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号吧 关注:3贴子:16
  • 3回复贴,共1

『竹林七号°』他与东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15 07:16回复
    鸿雁南行,万物初凋。
    孙权还是没有找到他的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

    汉初平二年
    一纸来书,彻底打碎了孙策对未来的希冀。曾经对于失去亲人的痛苦无法想象,企望着变成阳光,照进当年周瑜的生活,驱散周晖等的离去所留下的阴影。怎知,父亲孙坚的突然离世,竟将他孙策心底的希冀彻底冰封。而周瑜,此刻就是他唯一的阳光。
    周瑜知道,孙策和当时的他一样,无边的黑暗,叫嚣着的仇恨,拉扯着他,呼唤着他,企图带着他投向无以复回的深渊。曾经是孙策在黑暗中紧紧拉着他的手,如今轮到他在迷雾中与他并肩。
    也是。像孙坚这样的武将,早已将生命交托于天。生死?由天注定。那是孙策有生以来,第一次相信命运。
    拉着他的手,孙策闭上眼睛。
    “我要去江都,明天就走。”
    “你等我,等着我。”
    周瑜看着他的眼睛。
    “孙伯符,你且听着。”
    “我等着你,平定乱世。无论多久,我等着你。”
    “---好。”
    “我要让天下人看着,这江山,总有一天要姓孙。”
    翌日,他驾马而去,晨光镀一身迷蒙。像当年他踏一江月,他高山流水。他剑指江山,他挥墨以合。白衣人看着孙策,从一年前他来的那条路上离开,眼神愈发深邃。
    孙策他来时,周瑜什么都没有。
    现在他走了,他依然一无所有。
    他给不了孙策他所想要的那种,完美的复仇。
    他也给不了他兵力,给不了他任何他需要的东西。
    他要的是力量,一统乱世的力量。
    他周瑜给不了。
    眼下到江都确实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可是以后呢?树倒猢狲散,那些个昔日与孙破虏称兄道弟的将军士卒,远亲近戚,都只装模作样的悼念悼念这孙坚将军,便由着孙文台那侄子孙贲一起,带着兵马一窝蜂投靠了袁术。如今孙策孤身一人,摇摇欲坠,该怎么在这乱世生存?
    周瑜知,自孙文台离世后,孙策骨子里多了份暴戾之气,被他死死压抑着,却又蓄势待发,等待着时机到来的那一天,彻底喷薄而出。等到了那时候,他的心里,大概只想报仇,报仇吧。
    为了这份戾气,周瑜忧心不已。
    也罢,就让我陪着他,彻底把这个恶魔压在心底吧。
    周瑜心里其实是如明镜般的。
    他当然无法阻挡孙策前行的脚步。
    倒不如陪他一起,
    横扫天下。
    -

    孙策儿时在寿春的宅子前,有棵古树。孙策生来性顽,闲来无事便总趴在那树上,看树叶打着旋儿飘落,落在树下忙忙碌碌的人的肩头上,忙忙碌碌的人驻足,抬头唤他的字。
    “孙伯符--你不打算下来了吗--”墨发少年觉着好笑,双手环着胸看着树上的人,孙策也就那么看着他。少年骑来的马哼唧哼唧吐着浊气,孙权坐在门框上读书,声音清脆朗朗。
    大风乍起,吹落了周公瑾肩头的枯叶。
    -

    孙策在江都打拼的消息,他多多少少也是听过些的。听说到了江都后,伯符投靠了袁公路。在战场上卖着命去帮袁术打了几场硬仗,拿出豁出去的架势,终于从他手里讨来孙坚的旧部。
    然后,他终于回信了。
    不愧是伯符啊。
    周瑜知道,他是要自立山头了。
    周瑜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他答应过的,无论如何,也要陪在他身边。当即提笔拟书一封于孙策,看民间驿站小官慢悠悠地晃过青山。
    一纸忠心,远远相送。
    这些日子里的风总是不停,雨总是不断,害得周瑜起了风寒,不得不卧床一阵。如此一来欲寻孙策,又要耽搁很长时间。
    -

    快哉!快哉!
    长剑穿过小兵的身体,又干净利落地抽出,甚至连血都不曾溅出几许,孙策剑下便又添一缕亡魂。
    不过是几千精锐,算上周瑜几千丹阳兵也不过个万人,却直破六郡,一路凯歌。刀剑铮铮,热血洒在孙策的脸上,他大笑,长剑插入脚下的土地。
    “吾得卿--谐也!!”
    -

    后来,周瑜看到眉眼与孙策几分相似的孙权,总是感慨万千。
    当初是他第一个在朝堂之中跪下,认他孙权就是江东之主。渐渐地,支持的声音盖过了张昭等的质疑,反抗。
    “我江东人杰地灵,凿山为铜,煮海为盐。仲谋有高远之鉴,定能承父兄大业,永固江东土地,护我江东儿女,破曹贼,平乱世,策马疆场。今,瑜愿追随仲谋,臣周瑜,拜见主公。”
    ……
    风止了。
    -
    -
    -
    -
    “瑜愿追随伯符将军,万死不辞。”
    孙策皱眉,拉过周瑜。
    “别说什么万死不辞的话,我不喜欢。”
    ……
    雨停了。
    -

