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南行,万物初凋。
孙权还是没有找到他的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
壹
汉初平二年
一纸来书,彻底打碎了孙策对未来的希冀。曾经对于失去亲人的痛苦无法想象,企望着变成阳光,照进当年周瑜的生活,驱散周晖等的离去所留下的阴影。怎知,父亲孙坚的突然离世,竟将他孙策心底的希冀彻底冰封。而周瑜,此刻就是他唯一的阳光。
周瑜知道,孙策和当时的他一样,无边的黑暗,叫嚣着的仇恨,拉扯着他,呼唤着他,企图带着他投向无以复回的深渊。曾经是孙策在黑暗中紧紧拉着他的手,如今轮到他在迷雾中与他并肩。
也是。像孙坚这样的武将,早已将生命交托于天。生死?由天注定。那是孙策有生以来,第一次相信命运。
拉着他的手,孙策闭上眼睛。
“我要去江都,明天就走。”
“你等我,等着我。”
周瑜看着他的眼睛。
“孙伯符,你且听着。”
“我等着你,平定乱世。无论多久,我等着你。”
“---好。”
“我要让天下人看着,这江山,总有一天要姓孙。”
翌日,他驾马而去,晨光镀一身迷蒙。像当年他踏一江月,他高山流水。他剑指江山,他挥墨以合。白衣人看着孙策,从一年前他来的那条路上离开,眼神愈发深邃。
孙策他来时,周瑜什么都没有。
现在他走了,他依然一无所有。
他给不了孙策他所想要的那种,完美的复仇。
他也给不了他兵力,给不了他任何他需要的东西。
他要的是力量,一统乱世的力量。
他周瑜给不了。
眼下到江都确实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可是以后呢?树倒猢狲散,那些个昔日与孙破虏称兄道弟的将军士卒,远亲近戚,都只装模作样的悼念悼念这孙坚将军,便由着孙文台那侄子孙贲一起,带着兵马一窝蜂投靠了袁术。如今孙策孤身一人,摇摇欲坠,该怎么在这乱世生存?
周瑜知,自孙文台离世后,孙策骨子里多了份暴戾之气,被他死死压抑着,却又蓄势待发,等待着时机到来的那一天,彻底喷薄而出。等到了那时候,他的心里,大概只想报仇,报仇吧。
为了这份戾气,周瑜忧心不已。
也罢,就让我陪着他,彻底把这个恶魔压在心底吧。
周瑜心里其实是如明镜般的。
他当然无法阻挡孙策前行的脚步。
倒不如陪他一起,
横扫天下。
-
贰
孙策儿时在寿春的宅子前,有棵古树。孙策生来性顽,闲来无事便总趴在那树上,看树叶打着旋儿飘落,落在树下忙忙碌碌的人的肩头上,忙忙碌碌的人驻足,抬头唤他的字。
“孙伯符--你不打算下来了吗--”墨发少年觉着好笑,双手环着胸看着树上的人,孙策也就那么看着他。少年骑来的马哼唧哼唧吐着浊气,孙权坐在门框上读书,声音清脆朗朗。
大风乍起,吹落了周公瑾肩头的枯叶。
-
叁
孙策在江都打拼的消息,他多多少少也是听过些的。听说到了江都后,伯符投靠了袁公路。在战场上卖着命去帮袁术打了几场硬仗,拿出豁出去的架势,终于从他手里讨来孙坚的旧部。
然后,他终于回信了。
不愧是伯符啊。
周瑜知道,他是要自立山头了。
周瑜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他答应过的,无论如何,也要陪在他身边。当即提笔拟书一封于孙策,看民间驿站小官慢悠悠地晃过青山。
一纸忠心,远远相送。
这些日子里的风总是不停,雨总是不断,害得周瑜起了风寒,不得不卧床一阵。如此一来欲寻孙策,又要耽搁很长时间。
-
肆
快哉!快哉!
