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阁全球史吧 关注:2,481贴子:206,161

【风云阁】济宁丧葬习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女神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03 17:10回复
    去年的清明时节,结合我奶奶去世的情况发了一篇帖子。山东的丧葬习俗http://tieba.baidu.com/p/4480722225?share=9105&fr=share&see_lz=0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03 17:11
    回复
      后来引起了宝儿的共鸣,没多久,他就发了一篇他所知道的丧葬习俗,http://tieba.baidu.com/p/4588721877?share=9105&fr=share&see_lz=0@陶家刁宝儿 @落木转眼孤独 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天再发一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03 17:15
      回复
        老人去世,要举行追悼埋葬仪式,俗称“发丧。”旧时,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发丧的形式和规模差异甚大。但总的过程是大致相同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4-03 17:17
        回复
           穿衣。病人即将咽气(或咽气后),即由亲邻帮助穿送老衣。衣裳必须是双层夹衣和棉衣,扣子全用带子代替。咽气后,即将遗体放在堂屋当门的一张床上,俗称“上灵床”,意为寿终正寝。死者脸上盖“蒙脸纸”,双脚用苘束住,袖内放“打狗饼”。灵床前放一张桌子,其上放“长明灯”、“倒头饭”,大门旁放置“隐身草”。同时将内装纸钱并写有死者名字和住址的纸褡子烧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4-03 17:19
          回复
            报丧。人死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即派人到各亲戚处报丧,俗称“送信”。女儿、女婿、姊妹等至亲,接到报丧后立即前去吊孝,一般亲朋则在火化、发丧前去吊唁。(由于手机的普及,现在以打电话通知为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03 17:20
            回复
              戴孝。老人去世,子女和近门晚辈要戴白帽,穿白大褂。儿子腰间要系一束茼,耳上系棉球,俗称“披麻戴孝”。根据和死者的关系远近,孝服有所不同。丈夫去世,妻子也要穿孝;妻子去世,丈夫则不穿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03 17:21
              回复
                设灵棚。人死后,棺木放在堂屋当门,两旁铺上麦秸,子女跪守东西两旁,谓之“守灵”。发丧时在堂屋门前搭一棚子,俗称“灵棚”。内置一桌,其上摆放祭品及灵牌或遗像。近支男性晚辈在棚内两厢跪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4-03 17:22
                回复
                  入殓。先由子女给死者净面、梳理。棺底铺草木灰,然后将遗体放入棺内,谓之“入殓”,又称“成殓”。钉棺盖前,由死者老娘家的人(死者系女性则由娘家的人)验看,俗称“观殓”。钉棺盖时,由死者老娘家的人(死者系女性则由娘家的人)砸第一锤。俗称“引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4-03 17:26
                  回复
                     扎纸。老人去世,子女要为其扎纸楼、纸人、纸牛、纸马、纸轿等,入葬后焚烧。 吊唁。老人亡故,遗体安放3天,俗称“撂三天”;也有遗体安放7天的即“一七”发丧。正式吊唁在下葬前进行。亲友带着祭品、锡箔、丧幛、礼钱等前往吊唁,俗称“吊丧”。祭品有“三牲一案”(鸡、鱼、猪头);“三牲供”(鸡、鱼、肉);“腥供”(一块肉);“荤供”(油炸供品);“果供”(几样糕点),果供最重者为13样糕点,俗称“十三色”。丧幛为8尺左右的布料,其上挂以简单悼词,如“风范犹存”等;如死者系女性,悼词多为“驾归瑶池”等。吊唁活动由礼相大傧指挥,俗称“大执”。吊唁者分批进入灵棚向死者牌位或遗像行“三跪九叩”礼。祭奠时,守灵儿女嚎啕大哭,唢呐伴奏哀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4-03 17:27
                    回复
                      宴客。发丧之日,客人到齐,祭奠完毕,便宴请客人。俗称“喝豆腐汤”、“喝杂菜汤”或“吃酸馍馍”(有的地方举行葬礼后宴请宾客)。孝子依次到丧宴前叩头,谓之“安饭。”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4-03 17:29
                      回复
                        出殡。宴客后,即发引:由长子或长子孙执幡率孝子在前,灵柩居中,一般由16人拱抬,徐徐前行,女孝子随后,男女孝子均执“哀棍”,在哀乐伴奏下嚎啕大哭。灵柩行至街心停放,棺前置一方桌,其上摆放祭品及死者牌位或遗像,亲友依次祭奠行“四拜礼”。谓之“路祭”。祭毕,灵起时,长子或长子孙由两人架着将面前陶盆摔碎,谓之“摔牢盆”。送葬途中,男孝子依次在前,女孝子及至亲将灵柩送至墓地,其他亲友停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4-03 17:30
                        回复
                          入葬后,死者的儿媳抢先兜一兜土往家里跑,传说谁先跑到家里,日后会有福气。孝子到家后只哭三声,葬仪即告终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4-03 17:30
                          回复
                            谢执。入葬后第二天,孝子要设宴招待大执客、男执、女执、大帐等为丧事操劳的人,俗称“谢执”。孝子见到人,不论辈分高低,都要磕头。俗语“孝子头,满街流”。如死者系女性,谢执的第二天,孝子要有带着礼品去看望老娘家的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4-03 17:31
                            回复
                              圆坟。安葬后第三天,孝子要去坟地烧纸致哀,并将坟头筑大,俗称“圆坟”。 七祭。安葬老人后,每逢七日要去坟地烧纸祭奠,直到第五个“七日”为止。当地有“七七”不烧纸,“八七”不上坟之说。其中“五七”较为隆重。百日还要举行一次最为隆重的祭奠。另外,还有“一七”不烧纸,“二七”不上坟的说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4-03 17: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