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吧 关注:870贴子:3,103
  • 7回复贴,共1

重点产能不过剩,是经济学思路没有突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重要产能不过剩,是经济学思路没有突破
企业的目的是利润,要钱不要物,希望产品销售的越多越好,零库存最好;国家的目的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要物不要钱,把货币转化为物质财富,积累越多越好。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其中,人既是劳动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现在,政府不以物质财富的积累为目的来看国家经济,哪能水到渠成?
迷茫于蜿蜒的河流,却忘了大海就是河流的尽头。
钢铁、水泥等工业只是经济活动的过程,衣食住行医才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
衣、食、医积累性不强,有保质期;住房,现在都需要政府帮助消化了,咱先不说。
行,包含公路、铁路、机场、汽车、火车、飞机。除了汽车是民用外,其他不就是铁公基了嘛。
既然住房建设趋停,铁公基就是目前整个经济的下游终端产品。下游铁公基缩小建设,中游产品自然过剩了。铁公基积累性强,是公共财富,建成后可使用几十年或更长。就像家长要求孩子做一顿饭就给一元钱买糖吃一样,这顿饭就是铁公基,糖就是住房或汽车或其他生活用品,这一元钱就是劳动者的收入。建设铁公基既多出物质财富,劳动者也有了收入,自然会买房买车,去了住房库存,当然化解了产能过剩。
而目前不是老百姓不消费,是没有钱!政府不能发钱给老百姓,这样不产生物质财富。建设铁公基把钢材、水泥等建材加工成最终财富,国家也把货币以劳动性收入转移给老百姓。
基础设施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晶、成果、积累。绝不是刺激,它是进入发达国家的充分必要条件。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经济结构转型的,而我国人均高速公路拥有量大约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大多数工业经济的结果,也是目的。即使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最终也是为了建设基础设施。(飞机、动车也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开放下游是根本。大力建设铁公基可化解产能过剩、并能迅速进入发达国家。
凯恩斯认为建设公共工程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带动消费,是刺激;而我发现建设铁公基类公共工程是必由之路,现阶段是进入发达国家的充分必要条件。这是凯恩斯后的又一重大经济学发现。
决策者学习凯恩斯,过分看重于因为是“刺激”所以不进行配套于生产能力的铁公基建设。
工业就是是生产,而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是----消费!投资铁公基是政府代表全民出资(全民消费使用),同时增加了固定式的物质财富(铁公基),过剩产能也有了下游。
现在中央的担心是,过多投入铁公基,财政收入少了,铁公基又不产生利润,还需要维护费用。问题就在这里,一切物质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不是钱,钱只是媒介。
(1)投入多少铁公基就增加多少物质财富,就有多少钱以劳动性收入转移到劳动者手中;劳动者就有多少钱进行消费(住房,汽车等)。这个过程就有了新的税收,这就利润。
(2)投入多少铁公基就有多少上游产能可以生产,就能化解多少产能,这个过程还有税收。
(3)投入多少铁公基就会增加多少不可转移的物质财富,就需要增加一定比例的货币投放(货币银行学),否则将通货紧缩。
(1)(2)(3)新增的税收和新发的货币是一定超过先前投入铁公基的财政收入。这样投入铁公基(释放产能),增加财富,劳动者有收入,增加消费(住房、汽车),良性循环。
现在是铁公基的建设量严重不够,与国家现有生产能力远不配套。就像一头小奶牛每天能产奶5公斤,现在已长成大奶牛,每天能产奶10公斤,但主人只允许每天给奶牛挤奶5公斤,而牛奶自己不能流出来(国家不审批),您说奶牛能不生病吗?憋得呀!
还有几点想法,一起说说。
一、实体经济具体是什么?

大家每天都在说实体经济,也都懂“金融不产生财富,只有实体经济才可以”,也知道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可是到底什么是实体经济呢,大家会想是生产钢铁、水泥的等等工厂吧! 那就生产吧,大量储存国家不是财富增加了吗,怎么会过剩呢?
举个例子,小麦是财富,它不能直接食用,加工成面包就能。说明小麦只是食物链条的过程,不是终端。终端就是不需要再加工可为人类直接服务的物品。面包就是终端。假如不生产或少生产面包等面食,小麦是不是也会过剩呢?
