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吧 关注:190,827贴子:1,428,112

唐宁国公主生平考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唐寧國公主,是在位的唐肃宗李亨的次女。唐肃宗以真正的公主和亲,开创和亲历史的先河。
唐寧國公主何年出生?婚姻顺序如何?是初嫁郑巽,又嫁薛康衡,再降回纥英武威远可汗?还是降鄭巽,後降回紇可汗,三降薛康衡?史书记载不一,专家、学者见解不尽相同。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写道:“安史之乱爆发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宁国公主年龄大于23岁”[1];“寧國公主是唐肃宗次女,公主先嫁鄭巽,再嫁薛康” [2];“宁国公主在回纥因无生育子女,于同年八月二十三日回到长安,一直过着独居生活。”[3]
本人不赞成上述结论,确认为:
寧國公主,作为金枝玉叶,跟随太上皇平叛,“彀弓迭进”,奋勇杀敌;身为皇帝次女,远嫁异域,为国和亲;“国家事重,死且无恨”,大义凛然;在回纥,面对生死,维护“我中国法”,敢于仗义执言:留下壮丽篇章。
寧國公主,乾元二年(759年)八月,自回纥回到京师后,三十年时光,未当道士,未嫠居。而是下嫁薛康衡,愉快度过,颐养天年。
是否准确,有待详细考证。
[1]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脚注。
[2]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3]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1楼2017-04-16 08:05回复
    一、史书记载
    《新唐书》卷6《肃宗本纪》载:“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也。母曰元献皇后杨氏。……二十五年,皇太子瑛废死,明年(738年),立为皇太子。二十八年,又更名绍。天宝三载,又更名亨。
    十五载(756年),玄宗避贼,行至马嵬,父老遮道请留太子讨贼,玄宗许之。七月辛酉,至于灵武。壬戌,裴冕等请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位于灵武,尊皇帝曰上皇天帝,大赦,改元至德。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乙卯,安庆绪杀其父禄山。八月丁卯,广平郡王俶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副之,以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兵讨安庆绪。九月癸卯,复京师。十月戊申,广平郡王俶及安庆绪战于新店,败之,克陕郡。壬子,复东京,庆绪奔于河北。十二月丙子,上皇天帝至自白蜀郡。”
    唐肃宗李亨,756年—762年在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载(756)七月九日,李亨抵达灵武,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载,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载:“肃宗七女。萧国公主,始封宁国。下嫁郑巽,又嫁薛康衡。乾元元年(758年)降回纥英武威远可汗,乃置府。二年,还朝。贞元中,让府属,更置邑司。”
    《唐会要》卷6 载:“肅宗七女。寧國。降鄭巽。後降回紇可汗。三降薛康衡。封蕭國。”[1]
    《唐会要》卷6 《和蕃公主》条“寧國。肅宗女。乾元元年(758年)七月十七日。出降回鶻英武威遠毘伽可汗。置公主府。二年(759年)八月二十三日。自蕃還。至貞元五年(789年)四月十二日。議罷公主府。置邑司。”[2]
    《册府元龟》卷300载:“郑巽尚肃宗女宁国公主(後降回纥可汗,三降薛康衡)。”
    《唐会要》卷6 与《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对比:除下嫁薛康衡时间有所不同以外,内容基本相同。《唐会要》卷6 史料更多,更具体,更合理,且有《册府元龟》卷300认同,似乎更可信。
    [1] 《唐会要》卷6《公主》,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5页。
    [2] 《唐会要》卷6《和蕃公主》条,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75页。


