静离去的一扇门啊”,是在对我们唱的吗?是在对曾经的他们唱的吗?为了现实而放弃理想,是这样的痛苦吗?
水木年华,这个名字本来就是为了纪念曾经在水木清华的那些年华。失去了回忆,水木年华什么都不是。
弥漫的烟雾中我看到 你那张忧郁的脸
你说出什么样的理由啊 你与我告别
是朋友啊 是恋人啊 还是心底最爱的人
你松开手后转过身去 让我忘了你
带着青春的迷茫与冲动 让我拥抱你
寂静的夜里我们跳舞吧 忘掉你所有伤悲
吹起那忧伤的布鲁斯啊你是我最爱的人
只是你不愿意相信爱情 怕她有一天会老去
再见了最爱的人啊 最爱的人啊
你是我所有快乐和悲伤的源泉啊
再见了最爱的人啊 最爱的人啊
你是我静静离去的一扇门啊
---------《再见了最爱的人》
最后如大多数人所愿,在《一生有你》中结束了。
我想我还是会喜欢水木年华的歌的。至少他们已经成为我成长中的一部分,让我体会到很多东西。甚至,他们的成长和蜕变,也让我明白了很多。
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
只想拿这句话,来问问现在的水木,和未来的自己。
因为梦见你离开 我从哭泣中醒来
看夜风吹过窗台 你能否感受我的爱
等到老去那一天 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看那些誓言谎言 随往事慢慢飘散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
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
-------《一生有你》
在刚进大学的时候,在看到北京下第一场雪的那个晚上,我第一次看到水木年华,听到水木年华的歌。当《一生有你》那熟悉却不知道歌名的旋律响起时,我突然很想了解一下他们的音乐。
后来就去买了一张,也是我买的唯一的一张水木年华的专辑,《3》。我想那之后我开始喜欢他们了,因为他们的歌里充满怀念。而我,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恋旧的人。
然后我开始看歌词,记歌词,抄歌词。他们的歌词和朴树不一样,朴树的歌词很安静,而他们的歌词却是躁动的。朴树的歌词让人莫名忧伤,而他们的歌词却很直接地在哭。
过度的怀念对现实是不好的,疯狂听他们的那段时间,我觉得整个生活的颜色开始改变。于是我开始听陶喆听JAY。而当他们出了新专辑《7080》之后,我发现已经鲜有我所怀念的音色了。所以,我暂时放下了他们,直到现在。
昨天晚上第二次看到水木年华,那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可以叫做演唱会的东西。坦白说,很失望。或许是我自己的期望太过理想吧,我所想象的水木年华的歌唱,应该是忘我的,忧伤的,像是急速的水流冲刷岩石的感觉。但是,商业化的成果却让人感到反胃。我并不是讨厌鼓声,但是电子鼓的节奏却让淡雅的《小爱人》变成了恶俗的酒吧曲目。作为词曲作者,卢庚戌唱这样的《小爱人》的时候,有没有感到一丝悲哀?或者说,为了吃上更好的饭,他可以抛弃曾经喜欢过的那些东西?
我不可能知道。再次戴上耳机听听从前卢庚戌的声音,对我来说才可以得到一点抚慰。
你总喜欢 照着镜子 问我哪里长得美
我总摇头 让你生气地嘟起了嘴
你总问我 你在我心中 有多重要有多重要
我总笑着 说我现在 还不知道
你歪着头 看着我 要我说出那个字
我总不说 让你偷偷地哭泣
你紧靠在 我的怀里 说着未来有多美
我该怎么 去说永远 有多累
我怎么在你面前 忍不住哭了
你怎么会知道我的脆弱
我很想告诉你 我已经离不开你
离不开你
-----《小爱人》
从演唱会的开始到最后,身边的人都一直在喊“一生有你!一生有你!”
我并不讨厌这首歌,应该说正是它引导我认识了水木年华。但是我不觉得它是水木年华校园民谣的代表作,因为它并不能算是纯正的校园民谣。我想听《中学时代》,想听《墓志铭》,但是他们没有唱,大概因为现场演唱应该唱一些富有激情的歌吧。卢庚戌一直做着夸张的调动现场气氛的动作,我觉得滑稽,也觉得可悲。一个歌手最重要的应该是用歌,用歌声来打动观众,所谓“现场表现能力”,那种纯粹为了赚钱而衍生出来的东西,却被人赋予过多的重要性。更可悲的是,规则只能由出钱的人来制定。
或许我对某个歌手的喜欢,是因为我的想象中存在着完美的他,所以当我面对现实的时候,我才会觉得如此失望。而当我看到现场演唱有些手足无措的朴树,我反而会会心地笑。
我有两次生命
一次是出生
我有两次生命
一次是遇见你
我爱这世界
因为我爱你
我爱这世界
因为你爱我
-------《墓志铭》
到了倒数第二首,才听到了我期待了很久的《再见了最爱的人》。
那不只是对爱情的感伤而已。对理想,对人生,都是。
我也开始忘情地唱。配乐声音太大听不到自己唱的是什么,但是我还是要唱。我所追求的是气流经过喉咙的那种发泄式的爽快,好象自己在哭一样,但是我哭得很开心。
卢庚戌和缪杰走了下来,和台下的学生握手。一群警卫和整个环境很不协调地把他们和学生隔开。看着下面的混乱,我忽然有点真的想哭。他们唱着“再见了最爱的人啊/最爱的人啊/你是我静静离去的一扇门啊”,是在对我们唱的吗?是在对曾经的他们唱的吗?为了现实而放弃理想,是这样的痛苦吗?
水木年华,这个名字本来就是为了纪念曾经在水木清华的那些年华。失去了回忆,水木年华什么都不是。
弥漫的烟雾中我看到 你那张忧郁的脸
你说出什么样的理由啊 你与我告别
是朋友啊 是恋人啊 还是心底最爱的人
你松开手后转过身去 让我忘了你
带着青春的迷茫与冲动 让我拥抱你
寂静的夜里我们跳舞吧 忘掉你所有伤悲
吹起那忧伤的布鲁斯啊你是我最爱的人
只是你不愿意相信爱情 怕她有一天会老去
再见了最爱的人啊 最爱的人啊
你是我所有快乐和悲伤的源泉啊
再见了最爱的人啊 最爱的人啊
你是我静静离去的一扇门啊
---------《再见了最爱的人》
最后如大多数人所愿,在《一生有你》中结束了。
我想我还是会喜欢水木年华的歌的。至少他们已经成为我成长中的一部分,让我体会到很多东西。甚至,他们的成长和蜕变,也让我明白了很多。
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
只想拿这句话,来问问现在的水木,和未来的自己。
因为梦见你离开 我从哭泣中醒来
看夜风吹过窗台 你能否感受我的爱
等到老去那一天 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看那些誓言谎言 随往事慢慢飘散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
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
-------《一生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