    凌厉剑气破空而来,孙策一惊,忙拔剑相迎。那人见状,忙换了方向,长剑顺势横劈而下,孙策将身一躲,挥剑而合。一招一式看似凌厉不留情,手下却是紧紧把握着分寸,生怕伤了眼前人。
    瞄见了空隙,佯攻左肩,实则闪至人身后,蛮不讲理地揽了那人的腰。
    “公瑾,下手别这么狠嘛。”孙策笑得狡黠。
    “瑜从庐江就开始追你。”处于劣势,周瑜也不慌:“追了八百里有余。谁知你孙伯符竟悠哉游哉,瑜自是气的很。”
    “诶,别气嘛,要不,我给你吹叶笛?”
    “……”
    “那我开始了啊……”孙策憋足了一口气,用力吹下去。那是什么啊--曲不成曲,调不成调,着实是折磨了公瑾的耳朵。
    “孙伯符!!!”
    -

    大风来兮。
    莫名的心悸,周瑜有点慌。
    “啊?你说周将军现在哪里啊?”
    “自然在鄱阳湖训练水兵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15 07:1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周瑜回寿春去看了看。
      老样子,没变。
      只是那棵树老了,分明是春天,枝桠上却无一点绿意。
      再也没有马匹肯停在空无已久的老宅前,也没再有咿咿呀呀站在门槛上背书给自己听的小儿。想起与孙策在舒城,最初的夜晚,和最后的黑暗,无数次跪坐在窗前,守望着看不见的星星,描摹着他眉间的明月青山,悠悠长河。
      展开手掌,细长的是绿色的柳叶。
      笛声袅袅,像来自遥远的时光。
      -

      江东的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
      周瑜骑白马归,环视这属于江东的土地,子民。
      他知,江东人们的眼神,早就不是仰慕和敬畏了。
      那是担忧的目光,看着这位日渐消瘦的,他们的战神。
      胸口钝痛,喉头腥甜。
      悄悄拭去嘴角血色,人前又是焕发模样。
      -

      东风,你看,东风又来了。
      毫无一点预兆,太像小霸王的作风。
      -
      拾壹
      其实,他什么都不明白,也什么都明白。
      孙策喜红色,他说这是属于江东子弟的红,江东红。当时的周瑜不以为意,忙着自己手中的事,自然没听去孙伯符的那后半句。
      “愿公瑾,永不着江东之红。”
      他的声音很低,清冽带着风的气息。
      而他去后,周瑜便都懂了。
      江东红,江东红。
      分明是江东子弟的热血才对吧。
      红衫上阵,视死如归?
      孙伯符啊孙伯符。
      你怎么能把生命看的这么轻。
      三天后,战场上也再不见白衣周郎了。
      -
      拾贰
      给霸王的第一千封信被周瑜自己拆开了。
      你看见了吗?
      你的天下。
      咳咳。
      对不起。
      -
      拾叁
      周瑜想睡了,太困了。
      那些人,好多人,走马灯一般的出现,离开。
      教给他人生哲学,对他呵护有加的大哥,消失在去洛阳的官道上,笑着说,瑜儿。
      带他走出书院,走出舒城,走出条条框框的拘束的鲁子敬,像位长者,抚摸着他的头。说,公瑾。
      然后啊,是摇摇晃晃的孙权,伸长胳膊想将得到的琴谱拿给周瑜看,声音脆生生的,说,周哥哥。
      赤脚跑在岸上的是甘宁,意气风发的少年追逐着行船的方向,绑在身上的银铃叮叮当当作响。张开手掌拢在嘴边,笑喊,周将军。
      乱,乱。
      他看见那乔婉隔着江东蒙蒙的雨,笑中九分幸福半分羞涩。穿透那朦胧的雨,她唤夫君。
      他看见那千百江东子女眼中尽是仰慕和敬佩,称他周郎周都督。
      他看见曹军兵败赤壁,却依然豪气不减。一杯酒,祭亡灵,他们叫他周瑜周公瑾。
      他也看见,那诸葛亮隔江摇头长叹,无奈笑他说你本非痴儿。
      我怎么不是痴儿。
      恍惚间,周瑜好像看到孙策了。
      还是舒城,还是桃花,还是古琴,还是长剑。树下爽朗笑着的也还是孙伯符。
      尘归尘,土归土。
      周瑜笑了。
      委屈你了,小霸王,等了我这么久。
      -end-
      建安十五年,都督周瑜病逝巴丘,官至南郡太守,时年仅三十六。东风过境阵阵悲鸣,江东上下一片素缟。
      再没人为这战神著一身红装了。
      江东红,始于孙郎,终于周郎啊。
      【来自千川川的比心心qwq】
      ---总有人寿数燃尽,不享得半分安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15 07:17
      回复
        十个策瑜九个虐,公瑾啊其实是找不到伯符的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4-15 07: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