实体经济就是能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工农业终端产品。现阶段,实体经济主要就是铁公基。
钢材、水泥也是过程,它们的下游终端主要是钢筋混凝土产品(铁路、公路、基础设施、住房)。过剩是因为住房建设大幅减少,铁路、公路、基础设施没有相应增加。把流水线下游的阀门关小了,能不过剩吗?
当然,煤炭,有色、运输、重工、石化、贸易也是其中一环,各级销售人员的住宿、饮食自然以差旅费计入了成本,电脑、空调、打印机、办公用品、广告费、招待费等也是各级产品的成本,也就是说终端铁公基的建设成本就包含了上游产品全部成本。
二、目前经济是历史最好时期;铁公基的建设速度就是国家的发展速度
2008年,大力投资铁公基就有产能不足的制约,全面推高了经济链上游产品的价格,丰厚的利润吸引大量企业投入产能性建设。2011年7.23高铁事故后,大规模停建高铁,成了终端建设缩减的转折。而产能性建设本身就消化大量产能,产能过剩没有显现。
当前局面是生产能力快速增大,而终端产品建设没有相应增加还有缩小的结果。
财政收入相当于每个企业交给政府的份子钱,委托政府用来办单个企业或多个企业实力办不到的、公共的事,那会是什么是呢?我想就是铁公基了。
产能过剩是当前最大的优势(非劣势),富足的财政收入是其他国家所期望而没有的。这两大优势正确应用,将使中国迅速跨入发达国家。就是用财政收入把产能过剩快速释放在国内。突破后将会迅速根本改变现有经济格局。将不再有把钢材等初级产品出口到国外,留下污染的问题。劳动力成本高也是优势,也是最终结果,它是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产能盘活后迅速加大环保力度,在企业盈利时加大环保阻力小,产品不够可从国外进口,引进国外的物质财富为我所用,同时消化巨量外汇。现在世界各国都希望中国大量进口,如果用铁公基来拉动经济,既化解了我国当前矛盾,也支持了世界经济,世界人民为我建设,众望所归。中国不仅增加了不可移动的物质财富,劳动者也等额的增加了劳动性收入。有了收入自然就形成了消费。首选住房、汽车。
有人担心铁公基投资后国家没钱了,本身不能盈利还需要增加维修费用。直接、间接增加的税收就是盈利。
货币银行学指出,物质财富增加后,应相应比例的增加货币投放量。否则将通货紧缩。
铁公基建设后,直接、间接增加的税收和新增的货币还可以投入铁公基。
急!如果现在不尽快释放产能,3、4年后,部分产能就会消亡了,以后重启费用大、行动慢、成本高周期长,白白浪费资源、建设时间,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劳动力。
三、物质财富是用劳动创造的,不是钱创造的。
钱只是媒介,或者说是引导劳动者定向劳动的工具。就像铁路,它建设完成就需要一定量的钢材、水泥、等建材,还需要工程机械,最后是劳动力。这是直接看到的,其实分解开看钢材,工人开采矿石,再用钢炉把矿石生成钢材,还有人问钢炉怎么来的?钢炉是钢材用劳动造成的,那么在钢材生产过程中各种机器设备、煤炭、电力、油料、饮食、运输等都是劳动生产而来。这样,铁路归根结底都是由劳动将自然物资生产而来。
四、钱是政府印制的,政府是怎样把钱转移到人民手中的?