长剑穿过小兵的身体,又干净利落地抽出,甚至连血都不曾溅出几许,孙策剑下便又添一缕亡魂。
不过是几千精锐,算上周瑜几千丹阳兵也不过个万人,却直破六郡,一路凯歌。刀剑铮铮,热血洒在孙策的脸上,他大笑,长剑插入脚下的土地。
“吾得卿--谐也!!”
-
伍
后来,周瑜看到眉眼与孙策几分相似的孙权,总是感慨万千。
当初是他第一个在朝堂之中跪下,认他孙权就是江东之主。渐渐地,支持的声音盖过了张昭等的质疑,反抗。
“我江东人杰地灵,凿山为铜,煮海为盐。仲谋有高远之鉴,定能承父兄大业,永固江东土地,护我江东儿女,破曹贼,平乱世,策马疆场。今,瑜愿追随仲谋,臣周瑜,拜见主公。”
……
风止了。
-
-
-
-
“瑜愿追随伯符将军,万死不辞。”
孙策皱眉,拉过周瑜。
“别说什么万死不辞的话,我不喜欢。”
……
雨停了。
-
陆
凌厉剑气破空而来,孙策一惊,忙拔剑相迎。那人见状,忙换了方向,长剑顺势横劈而下,孙策将身一躲,挥剑而合。一招一式看似凌厉不留情,手下却是紧紧把握着分寸,生怕伤了眼前人。
瞄见了空隙,佯攻左肩,实则闪至人身后,蛮不讲理地揽了那人的腰。
“公瑾,下手别这么狠嘛。”孙策笑得狡黠。
“瑜从庐江就开始追你。”处于劣势,周瑜也不慌:“追了八百里有余。谁知你孙伯符竟悠哉游哉,瑜自是气的很。”
“诶,别气嘛,要不,我给你吹叶笛?”
“……”
“那我开始了啊……”孙策憋足了一口气,用力吹下去。那是什么啊--曲不成曲,调不成调,着实是折磨了公瑾的耳朵。
“孙伯符!!!”
-
柒
大风来兮。
莫名的心悸,周瑜有点慌。
“啊?你说周将军现在哪里啊?”
“自然在鄱阳湖训练水兵啊。”
孙权还是没有找到他的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
壹
汉初平二年
一纸来书,彻底打碎了孙策对未来的希冀。曾经对于失去亲人的痛苦无法想象,企望着变成阳光,照进当年周瑜的生活,驱散周晖等的离去所留下的阴影。怎知,父亲孙坚的突然离世,竟将他孙策心底的希冀彻底冰封。而周瑜,此刻就是他唯一的阳光。
周瑜知道,孙策和当时的他一样,无边的黑暗,叫嚣着的仇恨,拉扯着他,呼唤着他,企图带着他投向无以复回的深渊。曾经是孙策在黑暗中紧紧拉着他的手,如今轮到他在迷雾中与他并肩。
也是。像孙坚这样的武将,早已将生命交托于天。生死?由天注定。那是孙策有生以来,第一次相信命运。
拉着他的手,孙策闭上眼睛。
“我要去江都,明天就走。”
“你等我,等着我。”
周瑜看着他的眼睛。
“孙伯符,你且听着。”
“我等着你,平定乱世。无论多久,我等着你。”
“---好。”
“我要让天下人看着,这江山,总有一天要姓孙。”
翌日,他驾马而去,晨光镀一身迷蒙。像当年他踏一江月,他高山流水。他剑指江山,他挥墨以合。白衣人看着孙策,从一年前他来的那条路上离开,眼神愈发深邃。
孙策他来时,周瑜什么都没有。
现在他走了,他依然一无所有。
他给不了孙策他所想要的那种,完美的复仇。
他也给不了他兵力,给不了他任何他需要的东西。
他要的是力量,一统乱世的力量。
他周瑜给不了。
眼下到江都确实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可是以后呢?树倒猢狲散,那些个昔日与孙破虏称兄道弟的将军士卒,远亲近戚,都只装模作样的悼念悼念这孙坚将军,便由着孙文台那侄子孙贲一起,带着兵马一窝蜂投靠了袁术。如今孙策孤身一人,摇摇欲坠,该怎么在这乱世生存?
