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吧 关注:46,914贴子:69,199
  • 2回复贴,共1

牛奶,谎言与内幕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没错,牛奶能让你在三十岁达到骨密度的高峰,
代价却是中老年以后骨质多孔的风险!
喝牛奶就像替细胞安装了加速器,
它让你长得高又壮,却同时加速肿瘤的生长!
是谁绑架了你的健康,你还能装作不知道吗?

这本大爆食品工业内幕的书将会使你大开眼界!作者锁定农产食品市场区块最大种类——乳制品,大胆挑战揭露这个庞大产业试图隐瞒的内幕。

这本书包含科学证据和国际级的资料,很难找到漏洞来攻击作者的论点。在书中你将能了解到,由于过量摄取牛奶中生长因子所产生的全部坏处,会看到过量摄取乳制品可能会让骨质疏松症的病情更严重。作者以研究作为支持,披露乳品工业和营养学论述是如何运用一些错误的观念诱导大众购买越来越多的牛奶。然而,究竟牛奶的营养价值到底为何?是否真的喝越多越好?这本书会告诉大家真相。

作者意图不在于告诉大家不要喝牛奶,而是希望能让大家知道牛奶工业的行销手段,这个强大的牛奶游说团如何说服官方,创造普遍认为牛奶是营养饮料的迷思。在知道牛奶真相之后,你可以因它的美味选择喝它,但绝不要因为是被规定。况且,过量摄取牛奶反而可能提高罹患心血管、糖尿病、前列腺癌的机率。这些引发各种疾病的事实,我们是必须要注意的。
 
本书最后也从最新的科学文献取材,提出另一种营养配方,让大家不用猛灌牛奶也能预防骨质疏松和其他文明病。作者对于牛奶工业历史引人入胜的撰写,以及对牛奶引发疾病始末的描述,精采好读,注重健康饮食的你我一定不可错过

作者简介

蒂埃里.苏卡( Thierry Souccar )

法国知名科学线记者,《新观察家》( Le Nouvel Observateur )周刊「健康新知」专栏主编,长期为《科学与未来》( Sciences et Avenir )月刊撰述与健康和营养议题相关的论文,也是「美国营养学院」的会员之一。

孩提时代,我非常爱喝牛奶。我常常站在古老的Rosières牌的快炉前,踮起脚尖,观察加热中的牛奶在锅子里微微地滚动,用汤匙舀起表面柔软的白色奶泡,而嘴唇总不小心被热乎乎的奶泡烫到。曾祖母会将冒着热气的牛奶倒入镶着红边的白色大碗里,然后我会把涂抹了奶油的吐司浸泡在碗里,形成一个个黄色的小岛。

我和现在是药剂师的哥哥,是在奥德省山谷区一个叫做Alet-les-Bains的小村庄里长大的。在村子的广场附近住了一位女士,从她的脸上看不到岁月的痕迹。她养了一群羊,羊儿会在村子围墙外的草地吃草。我只记得她的名字是玛莉雅;只有当曾祖母要求她时,她才会制作一种奶酪,完成后盛装在玻璃碗里,然后用一块布罩着放在窗台边。她的奶酪是我吃过最美味的食物!每年五月的一个夜晚,我们会聚集在潮湿的小教堂里望弥撒,教堂内回荡着圣母颂。在感动之余,我用眼角观察那位老妇人:我相信全村的赞美歌都是献给她的,这是她应得的,因为她的奶酪是如此的美味。在那淳朴的年代,没有人谈论骨质密度或是骨质疏松症。当时我们认为由健康羊群所产的纯净奶水足以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

一直到一九九○年代中期,我才开始怀疑乳制品不可或缺的说法。从一九九九年起,我汇集所有看到的、无论是正负面的相关科学报告,细心汇整资料,并持续访谈一些国际知名学者。渐渐地,我得到一项惊人的结果:乳制品虽然美味,但除了几个少数例子外,它的营养价值却不大;由于牛奶的营养价值不值一提,我建议就直接忘掉它的功效。