就是通过国家建设铁公基,以劳动性收入转移给劳动者,再通过物质交换流通开的。改革开放后一直就是这样过来的。
是否也可以建设住房、生产汽车然后分配给劳动者?那是苏联模式。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铁公基就有了劳动性收入,买去吧,房地产公司和汽车公司总有一款自己喜欢的。
家庭有钱后会买房、买车,但不会去主动建设铁公基,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国家的事。
五、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政府把财政收入做了高福利,它只是以货币的形式进行了资产再分配,并没有创造物质财富,更不能形成有效的终端产品积累,即铁公基。从普通人的心理上来说,购房买车是其理想,至于公路、铁路、基础设施是政府的事。如果将财政收入进行了铁公基的投入,既增加了固定式的物质财富,同时还等额的以劳动性收入还给了劳动者,生产过程还会有新的财政收入。
现在听说有地方政府买一套房补助80万元的事,这就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一种做法,过程本身没有产生财富,只是财富发生了转移,政府少了80万元财政收入。
六、铁公基是现有产能最大的终端。建设铁公基是刚性需求非经济刺激,它是当前科技条件下国家走向发达的充分必要条件。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达国家的必要条件。
发达国家是把最耗产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几十年不需要大规模建设,只需要耗费少量人力物力来维护,产能主要为衣、食服务,大马拉小车,哪能不清闲。好比家庭把住房和汽车全款买下后,几代人不需要奋力,挣下钱还不是只管玩了。不需要建设,初级产能(过剩)自然退出,污染大幅减少。“雾都”伦敦也早已蓝天、白云、绿草地了,这就是发达国家。(我小时候课本中,伦敦还是雾都,也就常年雾霾吧)
七、降税;
目前有人提到降税,降税的结果会是两个,(一)是财政收入降低,也就是说降多少税,财政收入相应的减少多少。(国家投入能力降低,再分配能力降低)
(二)是各级产品价格会降低(促进了出口,相当于降税补贴了外国人,但会维持出口企业的就业)。
八、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
对于外汇储备,加大对非美国家的投资,从经济上讲,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并没有釜底抽薪从根本上改变。
人民币国际化后,随着人民币的走出去必将换来外国的等额物质财富进入国内,为我国增加了等额的物质财富。但在目前产能过剩,急于低价大量出口基础材料的情况下,会吸而不纳、获而不得,就像已满的水缸,别人给它添多少水都会溢出去,流入的物质财富还会换个马甲出口到国外,再次形成外汇储备。除非大量储备贵金属。
九、中西部的落后本质是基础设施的落后;
原因,东部基础设施和产能建设早,西部建设大量的使用了东部的产能;而税收大部分在产能上,则东部获得了大量财政收入,自然基础设施再投入更大,产能也扩展更快,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发达省份内部也有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原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国家来说,基础设施就是皮,家庭住房、车就是毛;对家庭,毛坯房、车是皮,装修材料是毛。
整个地区的富裕是建立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之上。落后地区的居民不能靠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电脑进入小康的,因为这是毛;是要建立在现代化住房(皮)之上,更要建立在优质的(铁公基)公共的基础设施之上。
十、城乡人口转移已到临界点。大城市空气和水的自然循环净化能力已过极限。
城市病,大城市才有,说明问题在“大”,当然应从治“大”上入手。城市病的根本是人多,再是集中,三是摊子大。车是富裕生活的标配,城市之大远不及车之多。
空气和食物一样同等重要,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食物入胃,空气入肺。人们对空气的认知度会与日俱增,对新鲜空气的追求将来会迫不及待。
现在城乡人口转移已到临界点,大城市市民农村居住已暗流涌动。
发达国家之美,并不是高楼大厦,是蓝天、白云、草地、别墅。
大力建设县-市级地域铁公基,是当前之要,它可辐射到乡镇。因为城市规模小,城外的自然循环净化能力能渗透到城市中心,空气好,绿地多。基础设施建设好后,会有很多大城市人口转移过来。一个村庄其实就是一个别墅群,城市人觉醒后会垂涎的。
很多人向大城市转移,基础设施是其次,最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有教育和医疗两个优质的、集中的资源。
大城市人口的疏散也需适时推出,因为市民的转移,将会从自发到自觉。
逐步扩散大城市的教育和医疗的人才到小城市就能达到转移人口的效果,也为小城市带来活力。
十一、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原油生产能力急速扩大,而下游需求没有快速增加还有缩小之势造成;就像煤炭、铁矿一样。
现在的中国就像青壮年,只要把力用在建设上,宏图将成;目前财政收入最好,就是国家的钱,只要把钱用在车头上,车则快速前行。
孔祥凯
2017年3月2日


1楼2017-04-03 18:23回复
    中国的四万亿解决了产能不足物价推高的问题,然后不进行生产大型公共终端产品,再表现为产能过剩。


    3楼2017-06-25 18:09
    回复
      衣、食、住、行、医是人类的直接需求,它就是经济的本质,工业、农业都是衣、食、住、行、医的过程,衣、食、住、行、医才是终端需求,而铁路、公路、机场、学校、医院、图书馆、地下管网、电网、通信等铁、公、基是工业的最大终端,也是最大的公共财富,它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4楼2017-06-27 19:46
      回复
        论多数产业政策失败的原因及个人的一些看法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产业政策?每个国家出於自身条件考量而制定的.涉及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政策!哪些自认为经济学家们讲产业政策时多数是讲狭义的产业政策,而不是站在政治家的高度去考量,这是有失公充的!
