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寂静:‘涅槃’译为‘圆寂’,即一切智慧、道德都圆满,一切烦恼、习气都寂灭,带来内心世界永恒的宁静。当人们掌握了无常、无我的道理后,就会对客观世界和主观意识不再坚固执著,不会凝结、僵化,打破‘我’字当头的种种不良倾向,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处理一切,平衡人们的精神生态。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因果论从因缘所生的缘起观出发,必然形成动机、行为与效果一致的因果规律的理论,这是佛教重要学说之一,它对促进个人品德,自觉抵制不良习气,大公无私,遵纪守法,从而改善社会风气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教化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含有因果的道理。例如你恶言伤人,人家便会用恶毒的言词来回敬你,或者伺机报复;如果你热心助人,当你遇到困难时,便会有人来帮助你。同样,你对社会有大的贡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恶口骂人,被骂人心中发生的怨恨必然反馈不良信息到骂者身上,反之则是良性信息的反馈。佛经上曾说:‘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孟子曾说:‘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这些都是因果律的反映。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也是因果律的生动说明。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为善的终身潦倒,作恶的反尊荣富贵的现象,在传统学说中往往无法解说,引起人们对因果报应的怀疑。佛教的‘三世因果论’传入中国后,便突破了哲学思想上的困境。佛教说明生命的信息流,不仅限于一世的生死,因为反应在心理方面的因果关系是比较复杂,超越时间的限制,它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儒家不也曾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吗?佛教更具体说明善恶报应的严肃性、规律性,真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佛教三世因果学说,是以身、口、意三方面造作的能力(业力)不失作为理论根据的。苦谛:这是佛教对人生的价值判断,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一般说来,人生有八种苦:生、老、病、死、爱别离(与亲人别离)、怨憎会(和不可爱的人会合)、求不得(得不到所欲望的东西)、五阴炽盛(心身日夜如火炽盛燃烧)。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真是科学猛进,知识爆炸,逐步迈入了信息社会,但对人生所产生种种痛苦的解脱,仍是无能为力。像日本是一个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但据前二年的报载,这个国家一年内曾自杀二万多人。最近报载:‘据统计,法国每年有一点二万人自杀,自杀未遂和有自杀企图者,更是高达十二万人,精神空虚,生活无望,是自杀的主要原因。’这些现象值得人们深思!集谛:‘集’就是集合、聚集,是说明受苦根源的真理。人生由贪、嗔、痴等烦恼的因,促使身、口、意三方面进行颠倒活动,形成了业力——一种看不见的潜在力量,惑、业结合,便会招集种种苦果。这就是所谓‘因惑造业,因业受苦’!从上述‘缘起性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出发,佛教特别重视人的价值。首先,释迦牟尼佛就是在人间成佛的,虽然他教化的对象很广,但是以人为本位,只有人最适宜于探求真理,彻证真理。因为佛教认为宇宙间有较好享受的高级生命,他们不存在脱离苦恼的需要;低级生命如牛马畜生之类,智能低劣,又被人们所奴役,也没有追求真理的可能。只有人是‘万物之灵’,又处在苦乐相等状态中,有智慧和能力,可以为追求真理去奋斗。人们在各种苦恼交迫的情况下,又都有解脱的要求。所以佛陀教导弟子们要以‘八苦’为师。‘苦’当然是人们所厌恶,但如果因受苦而奋发图强,便可变压力为动力。正像孟子所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逆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子也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说,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好事也可以变为坏事。要想达到清净圆满的佛陀境界,还要以人身作为基础。所以佛教中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就是提醒人们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辜负这宝贵的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