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7,916贴子:28,680,467
  • 2回复贴,共1

《人民的名义》——一幅宦海浮世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人民的名义》热播,让老百姓们看的大呼过瘾,尺度之大甚至让老百姓大呼“受不了”。对此,媒体这样评论:“不是作品尺度大,而是贪官太出格”。确实,笔者认为,《人民》一剧最大的亮点不在于它的尺度大,而在于它的写实。这部剧只是尽量按照事实和原型原原本本的向观众呈现出宦海的生态罢了,可谓一幅甜朝宦海“浮世绘”。而人民对《人民》的关注和热评,则显现出了这部剧所起到的意想不到的社会启蒙作用,这也是该剧的历史意义所在。
一、小官巨贪
这部剧最开头,JC院猴处追查“小官”赵德汉那一幕,真可谓是反腐剧史上的经典。一位穿着破工装,住着破家属楼,吃着一碗炸酱面的赵处,的确让老百姓我见犹怜,赵处那正义凛然的表演更是让观众叹为观止。所以,当那整整一墙钞票缓缓露出的时候,人民那敏感脆弱的心脏的确是受不了!用如此赤裸裸的方式来扒官老爷的底裤,人民的心脏确实很受考验。
然后本剧中第二个“小官”丁市长,那也真是找对了演员(据说以前是个演太监的专业户),甚至有用力过猛的嫌疑。“我也是给咱李书记打—工—的!”;“所以说,你们大家挣了钱,一定要感谢李书记,感谢这个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们大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如此浮夸的演技,浮夸的长相,真的就差把“贪官”两个字贴到脑门子上了。对此,我真的想问一下导演,这样真的好吗?这样真的合适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23 11:56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23 12:00
    回复
      二、“一把手”之惑
      前面已说,本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太过直白。 剧的前几集中,高老师和祁厅长私谈时,说了这么一句真心话“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就对的权力”。
      本来,这是一句十几岁的小屁孩都知道的东西,然而不同的是,当它由官方卫视播出之后,意义就不一样本剧的最大意义,也就在于此。无论时代怎么变,甜朝百姓,最信的还是官方。别管网上传的事情如何,只要官方不发话,百姓对这些事情都是将信将疑的。而《人民》把这些官场生态通过卫视这么一个官方媒介传播出来,无疑是确定的告诉老百姓----这一切,都是真的。
      高老师说话向来十分精确,谨慎,他并没有说一把手几乎拥有全部的权力。记住,“全部”和“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一把手,从来不追求全部的权力,他要的是绝对的权力。
      有的时候,一把手是十分民主,十分愿意放权的。
      比如剧的开头,高老师向沙书记请示如何处置丁义珍事件,沙书记的回答就十分精妙:“我刚来汉东,对汉东的情况还不十分熟悉,对丁义珍这个人也不了解。你是省委副书记,又是政法委书记,我看最好是由你代表绳委相机做出决断”。
      你看,沙书记是十分讲原则,讲民主,讲实事求是的。
      像这种情况,高育良无论做出何种决断,都不沾光。你批捕汤姆丁吧,万一拔出萝卜带出泥,得罪的是他背后一大帮人;你规了汤姆丁吧,规毕竟比批捕要慢,万一在规的过程中让汤姆丁跑了,这个锅就是由你来背了。
      抓汤姆丁,高育良可以一人当家,但人事问题,是绝对不会让他当家的。
      本来祁同伟挂个副省级,那是普遍的规矩,高老师想照惯例推一下自己的得意门生,结果在绳委这里就卡住壳了。以至于后来三十多集时,高育良在绳委常委会上被同僚批驳,他感慨的是自己不是一把手,没法让自己的思想得到贯彻。确实,高育良那一套是歪理,应该批驳;但如果赵立春当初推荐成功吗,高做了绳委书记,他的那套歪理还真有可能顺利的贯彻下去。
      这就是“一把手”之惑,人人想做一把手,老百姓也盼着青天“一把手”,就连编剧也得设置一个这么样的青天“一把手”,否则剧情真的没法往下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23 1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