周瑜知,自孙文台离世后,孙策骨子里多了份暴戾之气,被他死死压抑着,却又蓄势待发,等待着时机到来的那一天,彻底喷薄而出。等到了那时候,他的心里,大概只想报仇,报仇吧。
为了这份戾气,周瑜忧心不已。
也罢,就让我陪着他,彻底把这个恶魔压在心底吧。
周瑜心里其实是如明镜般的。
他当然无法阻挡孙策前行的脚步。
倒不如陪他一起,
横扫天下。
-
贰
孙策儿时在寿春的宅子前,有棵古树。孙策生来性顽,闲来无事便总趴在那树上,看树叶打着旋儿飘落,落在树下忙忙碌碌的人的肩头上,忙忙碌碌的人驻足,抬头唤他的字。
“孙伯符--你不打算下来了吗--”墨发少年觉着好笑,双手环着胸看着树上的人,孙策也就那么看着他。少年骑来的马哼唧哼唧吐着浊气,孙权坐在门框上读书,声音清脆朗朗。
大风乍起,吹落了周公瑾肩头的枯叶。
-
叁
孙策在江都打拼的消息,他多多少少也是听过些的。听说到了江都后,伯符投靠了袁公路。在战场上卖着命去帮袁术打了几场硬仗,拿出豁出去的架势,终于从他手里讨来孙坚的旧部。
然后,他终于回信了。
不愧是伯符啊。
周瑜知道,他是要自立山头了。
周瑜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他答应过的,无论如何,也要陪在他身边。当即提笔拟书一封于孙策,看民间驿站小官慢悠悠地晃过青山。
一纸忠心,远远相送。
这些日子里的风总是不停,雨总是不断,害得周瑜起了风寒,不得不卧床一阵。如此一来欲寻孙策,又要耽搁很长时间。
-
肆
快哉!快哉!
长剑穿过小兵的身体,又干净利落地抽出,甚至连血都不曾溅出几许,孙策剑下便又添一缕亡魂。
不过是几千精锐,算上周瑜几千丹阳兵也不过个万人,却直破六郡,一路凯歌。刀剑铮铮,热血洒在孙策的脸上,他大笑,长剑插入脚下的土地。
“吾得卿--谐也!!”
-
伍
后来,周瑜看到眉眼与孙策几分相似的孙权,总是感慨万千。
当初是他第一个在朝堂之中跪下,认他孙权就是江东之主。渐渐地,支持的声音盖过了张昭等的质疑,反抗。
“我江东人杰地灵,凿山为铜,煮海为盐。仲谋有高远之鉴,定能承父兄大业,永固江东土地,护我江东儿女,破曹贼,平乱世,策马疆场。今,瑜愿追随仲谋,臣周瑜,拜见主公。”
……
风止了。
-
-
-
-
“瑜愿追随伯符将军,万死不辞。”
孙策皱眉,拉过周瑜。
“别说什么万死不辞的话,我不喜欢。”
……
雨停了。
-
陆
凌厉剑气破空而来,孙策一惊,忙拔剑相迎。那人见状,忙换了方向,长剑顺势横劈而下,孙策将身一躲,挥剑而合。一招一式看似凌厉不留情,手下却是紧紧把握着分寸,生怕伤了眼前人。
瞄见了空隙,佯攻左肩,实则闪至人身后,蛮不讲理地揽了那人的腰。
“公瑾,下手别这么狠嘛。”孙策笑得狡黠。
“瑜从庐江就开始追你。”处于劣势,周瑜也不慌:“追了八百里有余。谁知你孙伯符竟悠哉游哉,瑜自是气的很。”
“诶,别气嘛,要不,我给你吹叶笛?”
“……”
“那我开始了啊……”孙策憋足了一口气,用力吹下去。那是什么啊--曲不成曲,调不成调,着实是折磨了公瑾的耳朵。
“孙伯符!!!”
-
柒
大风来兮。
莫名的心悸,周瑜有点慌。
“啊?你说周将军现在哪里啊?”
“自然在鄱阳湖训练水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