    2楼2017-04-16 08:08
    回复
      二、宁国公主生年考
      《和亲通史》写道:“据《全唐文》卷344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记载,“和政公主于天宝九载(750年)出嫁,时年18岁。安史之乱爆发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和政公主当时应为23岁, 而宁国公主是和政公主的姐姐,年龄自然大于23岁。”[1] 和政公主,是唐肃宗三女。
      “和政公主于天宝九载(750年)出嫁,时年18岁”。可能来源于《和政公主神道碑》记载,“天宝九载春三月既望,封和政公主,降於河东柳潭,既笄之三载矣。”[2]
      然而,《和政公主神道碑》还记载,“广德二载(764年)六月二十有五日辛卯,(和政公主)薨於常乐坊之私第,春秋三十有六。”
      天宝九载(750年),时年十八;与广德二载(764年),时年三十六矛盾。前者,生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后者,生于开元十七年(729年)。前者,天宝九载或“既笄之三载矣”,至少有一处记载不实;后者,更可靠些。
      和政公主生于开元十七年(729年)。天宝十四载(755年),应为二十七岁,不是二十三岁。
      宁国公主是和政公主的姐姐,生年早于开元十七年(729年),应为开元十六年(728年)左右。天宝十四载(755年),年二十八左右。
      乾元元年(758年)七月,出降回鶻英武威遠毘伽可汗,年三十一左右。二年(759年)八月二十三日。自蕃還,年三十二左右。至貞元五年(789年)四月十二日。議罷公主府。置邑司,六十二岁左右。
      [1]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尾注。
      [2] 《全唐文》卷344,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


      3楼2017-04-16 08:10
      收起回复
        考证宁国公主生平,必须考证其出生。宁国公主何年出生,《和亲通史》记载相差四年。看来,不能盲从。
        谢谢!希望吧友积极参与,发表卓见。精彩之处,还在于宁国公主婚姻次序的考证,更望关注。


        4楼2017-04-17 08:25
        回复
          四、宁国公主再嫁和亲
          《唐会要》卷6 :“肅宗七女。寧國。降鄭巽。後降回紇可汗。”[1]
          《册府元龟》卷300载:“郑巽尚肃宗女宁国公主(後降回纥可汗)”
          《唐会要》卷6 《和蕃公主》条“寧國。肅宗女。乾元元年(758年)七月十七日。出降回鶻英武威遠毘伽可汗。置公主府。”[2]
          (一)唐肃宗再次向回纥借兵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死其父安禄山。八月,广平郡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为副职,率领唐朔方、安西军,在回纥、南蛮、大食兵配合下,讨伐安庆绪。九月,收复京师长安。十月,激战于新店,击败安庆绪,攻克陕郡,收复东京洛阳,安庆绪逃往河北。唐肃宗急于自己并迎接太上皇返回长安,却没有一鼓作气,乘胜前进,彻底消灭安庆绪。
          时过境迁,要消灭安庆绪,唐肃宗再次向回纥借兵,只好满足回纥可汗要求,不惜以自己女儿出嫁和亲,开创以真正公主和亲的先河。
          (二)唐肃宗颁布《宁国公主下降制》
          “……顷自凶渠作乱(指安史之乱),宗室阽危。回纥特表忠诚,载怀奉国,所以兵逾绝漠,力徇中原,亟除青犊之妖,实赖乌孙之助。……且骨肉之爱,人情所钟;离远之怀,天属尤切。况将适异域,宁忘轸念。……宜以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应缘礼会,所司准式。”[3]
          制书将为什么以自己幼女和亲,对幼女难舍难分之情,说得淋漓尽致。对宁国公主出嫁和亲,抱有很大希望。制书中“宜以幼女封为宁国公主”,不是幼女,应是次女。
          昭君出塞,匈奴呼韩邪单于封为“宁胡阏氏”,赞美她使匈奴得以安宁。唐肃宗封其次女为宁国公主,后果如何?杜甫在其《即事》诗中提出:“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4]的质疑。
          (三)出降回鶻英武威遠毘伽可汗,置公主府
          《唐会要》卷6 《和蕃公主》条“寧國。肅宗女。乾元元年(758年)七月十七日。出降回鶻英武威遠毘伽可汗。置公主府。”[5]宁国公主当年三十一岁左右。
          (四)唐肃宗送宁国公主至咸阳磁门驿,流涕而还。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载:“乾元元年(758年)秋七月丁亥,诏以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出降。其降蕃日,仍以堂弟汉中郡王瑀为特进、试太常卿、摄御史大夫,充册命英武威远毗伽可汗使;……肃宗送宁国公主至咸阳磁门驿,公主泣而言曰:“国家事重,死且无恨!”上流涕而还。”[6]
          乾元元年(758年)秋七月丁亥(十七日),宁国公主离开长安。唐肃宗亲自送公主至咸阳磁门驿,再三慰勉。公主痛哭流涕,说:“国家事重,死且无恨”。说完,登车远行,唐肃宗流涕返回长安。
          [1] 《唐会要》卷6《公主》,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5页。
          [2] 《唐会要》卷6《和蕃公主》条,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75页。
          [3] 《唐大诏令集》卷42,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全唐文》卷42。
          [4] 《全唐诗》卷225,第2420页。
          [5] 《唐会要》卷6《和蕃公主》条,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75页。
          [6]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00页。


