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思吧 关注:463贴子:13,541
  • 2回复贴,共1

【视界波】申思洗尘归来 中国足球的春天在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在那个泥沙俱下的时代,他们卷入滚滚洪流。半生归来,再不是上海滩最明亮的阳光少年。
编者按:
当甲A球星申思缓缓走出宝山监狱的大门时,他不想也不会对身后的狱警和那扇门说再见……不会……
那时候的中国足球,是一个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时代,那些在常河边走的大佬们,比如南勇、陆俊、申思、祁宏、江津、高晖、左文清等全部“落水”,无一幸免。
他们用自由为代价,反省当年的过错,完成一段身体和心理的救赎。
站在监狱的门口,身后是历史,荣光与屈辱交织;前方是未来,理想与希望同在。
文/李旭
愚人节这一天,申思出狱了。编辑说,这是大事情,优先级在恒大对垒上港的天王山战役之上,也比前妻控诉姜至鹏出轨更有意义。
在监狱里“销声匿迹”6年之后,在中超联赛进入80亿时代的今天,申思走出了上海宝山监狱的大门。清晨6点多,父母就开车将他接走,让所有媒体都扑了个空。但低调的处理,也无法阻拦大家脑海里的记忆汹涌。
他是老申花里技术最好的球员,踢球方式独树一帜;两届世界任意球大赛,他先后让齐达内和罗纳尔迪尼奥甘拜下风。人们哀叹其不能够砥柱中流,出污泥而不染,也知道他退役后指导过的孩子们中间,已有不少人披上了国字号战袍……总之,“申思出狱”成了一个热点词汇。
米兰·昆德拉在那本著名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讨论了“永劫轮回”的哲学命题。话题很沉重,试想,如果一切都会再次发生,那当下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决定将变得多么沉重和审慎。当个体命运与时代的漩涡重重叠叠,多少总会带上了表征的意味。
申思出狱,给了中国足球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


1楼2017-04-06 15:14回复
    敢作敢当的主犯 刑期比别人长6个月
    愚人节来临之前,祁宏更新了朋友圈:一本日历翻到4月1日,配上文字,“就等你了,哥们”。
    在踢球的岁月中,祁宏与申思被球迷们称呼为双子星。
    2001年底,申花重组,徐根宝重执教鞭。因为技术特点不符合“抢逼围”的要求,申思一直被徐根宝死死按在替补席上。即便是1995赛季申花拿到联赛冠军风光无限,郁闷无比的申思还是绕过俱乐部提出了转会。根宝回归,申思出走上海国际并没有让太多人感到意外,而被老帅视为新申花打法中至关重要的战术棋子的祁宏,却也跟随了申思的脚步。
    后来有人问起此事,祁宏说,他喜欢跟申思一起踢球。上海国际是当时的豪门,祁宏年薪300万,申思年薪250万,这是中国足坛首次向内援开出如此高的价格。而那两年上海国际的比赛,多数进攻和进球,都能跟这两人有关系。依靠着这对双子星,上海国际不仅迅速在联赛中站稳脚跟,甚至距离2003年的冠军仅仅一步之遥。
    上海国际vs天津泰达, 一场被称为“甲A末战”的比赛,成为两人的人生拐点。国际要争夺冠军,最后一个降级名额将在天津与重庆之间产生,天津总经理张义峰给国际队方面打电话,提出用1200万人民币买一场胜利。国际老板徐泽宪回答“我们要冠军,不要钱。”
    南勇出马了。他找到了曾随他参加世界杯预选赛的申思。在老领导的牵线搭桥下,申思答应做通关键球员的工作。比赛前去赛场的车上,他向祁宏、江津等人布置了工作。


    2楼2017-04-06 15:15
    回复
      那场比赛,江津为首发门将,小李明担任后卫,祁宏和申思在中前场。比赛里,申思与祁宏领衔的中场完全无法组织起像样的进攻。当时有文字转播的网站,如此描述球队的表现——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申花客场落后两球,而上海国际主场一球落后的时候,并没有压上积极进攻。上海国际的表现确实令人感到意外,甲A的最后一轮给了球迷太多的意外。
      2012年3月22日,申思、祁宏、江津、小李明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被批准逮捕。6月13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前中国男足国脚申思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罚金50万元。申思被认定为主犯,刑期比其余三人多了6个月。4人受贿的那场比赛,正是2003年甲A收官战,上海国际对阵天津泰达。
      沪上资深媒体人葛爱平回忆过申思在法庭上的表现,“他对自己的行为全部承认,也算是敢做敢当。比起那些贪婪又猥琐的贪官,我倒觉得申思要勇敢100倍。”
      在那盆洗脚水里 个体轻如鸿毛
      曾经有一份调查,关于造成申思、祁宏这些偶像球员逐步堕落的原因,结果显示:有近80%的球迷认为是“中国足球大环境”造成的,只有20%的人将责任归咎到了球员本身。
      21世纪的最初10年,中国足坛到底有多黑暗?一位曾效力于北方某支球队的中超退役球员用匿名信的方式讲述了他所亲历和目睹过的怪现象。那些常识里只属于“大话西游”里的奇闻异事,却成为了他笔下火辣辣的事实。
      他告诉你,一个踢球的孩子——除非天赋异禀骨骼清奇——要成为一名职业球员需要九九八十一难,至少塞三次钱,进入一线队的价格在160万左右。他说,在那夜幕里赌球是公开的秘密,先是个别大哥带着小队员谋福利,转而由俱乐部亲自出马跟庄家合作。某俱乐部曾经以60万的价格批发15场(来操作假球)。一个裁判来到主场吹比赛,安排5星酒店、按摩、外加2万红包只是标准线……
      在时评家张晓舟看来,甲A10年,简直是“一盆洗脚水”。在这盆洗脚水里,个体只能如鸿毛般浮沉。不要妄言个体的自由意志。有个球员不配合俱乐部,被关在基地的黑熊笼子,跟黑熊一起待了2小时,最后妥协了。
      反思那段黑暗时期,原因方方面面,但中国足协的“人治”肯定难辞其咎。历任掌门人,着眼于眼前任务,脑洞大开地发明创造着。头球破门算2个、抽牌决定亚军、倒摘牌制度……此类违反足球运动规律的政策,却在中国足坛大行其道。其中最为人诟病的,莫过于暂停联赛升降级制度。


      3楼2017-04-06 15: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