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思篇
从2月15号到现在,整个勤思办公室里一直“兵荒马乱”,各大高校陆陆续续开始公布成绩,学生焦急地问复试准备、问调剂事宜,回想一年前,和许多考研人一样,他们迷茫的选择院校、选择专业,有的怕自己准备的太早,有的怕自己准备的太晚,所以犹豫、踌躇…准备的早的大都在按部就班的在准备复试,准备的晚的大都在匆忙的问调剂信息。
几家欢喜几家愁,其实老师很想问没有考上的学生一句话:你们为什么要考研呢?
如果你认为考研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请谨慎考虑考研;如果你认为考研是一个深造的机会,请慎重选择专业;如果你认为自己考研是在跟风,请花些时间去了解下其他的出路。否则,没考上浪费一年,考上了会浪费三年。
如果你认为考研是一个难得的提升自己学历和能力以及人脉圈的机会,是除了高考之外,又一次握住自己命运的机会,我们再一起反思下,为什么这次的结果差强人意。
考研过程看似难如登天,其实无非三件事。
1.确定目标
很多学生在考研备考时期,有的同学去找工作,有的同学准备一段时间不考了,有的同学虽然一直在准备,但是目标院校一降再降,人本身就是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生物,气候、温度、环境等,当然也无可避免的会被琐事干扰,但是如果你总是用别人的标准去衡量自己,那只能有一点好处,就是你失败了哭的时候,有那个人一起陪你!
所以,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2.坚持
去年,考北师大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第一名,李学长在分享考研经验的时候,说他感觉考研的时候,感觉天好黑呀。不是因为心理压力很大的抽象比拟,是学长一直天还没亮之前就早早去书馆,天黑透了才回寝室休息,而你是这样的吗?
3.方法
刚出分的时候,一个非学员满心懊悔的说:老师,我都已经把讲义和书背了五遍了,怎么才打151分呀。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去学习的,有一种“认为自己很努力”的感觉,的确,你的努力程度已经足够去人大,中传,去上大,但是你的航向本就是错的,只能是越来越远,没有方法的努力,只是在做无用功。
学习如爬山,你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因为山太高须仰视而不敢前进,这是懦夫;当你爬到半山腰时,不要因为前路茫茫而徘徊不前,甚至萌发退意,这是弱者;当你攀上山顶,俯察万物之小时,你该高歌,因为你胜利了!
二、接下来的打算
不要为撒掉的牛奶伤悲,先放空自己,好好睡一觉,睡醒后饱餐一顿,平心静气的想一想接下来的路。
1.就业
一般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大部分是两种选择:考研和考公务员;还有少数的人,会通过家里的关系寻找一份中小学的教师工作。与其他有专业背景的学生比起来,教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没有学科背景的优势,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够去中小学任职的,有极个别的情况除外。那么,在很难直接就业的情况下,学生们必然要面对两大考试--公务员考试和考研考试。大家对于公务员考试都有所耳闻,首先是比例悬殊,有的岗位比例可以达到1:1000,由于教育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专业,在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时候就会面临尴尬之地,加之没有硕士以上的学历,学历限制又同时存在,可想而知最后的竞争会是多么的惨烈。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同学被迫走上了考研之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学本科生就业的无奈之处。
所以,如果想直接就业,一定要锻炼好自己的能力,学历上已经不占优势,只能在能力上多给自己加分。
2.二战
二战的的取胜因素请看上一页,老师总结和归纳了下勤思这个考的好的学员的复习方法,仅供参考和借鉴。
(1)基础阶段(7月之前):梳理知识框架、理解重难点知识
在此阶段,勤思的学员是要跟着一对一的辅导员、拔高课程、自测卷等打基础的,此时就要带有一些功利化的色彩,和考研挂钩了。即要去有意识的梳理各个科目的知识框架,努力理解重难点知识。当提问到你的时候,你能说出每一章知识框架的基本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当你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找辅导员帮忙,能让你能把基础打的更加扎实一些。
(2)强化阶段(8月—10月):以讲义为主进行系统记忆、练题
到了这个时候,再去详细看教材的时间就比较少了,基本都是结合着咱们的讲义和课程,开始系统的记忆和做题了。背诵的时候,要能够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了。如新闻场域和新闻语境有什么区别?新闻场域有哪些种类?每一点都是什么,你就得努力拿下了。
(3)冲刺阶段(11月—12月):正常循环记忆、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关键是模考
此阶段除了正常的反复记忆、查缺补漏外,还要进行整套的题目的训练,也就是完整的模考。勤思学员的要求是至少要做三套题,比较厉害的同学能做到6套以上,甚至到10套以上。我们做套题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应试水平。即,首先,发现重要考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漏洞,还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及时查缺补漏。其次,锤炼我们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提升审题、分析等能力。再次,我们能锻炼自己对时间的把控能力,争取在3个小时的时间内把题目都答完。最后,不断修正我们做题时候的排版、布局、格式、甚至字体,以致达到尽可能的完美。
三、聊聊鸡汤
昨天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这次考的不好,我想二战,但是我明年都26了,念完研究生都要30了,您说…我还应该二战么?
我用我为数不多的生活阅历,想了想,对她说:无论你是否准备二战,明年你都是26岁,后年是27岁,过几年你都是30岁,差别只在于你是个研究生学历的30岁还是依旧是本科学历的30岁。
时间的马车不会因为你不做某件事而停止,也不会因为你做了某件事而加速,我希望你做任何事情的起因都应该是我想做,不做任何事情的终止都应该是我不想做,而不是一直犹豫于我应不应该做!
