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两态——史无前论
我们知道物质有各种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等。它们有着共同属性;就是都具有惯性,能够产生万有引力。对惯性大小进行比较就形成质量。我们所说的物质,就是各种形态物质的总和,现在就把它们称为“物态”。
其实,物质还有一形态,就是以光能的形式存在的,也许我们有意无意把这一形态给忽略了。这一形态也是一大家族,我们所说的;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r射线等,都是这一家族的成员。现在把它们称为电磁波是不恰当的,这一形态的显著特征当然是;总保持光速不变原理,现在就把它们称为“光态”。
那么就把“物态”和“光态”称为物质的两态。这两态的物质,便构成了物质的世界。而电荷、磁场、引力场、时间、空间等都是物质的性能。它们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它们本身不属于物质。
惯性和能量的问题,是物理学的根本问题,物理学如果脱离这个根本问题,就必然要“跑题”,成为以科学的名义出现,以繁复数学包装的现代玄学,如《相对论》一类。
物质间的相对运动,是相对能量的反映,相对能量使物质形成了一个相对速度为V(0,C)的两个惯性系。“物态”就处在V=0惯性系上;而“光态”则处在V=C惯性系上。
正因为惯性物体也就是“物态”,是处在V=0惯性系上,所以一个物体总是保持自身静止(速度为0)的,成为其它物体的参照物,在质心上建立一个坐标系就成为了惯性参考系。
空间中是不存在参考系的,这就造成了空间位置的等效性。空间位置的等效性,决定了物体在空间中的绝对运动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根本观测不到的,因为物体和空间没有能量交换。
参考系必须对应一个惯性物体,惯性物体总保持自身的静止,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成为惯性参考系。参照物不是某个物体的特权,更不需要人来指定。这一点现在的物理学还没有认清和阐明,明确这一点是对运动认识的一次革命。
两个物体一个相对速度,一个物体是没有速度的,也就是静止的,都成为对方的参照物。一个物体没有速度,那么我们所说的;“一个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多少”都是错误的。“追光”“超光速”之说可以休矣。我们把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理解成了物体的速度,这是对运动的错误认识。
一个物体相对不同惯性系的物体,有不同的相对速度。在不同的相对速度中,其中就包括相对速度为0,就是物体相对自身惯性系,物体为什么不能相对自身惯性系呢。物体相对自身惯性系速度为0,正是物体处在V=0惯性系上的表现。
物体保持自身静止,也可以说物体相对自身静止,而成为惯性参考系,或者说物体本身就是参照物,一旦阐明并不难理解。其实有很多实例,伽利略大船表达的就是如此。
迈-莫实验证明的就是地球的自身静止,这一点当时的科学家都是承认的。但地球静止他们又无法解释“日心说”,他们很困惑也很纠结,《相对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地球(相对)自身静止,相对太阳,相对河外星系有不同的相对速度,不矛盾,很和谐的。
因为光能是处在V=C惯性系上的,所以光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表现为光速不变原理。
物体相对自身静止和“光速不变原理”都是惯性和能量的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自洽。物体面对于光都是静止的,而光相对于物体的速度恒定为C。
观测者也属于惯性物体,可以给物体“代言”。观测者相对自身也是静止的,因此观测者(观测自身)总是静止的,观测到的光速恒定为C,真空中的光速,是牛顿第一定律最好写照。
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能量守恒定律、惯性定律、光速不变原理是统一的。
物体的运动不是位置变化,可现在的物理学仍然把运动看成物体的位置变化,这种运动观是根深蒂固的。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变化,就需要确立一个参考系。在这个参考系上,确定物体的速度、方向、位置、轨迹以及速度合成等。这种运动观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这种运动观,不能反映运动的本质,更不能解释光速不变原理。其实确定物体位置变化的那个参考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成为参考系。不过我们通常把地球表面当做了这个参考系,只是在想象中把地面无限延伸就是了。
质能转化是质量与光能之间的转化,也就是说一定质量的“物态”,可以转化为一定能量的“光态”;一定能量的“光态”,可以转化成一定质量的“物态”。明确这一点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并且有关系式;E=MCC。
这个公式我们比较熟悉,本人在《电磁探索》也推导出了这个公式。当然相对论里也有这个公式,但相对论对这个公式的”推导“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这个公式成为相对论的招牌,但物理意义跟相对论里的完全不同。这里的能量E明确为光能,相对论里没有明确。这里的质量是静质量,而相对论里的质量是动质量。
质能转化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有大量的实验可以证明。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不会凭空产生,绝不是什么“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自然界中质量与光能都换算成能量,其总和保持不变,这是能量守恒的基础。
