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山河时期一晃过去40多年了
那是“农业学大寨”的七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热潮,我们栖霞市蛇窝泊公社同其他地区一样,成立了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下设专业连队,人员全是从各村抽调的男女青年。长年从事着挖山搬土,修整河套、兴修水利的工作。说句实在话,这些活并不是青年人所追求的理想事业。刨土、推小车,还要凿眼放炮,即出力又危险。夏天烈日盖顶,脚下白沙烤人,休息时间很难找到遮阴的地方。
冬天寒风凌厉,大雪纷飞,也要顶风冒雪奋战,大干、苦干、加巧干。被寒风吹硬的土地,镐头落下去扎个白点儿,两手震出道道血口。公社党委深知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便给了从业人员的优厚待遇。挣工分略高于同等劳力,每月补助15元生活费,像工人一样享有4个礼拜天,招工、当兵、提干优先等等。
到了冬天,全社所有强壮劳力全集中到山上,整个工地红旗招展,喇叭喧天,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大道两侧排满了“学大寨、赶昔阳、一年一个大变样”、“治山改水、人定胜天”等各式各样的标语板。收工时分,万炮齐鸣,震天动地,尘雾滚滚,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周围村的老人孩子都站在村头观望,老人告诉后生,打鬼子就是这个样。
那是“农业学大寨”的七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热潮,我们栖霞市蛇窝泊公社同其他地区一样,成立了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下设专业连队,人员全是从各村抽调的男女青年。长年从事着挖山搬土,修整河套、兴修水利的工作。说句实在话,这些活并不是青年人所追求的理想事业。刨土、推小车,还要凿眼放炮,即出力又危险。夏天烈日盖顶,脚下白沙烤人,休息时间很难找到遮阴的地方。
冬天寒风凌厉,大雪纷飞,也要顶风冒雪奋战,大干、苦干、加巧干。被寒风吹硬的土地,镐头落下去扎个白点儿,两手震出道道血口。公社党委深知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便给了从业人员的优厚待遇。挣工分略高于同等劳力,每月补助15元生活费,像工人一样享有4个礼拜天,招工、当兵、提干优先等等。
到了冬天,全社所有强壮劳力全集中到山上,整个工地红旗招展,喇叭喧天,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大道两侧排满了“学大寨、赶昔阳、一年一个大变样”、“治山改水、人定胜天”等各式各样的标语板。收工时分,万炮齐鸣,震天动地,尘雾滚滚,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周围村的老人孩子都站在村头观望,老人告诉后生,打鬼子就是这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