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爷吧 关注:213贴子:50,898
  • 5回复贴,共1
谷雨解“雨”:古人为何常喻人情旧雨?(图)
2017年04月20日 09:23:32
来源:中华书局1912 作者:富丽
41人参与 7评论

“清明时节雨纷纷。”进入4月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水明显多起来了。
“雨”在甲骨文中写成等形状,字形让人一目了然,表现的是雨点下落的情形。至于上面的横线,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它表示高空的云层。许慎《说文解字》:“雨,水从云下也。”也就是说,“雨”最初指的是从云层中降下的水滴,即“雨水”。例如《诗经·小雅·黍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大意是,茂盛的黍苗茁壮生长,雨水及时地滋润它们。
许慎紧接着又说:“一象天,冂象云,水零其间也。”这是从“雨”的篆书字形出发做出的解释。实际上,在“雨”的甲骨文字形中,就有上面多出一横的写法,而从小篆开始,这样的写法基本上被固定下来。小篆之后的“雨”,上面一横表示天,对于此种观点一般争议不大。
其实,“雨”字中无论是甲骨文字形上面被视为云层的横线,还是小篆字形上面被视为天的一横,都意在表现雨水的由来,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十四节气中就有“雨水”和“谷雨”两个节气跟降雨有关。古人对“雨”的重视和认知反映在他们对不同程度降雨的说法里面。例如《尔雅·释天》记载:“暴雨谓之冻,小雨谓之霡霂,久雨谓之淫。”南朝梁元帝萧绎《纂要》也有记载:“疾雨曰骤雨,徐雨曰零雨,雨久曰苦雨,亦曰愁霖。”

“雨”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还可以从古代诗词中窥见一斑。自古以来,跟“雨”有关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好雨知时节”“小楼一夜听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大概每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能随口吟出几句。
“雨”又从指“雨水”发展出表示“下雨”的意思。例如《荀子·天论》:“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雩是古代求雨的祭祀活动。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下不下雨跟祭祀祈雨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雨”还从“下雨”之义进一步发展出表示“雪或其他较小物体降落”的意思。例如《诗经·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的“雨雪”是下雪的意思。再如《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致意思是说,古代仓颉造字的时候,天上像下雨一样下粮食,晚上还有鬼哭。这段文字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了文字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引发的巨大冲击力。
雨水滋润万物,因此,“雨”也被用来比喻润泽、教化。例如汉代刘向《说苑·贵德》中的名句:“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句中的第二个“雨”字正是这种用法。师长的谆谆教导就像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好雨一样。现在,人们用“春风化雨”一词来比喻良好的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雨”在表示“下(雨、雪等)”“润泽”“教化”这类意思时,读yù,而不读yǔ。
“雨”在古代还常常被用来比喻朋友。这是因为,杜甫曾在《秋述》一文中写道:“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意思是说,以前,即使下雨,宾客也来,而现在一下雨就不来了。后来,人们就用“旧雨”指代老朋友、故人,用“今雨”指代新交的朋友。例如宋代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宋代张炎《长亭怨》:“故人何许?浑忘了江南旧雨。”清代钱谦益《八月初二日渡淮》:“关心旧雨还今雨,回首长亭复短亭。”这些诗词中的“旧雨”和“今雨”分别指的是故友和新交。
(选自《月读》2017年第4期)


1楼2017-04-20 22:51回复
    选自《凤凰网》


    2楼2017-04-20 22:52
    回复
      涨姿势。。。俺是旧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22 22:33
      收起回复
        原封不动复制,一点不违和


        4楼2017-11-18 15: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