最后一句话:人生不只一纸文凭,你要相信你就是你,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从2月15号到现在,整个勤思办公室里一直“兵荒马乱”,各大高校陆陆续续开始公布成绩,学生焦急地问复试准备、问调剂事宜,回想一年前,和许多考研人一样,他们迷茫的选择院校、选择专业,有的怕自己准备的太早,有的怕自己准备的太晚,所以犹豫、踌躇…准备的早的大都在按部就班的在准备复试,准备的晚的大都在匆忙的问调剂信息。
几家欢喜几家愁,其实老师很想问没有考上的学生一句话:你们为什么要考研呢?
如果你认为考研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请谨慎考虑考研;如果你认为考研是一个深造的机会,请慎重选择专业;如果你认为自己考研是在跟风,请花些时间去了解下其他的出路。否则,没考上浪费一年,考上了会浪费三年。
如果你认为考研是一个难得的提升自己学历和能力以及人脉圈的机会,是除了高考之外,又一次握住自己命运的机会,我们再一起反思下,为什么这次的结果差强人意。
考研过程看似难如登天,其实无非三件事。
1.确定目标
很多学生在考研备考时期,有的同学去找工作,有的同学准备一段时间不考了,有的同学虽然一直在准备,但是目标院校一降再降,人本身就是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生物,气候、温度、环境等,当然也无可避免的会被琐事干扰,但是如果你总是用别人的标准去衡量自己,那只能有一点好处,就是你失败了哭的时候,有那个人一起陪你!
所以,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2.坚持
去年,考北师大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第一名,李学长在分享考研经验的时候,说他感觉考研的时候,感觉天好黑呀。不是因为心理压力很大的抽象比拟,是学长一直天还没亮之前就早早去书馆,天黑透了才回寝室休息,而你是这样的吗?
3.方法
刚出分的时候,一个非学员满心懊悔的说:老师,我都已经把讲义和书背了五遍了,怎么才打151分呀。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去学习的,有一种“认为自己很努力”的感觉,的确,你的努力程度已经足够去人大,中传,去上大,但是你的航向本就是错的,只能是越来越远,没有方法的努力,只是在做无用功。
学习如爬山,你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因为山太高须仰视而不敢前进,这是懦夫;当你爬到半山腰时,不要因为前路茫茫而徘徊不前,甚至萌发退意,这是弱者;当你攀上山顶,俯察万物之小时,你该高歌,因为你胜利了!
二、接下来的打算
不要为撒掉的牛奶伤悲,先放空自己,好好睡一觉,睡醒后饱餐一顿,平心静气的想一想接下来的路。
1.就业
一般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大部分是两种选择:考研和考公务员;还有少数的人,会通过家里的关系寻找一份中小学的教师工作。与其他有专业背景的学生比起来,教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没有学科背景的优势,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够去中小学任职的,有极个别的情况除外。那么,在很难直接就业的情况下,学生们必然要面对两大考试--公务员考试和考研考试。大家对于公务员考试都有所耳闻,首先是比例悬殊,有的岗位比例可以达到1:1000,由于教育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专业,在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时候就会面临尴尬之地,加之没有硕士以上的学历,学历限制又同时存在,可想而知最后的竞争会是多么的惨烈。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同学被迫走上了考研之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学本科生就业的无奈之处。
所以,如果想直接就业,一定要锻炼好自己的能力,学历上已经不占优势,只能在能力上多给自己加分。
2.二战
二战的的取胜因素请看上一页,老师总结和归纳了下勤思这个考的好的学员的复习方法,仅供参考和借鉴。
(1)基础阶段(7月之前):梳理知识框架、理解重难点知识
在此阶段,勤思的学员是要跟着一对一的辅导员、拔高课程、自测卷等打基础的,此时就要带有一些功利化的色彩,和考研挂钩了。即要去有意识的梳理各个科目的知识框架,努力理解重难点知识。当提问到你的时候,你能说出每一章知识框架的基本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当你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找辅导员帮忙,能让你能把基础打的更加扎实一些。
(2)强化阶段(8月—10月):以讲义为主进行系统记忆、练题
到了这个时候,再去详细看教材的时间就比较少了,基本都是结合着咱们的讲义和课程,开始系统的记忆和做题了。背诵的时候,要能够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了。如新闻场域和新闻语境有什么区别?新闻场域有哪些种类?每一点都是什么,你就得努力拿下了。
(3)冲刺阶段(11月—12月):正常循环记忆、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关键是模考
此阶段除了正常的反复记忆、查缺补漏外,还要进行整套的题目的训练,也就是完整的模考。勤思学员的要求是至少要做三套题,比较厉害的同学能做到6套以上,甚至到10套以上。我们做套题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应试水平。即,首先,发现重要考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漏洞,还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及时查缺补漏。其次,锤炼我们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提升审题、分析等能力。再次,我们能锻炼自己对时间的把控能力,争取在3个小时的时间内把题目都答完。最后,不断修正我们做题时候的排版、布局、格式、甚至字体,以致达到尽可能的完美。
三、聊聊鸡汤
昨天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这次考的不好,我想二战,但是我明年都26了,念完研究生都要30了,您说…我还应该二战么?
我用我为数不多的生活阅历,想了想,对她说:无论你是否准备二战,明年你都是26岁,后年是27岁,过几年你都是30岁,差别只在于你是个研究生学历的30岁还是依旧是本科学历的30岁。
时间的马车不会因为你不做某件事而停止,也不会因为你做了某件事而加速,我希望你做任何事情的起因都应该是我想做,不做任何事情的终止都应该是我不想做,而不是一直犹豫于我应不应该做!
最后一句话:人生不只一纸文凭,你要相信你就是你,颜色不一样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