乳制品跟其他的钙质来源一样,能够减低结肠癌罹患率。但是一些研究结果却彼此矛盾,有些证实能降低风险,其他则否。事实上,即使哪天确定证实了此项优点,牛奶的作用可能也不大。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期刊》(Journal de L’institut National du Cancer)最近的一项分析,根据十个这类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与每天摄取少于七十克牛奶的人作比较,每人必须每日饮用二百五十克的牛奶才能使罹患某类型结肠癌(并非所有类型的结肠癌)的机率降低百分之十五——而当我们从饮食中摄取最大量的钙质时,这项风险可以降低百分之二十二;对流行病学来说,降低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二的罹癌率是不多的。如同此书将在后面提到的,因为摄取如此大量的乳制品,同时也提升了其他种类癌症的罹患率。



IP属地:广东1楼2008-11-30 11:25回复

    然而要避免罹患结肠癌,有比大量摄取乳制品更谨慎、更有效率的方法,例如多吃水果、蔬菜和全麦壳物。

    最近的研究数据是于二○○六年根据《欧洲前瞻性癌症与营养调查》(EPIC)针对五十万人所进行的调查,高纤维饮食可以降低百分之四十的大肠结肠癌罹患率,是乳制品的两倍多。这项调查是目前全球此类研究中规模最庞大的。3 奶类的第二项益处跟它本身没有关系,而是跟奶类发酵后产生的细菌--乳酸杆菌有关。这些微生物唯一且被证实的益处,在于它们对感染性腹泻及因服用抗生素所引起的腹泻的作用。某些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或译双叉乳杆菌)也可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一种结肠的慢性发炎)的发生,舒缓肠道不适。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并非都使用酸乳酪,有些是采用胶囊或是袋装的活菌。与一般认知相反的是,酸乳酪并不是唯一含有这些益菌的食物来源。我们也可以在发酵食品和腌渍酸黄瓜、橄榄里找到它,只要规律摄取水果和蔬菜,就能够帮助发展肠道益菌的平衡。

    最后欧洲的消费者被说服了,认为要维持身体健康就得勐吃酸乳酪。在法国食品集团达能公司(Danone)的施压下,法国人成为全球酸乳酪摄取最大量的人民。一九八○年,法国人平均每人食用8.7公斤的酸乳酪,到了一九九六年,每人食用量已经增加到18.5公斤。令广告商4失望的是,美国和加拿大人民似乎较不受这种被行销手法大量渲染的观念影响。而乳制品的其他优点,像是加强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体重增加、糖尿病和一些心脏血管疾病的论点,并没有被有效证实。由医生和官方组织的最高单位针对数百万人提出的饮食建议,竟然如此缺乏科学根据,这真是令人惊讶!

    目前依照健康卫生单位建议每人摄取三到四份乳制品,我们不但不会减少罹患慢性病的风险,反而可能提高了风险。原因很简单,这样的乳制品摄取量在人类饮食历史中前所未见,在生理上,我们的身体并不能适应。

    他们才不科学呢!

    直到现在,对乳品营养师来说,要反驳自然疗法师笨拙地控诉牛奶「污染」器官的说法实在轻而易举;「不科学!」他们讥嘲地说。而由我和罗拔女士共同完成的《健康,谎言与内幕》在二○○四年出版后,局势渐渐要换边发牌了,真实的科学实验数据首次站在反方。乳品工业从原先的防御攻势,开始被迫在网路上澄清所谓的「谣言」,及在医学会议中召开研讨会来安慰一些因为阅读这本书而信心动摇的医生们。

    现在我要再给他们一个坏消息--就是你们拿在手上的这本书!

    《牛奶,谎言与内幕》深深激怒这群人和乳品营养师们,而这本书扩大延伸《健康,谎言与内幕》中所提到的论点。藉着撰写这本书(而且是我自己的出版社出版),继续这个野心勃勃的目标:停止乳品工业的宣传手段。

    我必须说明,我认为平时在用餐时摄取优格、乳酪和一碗牛奶是可以的,我会是那个第一个拿乡村乳酪搭配红酒的人。在身体能够消化的情况下,我不认为每天摄取一份乳制品对身体有害。没错,要为了乐趣而食用而不是因为被规定。我认为继续用维持身体健康这种藉口,鼓励民众每天摄取大量的乳制品是很不负责任的。

    出版这本书是因为文字可以保留,几年后,当不可避免的结果公布时,大家必须自问谁需要承担责任。即时我们(也就是你)不能一直推说「不知道」。

    


    IP属地:广东2楼2008-11-30 11:25
    回复
      • 118.212.225.*


      3楼2008-12-15 2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