物体相对自身速度都为0,就是物体自身的动能为0,因此物体间的动能之和为0!这是能量守恒的必然。明确这一点也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可以说是对能量认识的一次革命。
物体间的相对惯性运动,是不向外输出动能的。
不同惯性系的物体可以进行动能交换,动能交换才是动能的意义所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能量,就指的是动能的交换量。一个惯性系的物体具有“正能量”,那么另一个惯性系的物体则是具有“负能量”,正负能量的交换表现为;作用和反作用,物体的相对加速和相对减速。
在交换过程中,一个物体在作用中相对得到一个能量E,必然有另外物体在反作用中失去一个能量E,其动能之和还是为0!动能的交换表现为物体相对运动的交换。相对动能是不会转化成质量的。
由于相对惯性系上的物体,动能有相对正负之分,因此动能交换是有必然趋向的,趋向于平衡和“熵增”。就是相对运动的物体,经过动能交换,其相对速度逐渐减小,而决不能增加物体的相对速度,最后趋近为0,就不能再进行动能交换,也就不能再做功。
没有永动机,更确切地说是没有做功的永动机,做功就是动能交换。地球相对太阳是永动的,因为地球和太阳没有动能交换。现在的物理学把没有永动机解释成能量守恒,这是片面的。没有永动机证明的是动能之和为0,“熵增”也是如此。“熵增”就像是一个幽灵困扰着我们,因此我们面临着能源危机。
热能的本质也是相对动能,“热动说”就反映了这一点。
光能与相对动能是有区别的,光能可以独立存在,并且有绝对值。并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就不要纠结“光以太”了。相对动能不能独立存在,只存在于物体相对运动中,因此波能需要介质。相对动能有正负之分,总和为0。
太阳不是把热量直接辐射到地球上来的,而是把光辐射到地球上来,由光能产生了热量。我们所说的“热辐射”,本质上是光辐射。热能做为相对动能总和也是为0的,因此不存在“热质”或“热素”。要不是这样,宇宙中的恒星早就把行星气化了。如,银河系象太阳的恒星数以千亿计,质量占绝大部分。每时每刻都向外释放极其巨大的能量,但银河系的温度并没升高,恒星的温度也保持相对稳定。
质能转化是一切相对动能之源,只有质能转化才能打破物体间的平衡,产生相应的相对动能。如果没有质能转化整个世界将是死静的,会陷于“热寂”,这里要说一点,叫“冷寂”才对,因为整个世界将无限接近绝对0度。质能转化过程中,不但一定的质量转化为一定的光能,而且还打破了物体间的平衡,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便有了相对动能。质能转化和动能交换都是经过电磁关系完成的。
不管如何变化,质量和光能的总和是不变的,相对动能之和是为0的。这是能量守恒的基础。
现在的物理学对能量的认识是极度混乱的,物体有无数个相对速度,就有无数个相对能量,这些能量如何保持守恒,都是些雾霾。尤其是“相对论质量”和“质能方程”这两个相对论的招牌,把混乱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相对论质量”亵渎科学,误人子弟。
我们知道物质有各种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等。它们有着共同属性;就是都具有惯性,能够产生万有引力。对惯性大小进行比较就形成质量。我们所说的物质,就是各种形态物质的总和,现在就把它们称为“物态”。
其实,物质还有一形态,就是以光能的形式存在的,也许我们有意无意把这一形态给忽略了。这一形态也是一大家族,我们所说的;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r射线等,都是这一家族的成员。现在把它们称为电磁波是不恰当的,这一形态的显著特征当然是;总保持光速不变原理,现在就把它们称为“光态”。
那么就把“物态”和“光态”称为物质的两态。这两态的物质,便构成了物质的世界。而电荷、磁场、引力场、时间、空间等都是物质的性能。它们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它们本身不属于物质。
惯性和能量的问题,是物理学的根本问题,物理学如果脱离这个根本问题,就必然要“跑题”,成为以科学的名义出现,以繁复数学包装的现代玄学,如《相对论》一类。
物质间的相对运动,是相对能量的反映,相对能量使物质形成了一个相对速度为V(0,C)的两个惯性系。“物态”就处在V=0惯性系上;而“光态”则处在V=C惯性系上。
正因为惯性物体也就是“物态”,是处在V=0惯性系上,所以一个物体总是保持自身静止(速度为0)的,成为其它物体的参照物,在质心上建立一个坐标系就成为了惯性参考系。
空间中是不存在参考系的,这就造成了空间位置的等效性。空间位置的等效性,决定了物体在空间中的绝对运动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根本观测不到的,因为物体和空间没有能量交换。
参考系必须对应一个惯性物体,惯性物体总保持自身的静止,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成为惯性参考系。参照物不是某个物体的特权,更不需要人来指定。这一点现在的物理学还没有认清和阐明,明确这一点是对运动认识的一次革命。
两个物体一个相对速度,一个物体是没有速度的,也就是静止的,都成为对方的参照物。一个物体没有速度,那么我们所说的;“一个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多少”都是错误的。“追光”“超光速”之说可以休矣。我们把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理解成了物体的速度,这是对运动的错误认识。
一个物体相对不同惯性系的物体,有不同的相对速度。在不同的相对速度中,其中就包括相对速度为0,就是物体相对自身惯性系,物体为什么不能相对自身惯性系呢。物体相对自身惯性系速度为0,正是物体处在V=0惯性系上的表现。
物体保持自身静止,也可以说物体相对自身静止,而成为惯性参考系,或者说物体本身就是参照物,一旦阐明并不难理解。其实有很多实例,伽利略大船表达的就是如此。
