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铝洛铜▌ ̄ ▌∑n ▌的工匠坚持打工▼只为给自己点个勤奋劳作▼ ▼★
看洛铜的弟弟884厂——接看洛铜的婹娘汤丹——再看走过 了中铝洛铜的门前
//////////////////////////////////////////////////////////////
【1】看洛铜的弟弟884厂
【因铜而生 因铜而痛 】
随着资源的枯竭,受制于资源的企业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改制或新生或破产,但那些生活在企业福利区的人们的境遇也许是最难堪的。
寂寞“西铜”
一个因铜加工而生的社区,现在又要因铜而痛。
“八八四”,它隐藏在一群不知名的绵延重叠的山包之间,这里距离“铜城”白银市区约10公里。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三线建设时期,这个不毛之地的小山沟被选定建设当时中国三大铜加工厂之一———西北铜加工厂。数千人开始从上海、河南、安徽、东北等地涌进这个小山沟。因为当时国防需要得名“八八四”,到今天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原来的地名。
74岁的徐凤林老人就是当时第一批从河南洛阳铜加工厂支援八八四”建设的。1966年,30出头的徐凤林是作为一名工厂里的管道工来到这里的。和徐凤林一起来的还有厨师,甚至理发师也随他们来到了这里。“我们厂就来了三四百人。”徐凤林说。
20世纪末“铜城”白银面临资源枯竭。于是“八八四”走向衰落,就像一名曾经功勋卓著的战将,现在已是英雄迟暮。
从市区开到这里的9路公交车鸣着喇叭在社区绕行一圈,有人下来有人上去。这时候,才能够感觉到时间并没有在这里停滞。
9月6日上午,一支娶亲的车队停在福利区斑驳的水泥路上,几乎所有的老人都聚集过来,他们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小伙子娶走了这里的姑娘。
这时候,徐凤林独自走在街道上,嘴里嘟囔着:“只有嫁出去的姑娘,没有娶进来的媳妇。”他要去看看老同事的房子,自从10年前老同事随儿女把家从“八八四”搬迁到深圳后,徐凤林就帮忙照管着这处房产。 这10年,徐凤林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老同事搬离“八八四”。就在今年8月,小女儿徐雪莲为了孩子上学也把家搬到了白银市区,熟悉的人群正在四散而去。
李福40多年从来没有离开过“八八四”,从住破棚子到住红砖的平房,再到花8000多元才挤进的56平方米的楼房。他看着那些同事们放着鞭炮喜气洋洋地搬进新家,又看着那些同事默默地搬出一栋栋灰色的楼房。如今,这栋楼房的墙上贴着一张张房屋售卖的广告。张立诚的两室一厅房屋出售广告贴出去已经有些日子了,但至今没有买家。
“八八四”的兴盛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李福的感觉最强烈,那时候厂里每天的活干不完,年届三十的工人成群地结婚,支援大西北之前结婚的就干脆把妻子从老家接到了“八八四”,但热闹的景象也就持续了十来年。
人口锐减始于本世纪初,上个世纪末,铜加工厂效益开始下滑,陆续有工人以买断工龄的方式去外地打工生活,近两万人的福利区现在不到8000人,其中大部分是退休的老年人。
西北铜加工厂在运转了近半个世纪后破产了,除了它的符号意义之外,这里已经成了一块鸡肋。 致命裂痕 这里只有一家饭馆,三两家小卖部。唯一的老年活动中心只能够提供简单的象棋、纸牌、麻将等活动,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这里的居民是在晒太阳和聊天中度过的。虽然生活散漫,但中巴公交车还是保持着近乎时钟般的准确,街上的行人从容地走路,从外表看不出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但看不见的裂痕发生在这个老福利区的最深处,这是致命的裂痕,它已经从福利区的根部开始慢慢地向上蔓延、侵蚀,使得福利区萎靡不振。
李栓儿的服装生意一路下滑。9月6日是星期六,他的三轮车停在社区市场的大门口,一些看上去做工粗糙但显然很时髦的衣裳挂在架子上随风招摇。“新上市的秋装便宜处理了……”李栓儿扯着嗓子起劲地吆喝着。一个看上去40岁出头的妇女挑了一条牛仔裤在身上比划着,不住地问同伴,“这些花纹会不会太艳了啊?”妇女们还在犹豫,但经不住李栓儿在一旁撺掇,几番还价,李栓儿又做成了一笔生意。
