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陈雄说,从人少到人多相当于一次创业。
陈雄,2007年读大一时候进入清风棋社,不是很懂禁手,就当上了五子棋部长,带领大家参加比赛,当时大家水平很有限,几乎都不知道禁手,而且全是大一的,最后结果是第7名。这个事情,导致湖工的五子棋一下子收了重视,让学校同意举办校内五子棋比赛。最开始的时候参与活动的会员还很少,从人少到人多,我觉得这是一段传奇。
【用他自己的话说吧】
很快我迎来了当上部长后的第一次挑战——2007年第二届“庆同济百年湖北高校连珠邀请赛”。为了参加那次比赛我到处寻找能参加比赛的选手,后来终于组齐了一个队。我们在一起训练,切磋棋艺,训练期间真的感到很快乐。那次比赛我们得了团体第七的成绩,成绩还算可以,毕竟第一次参加比赛,但在比赛中我了解到了自己与那些高手之间的差距。我明白了自己和那些省级选手在战略和技术上的差距。从这以后,我就一直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棋技。我经常去找人下棋还是常去图书馆看一些五子棋方面的书籍,有时候会在网上与别人砌有切磋,记得有一个网名叫“茶叶里的杯子”的人给我很大帮助,让我找出了一些真诚棋时的漏洞。我也时常去思考自己,反省自己同时也引导棋社中那些五子棋爱好者去学棋,想以此来提高清风棋社的整体水平,进而提高湖工的五子棋水平。
在任社长的一年中我学会了很多,和理事、会员的交流让我变得更沉稳,而且的我的眼光也有所提高、做事也积极起来。我经常与其它各社团的社长交流经验,努力去打通人脉。还组织过一些比赛,在对各次比赛进行总结后我还引进了一种新的赛制——平衡开局,小组循环后积分,用那种赛制成功地进行了比赛。
为了把棋社的工作做好,我组织了很多活动,表演过话剧,到处拉人进社,在学校里摆擂台赛,因而我当社长的那一届会员人数还挺多的,起初社团组织活动时会员到的很少,但我没有放弃过,我觉得那是通知不到位,有时候会员电话打不通我还新自去会员所在寝室找过人。作为社长觉得凡事不能总用命令的口气,对理事该批评就批评,该表扬就表扬。理事做完事之后一定要表达谢意,跟他们沟通好了他们就会把社团的事放在第一位,那样社团才能更好地发展。
在09年我又为棋社选出了一位精明能干的新社长并发掘了一批棋技很好的人。没当社长后我又参加了第三届湖北省连珠邀请赛,积极地帮现任社长——周达去挑选比赛选手,并对参赛选手做了多次培训。最后在各位参赛选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团体第五的成绩,创历史教育。更重要的是我个人取得了第三的个人排名,捧回了一个季军奖杯,并被棋联定为五子棋二段,成为清风棋社的第一个二段,对此我很激动,很兴奋,觉得以前的努力很值得,但我并不会因此而满足。
张弛、程宝生、廖石磊、廖明儒、谈玲、杨知、冯世昌、罗曼,都是我们学校下棋的种子选手。其中张弛、冯世昌、杨顺都拿过名次,张弛和杨顺都拿过前8,冯拿过专业组的前15,好像是10左右。我们比赛前,都会一起训练,集中,每天都在固定的教室练习。真的是一段非常的时光。
然后,我大四的时候,我们和华科组成了联队,和武大、华师、中财等等学校PK,获得了第一。当时我是第一台,遇见了小鼠,还有很多人,当时下了6盘,遇见3个2段,2个武大的2段。哎,也是尴尬。李2段 名字不记得,还有王立群等等,当时小鼠和我说的,具体的不知道,反正遇见了好几位。当时比赛后,我就基本上不会专门下棋了,但是还是会看看。
湖工五子棋的风格是控制型的,其他人比较喜欢保持先手优势,当时训练了很多内容,比如天狗全部做完,三手全部做完,车轮等等。反正很不容易,就是告诉你,其实湖工五子棋还不错啦,这段历史,或者说这段时光,还是很值得纪念的。现在湖工的五子棋,发展不是很好,也是希望他们能好好发展吧。你明白吗,当年的付出,是非常多的,当时没有线上,全部靠看书、靠练习。其实还是有梅老师的大力支持。
你看看,杨顺,一把年纪了,还去做裁判,这不是热爱是什么??
【陈雄这段从零到冠军的经验,希望给学弟学妹一些社团管理的灵感吧】
青子:今年说武大有陈雄学长,主要是武大组不出队伍,明明有很多研究生牛人,刘郑学是大一,可是他找不到人一起参赛。
陈雄:梅老师也说过,其实很能理解大家,包括我现在,也确实没有太多时间来下棋,今早有点时间才和你说这些,平时忙的飞起。
青子:之前参加高校赛发现,华师的孩纸,他们也不知道小鼠姐。湖工的学弟,更不知道这一段辉煌。
陈雄: 所以你写那个历史,我觉得很感动,杨顺给我截图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他写的呢,后来发现是你,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