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思宗烈皇帝崇祯十七年,四面楚歌。
先是,闯贼称帝于长安,败王师取洛阳。鞑虏趁虚入关,连取燕云、北直,兵越黄河,南取青州。
而后西南张献忠反顺助明,北伐攻取长安,亦称帝号西。闯贼见关中失守,欲渡河北上与明军决战以取晋、代之地,然于平阳为孙传庭、吴三桂所破,自是退守西北,沦为流寇。
南国闻北事危急,连立二主监国于闽、吴,互不从属,共举北伐,唐王(闽)乃破虏于山东,福王(吴)则引兵北上,连复济南、大名、河间三府,而后光复京师。几欲称帝又闻崇祯已还驾太原,遂罢。
予尝仕于虏,遂虏酋皇太极入关,大掠于燕代,得兵众万余,及虏走辽东也,遂反正赴晋,效忠崇祯,以匡扶明室。
初,福王之破虏也,取神京然自居,置天子于不顾,吾恐复演靖难故事,乃议南合唐王,讨逆诛福,上曰可。遂兴兵三万,夜袭河间,大破贼师刘肇基部,北攻京师,下之,又攻山海关,亦光复。乃封靖燕大将军,改京师顺天府为北平府,令吾守之。
孙传庭、吴三桂、杨嗣昌、何可纲、祖大寿等亦破南军于齐鲁,复大名、济南。南军刘良佐、左良玉等又与王师会战于徐泗,皆不利,各引兵还。
又,唐王之征福也,西南桂王称藩于云南,东合福王以制唐师,战于黔、粤,互有胜负。及福王之去监国也,四明帝一,三南亦合谈。
先是,闯贼称帝于长安,败王师取洛阳。鞑虏趁虚入关,连取燕云、北直,兵越黄河,南取青州。
而后西南张献忠反顺助明,北伐攻取长安,亦称帝号西。闯贼见关中失守,欲渡河北上与明军决战以取晋、代之地,然于平阳为孙传庭、吴三桂所破,自是退守西北,沦为流寇。
南国闻北事危急,连立二主监国于闽、吴,互不从属,共举北伐,唐王(闽)乃破虏于山东,福王(吴)则引兵北上,连复济南、大名、河间三府,而后光复京师。几欲称帝又闻崇祯已还驾太原,遂罢。
予尝仕于虏,遂虏酋皇太极入关,大掠于燕代,得兵众万余,及虏走辽东也,遂反正赴晋,效忠崇祯,以匡扶明室。
初,福王之破虏也,取神京然自居,置天子于不顾,吾恐复演靖难故事,乃议南合唐王,讨逆诛福,上曰可。遂兴兵三万,夜袭河间,大破贼师刘肇基部,北攻京师,下之,又攻山海关,亦光复。乃封靖燕大将军,改京师顺天府为北平府,令吾守之。
孙传庭、吴三桂、杨嗣昌、何可纲、祖大寿等亦破南军于齐鲁,复大名、济南。南军刘良佐、左良玉等又与王师会战于徐泗,皆不利,各引兵还。
又,唐王之征福也,西南桂王称藩于云南,东合福王以制唐师,战于黔、粤,互有胜负。及福王之去监国也,四明帝一,三南亦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