          6楼2017-04-18 07:58
          回复
            (五)宁国公主目睹回纥可汗的骄横
            汉中郡王李瑀等人到了回纥的牙账,回纥毗伽阙可汗身着红褐色的袍子,头戴胡帽,坐在帐中的床上,戒备森严,而却让李瑀等人立在牙帐外面。李瑀不拜而立。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载:“可汗报曰:‘两国主君臣有礼,何得不拜?’瑀曰:‘唐天子以可汗有功,故将女嫁与可汗结姻好,比者中国与外蕃亲,皆宗室子女,名为公主。今宁国公主,天子真女,又有才貌,万里嫁与可汗。可汗是唐家天子女婿,合有礼数。岂得坐于榻上受诏命耶!’可汗乃起奉诏,便受册命。翼日,册公主为可敦,蕃酋欢欣曰:“唐国天子贵重,将真女来。”[1]
            (六)宁国公主仗义执言
            乾元二年(759年)四月,回纥英武威遠毘伽可汗卒。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载:“乾元二年(759年)夏四月,回纥毗伽阙可汗死。长子叶护先被杀,乃立其少子登里可汗,其妻为可敦。六月丙午,以左金吾卫将军李通为试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充吊祭回纥使。毗伽阙可汗初死,其牙官、都督等欲以宁国公主殉葬。公主曰:“我中国法,婿死,即持丧,朝夕哭临,三年行服。今回纥娶妇,须慕中国礼。若今依本国法,何须万里结婚。”然公主亦依回纥法,剺面大哭。” [2]
            《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上》:“俄而可汗死,国人欲以公主殉,主曰:“中国人婿死,朝夕临,丧期三年,此终礼也。回纥万里结昏,本慕中国,吾不可以殉。”乃止,然剺面哭,亦从其俗云。”[3]
            乾元二年(759年)四月,回纥英武威遠毘伽可汗卒,其长子叶护已去世,国人立其少子为可汗。回纥的衙官、都督等人,逼迫宁国公主为可汗殉葬。宁国公主进行抗争,说得回纥人闭口无言。“然公主亦依回纥法,剺面大哭。”[4]
            (七)寧國自回纥還,肃宗命百官到明凤门外迎接。
            《唐会要》卷6 《和蕃公主》条“寧國。乾元二年(759年八月二十三日。自蕃還。”[5]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载:“竟以无子得归。秋八月,宁国公主自回纥还,诏百官于明凤门外迎之。” [6]
            乾元二年(759年)八月,因宁国没有孩子,回纥允许她回大唐。二十三日,至京师,肃宗命百官到明凤门外迎接。丹凤门,是唐大明宫的正南门,北面正对含元殿。肃宗至德二年(757),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丹凤门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宁国公主当年三十二岁左右。
            [1]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01页。
            [2]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02页。
            [3] 《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17页。
            [4]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02页。
            [5] 《唐会要》卷6《和蕃公主》条,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75页。
            [6]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02页。