迈-莫实验证明的就是地球的自身静止,这一点当时的科学家都是承认的。但地球静止他们又无法解释“日心说”,他们很困惑也很纠结,《相对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地球(相对)自身静止,相对太阳,相对河外星系有不同的相对速度,不矛盾,很和谐的。
因为光能是处在V=C惯性系上的,所以光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表现为光速不变原理。
物体相对自身静止和“光速不变原理”都是惯性和能量的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自洽。物体面对于光都是静止的,而光相对于物体的速度恒定为C。
观测者也属于惯性物体,可以给物体“代言”。观测者相对自身也是静止的,因此观测者(观测自身)总是静止的,观测到的光速恒定为C,真空中的光速,是牛顿第一定律最好写照。
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能量守恒定律、惯性定律、光速不变原理是统一的。
物体的运动不是位置变化,可现在的物理学仍然把运动看成物体的位置变化,这种运动观是根深蒂固的。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变化,就需要确立一个参考系。在这个参考系上,确定物体的速度、方向、位置、轨迹以及速度合成等。这种运动观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这种运动观,不能反映运动的本质,更不能解释光速不变原理。其实确定物体位置变化的那个参考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成为参考系。不过我们通常把地球表面当做了这个参考系,只是在想象中把地面无限延伸就是了。
质能转化是质量与光能之间的转化,也就是说一定质量的“物态”,可以转化为一定能量的“光态”;一定能量的“光态”,可以转化成一定质量的“物态”。明确这一点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并且有关系式;E=MCC。
这个公式我们比较熟悉,本人在《电磁探索》也推导出了这个公式。当然相对论里也有这个公式,但相对论对这个公式的”推导“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这个公式成为相对论的招牌,但物理意义跟相对论里的完全不同。这里的能量E明确为光能,相对论里没有明确。这里的质量是静质量,而相对论里的质量是动质量。
质能转化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有大量的实验可以证明。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不会凭空产生,绝不是什么“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自然界中质量与光能都换算成能量,其总和保持不变,这是能量守恒的基础。
物体相对自身速度都为0,就是物体自身的动能为0,因此物体间的动能之和为0!这是能量守恒的必然。明确这一点也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可以说是对能量认识的一次革命。
物体间的相对惯性运动,是不向外输出动能的。
不同惯性系的物体可以进行动能交换,动能交换才是动能的意义所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能量,就指的是动能的交换量。一个惯性系的物体具有“正能量”,那么另一个惯性系的物体则是具有“负能量”,正负能量的交换表现为;作用和反作用,物体的相对加速和相对减速。
在交换过程中,一个物体在作用中相对得到一个能量E,必然有另外物体在反作用中失去一个能量E,其动能之和还是为0!动能的交换表现为物体相对运动的交换。相对动能是不会转化成质量的。
由于相对惯性系上的物体,动能有相对正负之分,因此动能交换是有必然趋向的,趋向于平衡和“熵增”。就是相对运动的物体,经过动能交换,其相对速度逐渐减小,而决不能增加物体的相对速度,最后趋近为0,就不能再进行动能交换,也就不能再做功。
没有永动机,更确切地说是没有做功的永动机,做功就是动能交换。地球相对太阳是永动的,因为地球和太阳没有动能交换。现在的物理学把没有永动机解释成能量守恒,这是片面的。没有永动机证明的是动能之和为0,“熵增”也是如此。“熵增”就像是一个幽灵困扰着我们,因此我们面临着能源危机。
热能的本质也是相对动能,“热动说”就反映了这一点。
光能与相对动能是有区别的,光能可以独立存在,并且有绝对值。并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就不要纠结“光以太”了。相对动能不能独立存在,只存在于物体相对运动中,因此波能需要介质。相对动能有正负之分,总和为0。
太阳不是把热量直接辐射到地球上来的,而是把光辐射到地球上来,由光能产生了热量。我们所说的“热辐射”,本质上是光辐射。热能做为相对动能总和也是为0的,因此不存在“热质”或“热素”。要不是这样,宇宙中的恒星早就把行星气化了。如,银河系象太阳的恒星数以千亿计,质量占绝大部分。每时每刻都向外释放极其巨大的能量,但银河系的温度并没升高,恒星的温度也保持相对稳定。
质能转化是一切相对动能之源,只有质能转化才能打破物体间的平衡,产生相应的相对动能。如果没有质能转化整个世界将是死静的,会陷于“热寂”,这里要说一点,叫“冷寂”才对,因为整个世界将无限接近绝对0度。质能转化过程中,不但一定的质量转化为一定的光能,而且还打破了物体间的平衡,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便有了相对动能。质能转化和动能交换都是经过电磁关系完成的。
不管如何变化,质量和光能的总和是不变的,相对动能之和是为0的。这是能量守恒的基础。
现在的物理学对能量的认识是极度混乱的,物体有无数个相对速度,就有无数个相对能量,这些能量如何保持守恒,都是些雾霾。尤其是“相对论质量”和“质能方程”这两个相对论的招牌,把混乱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相对论质量”亵渎科学,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