        纵观产业政策,多数国家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有内因,有外因!内因无非是有权力资源的人没有公德思想,私吞或变象私吞了公众利益导致的!外因无非是其政策不能给强大的国外势力提供利益,外部势力明的暗的搞动作造成的!
        第二个问题,产业政策用和弃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以经济学院的外围思维同你解答!产业政策关乎国家安全,华夏复兴必须得用,为什么要用呢?众所周知,目前之中国乃官二代富二代的之中国,普通的大众在利益分配面前是没有优势可言,当一个产业政策将下达或还没下达时,官二代.富二代的信息比普通大众的信息要畅明的多,这样一旦被没有公德思想的官富二代们得到这种信息,就有会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垄断现象发生,不利于体现共产主义社会建立时提出公平公正口号的初衷!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保留产业政策呢?大家要明白,万事万物都在每时每刻的发生变化,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永远不会改变,当人民对美好生活期望值的增加时,每个时期提出的口号和目标也会改变,从推翻奴隶社会,到推翻封建社会,再到打倒帝国主义,从改革开放,到科学发展观,再到和谐社会,我们的先烈经过苦难而艰辛的抗争,我们的人民通过质朴而勤劳的努力,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第三个问题,我们目前来讲必须支持产业政策,因为我们现在又有了新的口号是华夏复兴,我们的目标是星晨大海!为了这个高度的战略性政治目标的实现,既便是一部分利益被没有公德心的官富二代们抢走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田里的麦穗被麻雀叼走几颗并不会影响收成的产量!再说了!我们整体的大多数的官富二代们还是比较有良知的嘛!换种观点讲,我们以理抗争,会发生什么后果大家知道吗?那就是利益对抗,新的阶级斗争又将暴发,要知道,阶级斗争是件很残酷的事情,纵观历史,哪一次改朝换代不会死人呢?很少吧?有点跑题了!退一万步说,既便麻雀们吃了那些麦粒,它们也逃不过老农们的智慧的,麻雀多了老农们自然会想办法控制的!也就是说,既便被官富二代所龚断了,但最终他们还是会为了自身利益的长远性而让利与民的!要不就会有外因趁虚而入,大家不要以为某某事件啦,某某要闻了……都是偶发性的,其实仔细想想,深层次想想,好像还没有一个能绝对排除外因吧?(但细想一下,哪一种外因带来的结果不是因为内因的先决条件形成的呢?又跑偏了,搞到古代圣贤们天人合一的思想上去了)
        当然,我们的决策者每制定一项政策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阻力,但想想困苦时期的中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产业政策呢?难道我们还愿意回到那个任人欺凌旧充满中国血泪史的时代吗?我想每个华夏儿女心中都有明确的答案!
        最后总结,我们应该庆幸有现在这样英明的领导,说真的,不是谄媚,做为一个一向自以为·高傲的·知识分子,我的目标是思考如何在华夏复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已应该贡献的为量!所以产业政策用或弃都取决於其在华夏复兴的道路上所承担的角色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最后为了我亲爱的祖国颂诗一首
        整整齐齐远归雁
        和和睦睦话巢暖
        晶晶莹莹水中莲
        融融恰恰依池间
        竹翠梅红贵牡丹
        柏直松耿在深山
        习习清风吹庭院
        皎皎明月白云边
        莘莘学子考状元
        暮暮老翁拜苍天
        芝兰清淡品端端
        金银殊器一般般
        平生格守三千愿
        五谷丰获无饥寒
        贫者遇冬有衣棉
        为政智仁诚悯怜
        机策玲珑惩蛀贪
        避凶趋吉众生暖
        家富国强民心安
        七洲八洋同颂赞
        九霄碧空灵光显
        凤绕江河鸣曲玄
        龍腾紫烟佑百川
        华夏祥泰万亿年)
        河南省上蔡县齐海乡
        杨庄村邢稳超2019.4.7.
        零晨三点四十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4-07 23:47
        回复
          是现有经济学思路已经陈旧


          7楼2019-12-04 1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