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_products吧 关注:20贴子:17
  • 4回复贴,共1

精华帖 | Brain Products操作手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录
一、采集软件参数设置及运行.................................................................2
1、设置放大器参数 ................................................................................2
2、开始采集 ............................................................................................4
3、在线叠加 ............................................................................................4
二、数据分析..........................................................................................5
1、变换参考电极 ..................................................................................5
2、眼电纠正 ......................................................................................7
A、Ocular Correction去眼电......................................................7
B、ICA去眼电 ............................................................................7
3、伪迹去除 ....................................................................................13
4、滤波 ..................................................................................................15
5、脑电分段 ........................................................................................16
6、基线校正 ..........................................................................................18
7、叠加平均 ..........................................................................................18
8、组平均 ............................................................................................19
9、差异波 ............................................................................................20
10、波峰检测........................................................................................22
三、其它 .............................................................................................25
1、批处理 ...........................................................................................25
2、平均波幅的输出 ..............................................................................26
3、峰值和潜伏期的输出 .......................................................................27
一、采集软件参数设置及运行
运行软件Recorder:双击Recorder图标
1、设置放大器通道数
在”Configuration”下拉栏中选择”Select Amplifier”相应的放大器进行设置。
根据实际采用的电极帽,如32导的电极帽或64导的电极帽,在“File”的下拉菜单中的“Open workspace”打开相应的文件“32CAP.rwksp”或“64CAP.rwksp”。
若需要进行编辑放大器参数,在“File”的下拉菜单中的“Edit workspace”新建相应的文件”Workspace”。
2、开始采集
给被试带上电极帽,点击“”,检测电极阻抗值。做脑电事件相关电位要求每个电极阻抗值在5K欧姆以下(个别实验在10K以下)
工具栏中图标含义:
监测开始的数据视图(监测)
在线显示阻抗
开始记录实验数据
暂停记录实验数据
停止记录实验数据
关闭波形记录窗口
基线按钮
3、在线叠加
参数设置如离线分析参数设置。
二数据分析
l 新建workspace并指定原始数据、分析步骤、导出数据文件夹进行导入数据。
1. 变换参考电极NewReference :
现有电极帽都是以鼻尖做为参考电极,而实际分析ERP波形时,大部分都是根据双侧乳突TP9,TP10(BP的电极帽TP9相当于A1,TP10相当A2)做为参考电极,所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换参考电极。
在“Transformations”下拉菜单“ChannelPreprocessing”中选择“New Reference”,按以下弹出窗口操作:
若选择复选框,则会将原始参考电极一起做平均,一般为不选。
选择要做重参考的电极,若选择复选框,将保留没有做参考的电极点。
最后点击完成。
2. 眼电纠正
Ocular Correction :将眨眼或眼动带来的肌电影响进行纠正。
1) Ocular Correction传统去眼电(肯定不会影响非眼电成份,但是去眼电的效果不如ICA)
“Transformations” →“Ocular Correction”,按以下弹出窗口操作:
垂直眼电:Common reference:与其他电极位共用参考电极Reference channel: 若有两个垂直眼电电极,则选择一个作为参考电极 水平眼电:若记录了水平眼电,则选择,方法同垂直眼电。
点击“OK”完成。
2) ICA去眼电 OcularCorrection ICA(注意:ICA方法找的是成分,对眼电的剔除效率很高,但是它也可能会对非眼电的成份做校正;做ICA分析时,数据中最好没有噪音,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ICA会显著的增加噪音,因此,建议在用ICA去眼电前已经做了filter。)
“Transformations” →“Ocular Correction ICA.”一般根据算法来来判断,并选择半自动模式:
选择Value Trigger Algorithm,即根据设定的标准来判断是否为眼电信号
如果记录了垂直眼电,则选择此复选框
单击Finish完成。