李栓儿在白银市区开着一间服装店,大约十年前,他就开始把货拉到“八八四”福利区卖,他发现这里生意很好做。“那时候,这里的人舍得花钱,买东西也不怎么挑剔,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四五百块。”李栓儿说,“现在不行了,我只是每到周末把店里的存货拿到这里试试行情。”
张继翔长期在市场里经营着活禽和鲜蛋生意,9月1日到7日,他只在周五卖出了3只鸡。29岁的小伙子老家在河南郸城,上世纪60年代,他的爷爷支援西北铜加工厂来到了这里。虽然自己出生在这个叫“八八四”的地方,但是口音至今未改。 和当时这里所有的孩子一样,张继翔本来已经做好了当一名产业工人的准备,继续祖辈、父辈的事业。但是当他在“八八四”读到初中毕业的时候,西北铜加工厂效益下滑,经常面临无活可干的境地,已经不再招工了。
张继翔只好去当兵,三年服役回来,他发现已经在“八八四”找不到以前的同学了。“在八八四福利区,80%的人在外面打零工,不然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张继翔说:“人是逼出来的。”这个29岁的年轻人,现在经营着一家养鸡场。他把爷爷留下的老平房改成鸡舍,一个人在山沟里圈地养鸡,现在卖的这批鸡已经是今年的第四批了。
艰难生存
正像张继翔所期待的那样,今年40岁的王辉在1986年顶替退休的父亲被西北铜加工厂招工。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王辉的月工资降到了四五百元。“觉得再干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厂里有人办了停薪留职,出去打工挣了不少钱。”王辉也想出去试试运气。
2001年王辉以买断工龄的方式拿到了3万多元,看到“八八四”厂区附近空地很多,就琢磨办起了养猪场。但由于市场不景气,王辉没有赚到多少钱。到2006年年底的时候,猪肉价格降到了2.60元,王辉赔进去了3万多元,王辉一气之下卖掉了猪场。市场就是这么奇怪,进入2007年,生猪价格持续飙升,王辉只有苦笑。
···································
`````````````
看洛铜的弟弟884厂——接看洛铜的婹娘汤丹——再看走过 了中铝洛铜的门前
//////////////////////////////////////////////////////////////
【1】看洛铜的弟弟884厂
【因铜而生 因铜而痛 】
随着资源的枯竭,受制于资源的企业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改制或新生或破产,但那些生活在企业福利区的人们的境遇也许是最难堪的。
寂寞“西铜”
一个因铜加工而生的社区,现在又要因铜而痛。
“八八四”,它隐藏在一群不知名的绵延重叠的山包之间,这里距离“铜城”白银市区约10公里。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三线建设时期,这个不毛之地的小山沟被选定建设当时中国三大铜加工厂之一———西北铜加工厂。数千人开始从上海、河南、安徽、东北等地涌进这个小山沟。因为当时国防需要得名“八八四”,到今天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原来的地名。
74岁的徐凤林老人就是当时第一批从河南洛阳铜加工厂支援八八四”建设的。1966年,30出头的徐凤林是作为一名工厂里的管道工来到这里的。和徐凤林一起来的还有厨师,甚至理发师也随他们来到了这里。“我们厂就来了三四百人。”徐凤林说。
20世纪末“铜城”白银面临资源枯竭。于是“八八四”走向衰落,就像一名曾经功勋卓著的战将,现在已是英雄迟暮。
从市区开到这里的9路公交车鸣着喇叭在社区绕行一圈,有人下来有人上去。这时候,才能够感觉到时间并没有在这里停滞。
9月6日上午,一支娶亲的车队停在福利区斑驳的水泥路上,几乎所有的老人都聚集过来,他们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小伙子娶走了这里的姑娘。