            7楼2017-04-18 08:00
            回复
              唐汉中郡王李瑀答辞,在中国和亲史中,影响深远。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载:“瑀曰:‘唐天子以可汗有功,故将女嫁与可汗结姻好,比者中国与外蕃亲,皆宗室子女,名为公主。今宁国公主,天子真女……”
              《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上》载:“瑀曰:‘天子顾可汗有功,以爱女结好。比中国与夷狄婚,皆宗室子。今宁国乃帝玉女……”
              如果认同唐汉中郡王李瑀答辞,《和亲通史》就不会确认汉景帝女、汉武帝女、西魏文帝女、隋炀帝女等出塞和亲。


              8楼2017-04-18 12:44
              回复
                宁国公主仗义执言,在中国和亲史中,有一定影响。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载:“公主曰:“我中国法,婿死,即持丧,朝夕哭临,三年行服。” ]
                《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上》:“主曰:“中国人婿死,朝夕临,丧期三年,此终礼也。”
                如果认同宁国公主仗义执言,《和亲通史》就不会出现“可以断定宜芳公主为唐玄宗第十三女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的错误论断。


                9楼2017-04-18 12:46
                回复
                  五、宁国公主和亲返回后婚姻
                  寧國公主自回纥回到京师后,如何生活?当道士,嫠居,还是下嫁薛康衡?
                  事在人为。有些人非常关心寧國公主的生活,起到关键作用。
                  (一)唐肃宗关怀、同情寧國公主
                  唐肃宗因为宁国公主出塞和亲,颁布了《宁国公主下降制》。
                  乾元元年(758年)七月十七日。宁国公主出降回鶻英武威遠毘伽可汗,置公主府。
                  宁国公主离开长安,唐肃宗亲自送公主至咸阳磁门驿,再三慰勉。公主痛哭流涕,说:“国家事重,死且无恨”。说完,登车远行,唐肃宗流涕返回长安。
                  乾元二年(759年)八月,因宁国没有孩子,回纥允许她回大唐。二十三日,至京师,肃宗命百官到明凤门外迎接。
                  (二)寧國公主有热心助人、关系密切的三妹和政公主
                  天宝十五载(756年),宁国公主在和政公主、柳潭照顾下,到达成都。宁国公主与和政公主一道参加平叛。而后,一同返回长安。
                  乾元元年(758年)七月十七日,宁国公主出降回鶻英武威遠毘伽可汗。和政公主等一送再送,恋恋不舍,痛哭流涕。
                  乾元二年(759年)八月二十三日,宁国公主返回京师,宁国公主兄弟姊妹,都前往迎接。宁国公主见到和政公主、驸马都尉柳潭,悲欢离合,百感交集,热泪纵横。宁国公主在和政公主陪同下,进入皇宫,拜见唐肃宗及皇后。皇后设御餐为宁国公主接风洗尘。餐后,在和政公主陪同下,宁国公主住进公主府。宁国公主当年三十二岁左右。
                  和政公主多次来到宁国公主府。公主府,空空荡荡,除官员、侍女外,宁国公主无亲人。和政公主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三)寧國公主有众多崇拜者
                  宁国公主离开长安。唐肃宗亲自送公主至咸阳磁门驿,再三慰勉。公主痛哭流涕,说:“国家事重,死且无恨”。宁国公主,大义凛然,令人同情,令人尊敬。
                  回纥英武威遠毘伽可汗去世,回纥想要让宁国公主为英武可汗殉葬,公主说:“回纥因为羡慕中国的风俗,所以才娶中国女子为妻。如果想遵从你们本来的风俗,何必要同万里之外的中国女人结婚呢!” 宁国公主,面对生死,敢于仗义执言,令人称赞,令人敬佩。
                  乾元二年(759年)八月二十三日,宁国公主回到京师,肃宗命百官到明凤门外迎接。迎接队伍中,敬重寧國公主者,不乏其人。
                  (四)寧國公主三降薛康衡
                  寧國公主,有唐肃宗关怀、同情,有热心助人、关系密切的三妹和政公主,有众多的崇拜者,焉能让她嫠居?
                  唐肃宗在政事百忙中,十分关怀宁国公主生活。委托和政公主为宁国公主选婿。 和政公主、驸马都尉柳潭从众多寧國公主崇拜者中,挑选身强体壮、年令相当的人选,由唐肃宗赐婚,宁国公主又嫁薛康衡。
                  《唐会要》卷6 :“肅宗七女。寧國。降鄭巽。後降回紇可汗。三降薛康衡。”[1]
                  《册府元龟》卷300载:“郑巽尚肃宗女宁国公主(後降回纥可汗,三降薛康衡)”
                  [1] 《唐会要》卷6《公主》,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5页。