若选择了半自动模式的话,需要人工确认ICA分析出的眼电成分;系统根据设置标准选择出符合条件的成分,并标记为红色,若认为找出的成分并非眼电成份,在红色处双击成为绿色,最后点击Finish完成即可。
3. 伪迹去除:在“Transformations”下拉菜单中的选择“Raw Data Inspection”,按以下弹出窗口操作:
在“Inspection Method”一栏中
Manual Inspection:人工伪迹去除,
Semiautomatic Inspection:半自动伪迹去除
Automatic Inspection:全自动伪迹去除
IndividualChannel Mode复选框:对于某个电极点而言,如果某一段超过 criteria所设置的标准话,那么之后的步骤中只剔除这一个电极点的数据。如 果不选,那么这一时间段上所有电极点的数据都将剔除。
在“Channels”一栏中,除了两导眼电信号外,其余的脑电信号导联应全部选择上。
在“Criteria”一栏中,设定半自动、自动分析的检测标准。
Gradient(x):两个采样点的梯度变化值;
Max-Min(x):波形变化最大绝对值;
Interval length: 设定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波形允许的最大变化值。
Amplitude:波形变化刻度值;设置允许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
Low Activity(x):波形最小变化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允许的最小变化值(大-小)
² 注意:如果是对分段前的连续脑电信号去伪迹的话,由于此时没有基线校正,检查标准中一般选择Max-Min标准而不做Amplitude这一标准,如果是在分段后做去伪迹工作的话则相反。
² 若选择的是半自动模式,在系统检测完之后,可观察按照标准所选出的伪迹,若认为系统所选择的某些“伪迹”并非伪迹的话,可按shift+鼠标单击去除这段被标记的“伪迹”;若有些伪迹没有被自动识别的话,也可shift状态下,单击两个端点。
确定完之后单击OK即可。
4. 滤波 Filters:
根据所要分析的信号频率,适当设定波形带宽,滤除不必要的信号。
在“Transformations”下拉菜单中的选择“Filters”,按以下弹出窗口操作:
Low Cutoff:设置低切滤波值,其中Frequency[Hz]为频率,Time Constant[s]为时间常数,两个参数只要设置其中一个即可,它们可根据F=1/(2πT)互相转换。
High Cutoff:设置高切滤波值。
Notch:设置交流电滤波,根据所采集数据时的交流电压所定,如美国为110V,选择60Hz,而中国为220V,选择50Hz。
Enable Individual Channel Filters:选择后可对每一通道单独设置带宽值。若对所有通道做filter,此项不选。
5. 根据条件分段 Segmentation :
根据mark标志将要进行叠加平均的脑电信号提取出来。
在“Transformations”下拉菜单“SegmentAnalysis Functions”中选择“Segmentation”,按以下弹出窗口操作:
最后点击“finish”完成
6. 基线校正
在“Transformations”下拉菜单“Segment Analysis Functions”中选择“Baseline Correction”,按以下弹出窗口操作:
7. 叠加平均Average
在“Transformations”下拉菜单“SegmentAnalysis Functions”中选择“Average”,按以下弹出窗口操作:
8. 多个被试的组平均:
当对每个被试的各个条件都完成了叠加平均之后,可对实验条件进行组平均。
Transformations > SegmentAnalysis Functions > Result Evaluation > Grand Average.
*Name of the Involved History Nodes separatedby commas:(与后面导出数据相关)
填写要做总平均的数据集(即某个条件的average的结点,不同被试相同条件下的average结点要命名为相同的名字),可选择多个数据集并用逗号分开。(注:不同条件应使用不同的结点名称,系统会对每一个被试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搜索直到第一个匹配的结点,并且单个被试此次搜索结束)
Output file:输入总平均波形输出文件的名称。
Primary History Files Only:Available Files列表中只会出现Primary History Files中的数据。
Use Whole Workspace:工作组中所有数据均选择。
Select Individual History Files:自主选择要进行总平均的数据。
9. 差异波 Difference Wave
1) 单个被试的差异波:先双击被减平均波,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
Transformations> Comparison and Statistics > Data Comparison.
最后点击完成。
注意:由于系统本身作出的差异波默认为两条原始波形和减得的差异波,在此之后再做一步baseline correction可以得到只有差异波的波形图。(参数设置和之前处理步骤完全一致,所以处理完之后的差异波不会有任何改变)
2) 总平均波的差异波
步骤与1)的差异仅仅在于最后一步中的“2”,即Use Relative Path for Template or Drag and Drop 复选框不选即可!
10.波峰检测 Peak Detection
Transformations> Segment Analysis Functions > Result Evaluation > Peak Detection.
在半自动模式下,可以在出现的交互界面中查看各个电极位所检测数的波峰值,若认为不恰当,可选择该电极,双击后拖动灰色条至合适位置。
完成后单击OK即可。
三 其他
1. 批量处理多个被试:
²History Template下拉菜单中→New
²将已做好模板的根结点拖到Root下
²History Template →Save
²History Template →Apply to History File(s)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处理的被试,单击OK即可。
(注:如果模板步骤中“去伪迹”或者“ICA眼电校正”选择的是半自动模式的话,那么每个被试的这两个步骤都需要人工干预)
2. 平均波幅的输出:
按键顺序:Area Information Export > Multiple Export > AreaInformation Export.
3. 峰值和潜伏期的输出(peak information export,在做这一步之前,需要先做peak dection来标识该成分的波峰值)
按键顺序:Export > Multiple Export > Peak Information Export


IP属地:广东1楼2017-04-24 09:47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4-24 09:52
    回复
      谢谢楼主~~~~


      3楼2017-06-27 16:21
      回复
        求楼主再补发一份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0-03 16:49
        回复
          求助,想问一下analyzer分段分不了显示No segmentation found是怎么回事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9-09 21:31
          回复