这时候,徐凤林独自走在街道上,嘴里嘟囔着:“只有嫁出去的姑娘,没有娶进来的媳妇。”他要去看看老同事的房子,自从10年前老同事随儿女把家从“八八四”搬迁到深圳后,徐凤林就帮忙照管着这处房产。 这10年,徐凤林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老同事搬离“八八四”。就在今年8月,小女儿徐雪莲为了孩子上学也把家搬到了白银市区,熟悉的人群正在四散而去。
李福40多年从来没有离开过“八八四”,从住破棚子到住红砖的平房,再到花8000多元才挤进的56平方米的楼房。他看着那些同事们放着鞭炮喜气洋洋地搬进新家,又看着那些同事默默地搬出一栋栋灰色的楼房。如今,这栋楼房的墙上贴着一张张房屋售卖的广告。张立诚的两室一厅房屋出售广告贴出去已经有些日子了,但至今没有买家。
“八八四”的兴盛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李福的感觉最强烈,那时候厂里每天的活干不完,年届三十的工人成群地结婚,支援大西北之前结婚的就干脆把妻子从老家接到了“八八四”,但热闹的景象也就持续了十来年。
人口锐减始于本世纪初,上个世纪末,铜加工厂效益开始下滑,陆续有工人以买断工龄的方式去外地打工生活,近两万人的福利区现在不到8000人,其中大部分是退休的老年人。
西北铜加工厂在运转了近半个世纪后破产了,除了它的符号意义之外,这里已经成了一块鸡肋。 致命裂痕 这里只有一家饭馆,三两家小卖部。唯一的老年活动中心只能够提供简单的象棋、纸牌、麻将等活动,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这里的居民是在晒太阳和聊天中度过的。虽然生活散漫,但中巴公交车还是保持着近乎时钟般的准确,街上的行人从容地走路,从外表看不出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但看不见的裂痕发生在这个老福利区的最深处,这是致命的裂痕,它已经从福利区的根部开始慢慢地向上蔓延、侵蚀,使得福利区萎靡不振。
李栓儿的服装生意一路下滑。9月6日是星期六,他的三轮车停在社区市场的大门口,一些看上去做工粗糙但显然很时髦的衣裳挂在架子上随风招摇。“新上市的秋装便宜处理了……”李栓儿扯着嗓子起劲地吆喝着。一个看上去40岁出头的妇女挑了一条牛仔裤在身上比划着,不住地问同伴,“这些花纹会不会太艳了啊?”妇女们还在犹豫,但经不住李栓儿在一旁撺掇,几番还价,李栓儿又做成了一笔生意。
李栓儿在白银市区开着一间服装店,大约十年前,他就开始把货拉到“八八四”福利区卖,他发现这里生意很好做。“那时候,这里的人舍得花钱,买东西也不怎么挑剔,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四五百块。”李栓儿说,“现在不行了,我只是每到周末把店里的存货拿到这里试试行情。”
张继翔长期在市场里经营着活禽和鲜蛋生意,9月1日到7日,他只在周五卖出了3只鸡。29岁的小伙子老家在河南郸城,上世纪60年代,他的爷爷支援西北铜加工厂来到了这里。虽然自己出生在这个叫“八八四”的地方,但是口音至今未改。 和当时这里所有的孩子一样,张继翔本来已经做好了当一名产业工人的准备,继续祖辈、父辈的事业。但是当他在“八八四”读到初中毕业的时候,西北铜加工厂效益下滑,经常面临无活可干的境地,已经不再招工了。
张继翔只好去当兵,三年服役回来,他发现已经在“八八四”找不到以前的同学了。“在八八四福利区,80%的人在外面打零工,不然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张继翔说:“人是逼出来的。”这个29岁的年轻人,现在经营着一家养鸡场。他把爷爷留下的老平房改成鸡舍,一个人在山沟里圈地养鸡,现在卖的这批鸡已经是今年的第四批了。
艰难生存
正像张继翔所期待的那样,今年40岁的王辉在1986年顶替退休的父亲被西北铜加工厂招工。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王辉的月工资降到了四五百元。“觉得再干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厂里有人办了停薪留职,出去打工挣了不少钱。”王辉也想出去试试运气。
2001年王辉以买断工龄的方式拿到了3万多元,看到“八八四”厂区附近空地很多,就琢磨办起了养猪场。但由于市场不景气,王辉没有赚到多少钱。到2006年年底的时候,猪肉价格降到了2.60元,王辉赔进去了3万多元,王辉一气之下卖掉了猪场。市场就是这么奇怪,进入2007年,生猪价格持续飙升,王辉只有苦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