                  10楼2017-04-19 06:59
                  回复
                    参考了这么多资料,辛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4-19 07:15
                    回复
                      楼主怎么看和政公主子女数目记载矛盾的情况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4-19 08:34
                      回复
                        和政公主子女数量问题
                        1、和政公主有子四人
                        《和政公主神道碑》载:“况乎?五男三女,或龀或孩呼阿母而哭无常声,吁昊天而仁覆永绝”
                        “粤以秋八月十九日甲申,泉其男试太常少卿赐紫金鱼袋晟、鸿胪少卿晕、试秘书丞赐紫金鱼袋杲、试殿中丞昱泉子三女等,虔窆公主於万年县义丰之铜人原,从理命也。”
                        《和政公主神道碑》记载含糊,既有“五男三女”,还是四子。
                        《大唐故柳府君(柳昱)墓志铭》载:“讳昱,字季昭。……天伦其四,伯曰晟,时任将作少监;仲曰晕,皇朝邕王傅;叔曰杲,皇朝秘书少监驸马都尉,尚义清公主;公其季也。寻试殿中丞,赐绯鱼袋。贞元六年冬,拜舒王府司马。十二年冬,授银青光禄大夫,行殿中少监、驸马都尉“
                        上述记载与“其男试太常少卿赐紫金鱼袋晟、鸿胪少卿晕、试秘书丞赐紫金鱼袋杲、试殿中丞昱”,
                        基本吻合。
                        按《大唐故柳府君(柳昱)墓志铭》记载,和政公主有子四人,并非五人。
                        2、“五男”之说
                        《大唐故柳府君(柳昱)墓志铭》载:“二十年(804年)岁在甲申,秋八月二旬有一日,公终于永兴里第,享年四十有五。” 柳昱,804年死,享年四十有五,应生于760年。
                        柳昱,是老三,生于760年。但是,安史之乱前和政公主有子三人,其中没有柳昱。由此可见,和政公主应该有子五人,中间可能有子夭折。
                        《和政公主神道碑》一时含糊,写成““况乎?五男三女。”
                        《和政公主神道碑》也是有错误的。例如:“天宝九载春三月既望,封和政公主,降於河东柳潭,既笄之三载矣”
                        3、柳昱不是和政公主之少子
                        《唐故宜都公主墓志铭并序》“乃以皇姑故和政公主之少子柳昱拜驸马都尉而降嫔焉。”
                        记载不够准确。
                        按《大唐故柳府君(柳昱)墓志铭》记载,柳昱是老三,并非和政公主之少子。
                        柳昱,生于760年。和政公主死于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故不是和政公主幼子。
                        是否准确?仅供参考,如有异议,希望提出,明辨是非。


                        14楼2017-04-19 13:30
                        收起回复
                          寧國公主自回纥回到京师后,有唐肃宗关怀、同情,有热心助人、关系密切的三妹和政公主,有众多崇拜者,宁国公主有可能下嫁薛康衡。然而,良好地愿望不一定是事实,需要考证。
                          如何考证?不仅要考证宁国公主下嫁薛康衡,关键在于,要考证宁国公主是从回纥回到京师后下嫁薛康衡。
                          如何考证?要给出考证结论。


                          15楼2017-04-19 16:57
                          回复


                            16楼2017-04-19 1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